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运动表现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俊杰 周伟 +1 位作者 刘海元 郭成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86-4592,共7页
目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特征主要是肌肉活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产生速率提高等方面。文章通过Meta分析定量评价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冲刺速度、跳跃表现和动力学参数(峰值冲量、峰值功率、最大地面反作用力和... 目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特征主要是肌肉活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产生速率提高等方面。文章通过Meta分析定量评价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冲刺速度、跳跃表现和动力学参数(峰值冲量、峰值功率、最大地面反作用力和力的生成速率等)的影响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关于下肢相对力量水平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的随机对照、随机交叉或明确按照下肢相对力量水平分组(非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各组干预方法主要以自由质量器械和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等为措施,文献发表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08-05,使用EndNote软件管理文献,随机对照试验按照PEDro量表、非随机对照试验按照ROBINS-I 2.0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5.0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发表偏倚评价、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并制作森林图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7项随机对照试验和4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共216名受试者,整体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高。②按照1次最大重复量/体质量(1RM/BM)>2为强壮组99人、1RM/BM≤2为普通组117人,均为男性受试者。③Meta分析结果显示,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短跑表现的积极效果显著高于普通组(SMD=-1.34,95%CI:-1.74至-0.93,P<0.00001);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垂直跳跃高度的影响与普通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MD=0.30,95%CI:-0.07-0.66,P=0.11);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峰值冲量(SMD=-0.07,95%CI:-0.62-0.47,P=0.61)、峰值功率(SMD=0.21,95%CI:-0.29-0.72,P=0.12)、最大地面反作用力(SMD=0.31,95%CI:-0.20-0.81,P=0.16)及力的生成速率(SMD=0.36,95%CI:-0.11-0.82,P=0.39)的积极效果与普通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现有的试验证据表明,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能够显著提高短距离冲刺速度,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爆发性垂直跳跃高度、峰值冲量、峰值功率、最大地面反作用力以及力的生成速率等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指标的影响效果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PAP 力量水平 肌肉力量 运动表现 冲刺速度 垂直跳跃 爆发力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后激活增强效应对山西省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助跑与踏跳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逄浩泽 赵蕊 +1 位作者 董建国 曹电康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在不同膝关节角度(60°、90°、120°)下进行的颈后蹲刺激,对4名山西省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在随后的15s、4min、8min、12min、16min完成跳马动作时助跑和踏跳过程中的运动学数据以及下肢肌肉肌电数据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在不同膝关节角度(60°、90°、120°)下进行的颈后蹲刺激,对4名山西省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在随后的15s、4min、8min、12min、16min完成跳马动作时助跑和踏跳过程中的运动学数据以及下肢肌肉肌电数据的影响。希望找到一种最佳的颈后蹲刺激条件和方式,以提高后激活效应在体操跳马项目中的运用效果,并为训练和比赛提供指导和建议。