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分析在殷墟墓葬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米同乐 戴书田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9,共3页
数理统计方法,在我国考古学中的应用,目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文试用回归方法,建立殷墟墓葬分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确定出墓葬分期的预测区间。
关键词 墓葬分期 多元线性回归 殷墟墓葬 回归
下载PDF
阿勒泰地区中世纪以前墓葬形制分析及墓葬分期
2
作者 丽娜.巴合提别克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期287-288,共2页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大量中世纪以前的墓葬,其中包括被发掘者和被调查者。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未对墓葬形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广泛搜集、阅读考古学报告、论著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地层学、文...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大量中世纪以前的墓葬,其中包括被发掘者和被调查者。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未对墓葬形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广泛搜集、阅读考古学报告、论著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地层学、文化因素等研究方法,将发现的遗迹、遗物与该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对该地区发现的墓葬进行了形制分析及分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中世纪 墓葬形制 墓葬分期
下载PDF
广西地区两晋南朝墓分期研究
3
作者 马啟亮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期98-103,共6页
根据对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的类型学分析,结合墓葬纪年及相邻地区同时期墓葬研究成果,将广西地区两晋南朝墓分为西晋、东晋、南朝早中期、南朝晚期四期,并归纳墓形与随葬器物的总体特征及演变特点,指出桂东北、西江地区、合浦三地存在的... 根据对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的类型学分析,结合墓葬纪年及相邻地区同时期墓葬研究成果,将广西地区两晋南朝墓分为西晋、东晋、南朝早中期、南朝晚期四期,并归纳墓形与随葬器物的总体特征及演变特点,指出桂东北、西江地区、合浦三地存在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两晋 南朝 墓葬分期
下载PDF
东越墓葬分期及相关历史考古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付琳 《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94,共12页
历史文献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实际统治福建与浙南的地方政权——闽越、东瓯两国记载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记·东越列传》[1]。在《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将东越与南越并举,有关东越的记载基本照录《史记》。从文字史... 历史文献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实际统治福建与浙南的地方政权——闽越、东瓯两国记载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记·东越列传》[1]。在《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将东越与南越并举,有关东越的记载基本照录《史记》。从文字史料分析,无诸与摇对东越地区的统治应早于秦统一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南部及福建 东越遗存 墓葬分期 战国晚至西汉早
原文传递
歧周、丰镐周文化遗迹、墓葬分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梁星彭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1-420,共40页
史籍记载,古公亶父迁岐,文王都丰,武王都镐。岐周、丰镐两个地区分别是周族政权灭商以前和灭商以后的都城所在。综合研究这两个地区的周文化遗迹、墓葬分期,对认识周文化发展过程具有典型意义。
关键词 丰镐地区 周文化遗址 墓葬分期 岐周地区 层次依据 年代 典型单位 先周 西周 综合 文化差异
原文传递
西团山文化墓葬分期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永刚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11,共9页
