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朝墓志文滥觞与骈化发展艺术特色研究
1
作者 陈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墓志文体滥觞于魏晋,发展于刘宋时期。此后,帝王与士人的参与,为南朝墓志文的成熟与骈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朝墓志文的创作才逐渐步入繁盛。到了孝明帝时期,北魏墓志文发展进入到一个黄金阶段。此后的中国... 墓志文体滥觞于魏晋,发展于刘宋时期。此后,帝王与士人的参与,为南朝墓志文的成熟与骈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朝墓志文的创作才逐渐步入繁盛。到了孝明帝时期,北魏墓志文发展进入到一个黄金阶段。此后的中国社会动乱并没有影响到东魏和北齐墓志文的创作与骈化发展。庾信、王褒等南朝文人的入北,给北周墓志文的创作带来了新鲜的血液,骈俪之体由此蔚然成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墓志文 滥觞与骈化
下载PDF
古代墓志文的当世传播及其影响
2
作者 杨向奎 安静芸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墓志文的当世传播是指墓志文在产生及稍后的时代里,以稿本、录本或埋圹前所拓拓本形态存世而进行的传播。墓主至亲、撰文者、书丹者是最基本的墓志文传播主体,他们出于显亲扬名、传世信后、抒发哀情、劝世励俗等目的传播墓志文。前期的... 墓志文的当世传播是指墓志文在产生及稍后的时代里,以稿本、录本或埋圹前所拓拓本形态存世而进行的传播。墓主至亲、撰文者、书丹者是最基本的墓志文传播主体,他们出于显亲扬名、传世信后、抒发哀情、劝世励俗等目的传播墓志文。前期的墓志传播以写本为主,拓印技术成熟、卷轴书画格式的形成与应用、雕版印刷的普及等,拓宽了墓志文的传播途径,借助这些技术,原来仅靠写本留世的墓志文的传播变得多元而丰富。在此背景下,撰者、亲属、友朋之间客观上形成了一股互相监督、约束、补充的力量,使撰者撰文、亲属刻石等都不能"一意孤行"。墓志文的一些叙事特点正是在这些复杂的牵扯、融合、替代中生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文 当世传播 传播观念 传播技术
下载PDF
庾信墓志文之疏证与分析
3
作者 顾农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6期86-93,共8页
《庾子山集注》凡十六卷,墓志文占最后两卷,须略加疏证。其中多有史书中未备而颇具意味的历史细节,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年的社会生活及庾信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脉关系,由此入手可以增强对其人其文的理解。例如《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 《庾子山集注》凡十六卷,墓志文占最后两卷,须略加疏证。其中多有史书中未备而颇具意味的历史细节,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年的社会生活及庾信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脉关系,由此入手可以增强对其人其文的理解。例如《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致力于为改变立场者寻找合乎情理的原因,这里应当包含着作者对自己由梁之使节一跃而为周之官员的变化作出解释。《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指出失败者仍然可以是一位英雄,其中又说到吴明彻归葬故土之遥遥无期,庾信本人的自我评价和切身的哀叹似均隐含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信 墓志文 史料 感情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论柳宗元女性墓志文对儒家妇德文化的超越
4
作者 张金玉 《柳州师专学报》 2009年第3期35-37,共3页
在唐朝,韩愈、柳宗元都是人们公认的善于撰写墓志的人,而柳宗元似乎更是注重给女性撰写墓志。在这些墓志文中,柳宗元不仅继承了儒家传统妇德文化,而且还有所超越:柳宗元一反儒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进而提倡和赞美那... 在唐朝,韩愈、柳宗元都是人们公认的善于撰写墓志的人,而柳宗元似乎更是注重给女性撰写墓志。在这些墓志文中,柳宗元不仅继承了儒家传统妇德文化,而且还有所超越:柳宗元一反儒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进而提倡和赞美那些聪慧有才的女子。这表现了柳宗元进步的妇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墓志文 妇德