方法:本研究同时使用两台JVC GC-P100对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影像数据采集,随后利用APAS三维解析系统进行影像解析,以获取运动学数据。同时,使用Noraxon 16导遥测肌电仪对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时所需大量动员的相关下肢肌肉(包括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的肌电数据进行测量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60°膝角下的5次90%1RM颈后蹲刺激后的4min会使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显著性提高,运动学数据及iEMG值大幅上升。结论:(1)60°、90°和120°膝角下的5次90%1RM颈后蹲预刺激,均可使男性跳马运动员助跑和踏跳阶段的运动学表现和iEMG值显著提高。60°膝角的刺激效果最优。(2)选择在60°膝角的颈后蹲预刺激后的4min完成跳马动作,运动员下肢肌肉募集运动单位能力最强,肌肉活性明显增大,运动学和iEMG指标达到峰值。(3)跳马动作中的助跑和踏跳阶段均可受到颈后蹲预刺激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激活增强效应 跳马 颈后蹲 刺激方式 恢复时间
下载PDF
跳深练习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加速跑和肌肉-肌腱硬度的影响
3
作者 刘瑞东 张军鑫 +2 位作者 曾子辰 麦吾兰江·吐尔洪江 张俊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1-569,共9页
激活后增强效应(PAP)是一种通过特定的高负荷训练来急性提高运动员爆发力的策略。通过随机交叉控制实验设计,共招募了24名一级男子短跑运动员,分别在无负重(DJ组)和20%体重负重(WDJ组)条件下进行跳深练习,并在不同恢复时间(4 min、8 min... 激活后增强效应(PAP)是一种通过特定的高负荷训练来急性提高运动员爆发力的策略。通过随机交叉控制实验设计,共招募了24名一级男子短跑运动员,分别在无负重(DJ组)和20%体重负重(WDJ组)条件下进行跳深练习,并在不同恢复时间(4 min、8 min、12 min)对其0~20 m加速跑成绩和肌肉-肌腱硬度进行测试,旨在评估不同负重条件下跳深练习如何有效利用PAP,从而提高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加速跑表现。结果显示,2种条件下的跳深练习均显著提高了20 m加速跑成绩,DJ组与WDJ组在8 min时分别提高了0.061 s(p<0.05)与0.050 s(p<0.05),在12 min时分别提高了0.061s(p<0.01)与0.054 s(p<0.01)。WDJ组显著增加了步长(平均增加2.290~3.040 cm, p<0.01)和延长触地时间(平均增加0.008~0.015 s,p<0.01),DJ组显著加快了步频(平均增加0.071~0.084 Hz,p<0.05)。此外,WDJ组在提高股二头肌硬度方面表现更佳(平均增加10.708~16.875 N/m,p<0.001)。研究结论:1)DJ组和WDJ组均能有效诱导PAP,在4~12 min的恢复时间内显著改善了加速跑表现和增加了肌肉-肌腱硬度,肌肉-肌腱硬度增加可能是PAP改善运动表现的多个机制之一;2)无负重跳深练习更有助于加快运动员的步频,而20%负重跳深练习则更有助于增加步长和延长触地时间,这表明2种练习在优化加速跑的运动参数上各有优势。教练员在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时可根据运动员的具体需求与短板,灵活选择无负重跳深练习或20%负重跳深练习,以实现运动参数的全面优化,进而提高运动员的加速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跳深 热身活动 加速跑 肌肉-肌腱硬度
下载PDF
后激活增强效应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叶新春 易文娟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为推动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在准备活动中的实践应用,本研究系统综述了PAP准备活动(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Warm-up,PAPW)的内涵与效果、基本要素特征及PAPW在不同项目和人群中的应用等问题。研究表... 为推动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在准备活动中的实践应用,本研究系统综述了PAP准备活动(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Warm-up,PAPW)的内涵与效果、基本要素特征及PAPW在不同项目和人群中的应用等问题。研究表明在结合个体特征和专项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等长或等张收缩刺激方式,进行>85%1RM或30%-40%1RM,2-3组×5-10次的刺激后恢复4-8min是普遍采用的PAPW方案;PAPW的效果存在争议,但其已在高水平运动员群体和对爆发力、快速力量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或动作技术中得到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激活增强效应 准备活动 爆发力 运动表现
下载PDF
激活后增强效应在游泳运动训练与参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萌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4期107-109,111,共4页
