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醇类化合物对直链淀粉增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延敏 周超 +2 位作者 贾宁宁 曾鲁红 陆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56-360,共5页
为预测醇类增塑剂所含碳原子数以及羟基数对淀粉增塑效果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法在COM-PASS力场下模拟计算不同醇类小分子对直链淀粉增塑后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并测定不同醇类小分子对直链淀粉增塑后旋转扭矩、氢键削弱作用和力常数... 为预测醇类增塑剂所含碳原子数以及羟基数对淀粉增塑效果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法在COM-PASS力场下模拟计算不同醇类小分子对直链淀粉增塑后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并测定不同醇类小分子对直链淀粉增塑后旋转扭矩、氢键削弱作用和力常数的变化。通过比较不同醇类化合物对直链淀粉增塑前后的玻璃化温度、旋转扭矩、氢键削弱作用和力常数变化预测醇类化合物增塑效果。结果表明,三类醇类化合物对直链淀粉的增塑效果依次为:乙二醇>丙三醇>1,2-丙二醇。由此可推断,当醇类增塑剂含羟基数相同时,碳链越短,对直链淀粉的增塑效果就越好;当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时,醇类增塑剂中所含的羟基数越多,对直链淀粉的增塑效果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醇类化合物 增塑效果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增塑剂对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增塑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新星 苑会林 李明昆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118,共6页
分析了几种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癸二酸二辛酯(DOS)、偏苯三甲酸三辛酯(TOTM)以及氯化石蜡等]对氯化聚乙烯(CPE)防水卷材的增塑机理。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选取增... 分析了几种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癸二酸二辛酯(DOS)、偏苯三甲酸三辛酯(TOTM)以及氯化石蜡等]对氯化聚乙烯(CPE)防水卷材的增塑机理。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选取增塑剂的份数为25份,并在此基础上从力学性能、耐温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微观结构四个方面比较各种增塑剂与CPE树脂的相容性,从而比较它们的增塑效果。结果表明:DSC以及电镜结果显示邻苯类增塑剂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类型增塑剂;其中DOP为主增塑剂的体系综合性能最好;DOS作为主增塑剂时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析出性;DIDP作为主增塑剂时具有耐高温析出性;氯化石蜡可作为辅助增塑剂;以上增塑剂可根据各自特点复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相容性 增塑效果
下载PDF
HM-828在聚氯乙烯电缆料中的增塑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娟 温变英 +1 位作者 邓健能 胡倩君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126,共7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电缆料,研究了新型环保增塑剂二乙酰环氧植物油甘油酯(HM-828)对PVC的增塑效果及其增塑机理。结果表明,HM-828对PVC树脂具有良好的增塑作用,加入50份(质量份,下同)的HM-828可使PVC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电缆料,研究了新型环保增塑剂二乙酰环氧植物油甘油酯(HM-828)对PVC的增塑效果及其增塑机理。结果表明,HM-828对PVC树脂具有良好的增塑作用,加入50份(质量份,下同)的HM-828可使PVC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80℃降低到-20℃;加入35~50份的HM-828,PVC电缆料热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电绝缘性等各项指标均达到GB/T 8815—2008标准的要求,且耐溶剂抽提性,高低温析出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环氧植物油甘油酯 聚氯乙烯 电缆料 增塑效果 迁移率
下载PDF
淀粉浆料用极性增塑剂及其增塑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伟 祝志峰 +3 位作者 徐珍珍 徐文正 魏安方 张朝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1-176,共6页
为提高淀粉的上浆性能,分析了淀粉浆料经纱上浆中使用极性增塑剂的意义,阐述了极性增塑剂对淀粉浆料的增塑作用机制,论述了极性增塑剂对淀粉浆料的增塑效果,包括对其浆膜力学性能、黏附性能及其与聚乙烯醇的相分离速度,总结了极性增塑... 为提高淀粉的上浆性能,分析了淀粉浆料经纱上浆中使用极性增塑剂的意义,阐述了极性增塑剂对淀粉浆料的增塑作用机制,论述了极性增塑剂对淀粉浆料的增塑效果,包括对其浆膜力学性能、黏附性能及其与聚乙烯醇的相分离速度,总结了极性增塑剂在淀粉浆料上浆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淀粉浆料用极性增塑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认为复合极性增塑剂增塑效果研究和采用新方法合成新品种的极性增塑剂,将是今后淀粉经纱上浆用极性增塑剂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浆料 极性 增塑效果 聚乙烯醇
下载PDF
反应性液体异戊二烯橡胶增塑丁苯橡胶的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倩倩 赵素合 +1 位作者 张兴英 任月庆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1,共7页
以自制液体异戊二烯橡胶(ZLIR)增塑乳聚丁苯橡胶(ESBR),研究ZLIR用量对ESBR性能的影响,并分别与进口液体异戊二烯橡胶(进口LIR)和芳烃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ZLIR和进口LIR对ESBR胶料的增塑效果优于芳烃油,其能显著改善ESBR的流动性能,... 以自制液体异戊二烯橡胶(ZLIR)增塑乳聚丁苯橡胶(ESBR),研究ZLIR用量对ESBR性能的影响,并分别与进口液体异戊二烯橡胶(进口LIR)和芳烃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ZLIR和进口LIR对ESBR胶料的增塑效果优于芳烃油,其能显著改善ESBR的流动性能,降低胶料的加工能耗,在硫化过程中能参与硫化,是一种反应性增塑剂;与芳烃油相比,ZLIR和进口LIR增塑ESBR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用量为7,10和15份)和0℃下的tanδ较大,压缩疲劳温升、Payne效应、60℃下的tanδ和阿克隆磨耗量较小。ZLIR与进口LIR对ESBR胶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基本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聚丁苯橡胶 液体异戊二烯橡胶 增塑效果 物理性能
