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8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动态增强扫描减影技术评估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和射频消融术疗效价值研究
1
作者 王博生 李立超 邱立燕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1-15,24,共6页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减影技术评估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射频消融术(RFA)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肝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减影技术评估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射频消融术(RFA)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肝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均进行MR检查,对照组患者行TACE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行RFA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肿瘤灭活率、肝功能以及AF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经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经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肿瘤灭活率为92.86%,对照组的肿瘤灭活率为78.95%,经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ALT和AST均高于治疗之前,观察组显而易见低于对照组,AFP水平低于治疗之前,并且观察组显而易见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使用MR动态增强扫描减影技术来进行评估的肝癌患者运用RFA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肿瘤灭活的几率,以及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动态增强扫描减影技术 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干预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张卓仙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干预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于贵州航天医院接受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各33例。对比2组患者的扫描效...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干预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于贵州航天医院接受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各33例。对比2组患者的扫描效果、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乳腺钼靶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3
作者 邓晓 刘晓伟 张晓琦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分析乳腺钼靶(MG)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按照病变性质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两组均接受MG、 DCE-MRI扫描检查,分析MG、 DCE-MRI... 目的 分析乳腺钼靶(MG)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按照病变性质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两组均接受MG、 DCE-MRI扫描检查,分析MG、 DCE-MRI扫描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MG检查显示,良性组的病灶直径小于恶性组,病灶个数少于恶性组(P <0.05)。DCE-MRI扫描显示,良性组的形状、边缘类型、强化方式和信号强度曲线评分均低于恶性组(P <0.05)。MG联合DCE-MRI扫描诊断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MG、 DCE-MRI扫描检查(P <0.05)。结论 MG联合DCE-MRI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灶 致密型乳腺病变 乳腺钼靶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能分析
4
作者 王立志 郑吟诗 +1 位作者 王芳 辛莳威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6期91-95,共5页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诊断胃癌的效能及其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邓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活检证实为胃癌患者87例,统计胃癌患者动态增强CT征象及分期结果,分析动态增强CT对...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诊断胃癌的效能及其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邓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活检证实为胃癌患者87例,统计胃癌患者动态增强CT征象及分期结果,分析动态增强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动态增强CT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87例胃癌患者中,动态增强CT扫描检出胃癌患者85例,胃癌检出率为97.70%,漏诊率为2.30%;动态增强CT扫描与术后病理检查分型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33;动态增强CT扫描胃癌术前T、N及TNM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917、0.906、0.908,均>0.7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动态增强CT扫描可显著提高胃癌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其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CT扫描 胃癌 诊断价值 术前TNM分期 术后病理检查
下载PDF
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新婧 施磊 +2 位作者 李兵 冯吟 朱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分析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均行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与FIGO2018分期的诊断一致性。结果:68例中,FIGO2018... 目的:分析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均行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与FIGO2018分期的诊断一致性。结果:68例中,FIGO2018分期ⅠB1期20例、ⅠB2期15例、ⅠB3期4例、ⅡA1期11例、ⅡA2期7例、ⅡB期2例、ⅢB期2例、ⅢC1期2例、ⅣA期5例;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示55例与FIGO2018分期一致,其中,ⅠB1期18例、ⅠB2期13例、ⅠB3期2例、ⅡA1期9例、ⅡA2期5例、ⅡB期2例、ⅢB期1例、ⅢC1期1例、ⅣA期4例。经Kappa检验,2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0.768,P<0.05)。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宫颈癌ⅠB1、ⅠB2、ⅠB3、ⅡA1、ⅡA2、ⅡB、ⅢB、ⅢC1、ⅣA期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879、0.848、0.469、0.801、0.665、0.985、0.470、0.485、0.784,准确率分别为95.59%、95.59%、94.12%、95.59%、92.65%、98.53%、95.59%、97.06%、97.06%。结论: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的诊断与FIGO2018分期的一致性较好,诊断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国际妇产科联盟
下载PDF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6
作者 李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3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CT平扫及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3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CT平扫及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良恶性结节不同时期的CT值;比较良恶性结节的CT征象检出率。结果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中,恶性48例(真恶性45例,假恶性3例),良性55例(真良性53例,假良性2例);常规CT平扫中,恶性48例(真恶性35例,假恶性13例),良性55例(真良性43例,假良性12例)。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敏感度95.74%、特异度94.64%、准确度95.15%、恶性预测值93.75%、良性预测值96.36%均高于常规CT平扫的74.47%、76.79%、75.73%、72.92%、78.18%(P<0.05)。恶性结节在平扫期、增强后15 s的CT值与良性结节相当(P>0.05),而恶性结节在增强后30、60、120、180、240、300 s的CT值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空泡征、棘突征检出率与良性结节相当(P>0.05);但恶性结节磨玻璃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胸膜凹陷检出率分别为29.79%、61.70%、55.32%、44.68%、40.43%,均高于良性结节的3.57%、28.57%、16.07%、14.29%、7.14%(P<0.05)。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从CT值、CT征象上能有效鉴别良恶性结节,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漏诊的原因分析
