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含能增塑剂A16对HTPB的增塑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肖春 刘慧慧 +3 位作者 郑保辉 刘长波 苗成才 罗观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2-556,共5页
为了研究新型含能增塑剂(2,2-二硝基丙基)-2-己基癸酸酯(A16)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的增塑性能,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HTPB与A16进行了相容性模拟,对增塑比2∶1~1∶1.5、温度30~70℃条件下HTPB/A16和HTPB/DOS体系的表观黏度进行了研究,... 为了研究新型含能增塑剂(2,2-二硝基丙基)-2-己基癸酸酯(A16)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的增塑性能,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HTPB与A16进行了相容性模拟,对增塑比2∶1~1∶1.5、温度30~70℃条件下HTPB/A16和HTPB/DOS体系的表观黏度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两种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TPB、A16各自分子间作用以范德华力为主,HTPB与A16的溶度参数差值仅为0.004(J·cm^-3)1/2,二者具有非常好的相容性;HTPB/A16体系的表观黏度高于HTPB/DOS体系,但随着增塑剂质量比的提高或温度的提高,两种体系的表观黏度差异减小,当增塑比为1∶1,温度为70℃时,HTPB/A16与HTPB/DOS体系的黏度差仅为60.5 cP,A16与DOS的降黏效果相当;在相同增塑比条件下,HTPB/A16固化胶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均比HTPB/DOS固化胶大,HTPB/A16固化胶的拉伸性能优于HTPB/DOS;增塑比为1∶1时,HTPB/A16固化胶的断裂延伸率比HTPB/DOS提高18.6%,模量降低8.6%,A16对HTPB的增塑效率高于D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塑剂 增塑性能 相容性 表观黏度 拉伸性能
下载PDF
腰果酚基乙酸酯的合成及其增塑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米桢 聂小安 +1 位作者 刘振兴 王义刚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49,共5页
以长碳链酚类化合物腰果酚为原料,研究了生物基增塑剂腰果酚基乙酸酯的合成及其增塑性能。结果表明,当增塑剂用量增加到10%,环氧树脂128/934固化体系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空白样分别增加了39.1%和185.8%。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以长碳链酚类化合物腰果酚为原料,研究了生物基增塑剂腰果酚基乙酸酯的合成及其增塑性能。结果表明,当增塑剂用量增加到10%,环氧树脂128/934固化体系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空白样分别增加了39.1%和185.8%。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相比,同等比例下,腰果酚基乙酸酯所在固化体系拉伸强度比DOP高38.1%,比DOTP高36.6%;断裂伸长率比DOP高145.9%,比DOTP高51.6%,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3.3℃,略低于DOP。腰果酚基乙酸酯是一种增塑性能类似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有望成为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的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酚 腰果酚基乙酸酯 增塑性能 环氧树脂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PF_6]对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的增塑性能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蔡贾林 史远通 +1 位作者 罗观 郑申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84-1088,共5页
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123树脂)的增塑剂,研究了[BMIM][PF6]含量为0~10%条件下其对123树脂增塑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万能试验机和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BMIM][PF6]... 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123树脂)的增塑剂,研究了[BMIM][PF6]含量为0~10%条件下其对123树脂增塑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万能试验机和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BMIM][PF6]对123树脂固化物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PF6]能提高123树脂预聚体的流动性,效果优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加入10%的[BMIM][PF6]能将123树脂预聚体50℃粘度降至185mPa·s。[BMIM][PF6]含量越多123树脂固化物的断裂延伸率越大、拉伸强度越小,加入10%的[BMIM][PF6]的123树脂固化物的断裂延伸率和拉伸强度分别为14.2%和38.2MPa。123树脂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随[BMIM][PF6]含量增加而降低,韧性随[BMIM][PF6]含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 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 增塑性能
下载PDF
松节油酸酐二酯化合物增塑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梁忠云 刘虹 +1 位作者 李桂珍 文彩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56-458,共3页
