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锥体增强绝缘非线性属性对HVDC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忠华 张霞 《电气工程学报》 2018年第11期37-43,共7页
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稳态电场分布主要取决于绝缘材料的电导率,而电导率又与场强、温度紧密相关,这使得直流电缆附件电场分布相比高压交流电缆附件更复杂。为此,在固定电缆终端XLPE绝缘、硅油电导率和温度梯度的条件下,本文采用多物... 高压直流电缆及附件稳态电场分布主要取决于绝缘材料的电导率,而电导率又与场强、温度紧密相关,这使得直流电缆附件电场分布相比高压交流电缆附件更复杂。为此,在固定电缆终端XLPE绝缘、硅油电导率和温度梯度的条件下,本文采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仿真研究了应力锥体增强绝缘非线性属性对高压直流电缆户外复合型终端稳态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型户外高压直流电缆终端,工厂绝缘和增强绝缘界面切向电场在应力锥体根部和顶部可能出现极大值;而在半导电应力锥内表面电场也可能在根部和顶部出现极大值;通过调控增强绝缘材料的非线性属性可实现复合型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的综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电缆终端 应力锥体增强绝缘 材料非线性属性 电场分布
下载PDF
110kV变电站高压裸线扩径增强绝缘护套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金阳 刘海峰 +3 位作者 郑晓泉 段志国 何瑞东 成鹏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40,共7页
为了减小110kV变电站带电作业或改造施工时,人和施工车辆与高压裸线安全距离不够导致放电事故的概率,研究了3种用于减小110kV变电站高压裸线最小放电距离的扩径增强绝缘护套,即带薄层绝缘金属扩径护套、非接触式带内半导电涂层的环氧筒... 为了减小110kV变电站带电作业或改造施工时,人和施工车辆与高压裸线安全距离不够导致放电事故的概率,研究了3种用于减小110kV变电站高压裸线最小放电距离的扩径增强绝缘护套,即带薄层绝缘金属扩径护套、非接触式带内半导电涂层的环氧筒护套和接触式带内半导电涂层环氧筒护套。估算了3种护套的最小放电距离及其与半导电层半径和扩径的关系,获得了扩径绝缘结构最佳尺寸,并得出了变电站高压裸线扩径增强绝缘的一般准则。研究中,以装有金属扩径护套的110kV裸导线为例,进行了电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表明:带薄层绝缘金属扩径护套的效果最佳,最小放电距离与高压裸线相比减小了60%;接触式带内半导电涂层环氧筒护套防护效果与金属扩径护套相近,但只能短期使用;非接触式带内半导电涂层环氧筒护套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 增强绝缘 扩径护套 最小放电距离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增强绝缘型高压电能表的安全性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仇文倩 荣潇 +2 位作者 荣博 苏万武 刘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19-124,131,共7页
高压电能表替代传统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直接接入高压电力线路,具有安全性高、计量准确、节能减排和防窃电等优点,已被广泛认可。随着高压电能表使用数量不断增多、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应用环境的不断拓展,对其可能引发的安全性问题... 高压电能表替代传统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直接接入高压电力线路,具有安全性高、计量准确、节能减排和防窃电等优点,已被广泛认可。随着高压电能表使用数量不断增多、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应用环境的不断拓展,对其可能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论文通过对影响高压电能表安全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了增强绝缘型高压电能表的概念,并经过试验和实际应用情况验证,证明增强绝缘的可行性,以切实有效地保证高压电能表这一具有诸多优点的电能计量设备,在不断深入的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能表 增强绝缘 电能计量 电气设备一、二次融合 高压电力线路
下载PDF
500 kV直流电缆接头增强绝缘设计关键参数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宗喜 张磊 +2 位作者 欧阳本红 赵鹏 章红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0-86,共7页