7
作者 李洋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MSCT)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的原因。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283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MSCT)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的原因。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283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MSCT的诊断价值。根据漏诊情况将确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为漏诊组(n=41)和未漏诊组(n=128)。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MSCT漏诊的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果28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淋巴结转移169例,MSCT检查出淋巴结转移128例,漏诊41例。MSCT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2.75%,阴性符合率为71.72%,总符合率为81.98%。ROC曲线显示,MSCT的AUC为0.741(95%CI:0.723~0.826),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高分化、Ki-67阴性、间质浸润深度<1/2是MSCT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大小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论MSCT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良好。但对于肿瘤大小<4cm、高分化、Ki-67阴性、间质浸润深度<1/2的患者可能出现漏诊,对此类患者应结合其他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漏诊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
8
作者 樊康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38例与恶性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D...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38例与恶性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DCE-MRI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DCE-MRI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_(e)单项及联合检测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结果:恶性组形状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征、内部强化不均匀、早期增强率≥60%占比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K^(trans)、V_(e)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K^(trans)、V_(e)单项及联合检测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88、0.934,均具有一定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高。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水平联合检测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乳腺结节 定量参数 鉴别诊断 效能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K_(ep)、K_(trans)、V_(e)联合ADC值对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康乐 廖文伟 +1 位作者 郭浩轶 刘中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血管渗透性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_(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对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医院...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血管渗透性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_(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对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86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前列腺癌格里森分级系统(GS)分为I级组(26例)、Ⅱ级组(38例)和Ⅲ级组(22例)。比较3组K_(ep)、K_(trans)、V_(e)、ADC值,分析其单一及联合对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结果Ⅲ级组K_(ep)、K_(trans)高于Ⅱ级组、I级组,ADC值低于Ⅱ级、Ⅰ级组,且Ⅱ级组K_(ep)、K_(trans)高于Ⅰ级组,ADC值低于Ⅰ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K_(ep)、K_(trans)、ADC值及联合诊断Ⅲ级前列腺癌AUC均>0.7,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_(ep)、K_(trans)、V_(e)联合ADC值诊断Ⅲ级高分化前列腺癌灵敏度较高,可为早期前列腺癌病理分级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病理分级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动态CT增强扫描联合灌注成像扫描对肺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李丹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联合灌注成像扫描对肺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3—2023-10于濮阳市中医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8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动态CT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 目的探讨动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联合灌注成像扫描对肺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3—2023-10于濮阳市中医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8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动态CT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扫描,于检查后7d内行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动态CT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扫描,以及CT增强扫描联合灌注成像扫描对肺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88例肺癌患者中Ⅰ期34例(38.64%),Ⅱ期44例(50.00%),Ⅲa期10例(11.36%)。动态CT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扫描对肺癌术前分期诊断的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645、0.748,一致性一般。动态CT增强扫描联合灌注成像扫描对肺癌术前分期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为0.882,一致性好。动态CT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扫描,以及两者联合诊断肺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9.55%(70/88)、85.23%(75/88)、93.18%(8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期间动态CT增强扫描30 s时CT强化值比较,Ⅰ期<Ⅱ期<Ⅲa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期间CT灌注成像血容量(BV)、血流量(BF)值比较,Ⅰ期>Ⅱ期>Ⅲa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期间通过时间(MTT)值比较,Ⅰ期<Ⅱ期<Ⅲa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期间60 s时、120 s时CT强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联合灌注成像扫描对肺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为术前临床肺癌分期诊断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分期 动态CT增强扫描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对临床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11
作者 张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38-0041,共4页
