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史宪全 董云云 +5 位作者 李尚 杨沛沛 王春梅 冯蔚 蔺雨萱 钱林学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3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S)、超声造影(CEUS)及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9例(39个病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均行常规US、CEUS及DCE-MRI 3种影像学检查,以术后病理结...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S)、超声造影(CEUS)及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9例(39个病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均行常规US、CEUS及DCE-MRI 3种影像学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3种影像学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测得肿瘤最大径的差异,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方式测量病灶大小的准确率、低估率及高估率。结果:常规US测量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显著小于术后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9,P<0.019);CEUS及DCE-MRI测量病灶大小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US低估率显著高于CEUS和DCE-MRI,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3,χ^(2)=3.566;P<0.05);CEUS及DCEMRI测量病灶大小的高估率显著高于常规US,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5,χ^(2)=2.167;P<0.05);3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常规US、CEUS和DCE-MRI测量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最大径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相关性(r=0.658,r=0.761,r=0.602;P<0.05)。结论:常规US、CEUS及DCE-MRI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的准确率无差异,常规US易低估病灶大小,CEUS和DCE-MRI易高估病灶大小,CEUS较DCEMRI更加安全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US) 超声造影(CEUS)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 乳腺 乳腺癌
下载PDF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孙逢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6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前列腺疾病患者40例(18例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对观察组进行DCE-MRI扫描,对对照组进行常规DWI扫描,对患者的中央腺体... 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前列腺疾病患者40例(18例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对观察组进行DCE-MRI扫描,对对照组进行常规DWI扫描,对患者的中央腺体非癌区、外周带非癌区、前列腺癌区的容积转运常数值、速率常数值、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DCE-MRI技术扫描的各项数值都较为精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E-MRI技术在老年前列腺癌中应用价值较大,为病情的诊断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数据,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老年前列腺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分析3.0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莫庆 王秀玲 汪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0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3.0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所... 目的探讨3.0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常规MRI与3.0 T DCE-MRI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检查结果;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的最早强化率、最大信号强度及峰值时间,以及速率常数(K_(ep))、容积运转常数(K^(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结果10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经DCE-MRI检查出前列腺癌70例,前列腺增生30例,前列腺癌检出率为70.00%(70/100);DCE-MRI检查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8%、96.55%、98.57%、93.33%;前列腺癌组患者的最早强化率、最大信号强度、K_(ep)、K^(trans)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峰值时间、V_(e)均短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结论3.0 T DCE-MRI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且能够获得较为全面的参数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对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4
作者 蒋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32-0034,共3页
探讨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使用增强核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80例疑似小肾癌患者,均来自2021.01-2022.01于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患者。均采用增强核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进行检查。以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主要评估... 探讨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使用增强核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80例疑似小肾癌患者,均来自2021.01-2022.01于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患者。均采用增强核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进行检查。以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主要评估检查结果、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病理诊断显示:有70例为阳性反应,10例为阴性反应。增强核磁共振检测中,68例被诊断为阳性,而12例为阴性。螺旋CT检测出48例阳性和32例阴性。增强核磁共振在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都优于螺旋CT,P<0.05。结论 增强核磁共振与螺旋CT相比较,增强核磁共振对于疑似肾小癌患者而言,准确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均较高,可有效为后续诊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螺旋CT 诊断 术前评估 小肾癌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航 刘宁 沈剑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诊治肝纤维化患者70例进行分组,常规组使用血清学肝纤维化情况进行测评,实验组使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情况的评定,对比其结...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诊治肝纤维化患者70例进行分组,常规组使用血清学肝纤维化情况进行测评,实验组使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情况的评定,对比其结果。结果实验组符合率大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能够增加对该病诊断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肝纤维化程度 评价
下载PDF