500 kV直流电缆接头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增强绝缘的材料性能和几何结构。本文计算和仿真了直流电缆接头内电缆主绝缘与增强绝缘双层介质的电场分布特征,分析了直流电缆接头由界面放电引起的击穿故障的发展机理,测试了直流电缆接头中的交联... 500 kV直流电缆接头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增强绝缘的材料性能和几何结构。本文计算和仿真了直流电缆接头内电缆主绝缘与增强绝缘双层介质的电场分布特征,分析了直流电缆接头由界面放电引起的击穿故障的发展机理,测试了直流电缆接头中的交联聚乙烯(XLPE)与硅橡胶(SR)介质界面的击穿特性。结果表明:增强绝缘与电缆接头主绝缘的电导率和界面切向电场强度是增强绝缘设计的关键参数;增强绝缘材料的电导率在温度和电场容许范围内应始终小于XLPE;主绝缘与增强绝缘界面的切向电场强度是影响直流电缆接头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控制参数,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其阈值为2.5 kV/mm。研究结果为解决直流电缆接头尤其是增强绝缘的设计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缆接头 增强绝缘 电导率匹配 界面切向电场强度 直流击穿特性
下载PDF
整流柜增强绝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广 韩海鹏 赵增玉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0-63,共4页
整流柜是电解铝厂整流所供电的主体设备,整流柜的整体绝缘性能、防弧防火能力的提高对整流柜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影响着整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对整流柜在防弧、防火方面的隐患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整改完善方案。
关键词 整流柜 隐患治理 增强绝缘 防弧防火
下载PDF
交直流输电管道绝缘运行安全关键技术
6
作者 李庆民 薛乃凡 +6 位作者 王媛 魏来 杨睿成 王健 李玄 王昌柱 耿秋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9-1648,I0032,共21页
交直流输电管道具有电压等级高、电磁辐射小、敷设灵活性强等优势,在超特高压输电领域弥补了架空线路和电缆铺设的局限性,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影响输电管道运行安全的首要因素是绝缘故障,而其中两大重要诱因是内部微粒的荷电运动和气固... 交直流输电管道具有电压等级高、电磁辐射小、敷设灵活性强等优势,在超特高压输电领域弥补了架空线路和电缆铺设的局限性,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影响输电管道运行安全的首要因素是绝缘故障,而其中两大重要诱因是内部微粒的荷电运动和气固界面的电荷积聚。该文系统化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包括微粒运动与电荷积聚的时空交互、微粒与电荷积聚耦合下的放电物理机制、绝缘子性能增强设计方法、微粒抑制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亟待解决的两个关键难题以及需要攻克的技术瓶颈。针对荷电微纳粉尘随机动力学特性与其诱发微弱放电的物理机制,在测量基础上须突破粉尘可视化探测瓶颈,并发展粉尘动力学行为仿真方法,以及基于飞秒瞬态光谱特征的放电检测技术。针对基于电荷调控机制的主动式微粒活性抑制理论,须开发新型涂层材料的精准制备与稳定涂覆工艺,提出主动式微粒协同抑制方法,探索智能输电管道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技术。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为提升交直流输电管道绝缘安全运行水平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管道 金属/非金属微粒 电荷积聚 界面绝缘增强设计 微粒协同抑制
下载PDF
电压稳定剂对电缆附件三元乙丙橡胶本体与绝缘界面耐电性能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阳 陈先胜 +3 位作者 胡巍 孙煜煊 韩志东 赵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281-5293,共13页