下载PDF
明代宁夏文人管律及其所撰墓志文考
5
作者 王琨 《西部学刊》 2015年第9期30-34,共5页
管律为明代宁夏名儒,才华出众,但不幸被牵连进"寘鐇之乱"的政治漩涡。时杨一清督抚宁夏,成为他个人与家庭命运的重要转折点。管律以编修《嘉靖宁夏新志》而为人们熟知,此外还撰写了大量的题记文、疏议文、墓志文。本文重点就... 管律为明代宁夏名儒,才华出众,但不幸被牵连进"寘鐇之乱"的政治漩涡。时杨一清督抚宁夏,成为他个人与家庭命运的重要转折点。管律以编修《嘉靖宁夏新志》而为人们熟知,此外还撰写了大量的题记文、疏议文、墓志文。本文重点就所见的六篇墓志文进行梳理,对考古出土的明代钱氏家族墓志、王宝墓志及《康熙延绥镇志》中的王戟墓表进行了整理、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律 墓志文 钱氏家族 王宝 王戟
下载PDF
媒介、语境、作者:中古墓志文本形态及相关问题刍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立军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2-60,共9页
墓志有三种文本形态,相较于石刻,拓本和书本对墓志文本信息的简化和弱化,遮蔽了研究者的部分视野。联系墓志借信息互见构建地下亲属关系的义例、墓志文与墓葬壁画皆以"竹林七贤"等历史人物夸饰墓主品行的手法以及墓志文与墓... 墓志有三种文本形态,相较于石刻,拓本和书本对墓志文本信息的简化和弱化,遮蔽了研究者的部分视野。联系墓志借信息互见构建地下亲属关系的义例、墓志文与墓葬壁画皆以"竹林七贤"等历史人物夸饰墓主品行的手法以及墓志文与墓主画像同出格套的特征等可以看出,中古墓志文本在生成过程中受到过墓葬地下语境的影响。墓志文本的作者,除了撰者、书刻者外,作为书、撰、刻三方雇主的丧家,也可以通过提供墓主信息、增减墓志文本、撰写墓志文等途径,或隐或显地影响和改变墓志文本的内容、结构与表达模式,是中古墓志文本的重要参与者和完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文 墓主 竹林七贤 亲属关系 本形态 墓葬壁画 本信息 重要参与者
原文传递
唐代文化的兼容并包略谈——以《唐故卧龙寺黄叶和尚墓志铭》为中心
7
作者 袁书会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唐故卧龙寺黄叶和尚墓志铭》是一篇初唐伪墓志文,本文作者经过对墓志文的制作者许敬宗和书写者欧阳询的职官考证,认为这篇文章应作于贞观十七年至十九年间。同时,经过对初唐道教和佛教的发展的分析,认为这篇伪墓志文背后透露出的却是... 《唐故卧龙寺黄叶和尚墓志铭》是一篇初唐伪墓志文,本文作者经过对墓志文的制作者许敬宗和书写者欧阳询的职官考证,认为这篇文章应作于贞观十七年至十九年间。同时,经过对初唐道教和佛教的发展的分析,认为这篇伪墓志文背后透露出的却是唐代文学、书法和宗教和谐统一的文化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文 艺术 宗教
下载PDF
论权德舆的墓志文创作
8
作者 段承校 李升兴 《碑林集刊》 2001年第1期154-159,共6页
墓志之文,盖统括墓志铭、墓志、墓铭而言之。此一文体肇源于汉碑,又合其他墓葬器物的特点而逐渐定型,兴于魏晋南北朝,大盛于隋唐。由于是记人事迹德行,故与史传、箴铭的关系十分密切。汉魏以来,多有佳妙之作,然而大多数仍属'铺排郡... 墓志之文,盖统括墓志铭、墓志、墓铭而言之。此一文体肇源于汉碑,又合其他墓葬器物的特点而逐渐定型,兴于魏晋南北朝,大盛于隋唐。由于是记人事迹德行,故与史传、箴铭的关系十分密切。汉魏以来,多有佳妙之作,然而大多数仍属'铺排郡望,藻饰官阶'的颂扬性文字~①,而且行文缺少变化,袭用套语典故,故有千篇一律的讥评。人唐之后,随着撰志作者队伍的扩大,文人们力求在既定的传统框架中创新变革,特别是古文运动的渐次展开,为墓志一类的应用文字注入了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肃 变化 墓志 墓志文 佳妙 变革 传统
原文传递
东晋南朝墓志文体演进及其文化意蕴
9
作者 朱智武 《碑林集刊》 2012年第1期142-159,共18页