胃癌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坚定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1A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 护理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3期356-357,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肝纤维化治疗的患者40例,按肝纤维化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纤维化组、中重度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比较各组患者肝实质部位的TIC...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肝纤维化治疗的患者40例,按肝纤维化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纤维化组、中重度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比较各组患者肝实质部位的TIC、TTP、评价峰高、信号上升的最大斜率(MSI)和信号下降的最大斜率(MSD)。结果:MSI、MSD、TIC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可反映患者肝纤维化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是一种优秀的无创肝纤维化程度评价的新型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 肝纤维化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亲情行为体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在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淑程 贾方 郑绮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0期2609-2611,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亲情行为体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在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基于亲情行为体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实施前(2019年4—6月)于本院接受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基于亲情行为体察的优质护理服务... 目的观察基于亲情行为体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在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基于亲情行为体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实施前(2019年4—6月)于本院接受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基于亲情行为体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实施后(2019年7—9月)于本院接受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者10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常规检查护理,实验组接受基于亲情行为体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护理对象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检查耗时、检查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成像优良率、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检查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亲情行为体察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对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者施加干预,可促成该类检查者身心舒适度的提升,推动检查顺利有效实施,深受护理对象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行为体察 优质护理 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晋 刘慧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5期192-193,共2页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实施治疗的肝纤维化治疗患者100例,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血清学肝纤维化程度评价;观察组50例患者则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实施治疗的肝纤维化治疗患者100例,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血清学肝纤维化程度评价;观察组50例患者则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评价符合率为80.0%,对照组患者则仅为60.0%,两组之间符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评价中,明确诊断出MSI、MSD、TIC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应用,更有助于对提高其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进一步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肝纤维化程度 评价
下载PDF
CICARE沟通模式在老年患者行腹部核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丽妃 吴红珍 +5 位作者 资青兰 张淑斌 徐向东 常汉征 钟卫红 蓝小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1期1606-1610,共5页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老年患者核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首次行腹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的老年患者2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2例,女58...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老年患者核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首次行腹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的老年患者2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62~84(73±11)岁,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61~83(72±11)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ICARE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检查时间、认知程度、呼吸配合率、图像成像符合诊断率、护理满意率,采用t、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腹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时间为(35±8)min,短于对照组的(40±2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4,P=0.012)。观察组磁共振增强检查相关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呼吸配合率为97.50%(117/120)、图像成像符合诊断率为95.83%(115/120)、护理满意率为98.33%(118/12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6.67%(104/120)、84.17%(101/120)、88.33%(106/1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59、17.153、11.772,均P<0.01)。结论CICARE沟通模式应用在老年患者核磁共振腹部增强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满意,有助于缩短老年患者腹部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时间,促进其认知程度、呼吸配合率的提高,从而取得优质检查图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腹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 CICARE沟通模式
下载PDF
基于群稀疏理论的乳腺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图像联合重建
11
作者 王冠皓 徐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04-3308,共5页
乳腺在注射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后,乳腺核磁共振(MR)图像中恶性肿瘤区域比正常或者良性区域呈现出更加快速和更强的灰度变化,因此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成为了医生检测和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重要工具。但是DCE-MR图... 乳腺在注射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后,乳腺核磁共振(MR)图像中恶性肿瘤区域比正常或者良性区域呈现出更加快速和更强的灰度变化,因此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成为了医生检测和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重要工具。但是DCE-MR图像的快速获取目前仍然是一个难题,为了快速高效地获取这样的DCE-MR图像,根据群稀疏思想和压缩感知(CS)理论,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密度随机采样的共轭梯度下降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变密度随机采样的方式从图像的局部k-空间(傅立叶系数)数据中获取采样信息,再将传统的基于l1范数的共轭梯度下降算法扩展到l2,1范数以使得改进的共轭梯度下降算法可以对多幅DCE-MR图像同时进行联合重建。实验结果表明:采样率小于40%时,改进的联合重建方法比多测量向量(MMV)算法在重建时间上减少了约30%;变密度随机采样比均匀随机采样在重建准确率上提高了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共轭梯度 变密度随机采样 群稀疏
