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币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的测算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得坤 倪江飞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1,共11页
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发展使得基于贸易总值的REER测算方法存在偏误,为此文章基于PWW(2014,2017)增加值REER测算方法,分别测算了2000-2014年间行业和国家层面人民币增加值REER变动情况,共包含了农业、采掘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在内的47个行... 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发展使得基于贸易总值的REER测算方法存在偏误,为此文章基于PWW(2014,2017)增加值REER测算方法,分别测算了2000-2014年间行业和国家层面人民币增加值REER变动情况,共包含了农业、采掘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在内的47个行业,以评估中国创造增加值的国际竞争力变动趋势。研究发现,行业层面的REER在大小和方向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国家层面REER无法捕捉的;对代表性行业的竞争来源进行结构分析发现,进口竞争和直接出口竞争是主要的竞争形式;对人民币增加值REER进行结构分析发现,行业层面有效汇率的变动主要由相对价格变动引起,在国家层面,名义有效汇率变动是REER变动的主要因素;基于总值贸易的传统方法高估了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升值或贬值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 投入产出分析
下载PDF
人民币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一般均衡的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天宇 申童童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33,M0004,共20页
文章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增加值物量生产函数,施加了消费者预算约束,以此将外生的最终使用物量及增加值价格指数内生化处理,再基于约束型假设尝试构建了人民币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并将其与增加值实际有效... 文章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增加值物量生产函数,施加了消费者预算约束,以此将外生的最终使用物量及增加值价格指数内生化处理,再基于约束型假设尝试构建了人民币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并将其与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面对同一时期的外生冲击,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比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的反应大(更敏感),并且价格指数差异为两种实际有效汇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增加值价格指数对增加值物量需求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扰动(金融危机)、经济政策的改变(政府支出、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外生冲击是引起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原因之一。通过文章构建的实际有效汇率能够探究通过外生冲击刺激要素价格变动的传导机制,进而为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此外,通过研究各国在达到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最终使用物量和要素价格指数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可以探究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深化改革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 增加值价格指数 全球价值链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测度及结构解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倪红福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69,共20页
随着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基于阿明顿需求函数的传统实际有效汇率的缺陷日益明显。本文在BJ(2015)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出、增加值和出口的全球价值链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框架,并进一步拓展到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 随着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基于阿明顿需求函数的传统实际有效汇率的缺陷日益明显。本文在BJ(2015)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出、增加值和出口的全球价值链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框架,并进一步拓展到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新概念和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IMF和BIS实际有效汇率低估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低估率达41.71%,且低估程度呈扩大趋势;(2)从价格结构分解来看,增加值名义有效汇率和增加值相对自价格有效汇率共同助推了2005年以来人民币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从区域结构分解来看,美国、日本和欧元区构成部分是人民币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主要因素;(3)双边国家相对实际价格变化是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主因,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变化总体上呈升值状态,但差异性较大;(4)中国对美国出口实际有效汇率中赋予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权重为负,东亚国家的货币贬值不是降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而是促进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传统有关货币贬值的"以邻为壑"效应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 全球投入产出模型 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