用松节油酸酐二酯类化合物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比,研究它们与聚氯乙烯(PVC)树脂的相容性、加工热稳定性及增塑聚氯乙烯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松节油酸酐二丁酯、二辛酯可作为主增塑剂,其增塑性能类似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关键词 松节油酸酐二丁酯 松节油酸酐二辛酯 增塑性能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聚丁二酸己二醇酯的增塑性能
5
作者 季淑芳 卢晓彤 +1 位作者 高传慧 武玉民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84-90,共7页
采用羟基硅油对聚丁二酸己二醇酯(PHS)进行改性,制备出有机硅改性聚酯增塑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PHS改性前后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VC(聚氯乙烯)/PHS和PVC/MPHS复合材料,研究PVC/PHS、PV... 采用羟基硅油对聚丁二酸己二醇酯(PHS)进行改性,制备出有机硅改性聚酯增塑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PHS改性前后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VC(聚氯乙烯)/PHS和PVC/MPHS复合材料,研究PVC/PHS、PVC/MPH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迁移性能。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发现,在PVC/MPHS共混物中,因为增塑剂MPHS中的极性基团Si—O—Si和CO与PVC中的α—H形成了氢键,所以FT-IR光谱中的CO吸收峰和XPS分析中的Si—O键能向更低的位置偏移。力学测试表明:改性后的增塑性能高于改性前的增塑性能,且增塑效率最高提高了51.72%,添加羟基硅油物质的量为丁二酸物质的量的5%(MPHS-2)时,扯断伸长率达到了233.43%,高于DOP的扯断伸长率192.03%。耐迁移测试表明:MPHS的耐迁移性能优于PHS的耐迁移性能,并且远远高于DOP的耐迁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己二醇酯 改性 聚氯乙烯 增塑性能
下载PDF
氯化石蜡/DOTP复合增塑体系在PVC中的应用
6
作者 沈一蕊 张菁菁 +5 位作者 陈宣恺 顾峻鸿 赵承仲 蒋平平 魏猛 刘德开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为得到低成本的PVC增塑剂配方,对氯化石蜡(CP-52)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在聚氯乙烯(PVC)中的协同增塑性能进行研究,对比氯化石蜡复配前后,PVC制片的性能变化,包括热稳定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力学性能和增塑剂的耐迁移性能。结果表明... 为得到低成本的PVC增塑剂配方,对氯化石蜡(CP-52)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在聚氯乙烯(PVC)中的协同增塑性能进行研究,对比氯化石蜡复配前后,PVC制片的性能变化,包括热稳定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力学性能和增塑剂的耐迁移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氯化石蜡具有耐挥发和阻燃性较好的特点,CP-52/DOTP复合增塑体系增塑的PVC制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其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挥发性能均提高。另外,复配氯化石蜡后,可以显著提高PVC制片的力学性能,当复配比例为40%时,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提高最显著,分别为0-CP-52/DOTP试片的1.92倍和2.28倍。复配氯化石蜡后,对PVC制片的耐迁移性能也有提高,在无水乙醇和石油醚中,当复配比例为50%时,PVC制片的质量损失率分别降低了6.87%和17.16%(6 h)。在食品模拟液中的耐迁移性能也得到提升,在正己烷中,当复配比例为50%时,PVC制片的质量损失率降低了14.97%。最后,对CP-52/DOTP复合增塑体系提出对应的增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剂复配 氯化石蜡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聚氯乙烯 增塑性能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纤维束分散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振逵 益小苏 +2 位作者 邹湘坪 金俊 曹苏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8,共7页
熔融浸渍工艺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要求纤维束必须预分散以提高纤维的浸渍度。本文利用柱状分散装置使纤维分散,通过受力分析及数值崐计算,发现纤维束在柱状分散辊中的包覆角接近300°时,可被较好地分散,... 熔融浸渍工艺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要求纤维束必须预分散以提高纤维的浸渍度。本文利用柱状分散装置使纤维分散,通过受力分析及数值崐计算,发现纤维束在柱状分散辊中的包覆角接近300°时,可被较好地分散,但过高的包覆角容易损伤纤维。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利用聚丙烯对上述纤维束进崐行熔融浸渍,获得了浸渍状态良好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浸渍 纤维 纤维束分散 塑性树脂基
下载PDF