一西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一种重要的青铜文化,追溯其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30~40年代,是发现与初步研究阶段。限于当时的田野工作和认识水平,该文化被推定为“石器时代之文化”。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多数从事... 一西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一种重要的青铜文化,追溯其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30~40年代,是发现与初步研究阶段。限于当时的田野工作和认识水平,该文化被推定为“石器时代之文化”。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多数从事东北考古工作的学者执此观点。4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确定文化性质及推测年代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对西团山、骚达沟、土城子等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团山文化 研究 墓葬分期 石棺墓 东北地区 青铜文化 陶壶 青铜器 考古学 文化性质
原文传递
姜寨遗址半坡文化墓葬分期试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治强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1-68,共8页
关键词 尖底瓶 姜寨遗址 墓葬分期 半坡文化 广场 葫芦 新石器时代遗址 鼓腹 细颈 形制
原文传递
安徽两晋墓葬的类型和分期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成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59-65,共7页
安徽六朝时期的墓葬迄今已发现六十多座,其中两晋时期墓葬就有近五十座之多。两晋墓葬主要分布于长江南岸及皖南,其次是江淮地区的合肥等地,淮河以北个别地区也有发现。这批墓葬资料对于认识安徽乃至整个长江下游地区两晋墓葬制度以... 安徽六朝时期的墓葬迄今已发现六十多座,其中两晋时期墓葬就有近五十座之多。两晋墓葬主要分布于长江南岸及皖南,其次是江淮地区的合肥等地,淮河以北个别地区也有发现。这批墓葬资料对于认识安徽乃至整个长江下游地区两晋墓葬制度以以及陶瓷等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有重要价值。安徽两晋墓葬均为砖室墓,有单室、双室和多室三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墓葬在两晋的不同时期流行情况有所不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随葬品以青瓷器为主,亦最具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两晋 墓葬类型 墓葬分期
下载PDF
略论邹县野店大汶口文化墓葬分期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新林 《北方文物》 1999年第2期12-20,共9页
Dong Xinlin The Zouxian Yedian cemetery is a rather typical remains of the Dawenkou culture. The present paper, grounded on the definite stratigraphical relationship known through the author’s study, attempt to make ... Dong Xinlin The Zouxian Yedian cemetery is a rather typical remains of the Dawenkou culture. The present paper, grounded on the definite stratigraphical relationship known through the author’s study, attempt to make a ty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unearthed high-shaped cup, fu - cauldron- shaped ding tripod, bowl-shaped ding , jar-shaped ding, gui tripod, flask, high-stemmed cup with pierced work, dish-shaped den stemmed vessel, bowl-shaped den and fled-mouth carinate-rim he, so as to put foe typological sequences of the vessels on a stratiguaphical background. On ibis basis the Yedian tombs are preliminarily divided into 9 groups and 5 phases, thus detailed chronology is es tablished. These phases roughly cover the periods which the tombs so far known in the Dawenkou culture belong to, and can be taken as a lather reliable standard scale. They roughly parallel the stages from the Yangshao to the MiaodiguⅡ culture in the Central Pl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墓葬分期 基本组合 三角形 地层关系 邹县 演变序列 典型器物 喇叭形 文化因素
原文传递
辽代墓葬分区与分期的初探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秋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43-46,共4页
契丹属东胡系统,是鲜卑的一支,自四世纪中叶从鲜卑分离出来,世代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今老哈河)流域,唐初形成了不很稳固的部落联盟。九一六年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奴隶制的辽朝。这时辽的疆域是“东至大海,西至... 契丹属东胡系统,是鲜卑的一支,自四世纪中叶从鲜卑分离出来,世代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今老哈河)流域,唐初形成了不很稳固的部落联盟。九一六年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奴隶制的辽朝。这时辽的疆域是“东至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辽史·太祖记》)”。九三七年又攫取了燕云地区,即以今天北京为中心的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地区。从此,辽朝不仅统治着以契丹为主体的北部游牧民族,还统治着以汉族为主体的南部的定居人民。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形制 装饰 多角形 燕云地区 墓葬分期 契丹族 辽代 鸡冠壶 社会发展 生活习惯