激活后增强效应(PAP)是高强度激活肌肉后短时间内提高肌肉力量输出或运动表现的能力。PAP现象的应用不仅限于提高瞬时力量输出,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训练规划,对运动员的长期训练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探讨游泳运动训练与参赛中的PAP具有重要... 激活后增强效应(PAP)是高强度激活肌肉后短时间内提高肌肉力量输出或运动表现的能力。PAP现象的应用不仅限于提高瞬时力量输出,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训练规划,对运动员的长期训练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探讨游泳运动训练与参赛中的PAP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PAP在游泳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提高运动员起跳速度、转身技巧和划水效率方面的潜力。本文论述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在游泳运动训练与参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可为高水平游泳训练与竞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游泳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加压训练诱导不同训练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肌肉活性及激活后增强效应的时域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得朋 车同同 +1 位作者 李志远 杨铁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目的:探究50%动脉闭塞压(AOP)半蹲起训练对不同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肌肉激活和激活后增强效应(PAP)的时域特征。方法:募集16名不同训练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按运动等级分成2组,每组各8名运动员,以持续加压的方式进行4组30%的1RM半蹲... 目的:探究50%动脉闭塞压(AOP)半蹲起训练对不同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肌肉激活和激活后增强效应(PAP)的时域特征。方法:募集16名不同训练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按运动等级分成2组,每组各8名运动员,以持续加压的方式进行4组30%的1RM半蹲起诱导PAP,运用无线遥感表面测试系统,采集4组半蹲起训练中下肢肌群肌电信号,计算臀肌和大腿前、后及外侧肌肉肌电振幅(RMS)标准值,使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6名受试者加压半蹲起运动前、后(15 s、5 min、10 min、15 min)的腾空高度、峰值功率(PPO)、力量发展速率(RFD)及垂直反作用力(vGRF)进行采集。采用双因素(训练水平×时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4组半蹲起运动下肢肌群肌肉激活、垂直跳的腾空高度、PPO、RFD、vGRF进行分析。结果:1)在4组半蹲起运动中,不同水平受试者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及阔筋膜张肌在第3组和第4组RMS标准值增加显著(p<0.05),臀大肌随半蹲起组数的增加,RMS标准值逐渐减少,一级运动水平受试者在第4组时臀大肌RMS标准值小于第1组(p<0.05);2)50%AOP半蹲起运动在干预后5 min和10 min垂直跳过程中均诱导产生PAP(p<0.05),一级运动水平的受试者干预后5 min时CMJ过程中诱导PAP非常显著(p<0.01),同一时间点,一级运动水平的受试者PAP显著优于二级运动水平的受试者(p<0.05);3)50%AOP低强度半蹲起运动后5 min和10 min垂直跳过程的跳跃高度、PPO、RFD显著增加(p<0.05),一级运动水平的受试者干预后5 min时CMJ过程中峰值功率改善非常显著(p<0.01)。结论:低强度加压半蹲起运动能够显著增加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肌肉激活程度,并诱导PAP,且受试者训练水平对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训练 传统高强度训练 训练水平 激活后增强效应 垂直跳 运动表现
下载PDF
后激活增强效应提高运动员无氧运动表现的神经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秦陇 王瑾月 +4 位作者 车开萱 施明强 李彦锦 李岩 周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2-358,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后激活增强效应(PAP)诱导热身与常规热身(定量自行车骑行)后的无氧运动表现、脑电信号(EEG)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特点,从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角度,探讨PAP热身提高无氧运动表现的神经机制。方法:实验对象为12名某... 目的:通过比较后激活增强效应(PAP)诱导热身与常规热身(定量自行车骑行)后的无氧运动表现、脑电信号(EEG)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特点,从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角度,探讨PAP热身提高无氧运动表现的神经机制。方法:实验对象为12名某大学体能班男性运动员。首先测量PAP诱导热身时的能量消耗,根据结果设置强度相同的常规热身方案。实验设计为均衡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运动员按随机顺序前后间隔3天,完成85%1RM负重半蹲3次、间歇1分钟、重复3组为诱导强度的PAP热身或常规热身,以及两种热身后4~8分钟内的EEG及HRV等指标的测试,并在第8分钟进行Wingate 30s无氧功测试。