下载PDF
MRI-FLAIR-FS扫描与增强MR成像在膝关节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铎 上官建伟 +3 位作者 刘祥龙 苗慧峰 陶然 张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核磁共振成像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MRI-FLAIR-FS)扫描与增强核磁共振(MR)成像在膝关节滑膜炎(KS)诊断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06例疑似KS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测、增强MR成像... 目的 核磁共振成像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MRI-FLAIR-FS)扫描与增强核磁共振(MR)成像在膝关节滑膜炎(KS)诊断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06例疑似KS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测、增强MR成像扫描检测及MRI-FLAIR-FS扫描检测。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增强MR成像扫描检测及MRI-FLAIR-FS扫描检测K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一致性。比较两组滑膜厚度分级、关节腔滑膜积液、周围软骨病变和关节间隙变窄发生情况。结果 106例疑似KS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KS患者89例,非KS患者17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增强MR成像诊断KS的灵敏度为96.63%、特异度88.24%、准确率95.28%、Kappa值为0.829,MRI-FLAIR-FS扫描诊断KS的灵敏度为98.88%、特异度100.00%、准确率99.06%、Kappa值为0.966。MRI-FLAIR-FS扫描与增强MR成像检测KS患者滑膜厚度分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FLAIR-FS扫描与增强MR成像检测KS患者关节腔滑膜积液厚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的周围软骨病变和关节间隙变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FLAIR-FS扫描与增强MR成像在KS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MRI-FLAIR-FS扫描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滑膜炎
下载PDF
基于W型网络的乳腺动态对比度增强磁共振图像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薇 何聪 +1 位作者 宫照煊 张国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2-315,共4页
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但是对造影剂过敏患者将无法进行该项检查,提出一种融合边界及区域信息的增强图像生成网络用于生成乳腺虚拟动态增强MRI图像。该网络由一条下采样路径和两条对称的... 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但是对造影剂过敏患者将无法进行该项检查,提出一种融合边界及区域信息的增强图像生成网络用于生成乳腺虚拟动态增强MRI图像。该网络由一条下采样路径和两条对称的上采样路径组成,使用跳跃连接将下采样路径的低维特征图直接传递到上采样路径上,同时在两条上采样路径间也实现边界与区域特征图的传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安全、高效及低费用地实现乳腺虚拟动态增强MRI图像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造影剂 图像合成 乳腺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边界及区域信息
下载PDF
增强MRI检查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林刚 朱秀益 +1 位作者 邱勇钢 陈萍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427-1430,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MRI检查在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消融术(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绍兴第二医院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共160个肌瘤,所有患者在HIFU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6个月... 目的探讨增强MRI检查在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消融术(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绍兴第二医院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共160个肌瘤,所有患者在HIFU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6个月行增强MRI检查。分析MRI检查结果中肌瘤强化情况以及体积,计算术后1 d消融率及术后6个月肌瘤的体积缩小率。结果HIFU治疗前,增强MRI检查结果显示瘤灶处呈高信号,160例子宫肌瘤肿瘤体积为0.50~459.41(126.43±32.75)cm3。T1WI呈低强化肌瘤的消融率明显高于等强化、混杂强化、高强化肌瘤(均P<0.05)。HIFU治疗后6个月,低强化肌瘤的体积缩小率明显高于等强化、混杂强化、高强化肌瘤(均P<0.05)。结论增强MRI检查结果有助于评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术前T1WI呈低强化子宫肌瘤采用HIFU治疗消融率最高,且患者治疗后6个月肌瘤体积缩小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估 消融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3.0T动态增强MRI乳腺背景实质强化程度与其分子亚型及EGFR表达的关系
15
作者 杨志宏 曹杰 +3 位作者 罗巧云 刘浩茹 钟美花 杨春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3期3433-3437,共5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乳腺背景实质强化(BPE)程度与其分子亚型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2例的相关临床资料,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3.0...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乳腺背景实质强化(BPE)程度与其分子亚型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2例的相关临床资料,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3.0T动态增强MRI报告中乳腺BPE程度;根据乳腺BPE程度的不同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轻度强化组(40例)、中度强化组(34例)、重度强化组(2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强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Luminal A型乳腺癌患病率为轻度强化组<中度强化组<重度强化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病率为轻度强化组<重度强化组,三阴型乳腺癌患病率为轻度强化组>中度强化组,轻度强化组>重度强化组,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病率轻度强化组>重度强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EGFR(-)表达的患病率为轻度强化组<中度强化组<重度强化组,呈EGFR(++)表达的患病率为轻度强化组>重度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uminal A型或B型及EGFR阴性表达是乳腺BPE重度强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MRI乳腺BPE程度同其分子亚型及EGFR表达存在一定的关联,重度强化提示Luminal A型或B型乳腺癌的概率较高,且EGFR多呈阴性,存在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乳腺背景实质强化程度 分子亚型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参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琰 杜森 +1 位作者 周青 赵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79-81,共3页