腰果酚基增塑剂合成及其对PVC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丹妮 李永春 +2 位作者 马晓艺 刘秉鑫 高莉 《青海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6-22,共7页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一种对环境不友好且具有生殖毒性的增塑剂。为了获得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增塑剂,利用异丙醇胺和多聚甲醛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腰果酚Mannich碱(MC),将MC与巴豆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合成腰果酚Mannich巴豆酸酯(MCC)增塑...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一种对环境不友好且具有生殖毒性的增塑剂。为了获得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增塑剂,利用异丙醇胺和多聚甲醛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腰果酚Mannich碱(MC),将MC与巴豆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合成腰果酚Mannich巴豆酸酯(MCC)增塑剂。采用FT-IR、^(1)H NMR及^(13)C NMR对增塑剂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MCC。进一步将MCC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得MCC/PVC复合膜,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CC/PVC复合膜与DOP/PVC复合膜相比,拉伸强度提高,当MCC含量为30phr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12.9MPa),比DOP/PVC复合膜提高46.6%,断裂伸长率降低;当MCC含量为20phr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490.9%),比DOP/PVC复合膜提高2.3%,拉伸强度提高35.23%,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极性基团(羟基、氨基、酯基)的引入与腰果酚上的刚性基团(苯环)的协同作用提高了MCC/PVC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所合成的MCC增塑剂有潜力作为DOP的生物基辅助增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塑剂 聚氯乙烯 增塑性能 腰果酚
下载PDF
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二庚酯在PVC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永朋 崔然 +1 位作者 奚桢浩 赵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7,共6页
以异山梨醇和正庚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二庚酯(SDH),并与石油基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对比考察了对聚氯乙烯(PVC)的增塑性能。通过红外分析表征增塑剂与PVC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拉伸试... 以异山梨醇和正庚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二庚酯(SDH),并与石油基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对比考察了对聚氯乙烯(PVC)的增塑性能。通过红外分析表征增塑剂与PVC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拉伸试验与动态力学测试表征PVC试样的力学性能;通过热重分析与迁移性实验表征增塑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SDH与PV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强;PVC/40SDH试样较同比例的DOP和DOTP增塑PVC表现出更高柔韧性,其中PVC/40SDH的断裂伸长率较PVC/40DOP和PVC/40DOTP分别提高26.29%和33.89%,玻璃化转变温度则分别降低1.67℃和4.15℃;SDH的热稳定性、挥发性和耐抽提性介于DOP和DOTP之间。SDH的综合增塑性能较优,可以替代DOP和DOTP用于PVC的增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塑剂 异山梨醇二庚酯 聚氯乙烯 增塑性能
下载PDF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芳 贾茂林 +1 位作者 范浩军 陈意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4-20,共7页
以脂肪酸甲酯为原料,以甲醇作为甲氧基化试剂,氯气作为氯化试剂,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制备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增塑剂,并对产品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显示,产品在654.74 cm^(-1)、609.81 cm^(-1)处出现了C-Cl键... 以脂肪酸甲酯为原料,以甲醇作为甲氧基化试剂,氯气作为氯化试剂,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制备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增塑剂,并对产品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显示,产品在654.74 cm^(-1)、609.81 cm^(-1)处出现了C-Cl键特征吸收峰,在1 100.77 cm^(-1)处出现了甲氧基的吸收峰;碘值测定结果表明,氯代甲氧基化反应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显著降低,碘值从75.4降至0.5,表明生成了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对产品的物化性能包括密度、黏度、加热减量以及增塑后的膜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环氧脂肪酸甲酯对比,除增塑效率略有降低外,其他性能如与聚氯乙烯(PVC)树脂的相容性、耐迁移性、耐热性能均有较大提升,增塑后的PVC膜极限氧指数为24.5%,与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的PVC膜的20.5%相比,该增塑剂能提高PVC制品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 聚氯乙烯人造革 塑剂 增塑性能
下载PDF