结果:与常规热身相比,PAP诱导热身后最大无氧功率(PAP热身:11.53±1.30 W/kg;常规热身:10.70±0.75 W/kg)和平均无氧功率(PAP热身:8.36±0.72 W/kg;常规热身:8.08±0.77 W/kg)显著提高(P<0.05),达峰值功率时间(PAP热身:3502.36±1675.48 ms;常规热身:5274.82±2364.31 ms)显著缩短(P<0.05)。PAP热身后间歇第8分钟最大无氧功率的提高与7~8分钟内α1(r=0.801,P<0.01)、α2(r=0.759,P<0.01)以及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0.783,P<0.01)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达峰值功率时间的缩短与高频功率的提高呈负相关关系(r=-0.705,P<0.05)。结论:与常规热身方式相比,PAP诱导热身后8分钟时的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显著提升,最大功率的提高和达峰值功率时间的缩短与其热身后大脑唤醒水平和注意力的提高以及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后体能储备的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激活增强效应 中枢神经 自主神经 无氧运动 神经生理机制
下载PDF
组合荷载下考虑摩擦增强效应的基桩承载性能研究
8
作者 宋小春 段新国 +1 位作者 黄瑞 朱彦鹏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目前规范采用的单一荷载分别作用再进行效果叠加的基桩承载能力分析方法,忽视了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之间的耦合作用,不符合基桩的真实受力情况.为探讨组合荷载作用下基桩承载机制,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荷载影响的摩擦增强效应和位移增... 目前规范采用的单一荷载分别作用再进行效果叠加的基桩承载能力分析方法,忽视了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之间的耦合作用,不符合基桩的真实受力情况.为探讨组合荷载作用下基桩承载机制,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荷载影响的摩擦增强效应和位移增量,推导出摩擦力产生的抵抗弯矩表达式,并建立了基桩的位移-内力控制方程.采用Mathematica软件对既有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合荷载作用下,当基桩处于小变形时考虑摩擦增强效应和位移增量计算得到的变形与内力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随着桩身自由段的增长,计算得到的弯矩相对误差仍控制在10%以下.研究成果为基桩承载能力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组合荷载作用下基桩承载性能分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增强效应 位移增量 组合荷载 基桩承载力 抵抗弯矩
下载PDF
血流阻断结合传统抗阻运动对男性大学生运动员激活后增强效应的影响
9
作者 刘嘉俊 周喆啸 +3 位作者 汤珊 郑航 魏佳 陈小平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27,共7页
目的:结合中等血流阻断程度与中等强度抗阻练习,对比传统大强度抗阻预激活手段,探究二者对激活后增强效应的影响以及增强效应随恢复时间变化特征的差异。方法:对11名男性大学生运动员进行2次随机顺序测试:传统组1×5次90%1RM,血流... 目的:结合中等血流阻断程度与中等强度抗阻练习,对比传统大强度抗阻预激活手段,探究二者对激活后增强效应的影响以及增强效应随恢复时间变化特征的差异。方法:对11名男性大学生运动员进行2次随机顺序测试:传统组1×5次90%1RM,血流阻断组采用50%血流阻断程度(50%arterial occlusive pressure,50%AOP)结合1×5次50%1RM。在练习前和练习结束后5个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3次下蹲跳(counter movement jump,CMJ)测试,取纵跳高度最佳的一次并采集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其他2次测试中各时间点的纵跳高度、峰值功率、蹬伸时间、峰值地面垂直反作用力和平均力量发展速率。结果:1)CON纵跳高度在恢复时间8 min相对基准值出现显著提高(P<0.01),而BFR在恢复时间4、8 min相对基准值出现显著提高(P<0.05);2)峰值地面垂直反作用力,CON仅在恢复时间8 min出现显著提高(P<0.05),BFR在4、8 min出现显著提高(P<0.05),且BFR诱导练习后即刻、4 min显著高于CON(P=0.01,P<0.05);3)平均力量发展速率,BFR在诱导练习后8 min相对基准值出现显著提高(P<0.05),诱导后即刻值显著高于CON(P<0.05)。结论:中等强度的血流阻断抗阻预激活能够达到与传统大强度预激活相似的激活后增强效应,肌肉拉长缩短速度加快,肌肉募集能力增强,爆发力表现提升,前者运动表现增强窗口期的出现要早且长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阻断 运动员 热身 激活后增强效应 运动表现
下载PDF