目的 观察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乳腺癌患者96例及乳腺良性病变者50例,分别纳入乳腺癌组、良性病变组,均行DCE-MRI检查,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 目的 观察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乳腺癌患者96例及乳腺良性病变者50例,分别纳入乳腺癌组、良性病变组,均行DCE-MRI检查,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定量参数,比较两组TIC曲线类型及定量参数检测值,乳腺癌组患者根据治疗结束后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TIC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Ⅲ型曲线占比高于良性病变组,Ⅰ型曲线占比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组Kep、K_(trans)、Ve均大于良性病变组(P<0.05);死亡组Kep、K_(trans)、Ve均大于生存组(P<0.05);ROC曲线显示,Kep、K_(trans)、Ve单独及联合预测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67.40%、80.0 0%/87.90%、50.00%/83.70%、90.00%/76.70%,对应的AUC分别为0.748、0.869、0.750、0.931。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及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媛慧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9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联合检...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联合检查手段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穿刺活检确诊,50例乳腺疾病的患者中,恶性病灶15例,良性病灶35例。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乳腺疾病的准确性为90.00%(45/50),灵敏度为86.67%(13/15),特异度为91.43%(32/35),阳性预测值为81.25%(13/16),阴性预测值为94.12%(32/34)。恶性病灶者ADC值小于良性病灶者,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大于良性病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灶中Ⅰ型曲线占比高于恶性病灶,Ⅱ、Ⅲ型曲线占比低于恶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在乳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高效、方便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病变性质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IVIM模型的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核磁共振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7
18
作者 申洋 周延 +7 位作者 何为 朱汇慈 王丰 吴燕 周振宇 解立志 张子衡 刘剑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索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IVIM)参数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以及IVIM-DWI与动态增强核磁共振(DCE-MR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诊断性研究方法,搜集卵巢占位性病变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共65例,其中良性肿... 目的探索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IVIM)参数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以及IVIM-DWI与动态增强核磁共振(DCE-MR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诊断性研究方法,搜集卵巢占位性病变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共65例,其中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34例。应用3.0 T核磁共振仪和8通道心脏相控阵线圈对患者进行盆腔MRI扫描。寻找最具有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价值的IVIM参数,计算各参数的诊断界值,敏感性与特异性,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IVIM的灌注参数与DCE-MRI定量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观扩散系数(ADC)、慢扩散系数(Dslow)、f*Dfast、速率常数(K_ep)、Ve值在卵巢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ADC、Ve值敏感度较高但特异性偏低,f*Dfast、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和K_ep值特异性高但敏感度极低,Dslow、Dfast和f值的特异性和敏感度都为中等。Dfast与K_ep、f与K_ep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仅为弱相关(r=0.225,r=-0.317)。结论该研究所测试IVIM-DWI系数与DCE-MRI部分定量参数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中有应用价值,其中ADC和Ve值敏感度较高,而f*Dfast和K_ep值特异性较高,可以在临床诊断中作为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和弥散加权成像对肌骨系统病变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秀华 王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6期2622-2623,共2页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和弥散加权成像对肌骨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肌骨系统病变患者60例,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扫描,以穿刺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和弥散加权成...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和弥散加权成像对肌骨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肌骨系统病变患者60例,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扫描,以穿刺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和弥散加权成像对肌骨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穿刺活检确诊,60例肌骨系统病变中恶性病变26例,良性病变34例;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肌骨系统病变结果与穿刺活检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12,P=0.000);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肌骨系统病变结果与穿刺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99,P=0.001);联合诊断肌骨系统病变的结果与穿刺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00,P=0.000);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和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肌骨系统病变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鉴别肌骨系统病变的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系统病变 核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描联合增强MRI对乳腺肿物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嘉贤 曾宝辉 +2 位作者 汤庆 韩洁莹 饶思旌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1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联合动态增强扫描MRI(DCE-MRI)诊断乳腺肿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女性患者158例,病理检查肿物428个,其中ABVS检查416个,DCE-MRI检查169个,ABVS和DCE-MRI都进...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联合动态增强扫描MRI(DCE-MRI)诊断乳腺肿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女性患者158例,病理检查肿物428个,其中ABVS检查416个,DCE-MRI检查169个,ABVS和DCE-MRI都进行检查有160个。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ABVS、DCE-MRI、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不同诊断方法与病理检查一致性的比较采用Kappa检验。结果 ABVS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464,DCE-MRI为0.848,ABVS联合DCE-MRI(任意恶判为恶)为0.581,ABVS联合DCE-MRI(任意良判为良)为0.750,ABVS联合DCE-MRI(舍弃两种判断不一致的肿物)为0.915。ABVS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7%和93.32%;DCE-MRI为94.12%和97.37%;ABVS联合DCE-MRI(任意诊断为恶性则判断为恶性)为100.00%和96.71%;ABVS联合DCE-MRI(任意诊断为良性则判断为良性)为70.59%和98.60%;ABVS联合DCE-MRI(舍弃两种判断不一致的肿物)为100.00%和98.41%。结论 ABVS联合DCE-MRI可提高以"任意诊断为恶性则判断为恶性"为乳腺癌诊断依据的诊断灵敏度,也可提高以"任意诊断为良性则判断为良性"为乳腺癌诊断依据的诊断特异度。在"舍弃两种判断不一致的肿物"的条件下,ABVS联合DCE-MRI可同时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