下载PDF
史前墓葬分期排序研究方法的考察——从史家墓地的分析结果谈起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乃诚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3-237,共5页
对史前墓葬进行排序研究,这是近年来提出的极具深度的研究课题。现今作用于史前考古研究的一切研究方法,都因这一课题的提出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展开的对陕西渭南史家仰韶文化墓地分期排序研究的讨论,是我国史前考古... 对史前墓葬进行排序研究,这是近年来提出的极具深度的研究课题。现今作用于史前考古研究的一切研究方法,都因这一课题的提出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展开的对陕西渭南史家仰韶文化墓地分期排序研究的讨论,是我国史前考古研究中对分析方法的一次深刻探讨,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史家墓地研究的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结果 析方法 墓葬分期 研究方法 排序 史前墓葬 标型学 考古学研究 析形式 地层学
原文传递
鹤壁刘庄墓地分期与年代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畅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74,共8页
本文对鹤壁刘庄先商墓地出土鬲、豆、盆、夹砂罐等随葬陶器进行分类和排序,根据随葬品组合及其序列将墓地分为三期,通过和相关考古学文化进行对比,刘庄墓地一期至三期的年代,大体上和白燕四期文化、下七垣文化相当,刘庄墓地二至三期与... 本文对鹤壁刘庄先商墓地出土鬲、豆、盆、夹砂罐等随葬陶器进行分类和排序,根据随葬品组合及其序列将墓地分为三期,通过和相关考古学文化进行对比,刘庄墓地一期至三期的年代,大体上和白燕四期文化、下七垣文化相当,刘庄墓地二至三期与东下冯文化二至三期年代相当、刘庄墓地二期与二里头文化二期年代相当。白燕四期文化与下七垣文化谱系陶鬲在墓地中并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壁刘庄墓地 墓葬分期 相对年代
原文传递
试论川西南大石墓的起源与分期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世旭 《考古》 1985年第6期559-567,共9页
一、川西南大石墓的概况大石墓是我国古代西南民族中一种典型而又特殊的墓葬,因墓室多采用大型板块石构筑而得名。迄今调查表明,这类墓葬主要分布在今四川凉山、渡口的安宁河流域,即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时所设的越巂郡内。此外... 一、川西南大石墓的概况大石墓是我国古代西南民族中一种典型而又特殊的墓葬,因墓室多采用大型板块石构筑而得名。迄今调查表明,这类墓葬主要分布在今四川凉山、渡口的安宁河流域,即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时所设的越巂郡内。此外,在今滇西地区的祥云、弥渡等地,近年来也有所发现。只是,两者之间差异甚大,看来恐非同一民族的文化遗存。有关川西南大石墓(以下简称大石墓)的情况报导,最早虽见于解放前郑德坤所著的《四川史前文化史》一书中,然正式的调查和发掘,乃始于1975年初。自那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 西昌 墓葬分期 汉武帝 陶器 出土器物 遗址 新石器 滇西地区 起源
原文传递
略谈淅川毛坪楚墓的分期及其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运甫 《中原文物》 1982年第1期52-55,共4页
1974年冬至1975年春,淅川县博物馆在丹江下游库区南岸,先后发现和发掘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出土了一批陶器和青铜器。这批楚墓,数量较多,并且延续的时间也较长,对研究丹江下游楚文化的分布和特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下面就这... 1974年冬至1975年春,淅川县博物馆在丹江下游库区南岸,先后发现和发掘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出土了一批陶器和青铜器。这批楚墓,数量较多,并且延续的时间也较长,对研究丹江下游楚文化的分布和特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下面就这批墓葬出土的器物(具体材料见本期简报),谈一点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楚文化 楚墓 墓葬分期 中原文化 春秋战国时 陶器 青铜器 博物馆 洛阳
原文传递
林西县小哈达辽墓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刚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8年第1期45-50,共6页
1975年8月,内蒙古林西县大营子乡和平村小哈达自然村儿童在村西边玩耍时发现一座古墓。这一墓葬的暴露,是由于山洪冲刷,致使墓北壁裸露而被人们发现。遗物被当地群众取出,具体陈放位置不清。县文物管理部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 1975年8月,内蒙古林西县大营子乡和平村小哈达自然村儿童在村西边玩耍时发现一座古墓。这一墓葬的暴露,是由于山洪冲刷,致使墓北壁裸露而被人们发现。遗物被当地群众取出,具体陈放位置不清。县文物管理部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吴宗信、李学忠同志前往调查清理,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品 辽代墓葬 东后贝加尔 底径 绿色釉 色不匀 墓葬分期 浅绿釉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 清理简报