关于东晋南朝墓志文体,自元代潘昂霄《金石例》以降,不少金石义例著作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如明王行《墓铭举例》、清黄宗羲《金石要例》、梁玉绳《志铭广例》、李富孙《汉魏南北朝墓铭纂例》、吴镐《汉魏六朝志墓金石例》、《唐人志墓... 关于东晋南朝墓志文体,自元代潘昂霄《金石例》以降,不少金石义例著作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如明王行《墓铭举例》、清黄宗羲《金石要例》、梁玉绳《志铭广例》、李富孙《汉魏南北朝墓铭纂例》、吴镐《汉魏六朝志墓金石例》、《唐人志墓金石例》等。然此类金石著作的研究特点,基本上都是对墓志写法典型例证的总结及墓志文体的概括,以供后人模仿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字词 基本上 墓志文 要例 特点 著作 王行
原文传递
北宋魏处约家族墓志文研究
10
作者 淮建利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4期218-219,共2页
民国以来出土于洛阳的6方魏处约家族墓志不见于传世文献。墓志文反映了北宋魏处约家族自后梁至北宋哲宗时期177年的续历史。自魏处约起,该家族成员连续三代与宗室联姻,形成“姑舅表亲”“亲上加亲”的婚姻特点。北宋时期这种“勋旧之门... 民国以来出土于洛阳的6方魏处约家族墓志不见于传世文献。墓志文反映了北宋魏处约家族自后梁至北宋哲宗时期177年的续历史。自魏处约起,该家族成员连续三代与宗室联姻,形成“姑舅表亲”“亲上加亲”的婚姻特点。北宋时期这种“勋旧之门”与宗族“迭为婚姻”的现象文献虽有记载,但实例却极其罕见,故而可补史阙。该家族成员因与宗族联姻得以荫补为官,这一方面巩固提高了家族的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特点 荫补 家族墓志 宋哲宗 墓志文 宗室 传世 宗族
原文传递
广州博物馆藏清至民国瓷盒墓志文探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平 《广州文博》 2016年第1期248-260,5,共14页
广州博物馆藏有一批清代中后期至民国的青花瓷盒,断定生产窑口为景德镇的民窑,用途为墓志。因该批瓷盒不是考古出土所得,而是来自征集,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墓志文所记载的埋葬地址推测这批瓷盒使用地大多为江西地区。瓷盒内刻有墓主人的生... 广州博物馆藏有一批清代中后期至民国的青花瓷盒,断定生产窑口为景德镇的民窑,用途为墓志。因该批瓷盒不是考古出土所得,而是来自征集,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墓志文所记载的埋葬地址推测这批瓷盒使用地大多为江西地区。瓷盒内刻有墓主人的生辰、诰封等文字,是研究该地方丧葬习俗、人口寿命等问题的重要资料。本文将该批瓷盒的墓志文一一释读,以资研究者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墓志文 民窑 民国 瓷盒 探略 人口
原文传递
古代的墓志文及其润笔
12
作者 顾农 《文史知识》 2022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古人对死亡高度重视,大殓后,实行土葬,同时安排若干陪葬的器物,又有用以志墓的砖块,上面刻写逝者的籍贯、姓名、生卒年月等重要信息,一起埋入墓穴中,以便将来在必要(例如迁葬)时能获得确切的依据。到魏晋南北朝更讲究了,往往有一方石刻... 古人对死亡高度重视,大殓后,实行土葬,同时安排若干陪葬的器物,又有用以志墓的砖块,上面刻写逝者的籍贯、姓名、生卒年月等重要信息,一起埋入墓穴中,以便将来在必要(例如迁葬)时能获得确切的依据。到魏晋南北朝更讲究了,往往有一方石刻的墓志,记叙逝者的生平并加以颂扬,其文采用韵散结合的体制:前面是一份简明的墓主传记,一般用散体文,也可用骈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逝者 韵散结合 魏晋南北朝 散体 墓志文 生卒年月
原文传递
元好问诗述沁州出土隋薛收撰《文中子墓志》
13
作者 邓小军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全唐文》所录薛收撰《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是考察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生平事迹及其河汾之学与唐初贞观之治关系的关键性文献。元好问《铜鞮次村道中》诗、《送弋唐佐董彦宽南归》诗,记述了亲见于金贞祐四年或此前不久出土于沁州铜鞮... 《全唐文》所录薛收撰《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是考察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生平事迹及其河汾之学与唐初贞观之治关系的关键性文献。元好问《铜鞮次村道中》诗、《送弋唐佐董彦宽南归》诗,记述了亲见于金贞祐四年或此前不久出土于沁州铜鞮山之薛收撰《文中子墓志》,指出《文中子墓志》所述为信史,可以破除对文中子之怀疑。沁州出土薛收所作《文中子墓志铭》比汲冢出土《竹书纪年》还要宝贵。元好问两诗宝贵的史料价值,在于证明元好问所见薛收《文中子墓志》与今存薛收《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基本内容一致,从而多一重证据证明今存薛收撰《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之信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墓志 《隋故征君中子碣铭》 薛收 元好问
