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灵敏的和弦功能感所倚蕴的数理秘骨——由辟斯顿对于减七、增六和弦的功能断言引发的和声功能理论探索 |
赵宋光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7 |
2
|
|
2
|
再议增六和弦 |
崔哲
|
《大舞台》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3
|
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中的增六和弦研究 |
陈雅春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0 |
|
4
|
浅析增六和弦 |
侯晨琦
|
《黄河之声》
|
2020 |
0 |
|
5
|
格什温作品中替代和弦的技法研究 |
陈艺峤
|
《艺术评鉴》
|
2016 |
1
|
|
6
|
探索全音音阶和弦结构及其应用 |
宋小朱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7
|
增六和弦用法的理论辨析 |
刘彤文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8
|
从“莫扎特五度”说起 |
桑桐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5 |
1
|
|
9
|
论上主音的和声组合逻辑 |
马东风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0
|
韦伯《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第一乐章和声风格研究 |
李合洲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马勒声乐套曲《亡儿悼歌》创作风格与技法研究 |
孙乐平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12 |
0 |
|
12
|
爵士和声“降二代五”的传统和声渊源及其扩大用法 |
周天星
|
《北方音乐》
|
2016 |
0 |
|
13
|
两种和声力学理论的对比研究——比较属七与增五六和弦的张力大小 |
李遵钢
|
《艺术教育》
|
2010 |
0 |
|
14
|
二十世纪和声中增六和弦的初探 |
朱明壮
|
《音乐大观》
|
2014 |
0 |
|
15
|
半音化的历史演进(十四) |
桑桐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6
|
高考乐理模拟试题(105) |
|
《中小学音乐教育》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