固定化T1酶合成聚酯增塑剂及其应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冉 刘红霞 +2 位作者 田光宗 尹健 夏小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7-142,153,共7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二羟甲基丁酸(DMBA)和丁酸为原料,以固定化T1酶为催化剂,采用酯化缩聚法,优化酶法合成工艺,通过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酯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聚酯增塑剂-聚氯乙烯(PVC)共混膜的增塑效率、热稳定性和迁移性进...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二羟甲基丁酸(DMBA)和丁酸为原料,以固定化T1酶为催化剂,采用酯化缩聚法,优化酶法合成工艺,通过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酯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聚酯增塑剂-聚氯乙烯(PVC)共混膜的增塑效率、热稳定性和迁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质的量比为1∶9的TMP/DBMA酯化合成的聚酯产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断裂伸长率方面对PVC共混膜的增塑效率相当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72.84%和87.10%。与DOP-PVC共混膜相比,聚酯增塑剂-PVC共混膜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且其在乙醇和正己烷中的迁移率分别为DOP的47.53%和14.71%,综合展现出了良好的增塑性能和优异的耐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T1脂肪酶 聚酯塑剂 增塑性能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废料合成增塑剂苯二甲酸混合酯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玉民 姚金水 +1 位作者 于跃芹 张春光 《皮革化工》 1999年第6期29-30,40,共3页
以对苯二甲酸废料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在钛酸异丙酯的催化下,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混合苯二甲酸二辛酯。采取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催化剂、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反应条件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应用试验表明,产品质... 以对苯二甲酸废料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在钛酸异丙酯的催化下,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混合苯二甲酸二辛酯。采取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催化剂、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反应条件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应用试验表明,产品质量符合70 ℃级PVC电缆料的技术要求,明显提高了PVC人造革材料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 苯二甲酸二辛酯 废料 塑性 人造革
下载PDF
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酯的绿色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柴凤兰 张帆 +1 位作者 白孟恩 王世伟 《河南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11-15,共5页
采用硫酸氢盐/金属单质复合催化剂,以环己烷-1,2-二甲酸酐(HHPA)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DBCH)。最佳工艺条件为:以NaHSO4·H2O/Fe为催化剂,醇酐物质的量比2.5∶1,催化剂用量为醇酐总质量的3‰,催化剂... 采用硫酸氢盐/金属单质复合催化剂,以环己烷-1,2-二甲酸酐(HHPA)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DBCH)。最佳工艺条件为:以NaHSO4·H2O/Fe为催化剂,醇酐物质的量比2.5∶1,催化剂用量为醇酐总质量的3‰,催化剂粒径为150μm(100目),反应温度155~160℃,反应时间4 h,酯化率可达99.78%,纯度>99%。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可回收,安全、经济且环境友好。考察了DBCH对聚氯乙烯制品脆化温度、力学性能、挥发性和耐迁移性能的影响,与纯的PVC树脂相比较,DBCH具有较好的增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剂 环己烷-1 2-二甲酸酐 复合催化剂 增塑性能
下载PDF
铝合金薄壁柱壳电磁胀形塑性失稳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傅爱杰 付应乾 +1 位作者 罗震宇 董新龙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1,共7页
利用高速相机记录电磁驱动6063-T6铝合金薄壁柱壳膨胀变形过程,结合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法分析试样表面应变场演化,对金属柱壳电磁膨胀塑性失稳过程开展研究,探讨金属高速成形极限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6063-T6铝合金薄壁柱壳电磁高... 利用高速相机记录电磁驱动6063-T6铝合金薄壁柱壳膨胀变形过程,结合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法分析试样表面应变场演化,对金属柱壳电磁膨胀塑性失稳过程开展研究,探讨金属高速成形极限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6063-T6铝合金薄壁柱壳电磁高速膨胀成形开始为均匀变形,随变形发展试样表面应变场出现局域化集中并沿45°或135°方向失稳扩展,裂纹沿局域化集中带发展导致碎裂;电磁膨胀局域化过程中分散性失稳时的平均应变与准静态拉伸失稳应变相比并没有明显变化,而局域化带形成时的应变随加载率提高显著增大,分析认为薄壁板电磁高速胀形成形极限提高的"增塑性"主要与惯性效应与结构效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塑性失稳 塑性 铝合金
下载PDF
超细矿物掺合料对新拌混凝土的增塑减水机理分析
15