下载PDF
制度變遷的文本印迹:開元、天寶墓誌文中的“孝”之書寫
14
作者 劉順 劉麗 《历史文献研究》 2021年第2期233-252,共20页
進士科的崇重與府兵制的破壞,是玄宗時期重要的制度變遷。在此歷史進程之下,士人與鄉里的制度性關聯相脱離。影響所及,墓誌文中"鄉閭"類語詞衰减。士人孝行的展演在延續孝感傳統的同時,亦認可"孝自天成"的命定觀念... 進士科的崇重與府兵制的破壞,是玄宗時期重要的制度變遷。在此歷史進程之下,士人與鄉里的制度性關聯相脱離。影響所及,墓誌文中"鄉閭"類語詞衰减。士人孝行的展演在延續孝感傳統的同時,亦認可"孝自天成"的命定觀念。但帝王在權力抬升中對於社會教化責任的承擔以及知識風習的轉變,尤其是禪宗的流行,使得墓誌中孝之書寫更注重後天教化與禮儀規制的影響。制度的變化,在家庭内部的角色分擔上所産生的影響,是對士族女性的德性與治家功績的關注。當"忠""孝"成爲公私領域最爲根本的倫理規則時,對其策略化的使用,也自然而然地展現於墓誌的文本書寫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變遷 墓誌 士族中央化 鄉里 書寫策略
原文传递
族际互动视域下的辽代契丹文墓志形制体例研究
15
作者 徐世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17,共10页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以碑志随葬的习俗自南北朝以来长盛不衰。辽代统治者虽然是契丹人,但是接受了汉族丧葬活动中以碑志随葬的习俗,契丹人既用汉文也用契丹文书写墓志。契丹文墓志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汉语墓志,但是确系中国...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以碑志随葬的习俗自南北朝以来长盛不衰。辽代统治者虽然是契丹人,但是接受了汉族丧葬活动中以碑志随葬的习俗,契丹人既用汉文也用契丹文书写墓志。契丹文墓志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汉语墓志,但是确系中国历史上首次形成体系的运用汉文墓志书写体例刻写的非汉语墓志。外观形态和铭文形式方面,契丹文墓志既有对汉文墓志形制体例的模仿和继承,也有根据契丹文字的独特结构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而进行的创制与更新,可以视为契丹民族同汉民族交往、交融过程中文化涵化的产物。辽代契丹文墓志的部分形制体例还见于同一时期契丹人的汉文墓志之中,并且影响了后续王朝的碑志文写作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契丹墓志 形制体例 族际互动
下载PDF
两方唐代史姓墓志考略 被引量:12
16
作者 毛阳光 《文博》 2006年第2期82-85,共4页
  近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多方征集洛阳周边地方新出土的古代碑志石刻,收获颇丰,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唐代墓志.在查阅馆藏墓志时,两方唐代史姓墓志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因为两位志主,都是迁居到唐朝的外族人,两人虽都姓史,族属却大相径庭...   近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多方征集洛阳周边地方新出土的古代碑志石刻,收获颇丰,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唐代墓志.在查阅馆藏墓志时,两方唐代史姓墓志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因为两位志主,都是迁居到唐朝的外族人,两人虽都姓史,族属却大相径庭,而最终都殊途同归,与汉民族融合,安葬在洛阳.在此,笔者不揣浅陋,特作如下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阿史那忠 墓志文
下载PDF