分析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4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此次研究,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都进行DWI+动态增强扫描、常规MRI诊断,比较诊断效果。结果 在MRI诊断中,乳腺癌良、恶性肿瘤,... 分析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4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此次研究,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都进行DWI+动态增强扫描、常规MRI诊断,比较诊断效果。结果 在MRI诊断中,乳腺癌良、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高、中、低信号,经动态强化扫描后,多数恶性肿瘤呈 III型,良性肿瘤一般表现为Ⅰ型或Ⅱ型;与常规MRI比较,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的准确率、特异性更好P<0.05,但在灵敏度上,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DWI基础上,联合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诊断乳腺癌,特异性好,精确度高,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DWI 动态增强扫描 乳腺癌
下载PDF
MRI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12
作者 陈小军 赵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77-79,82,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乳腺动态增强(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5月南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及DCE-MRI,以手术...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乳腺动态增强(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5月南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及DCE-MRI,以手术病理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结果,比较MRI平扫和DCE-MRI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良恶性病变患者的DCE-MRI参数差异。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63例患者共81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48个,恶性病灶33个;MRI平扫检出良性病灶46个,恶性病灶35个,Kappa值=0.645,一致性较好。DCE-MRI检出良性病灶46个,恶性病灶36个,Kappa值=0.873,一致性极好;相较MRI平扫,DCE-MRI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K^(trans)、V_(e)、Max Conc、K_(ep)均更高,TT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组和非浸润性组的K^(trans)、V_(e)、Max Conc、TTP、K_(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MRI显示不规则形、边缘模糊、分叶或毛刺以及不均匀强化占比更高,而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均匀强化占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备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其定量参数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具备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乳腺肿瘤 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得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诊治(包括部分本院诊断但在外院手术治疗)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进行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平扫,总结在原...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诊治(包括部分本院诊断但在外院手术治疗)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进行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平扫,总结在原发性肝癌肝内病灶诊断情况,观察病灶及强化特征。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52例患者共63个病灶,3 cm及以上23个,小于3 cm 40个,良性病灶20个,恶性43个。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出良性病灶15个,恶性病灶48个,强化均匀,病灶检出率76.19%(48/63),诊断准确率90.48%(57/63);MRI平扫诊出良性病灶28个,恶性35个,病灶检出率55.56%(35/63),诊断准确率73.02%(46/63),两种诊断方法的病灶阳性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高于平扫(P<0.05)。结论 研究得出,在原发性肝癌肝内病灶诊断中,应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精准检测出病灶阳性,为治疗提供有力保障,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 原发性肝癌 病灶诊断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4
作者 谢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17-20,共4页
为了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诊断的质量以及效率、拓展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针对MRI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根据本次研究所用的扫描方法以及研究目标时间确定患者入选标准,并从研究时间阶段... 为了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诊断的质量以及效率、拓展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针对MRI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根据本次研究所用的扫描方法以及研究目标时间确定患者入选标准,并从研究时间阶段内本院收治的疑似存在早期乳腺癌现象的患者群体中挑选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130位患者不仅符合本次研究的入选标准要求,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研究人员需要针对参与本次研究的全体患者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并结合最终的病理检查结果,针对动态扫描增强之后的早期乳腺癌检测精准性、疾病类型以及患者图像特征全方位进行对比。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130位疑似患者中,最终有109位确认存在早期乳腺癌,MRI动态增强扫描确认的存在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人数为101人,最终结果的符合率为92.66%。同时,本次研究患者群体的癌症类型可以分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小叶原位癌、黏液腺癌、坚韧性小叶癌,且两种方式得出的检测结果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本次研究中确认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各项图像特征与非乳腺癌患者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临床诊断治疗中,MRI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帮助医师根据图像特征合理判断病症类型,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率明显提高,可以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乳腺癌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T2WI及DWI序列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刘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T2WI及DWI序列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并根据不同序列检查方式的应用分为T2WI组、DW... 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T2WI及DWI序列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并根据不同序列检查方式的应用分为T2WI组、DWI组以及联合组。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T2WI组、DWI组以及联合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效能,总结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T2WI及DWI序列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联合组诊断前列腺病变的准确率高于T2WI组与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6.30%高于T2WI组的81.48%以及DWI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T2WI或DWI序列成像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T2WI及DWI序列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最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病变 前列腺癌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定性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16