下载PDF
大豆油对丁腈橡胶增塑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韩悦 王朝 +1 位作者 邵倩 张立群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8-462,共5页
以环保大豆油用作丁腈橡胶(NBR)增塑剂,研究其用量对NBR胶料门尼粘度、流变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并与增塑剂261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增塑剂261增塑NBR胶料相比,大豆油增塑NBR胶料的门尼粘度和表观粘度较小,增塑效果和加工性能较好;当... 以环保大豆油用作丁腈橡胶(NBR)增塑剂,研究其用量对NBR胶料门尼粘度、流变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并与增塑剂261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增塑剂261增塑NBR胶料相比,大豆油增塑NBR胶料的门尼粘度和表观粘度较小,增塑效果和加工性能较好;当增塑剂用量为5份时,大豆油增塑NB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较大;但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大,大豆油增塑NB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大豆油 增塑效果 物理性能
下载PDF
NC/TMETN粘合体系的MD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可 李焕 +3 位作者 付小龙 张亚俊 李军强 庞维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为研究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TMETN)替代硝化甘油(NG)对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性能影响,设计了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硝化棉(NC)/TMETN粘结体系,并使用分子动力学研究其作用效果,最终性能最佳体系与同质量比NC/NG体系对比,主要结论如下,NC和TMET... 为研究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TMETN)替代硝化甘油(NG)对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性能影响,设计了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硝化棉(NC)/TMETN粘结体系,并使用分子动力学研究其作用效果,最终性能最佳体系与同质量比NC/NG体系对比,主要结论如下,NC和TMETN质量比为1∶0.667时,体系密度增加幅度最大、力学性能最好、回转半径最大且两者间氢键作用最强,表明该质量比下TMETN对NC增塑效果最佳,且优于同质量比NG,但该体系韧性最差并弱于NC/NG体系;各NC/TMETN体系引发键键长相差不大,表明TMETN质量分数对体系感度影响不大,需研究其他组分影响;质量比为1∶0.667时,NC/TMETN体系体膨胀系数均大于NC/NG体系,两体系的热膨胀能力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双基 分子动力学 力学性能 增塑效果 体膨胀系数
下载PDF
P(BAMO/AMMO)及其粘结体系力学性能的MD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可 李焕 +6 位作者 赵昱 刘运飞 胥会祥 张超 李军强 樊学忠 庞维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8,共11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在328、298、233 K时设计的5种不同单体摩尔比的P(BAMO/AMMO)的力学性能、P(BAMO/AMMO)分别与不同质量比Bu-NENA或TMETN组成的粘合体系的力学性能以及P(BAMO/AMMO)对HMX安全性能的影响。298 K时,5种P(BAMO/AM...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在328、298、233 K时设计的5种不同单体摩尔比的P(BAMO/AMMO)的力学性能、P(BAMO/AMMO)分别与不同质量比Bu-NENA或TMETN组成的粘合体系的力学性能以及P(BAMO/AMMO)对HMX安全性能的影响。298 K时,5种P(BAMO/AMMO)的密度为1.135~1.172 g/cm^(3),且P(BAMO/AMMO)5为最大(BAMO与AMMO摩尔比为3∶1);当BAMO与AMMO摩尔比为2∶1时,对应P(BAMO/AMMO)4的力学性能在3种温度下均为最好;相对于TMETN,Bu-NENA与5种P(BAMO/AMMO)相容性更好,但Bu-NENA对P(BAMO/AMMO)聚合物的增塑效果均较差,而除P(BAMO/AMMO)4外,TMETN在较多的特定质量分数下,均可改善P(BAMO/AMMO)聚合物力学性能,增塑效果较Bu-NENA好。5种P(BAMO/AMMO)粘结剂均能改善HMX安全性,其中当BAMO与AMMO摩尔比例为3∶1时,降感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MO/AMMO) 分子动力学 力学性能 增塑效果 安全性能
下载PDF
北化大制备新型PVC基增塑剂
9
《江苏氯碱》 2019年第2期20-20,共1页
近目,北京化工大学的汤华燊救授和冯岸超副教授课题组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成功制备出聚氯乙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PVC-b-PCL)。该共聚物将成为新一代环保型的PVC基增塑剂。研究人员介绍,这种嵌段聚合物是一种新型... 近目,北京化工大学的汤华燊救授和冯岸超副教授课题组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成功制备出聚氯乙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PVC-b-PCL)。该共聚物将成为新一代环保型的PVC基增塑剂。研究人员介绍,这种嵌段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PVC基大分子增塑剂,增塑效果可以与传统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媲美,并且迁出实验表明这是一种具有无迁出特性的增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化工大学 嵌段聚合物 PVC 嵌段共聚物 聚氯乙烯 增塑效果 聚己内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