作者 李永荃 熊保恒 +2 位作者 张志建 张杰 余黎明 《建设科技》 2017年第11期105-105,共1页
超细矿物掺合料对新拌混凝土的增塑减水机理讲的是,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水泥混凝土搅拌的时候,如果没有在水泥混凝土中只加入了活性超细矿物质掺合料,而没有加入高效减水剂就会使得新施工工地新搅拌水泥混凝土没有明显的减水效果... 超细矿物掺合料对新拌混凝土的增塑减水机理讲的是,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水泥混凝土搅拌的时候,如果没有在水泥混凝土中只加入了活性超细矿物质掺合料,而没有加入高效减水剂就会使得新施工工地新搅拌水泥混凝土没有明显的减水效果。本文就对超细矿物掺合料对新拌混凝土的增塑减水机理进行了浅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分析 塑性 新拌混凝土 超细矿物掺合料
下载PDF
几种增塑剂对聚氯乙烯的增塑特性
16
作者 唐经学 《黎明化工》 1994年第1期37-40,共4页
对某种增塑剂增塑特性的研究报导的资料较多,然而对几种增塑剂增塑特性的比较,资料却较少。SVPatel和M Gilbert等人对几种增塑剂在PVC中的增塑作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作了详细的对比。在此,仅将他们的部分工作,即几种增塑剂及浓度对增塑... 对某种增塑剂增塑特性的研究报导的资料较多,然而对几种增塑剂增塑特性的比较,资料却较少。SVPatel和M Gilbert等人对几种增塑剂在PVC中的增塑作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作了详细的对比。在此,仅将他们的部分工作,即几种增塑剂及浓度对增塑PVC的玻璃态转变温度(Tg)、熔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 塑剂 聚氯乙烯
下载PDF
微波加热促进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及其性能 被引量:14
17
作者 夏海虹 蒋剑春 +2 位作者 徐俊明 李静 刘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2-987,共6页
制备了咪唑类酸性离子液体,用于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使用微波加热可使反应时间由4 h缩短至0.5 h。通过试验得出,在微波加热方式下[HSO3-pmim]+[HSO4]-催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15%,微波辐射功率为6... 制备了咪唑类酸性离子液体,用于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使用微波加热可使反应时间由4 h缩短至0.5 h。通过试验得出,在微波加热方式下[HSO3-pmim]+[HSO4]-催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15%,微波辐射功率为650 W,反应时间为0.5 h,羧基转化率可达99%。反应过的催化剂不经任何处理可重复使用7次,转化率仍在96%以上。增塑性能测试表明,添加15%的TBC,拉伸强度降至35.19 MPa,压缩强度降至57.35 MPa,弯曲强度降至70.61 MPa,拉伸剪切强度增至11.94 MPa,说明柠檬酸三丁酯可以作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良好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离子液体 酯化 催化剂 柠檬酸三丁酯 增塑性能
下载PDF
N-2000高效减水保塑剂抑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文泉 何真 李北星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54,共3页
N -2 0 0 0利用减水组分与保塑组分的协同效应 ,解决了混凝土拌合物减水和坍落度损失的问题。N -2 0 0 0掺量为 0 5 %~ 1 0 % ,减水率为 15 %~ 2 8% ,使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保持 2h基本不损失。N -2 0 0 0不仅改善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工... N -2 0 0 0利用减水组分与保塑组分的协同效应 ,解决了混凝土拌合物减水和坍落度损失的问题。N -2 0 0 0掺量为 0 5 %~ 1 0 % ,减水率为 15 %~ 2 8% ,使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保持 2h基本不损失。N -2 0 0 0不仅改善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而且与水泥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减水缓凝剂 塑性 坍落度损失 混凝土
下载PDF
水对食品相变的影响
19
作者 陈志刚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3年第2期25-28,共4页
水是食品材料中最重要的成分。本文介绍了食品中水的性质以及水对食品相变的影响,并从水活性、水的吸附性以及水的增塑性三方面描述了水在食品相变中所起的作用。另外,还着重分析了水对食品冻结温度的影响。
关键词 食品材料 食品相变 水活性 吸附性 塑性 冻结温度
下载PDF
1.2 GPa级TRIP钢微观形貌特征及增强增塑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晓英 曹光明 +3 位作者 孙卫华 王业勤 刘培星 任东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8-295,共8页
研究了1.2 GPa级TRIP钢微观形貌特征及增强增塑性机制。结果表明,将热轧初始微观组织调控为针状贝氏体组织,有利于将材料组织调控为贝氏体铁素体基体,当退火温度降低至910℃,厚度为50~100 nm的第二相残余奥氏体呈片层状存在于贝氏体铁... 研究了1.2 GPa级TRIP钢微观形貌特征及增强增塑性机制。结果表明,将热轧初始微观组织调控为针状贝氏体组织,有利于将材料组织调控为贝氏体铁素体基体,当退火温度降低至910℃,厚度为50~100 nm的第二相残余奥氏体呈片层状存在于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间;基体中V(C,N)的相间析出对强度贡献大于200 MPa,且当平均列间距由34.6 nm减小至28.2 nm,析出粒子直径范围由3~8 nm减小至2~5 nm,强度贡献可增加约40 MPa。在两相变形机制协调作用时,45.1%的大角度晶界以及高密度位错塞积均可有效抑制塑性变形过程中的裂纹扩展,而晶体学特征对变形过程中位错的运动又具有约束作用,最终使得强塑性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微观形貌 塑性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