墓碑志文学性及其在唐代的嬗变论略——以陕西新出土墓碑志文为重点的考察
17
作者 王长顺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6-91,共6页
墓碑志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作为应用性文体,它有着深刻的渊源;作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表述形式,它有着一定的文学性。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其文学性也有着变化。唐代碑志文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对陕西新出土的墓碑志文作一考察,... 墓碑志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作为应用性文体,它有着深刻的渊源;作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表述形式,它有着一定的文学性。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其文学性也有着变化。唐代碑志文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对陕西新出土的墓碑志文作一考察,就会发现:其文字表现形式由骈趋散,行文由夸饰德行到生动叙事,人物形象由模糊到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墓志文 陕西
下载PDF
唐代洛阳的职业墓志撰稿人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化昆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洛阳出土的唐代墓志中,有不少志文几乎相同或大致相同者。究其原因,应该是志文撰者自留底稿,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加以修改而成。这些志文撰者是职业墓志撰稿人。墓志作为随葬物,是埋于地下的,一般不容易穿帮。但随着一方方墓志的出土,这... 在洛阳出土的唐代墓志中,有不少志文几乎相同或大致相同者。究其原因,应该是志文撰者自留底稿,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加以修改而成。这些志文撰者是职业墓志撰稿人。墓志作为随葬物,是埋于地下的,一般不容易穿帮。但随着一方方墓志的出土,这一情况也随之大白于天下。这种墓志文一般都不署作者大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初期 洛阳 墓志文 职业撰稿人
下载PDF
明代熊明遇之母王太孺人墓志铭考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爱红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8-81,共4页
明代熊明遇之母王太孺人墓志至今未见有著录。文章在对墓志进行释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对墓志的撰文、篆额、书丹者,王太孺人的家世、生平、后裔以及熊氏家族世系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 熊明遇 王太孺人墓志 熊氏家族世系 考释
下载PDF
跋“千唐志斋”新藏《裴岩墓志》
20
作者 冻国栋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 2009年第1期201-207,共7页
'千唐志斋新藏专辑'所收《唐故秀才河东裴府君(岩)墓志铭并序》(以下略称《裴岩志》),首尾完具。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兹摘录如下:君讳岩,字梦得,河东闻喜人。历世冠冕,显于士林……岩父,今见任侍御史、知盐铁江陵院。会昌元年... '千唐志斋新藏专辑'所收《唐故秀才河东裴府君(岩)墓志铭并序》(以下略称《裴岩志》),首尾完具。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兹摘录如下:君讳岩,字梦得,河东闻喜人。历世冠冕,显于士林……岩父,今见任侍御史、知盐铁江陵院。会昌元年,我家君以直道被谗,谴于海外。江陵叔父君以季弟之故,亦贬为睦州建德尉。君侍行于睦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弘 淮南节度使 德裕 墓志文 裴夷直 千唐志斋 李景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