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境域性知识的再生成——基于双凤村儿童成长的叙事研究
1
作者 张卫民 罗珊珊 黄桃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第1期44-75,共32页
非遗文化进入课程时常被窄化提取为地域性知识。受此影响,现有幼儿园非遗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表面化和形式化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需从知识观视角重构非遗文化到幼儿园非遗课程的转化路径。对湖南省传统村落双凤村的儿童学习与传承非遗... 非遗文化进入课程时常被窄化提取为地域性知识。受此影响,现有幼儿园非遗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表面化和形式化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需从知识观视角重构非遗文化到幼儿园非遗课程的转化路径。对湖南省传统村落双凤村的儿童学习与传承非遗文化的田野调查表明:从知识生成角度,非遗文化可具象为境域性知识,表现出情境性、地域性和缄默性;从幼儿园课程开发视角,非遗文化所生成的境域性知识也蕴含游戏性、生活性和整体性,具有准幼儿园课程知识的特征。幼儿园非遗课程的构建是境域性知识再生成的过程,其实现路径是:非遗情境性知识的游戏性实现、非遗地方性知识的生活性实现和非遗缄默性知识的整体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非遗课程 非遗 境域性知识 课程知识 双凤村
原文传递
境域性视角下的民族高职校本课程开发
2
作者 肖燕萍 李巧云 +1 位作者 曾丹 刘玲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第2期64-66,共3页
为避免长期在地域性视角下生成的校本课程的表层化与狭隘化,从开放动态的境域性视角下,探讨民族高职校本课程开发,对民族高职特色办学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强化民族高职校本课程的主体情境性、整合多民族开放文化的课程... 为避免长期在地域性视角下生成的校本课程的表层化与狭隘化,从开放动态的境域性视角下,探讨民族高职校本课程开发,对民族高职特色办学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强化民族高职校本课程的主体情境性、整合多民族开放文化的课程资源共生、推进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境域性创新是提升民族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对策。规划设计、组织管理、资源整合、资源应用是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域性知识 民族高职 校本课程开发
下载PDF
知识的普适性与境域性:课程的视角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鉴 安富海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68,共6页
知识有普适性与境域性之别。普适性知识是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共同承认的知识体系,是目前占主流地位的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是指地方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及缄默性知识等,它是特定人文情境与范围内有价值的知识。普适性知识由境域性知识... 知识有普适性与境域性之别。普适性知识是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共同承认的知识体系,是目前占主流地位的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是指地方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及缄默性知识等,它是特定人文情境与范围内有价值的知识。普适性知识由境域性知识发展完善而形成,境域性知识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与生命活力,二者相互支持。与普适性知识相应的课程是主流文化中心课程,它统治着整个课程世界,并成为各国国家课程的核心;与境域性知识相应的课程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它们正在补充着国家课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适性知识 境域性知识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原文传递
“地域”还是“境域”——校本课程开发中知识选择的思考 被引量:18
4
作者 叶波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7,共5页
知识选择是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基础,有利于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地域性知识观照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割裂了学校、地方、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层递关系,无法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知识进行价值辩护,存在窄化与浅... 知识选择是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基础,有利于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地域性知识观照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割裂了学校、地方、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层递关系,无法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知识进行价值辩护,存在窄化与浅层化课程知识的局限。境域性知识强调知识的语境性、地方性和动态性,对于优化三级课程管理、彰显校本课程开发特色、确证师生作为知识选择主体具有积极意义。其中,问题情境的构建、开放文化的形成和立足内部眼界的方法论主张是彰显境域性知识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知识选择 境域性知识
原文传递
校本课程深层开发:何以可能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丽群 周先利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98,共7页
我国校本课程的深层开发面临着深层困境。从开发的定位来看,主要是对国家预留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极大地限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拓展空间与发展疆域;从开发的主体来看,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缺乏开发的意愿与能力且得不到外部的必要支持... 我国校本课程的深层开发面临着深层困境。从开发的定位来看,主要是对国家预留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极大地限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拓展空间与发展疆域;从开发的主体来看,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缺乏开发的意愿与能力且得不到外部的必要支持;从知识的来源来看,境域性知识是其主要知识来源,知识的边缘化容易导致课程的边缘化;从开发的路径来看,侧重于开发技术的调整与完善而忽略学校文化的改造与重塑。校本课程的深层开发:首先,应实现文化解围,即从文化传承的多样性来审视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意义与特殊价值;其次,应推行课程同构,即通过建立多主体参与的课程共同体实现校本课程的同创共生;最后,应进行路径解锁,即在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互借互补中消解对峙、走向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国家课程 境域性知识 课程共同体
下载PDF
地方课程开发中的知识选择:境域性优先的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广超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99,共7页
知识选择是地方课程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从目前地方课程开发中知识选择的实际情形来看,大多是以"地域时空"的视角来进行的,因而存在着诸多局限。而地方课程开发中以境域性优先为视角来进行知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 知识选择是地方课程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从目前地方课程开发中知识选择的实际情形来看,大多是以"地域时空"的视角来进行的,因而存在着诸多局限。而地方课程开发中以境域性优先为视角来进行知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打破局限,地方课程开发中的知识选择应以境域性优先为视角,注重知识的境域转化与升华,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文化交流机制,根植于特定的问题情境,注重在动态中生成,立足于学生,并激活其自身的缄默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课程开发 知识选择 境域性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