激活后增强效应对体育专业男大学生无氧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刘影 龚志刚 +2 位作者 段青青 赖恒金 刘琪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1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对体育专业男大学生无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5名体育专业男大学生进行85%1RM杠铃深蹲5次的PAP急性诱导,测试其对Wingate 30s无氧功率和运动后血乳酸以及30m跑成绩的影... 目的:探究急性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对体育专业男大学生无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5名体育专业男大学生进行85%1RM杠铃深蹲5次的PAP急性诱导,测试其对Wingate 30s无氧功率和运动后血乳酸以及30m跑成绩的影响。其中,测试运动后即刻及第1、3、5、7、10、和12min的血乳酸值。研究结果显示:通过PAP诱导后,峰值功率、平均功率、运动后血乳酸最大值,以及30m跑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P<0.05或P<0.01),而疲劳指数和乳酸清除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AP激活后能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无氧能力,包括磷酸能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的能力,但并不能改变运动时的疲劳指数以及运动后乳酸清除的能力。PAP诱导是提高体育专业男大学生无氧能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无氧能力 Wingate无氧功率 血乳酸
下载PDF
耐碱玻璃纤维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增强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丰年 王天天 《珠江水运》 2023年第21期77-79,共3页
考虑耐碱玻璃纤维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增强效应,通过C35高性能混凝土内掺0.0kg/m^(2)、1.0kg/m^(2)、1.5kg/m^(2)、2.0kg/m^(2)四种不同掺入量的耐碱玻璃纤维,开展了无侧限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与抗折试验三种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 考虑耐碱玻璃纤维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增强效应,通过C35高性能混凝土内掺0.0kg/m^(2)、1.0kg/m^(2)、1.5kg/m^(2)、2.0kg/m^(2)四种不同掺入量的耐碱玻璃纤维,开展了无侧限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与抗折试验三种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掺入量的耐碱玻璃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在标准养护和热养护两种不同养护条件下的强度发展规律,以及在9d、28d、60d、90d、200d五种不同龄期条件下的增强效应。通过试验对比,得到了特定条件下耐碱玻璃纤维的最佳掺量,为耐碱性玻璃纤维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推广与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碱玻璃纤维 混凝土 强度 龄期 增强效应
下载PDF
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足球运动员30 m冲刺的影响
12
作者 周璜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25期28-31,共4页
为探究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简称PAP)对足球运动员30 m冲刺成绩的影响,对22名专业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不同负重训练以及不同恢复时间的干预,测试其30 m冲刺能力。其中,负重训练强度分别是连续3次70%1 RM半蹲、连... 为探究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简称PAP)对足球运动员30 m冲刺成绩的影响,对22名专业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不同负重训练以及不同恢复时间的干预,测试其30 m冲刺能力。其中,负重训练强度分别是连续3次70%1 RM半蹲、连续3次80%1 RM半蹲以及连续3次90%1 RM半蹲。恢复时间分别为4 min、8 min及12 min。实验结果表明:负重半蹲能够激发出足球运动员的PAP效应,两组运动员的30 m冲刺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一定范围内的不同负重干预以及不同恢复时间对30 m冲刺的影响并不构成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分析实验结果后建议:专业足球运动员在赛前热身中,可采取连续3次90%1 RM半蹲方式激发其PAP效应,恢复时间取8 min,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其短距离突破冲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足球运动员 冲刺 影响
下载PDF
不同方式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13
作者 魏威 乔筱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4期38-41,共4页
对10名男性大学生交叉进行负荷为75%1RM、80%1RM的深蹲练习和跳深练习诱导PAP,获得了即刻、4min、8min和12min 4个恢复节点下肢爆发力测试指标数据。经分析后,得出结论:负重深蹲和跳深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对下肢爆发力提高均有显著... 对10名男性大学生交叉进行负荷为75%1RM、80%1RM的深蹲练习和跳深练习诱导PAP,获得了即刻、4min、8min和12min 4个恢复节点下肢爆发力测试指标数据。经分析后,得出结论:负重深蹲和跳深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对下肢爆发力提高均有显著作用,立定跳远、纵跳摸高测试指标均有不同幅度提升。但跳深的PAP干预更能促进下肢爆发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爆发力 跳深 负重深蹲