作者 李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均进行DCE-MRI、多层螺旋CT (MSCT)检查,以病理组织检查为诊断标准,比...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均进行DCE-MRI、多层螺旋CT (MSCT)检查,以病理组织检查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过病理组织检查,120例患者中有87例恶性,33例良性;MSCT检出93例恶性,27例良性;DCEMRI检出85例恶性,35例良性;DCE-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均高于MSCT检查,其中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检查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准确率明显高于MSCT (P<0.05),两者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的准确率差异不显著(P> 0.05);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正性增强积分(PEI)以及峰值(PV)均低于肝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使用DCE-MRI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 诊断
下载PDF
CT动态增强扫描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7
作者 沈弘 陈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3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160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均给予胸部CT平扫和CT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3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160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均给予胸部CT平扫和CT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160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非周围型肺癌58例,包含15例结核球,24例炎性假瘤,19例炎性肉芽肿;周围型肺癌102例,包含13例小细胞肺癌,54例腺癌,35例鳞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灵敏度为86.27%、特异度为81.03%、准确率为84.38%,均高于胸部平扫CT诊断的67.65%、72.41%、69.38%,其中灵敏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动态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支气管气象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高于胸部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应用动态增强CT扫描可以获得更高的准确率,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动态增强扫描 周围型肺癌 影像学特征分析 准确率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李欣容 葛蒙 庄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均进行DCE-MRI和DWI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标准... 目的:探讨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均进行DCE-MRI和DWI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病变类型检出的准确率;比较不同b值下表观弥散系数(ADC)变化及不同病变类型动态增强参数变化情况。结果:DCE-MRI+DWI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15%和92.65%,均高于DCE-MRI单独检测的84.62%和7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检查对不同病变类型检出准确率略高于DCE-MRI,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b值下ADC值比较显示,b分别取值为600 s/mm^(2)、1 000 s/mm^(2)、1 500 s/mm^(2)时,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良性)相比于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恶性)ADC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类型动态增强参数比较显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良性)动态增强参数比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恶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DWI检查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提高诊断效能和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比较
19
作者 赵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68-0171,共4页
对比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分别在预测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情况。方法 将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我院接收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共103例视为观察对象,均实施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组织... 对比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分别在预测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情况。方法 将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我院接收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共103例视为观察对象,均实施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手术检查富血供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通过手术检查,发现10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中存在乏血供患者共计68例,富血供患者35例。研究表明,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富血供的灵敏度(91.18%)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77.94%),但特异度(68.75%)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90.63%)。结论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中互有优势,均能作为评估其血供情况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 多层螺旋CT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20
作者 王金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50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前列腺癌组(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30例)。以手术病理或穿刺...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50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前列腺癌组(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30例)。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磁共振双参数成像(MRI+DWI)与多参数成像(MRI+DWI+DCE)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病灶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曲线。结果:5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恶性20例,感兴趣区(ROI)34个,其中低分化癌灶18个,中分化癌灶13个,高分化癌灶3个;良性30例,ROI 96个,其中以腺体增生为主的结节灶47个,以基质增生为主的结节灶49个。MRI+DWI+DCE检查前列腺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病灶磁共振增强参数中达峰时间(Tmax)短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最快强化率(Ramx)、流出分数(Washout)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最大强化程度(SImax)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病灶磁共振增强曲线呈速升缓降型、速升平台型比例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呈缓升平台型、持续缓升型比例均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较高,其可获取SI-T曲线及半定量参数,提供血液灌注信息,从而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组织特征进行进一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多参数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