下载PDF
子陵岗东周墓的初步认识
16
作者 崔仁义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7-80,共4页
荆门市子陵岗东周墓地,在荆门城区之北10余公里,它的发现与发掘,对于研究这一地区东周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们初步整理结果,子陵岗东周墓延续时间较长。本文拟从墓葬分期入手,对墓葬中反映的有关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墓葬分期 荆门市 东周时 文化面貌 延续时间 二层台 中原文化 文化因素 洛阳 礼器
下载PDF
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一九八四年年会纪要
17
《江苏社会科学》 1984年第10期30-32,38,共4页
南京是六朝古都,江苏南部是六朝时期政治、军事、经济的重心。虽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在地上和地下仍存留着许多遗迹和遗物,为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提供了若干研究对象和研究课题。但在解放前,六朝考古却几乎是空白,研究人员寥寥无几,研... 南京是六朝古都,江苏南部是六朝时期政治、军事、经济的重心。虽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在地上和地下仍存留着许多遗迹和遗物,为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提供了若干研究对象和研究课题。但在解放前,六朝考古却几乎是空白,研究人员寥寥无几,研究对象仅限于地面石刻。解放后,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兴起,六朝考古工作也全面展开。三十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对六朝考古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对地面遗迹和遗物的调查与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时 考古学 江苏省 考古工作 墓葬分期 代表大会 考古资料 研究对象 青瓷器 历史变迁
下载PDF
南阳汉画像石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陈广 金康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0年第5期0005-0009,共5页
南阳汉画像石从发现至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已突破了考释画像的基础研究,进入综合比较研究的阶段。这里从已出版的近十种图录或专著和百余篇论文中,对如下几个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简略介绍。
关键词 南阳汉画像石 画像石墓 艺术风格 画像题材 墓葬分期 汉代
全文增补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祔的葬墓 被引量:21
19
作者 齐东方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943-949,938,共8页
墓葬形制的类型学研究,常常和墓葬的年代、被葬者的身份相关联。实践证明,墓葬类型的分析,对于进一步探讨墓葬分期以及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是有效方法之一。不同的墓葬类型,墓室多少是一重要标志,可表明当时的等级制度,历来被研究者所重... 墓葬形制的类型学研究,常常和墓葬的年代、被葬者的身份相关联。实践证明,墓葬类型的分析,对于进一步探讨墓葬分期以及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是有效方法之一。不同的墓葬类型,墓室多少是一重要标志,可表明当时的等级制度,历来被研究者所重视。一般地说。墓室多少和等级的高低成正比。但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祔葬现象直接从墓葬形制上表现出来,并往往以多室墓的面目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两晋南北朝 墓葬分期 墓葬形制 等级制度 南京大学北园 南方地区 墓志 前室 历史问题 埋葬
原文传递
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 被引量:320
20
作者 The Anyang Archaeological Team, IA, CASS 《考古学报》 1979年第1期27-157,共140页
一九六九年五月至一九七七年五月,我队配合安阳市的基本建设,在殷墟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钻探和发掘。在钻探近三十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一千零三座殷代墓葬,五座殷代车马坑,二百余座战国至宋元时期的墓葬。其中有六十四座殷代墓和少... 一九六九年五月至一九七七年五月,我队配合安阳市的基本建设,在殷墟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钻探和发掘。在钻探近三十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一千零三座殷代墓葬,五座殷代车马坑,二百余座战国至宋元时期的墓葬。其中有六十四座殷代墓和少数晚期墓葬,因被盗破坏或墓坑浸在水中,未能进行发掘以外,共发掘九百三十九座殷代墓葬,五座殷代车马坑,以及近二百座战国及以后的墓葬。本报告是这次发掘的九百三十九座殷代墓葬和五座车马坑的全部资料。战国至宋元时期的墓葬资料,将另文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层台 腰坑 填土 图版 发掘报告 墓葬分期 考古学 随葬品 殷墟 车马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