下载PDF
后激活增强效应在投掷运动员热身活动中的应用
14
作者 阎文婧 《拳击与格斗》 2023年第22期89-91,共3页
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以下简称PAP)是一种身体调节活动,即在特定的刺激下,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不会因为疲劳而下降,而会结合强烈的肌肉激活来增强肌肉力量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PAP作为一种提高运动成绩的调节活... 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以下简称PAP)是一种身体调节活动,即在特定的刺激下,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不会因为疲劳而下降,而会结合强烈的肌肉激活来增强肌肉力量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PAP作为一种提高运动成绩的调节活动,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运动员和教练的青睐。文章将对投掷运动员的传统热身活动与基于PAP的热身活动进行比较,试图找到一种更为高效的热身方法。在本研究的参数范围内,与传统动态热身相比,结合后激活增强效应的动态热身显著提高了投掷运动员的铅球投掷成绩。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和运动员可以应用动态热身,包括本研究中实施的PAP调节活动,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激活增强效应 PAP 铅球运动员 热身活动
下载PDF
血流限制训练在激活后增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15
作者 魏鑫鑫 《运动与健康》 2023年第3期22-24,共3页
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被定义为一种由预先短时间次最大强度抗阻练习引起的肌肉发力速度或爆发力急性增加的生理现象。将 PAP 应用于运动训练中,对肌肉的激活、提高运动表现方面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年来... 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被定义为一种由预先短时间次最大强度抗阻练习引起的肌肉发力速度或爆发力急性增加的生理现象。将 PAP 应用于运动训练中,对肌肉的激活、提高运动表现方面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年来,血流限制训练(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BFRT)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方式在激活后增强的相关研究中有了一定的进展,包括时域特征、肌肉激活特征及程度、下肢爆发力、力量增益程度等方面。研究对血流限制训练在激活后增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相关生理机制。希望能给竞技体育领域的教练员与运动员在如何合理运用 BFRT 诱发 PAP 以提升赛前运动表现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血流限制 综述
下载PDF
激活后增强效应对摔跤运动员速度及爆发力的影响
16
作者 谢玉亭 《拳击与格斗》 2023年第11期10-12,共3页
本文通过测试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及速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影响,找出赛前体能测试采用激活后增强效应干预后的适宜恢复时间,从而为科学设计合理的体能干预计划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15名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行临场力... 本文通过测试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及速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影响,找出赛前体能测试采用激活后增强效应干预后的适宜恢复时间,从而为科学设计合理的体能干预计划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15名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行临场力量干预,并测试不同恢复时间点时受试者表现出的爆发力及速度水平,旨在为摔跤运动员在训练实践中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爆发力 体能测试 摔跤运动员 训练实践 激活后增强效应 设计合理 赛前 体能干预
下载PDF
血流限制训练后激活增强效应对篮球专项生下肢爆发力的实验分析
17
作者 陈昆 《新体育(下半月)》 2023年第9期32-34,共3页
