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墙头马上·照夜白 |
陈林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6 |
0 |
|
2
|
读白朴的《墙头马上》兼及其它三大爱情剧札记 |
徐凌云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3
|
《西厢记》与后世才子佳人剧比较研究--以《墙头马上》为例 |
何碧玲
|
《魅力中国》
|
2014 |
0 |
|
4
|
哭亦有思 乐亦有情——昆曲《墙头马上》观后感 |
甄光俊
|
《天津政协公报》
|
2011 |
0 |
|
5
|
墙头马上 |
白朴
胡楠
谢志高
|
《连环画报》
|
2014 |
0 |
|
6
|
“寓哭于笑”——浅谈《墙头马上》的悲喜剧风格 |
袁新文
|
《文史知识》
|
1988 |
0 |
|
7
|
从昆曲《墙头马上》看俞派艺术特色 |
杨白石
|
《戏友》
|
2016 |
0 |
|
8
|
玲珑精致的戏曲木雕 |
黄晓曦
|
《福建文博》
|
2010 |
1
|
|
9
|
喜剧小品的两种倾向形式——陕西第六届喜剧小品管窥 |
杜耀民
|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0
|
谈兰亭集会的“上巳”日 |
张秀铫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1981 |
0 |
|
11
|
一个老兵的祝愿 |
龚义江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2
|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
|
《图书馆界》
|
1983 |
0 |
|
13
|
一曲琴声,断送青春——我演潘必正 |
岳美缇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4
|
《井底引银瓶》主题非维护封建礼教说 |
王谦泰
|
《运城学院学报》
|
1984 |
0 |
|
15
|
他象红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记为戏剧教学辛勤耕耘的方传芸副教授 |
李农合
程功思
杨关新
|
《上海戏剧》
|
1981 |
0 |
|
16
|
曲水流觞 |
冯赐杭
|
《上海集邮》
|
2016 |
0 |
|
17
|
作文必也正名乎 |
成向阳
|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
2017 |
0 |
|
18
|
马年说马 |
李毅然
|
《人民之声》
|
2002 |
0 |
|
19
|
宋金杂剧院本本事考拾遗 |
赵兴勤
|
《戏曲研究》
|
2003 |
0 |
|
20
|
科举与文学 |
李霁宇
|
《文学自由谈》
CSSCI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