研究目的:探究血流限制训练的后激活增强效应对篮球专项生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招募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生18名,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人,实验组采用40%的下肢最大闭塞压力及30%的最大力量为运动负荷... 研究目的:探究血流限制训练的后激活增强效应对篮球专项生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招募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生18名,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人,实验组采用40%的下肢最大闭塞压力及30%的最大力量为运动负荷且重复30次;对照组采用下肢最大力量的85%为运动负荷且重复5次;实验前后统一进行立定跳远、纵跳摸高、30m跑的运动指标测定。研究结果:立定跳远测试指标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纵跳摸高测试指标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0m跑测试指标变化,实验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血流限制训练对下肢爆发力具有后激活增强效应,可以作为一种运动训练方法,在专业运动队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训练 后激活增强效应 下肢爆发力
下载PDF
含孔缝金属腔体电磁场增强效应的形成机理仿真 被引量:19
18
作者 魏光辉 李凯 +2 位作者 潘晓东 张龙 李新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37-1643,共7页
为分析金属腔体场强增强效应,保护腔体内部敏感电路,采用电磁仿真软件CST,从频域角度利用屏蔽效能对其开展仿真研究,并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放大器、GHz横电磁波传输室和脉冲强磁场测量探头搭建实验系统进行了验证。最后理论分析了... 为分析金属腔体场强增强效应,保护腔体内部敏感电路,采用电磁仿真软件CST,从频域角度利用屏蔽效能对其开展仿真研究,并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放大器、GHz横电磁波传输室和脉冲强磁场测量探头搭建实验系统进行了验证。最后理论分析了场强增强效应的形成机理,研究了孔缝形状、电磁波极化方向、腔体不同位置、吸波材料加载对场强增强效应的影响规律。仿真和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腔体孔缝增强效应受到腔体表面电流、孔缝谐振和腔体谐振的影响;矩形孔缝的场强增强效应比方形、圆形孔缝显著;电磁波极化方向垂直于矩形孔缝长边的场强增强效应最强;在最小谐振频率以下,孔缝中心轴线上离孔缝越近增强效应越显著,并且加入吸波材料能较好地减弱腔体中心的场强增强效应。研究结果为含孔缝腔体的电磁兼容设计与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效能 场强增强效应 屏蔽腔体 孔缝 电磁兼容 电磁防护 CST仿真
下载PDF
溴化十四烷基吡啶对膨润土吸附萘的增强效应及机理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宝梁 沈学优 +1 位作者 朱利中 陶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6,共5页
研究了溴化十四烷基吡啶 (MPB)对膨润土吸附萘的增强效应、机理及影响因素 ,试图为有机膨润土在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结果表明 ,MPB能显著增强膨润土对萘的吸附作用 ,增强效应及机理与MPB浓度有关 .当MPB平衡浓度 (X)... 研究了溴化十四烷基吡啶 (MPB)对膨润土吸附萘的增强效应、机理及影响因素 ,试图为有机膨润土在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结果表明 ,MPB能显著增强膨润土对萘的吸附作用 ,增强效应及机理与MPB浓度有关 .当MPB平衡浓度 (X)在 0~ 1 /1 0CMC之间 ,MPB几乎全部被膨润土吸附 ,对萘产生分配作用 ,其表观分配系数 (K d)随MPB加入量的增大而急剧增大 ;当X在 1 /1 0CMC~ 1CMC之间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及其单体的增溶作用 ,K d 值则缓慢减小 ;当X大于 1CMC ,由于增加的表面活性剂主要起胶束增溶作用 ,K d 值则急剧减小 .引入了标化表观分配系数 (K oc)探讨萘在表面活性剂 膨润土 水体系中的吸附机理 ,其倒数(1 /K oc)与X呈线性关系 ;由线性斜率和截距可求得Koc、Kmn、Kmc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溴化十四烷基吡啶 吸附 增强效应
下载PDF
铁尾矿粉的活性及在混凝土中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梦义 李北星 +1 位作者 王威 朱志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4-168,共5页
进行了掺磨细铁尾矿粉的水泥标准胶砂试验,引入活性指标、强度贡献值、强度贡献率等概念对富硅铁尾矿粉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的活性及在混凝土中的增强效应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铁尾矿粉比表面积的增加对铁尾矿活性影响较小,而养护条件对... 进行了掺磨细铁尾矿粉的水泥标准胶砂试验,引入活性指标、强度贡献值、强度贡献率等概念对富硅铁尾矿粉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的活性及在混凝土中的增强效应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铁尾矿粉比表面积的增加对铁尾矿活性影响较小,而养护条件对其活性影响显著;铁尾矿粉在标准养护、90℃热水养护及200℃高温养护下基本不具备火山灰活性,对混凝土的增强效应以微集料填充效应为主;蒸压养护条件下具备明显的反应活性,对混凝土的增强效应显著,比表面积为751 m2/kg、掺量为20%的铁尾矿粉3、28、56 d的强度贡献率分别达到23.5%、27.3%、30.9%;铁尾矿粉的比表面积根据构件养护条件的不同以500~750 m2/kg为宜,对水泥的替代量以20%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硅铁尾矿粉 反应活性 养护条件 增强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