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增强绝缘作为高压电缆附件中的关键部件,其电树枝化和绝缘界面沿面放电问题严重。为改善EPDM本体和绝缘界面的耐电性能,采用4种电压稳定剂对EPDM进行改性,系统地研究电压稳定剂对E... 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增强绝缘作为高压电缆附件中的关键部件,其电树枝化和绝缘界面沿面放电问题严重。为改善EPDM本体和绝缘界面的耐电性能,采用4种电压稳定剂对EPDM进行改性,系统地研究电压稳定剂对EPDM交流耐电树枝性能和交、直流击穿强度的影响,探究电压稳定剂的抗迁出性以及电压稳定剂对压力下EPDM直流击穿强度和沿面击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电压稳定剂均能提高EPDM的交流电树枝起始电压,并抑制电树枝生长;电压稳定剂对EPDM交流击穿强度改善的作用有限,但均能提高EPDM的直流击穿强度;该文所选电压稳定剂能参与交联反应并接枝在EPDM大分子上,因此具有良好的抗迁出性;随着外施压力的增大,EPDM直流击穿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高压力下电压稳定剂作用效果有所削弱。沿面击穿实验结果表明,4种电压稳定剂对于EPDM表面击穿电压有提高作用,且对EPDM-交联聚乙烯绝缘界面击穿电压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绝缘 三元乙丙橡胶 电树枝 电压稳定剂 绝缘界面 击穿强度
下载PDF
在水树通道内生成纳米TiO_2的电缆修复方法及其绝缘增强机制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周凯 陶霰韬 +2 位作者 赵威 李旭涛 刘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2-210,1,共9页
提出了一种在水树缺陷内生成纳米级TiO2颗粒的修复液及修复方法,并针对该修复液的修复机制及绝缘增强机制进行了讨论。采用水针法在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样品中制造水树缺陷,并对已生成水树的样品进行了基于钛酸酯类催化的硅氧烷修复液... 提出了一种在水树缺陷内生成纳米级TiO2颗粒的修复液及修复方法,并针对该修复液的修复机制及绝缘增强机制进行了讨论。采用水针法在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样品中制造水树缺陷,并对已生成水树的样品进行了基于钛酸酯类催化的硅氧烷修复液注入式修复,发现其绝缘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甚至击穿电压指标明显优于新电缆。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被修复样品击穿通道内有纳米级TiO2颗粒存在。通过对钛酸酯类催化剂水解反应的生成物研究,证明了该催化剂水解后生成纳米级TiO2颗粒。基于这一发现,提出了相应的绝缘增强机制及作用模型,认为分散的纳米级TiO2颗粒有效抑制了通道内由于局部放电产生的烧蚀损伤,从而增强了电缆的绝缘性能,提高了电缆的击穿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树 硅氧烷修复液 纳米TiO2颗粒 局部放电 绝缘增强 电缆修复
下载PDF
增强型GaN绝缘栅HEMT线性电荷控制解析模型
9
作者 卢盛辉 杜江锋 +4 位作者 罗谦 于奇 周伟 夏建新 杨谟华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326,440,共5页
基于MIS理论和含极化的泊松方程,应用费米能级与二维电子气密度线性近似,并考虑计入了绝缘体/AlGaN界面的陷阱或离子电荷,导出建立了适用于增强型且兼容耗尽型AlGaN/GaN绝缘栅HEMT的线性电荷控制解析模型。研究表明,Insulator/AlGaN界... 基于MIS理论和含极化的泊松方程,应用费米能级与二维电子气密度线性近似,并考虑计入了绝缘体/AlGaN界面的陷阱或离子电荷,导出建立了适用于增强型且兼容耗尽型AlGaN/GaN绝缘栅HEMT的线性电荷控制解析模型。研究表明,Insulator/AlGaN界面陷阱密度在1013cm-2数量级;基于该模型的器件转移特性的理论结果与器件的实测转移特性数据比较符合。该模型可望用于器件性能评估和设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电荷控制解析模型 增强绝缘栅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铝镓氮/氮化镓
下载PDF
增强型绝缘耐张线夹的结构和强度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家苗 《上海电力》 1999年第4期41-42,共2页
采用高强度、耐腐蚀、轻质的铝合金材料,合理地设计结构,提高了耐张线夹的机械强度、电气绝缘性,确保低压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增强绝缘耐张线夹 结构 强度设计 绝缘导线 架设
下载PDF
高压SOI器件介质场增强
11
作者 李肇基 张波 +1 位作者 罗小蓉 胡盛东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6-38,56,共4页
提高纵向耐压是研究绝缘体上的硅(Silicon-on-insnlator,简称SOI)高压器件之瓶颈,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了SOI高压器件介质场增强(Enhanced Dielectric Layer Field,简称ENDIF)理论与技术,通过增强介质埋层电场来提高击穿电压。给出增强... 提高纵向耐压是研究绝缘体上的硅(Silicon-on-insnlator,简称SOI)高压器件之瓶颈,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了SOI高压器件介质场增强(Enhanced Dielectric Layer Field,简称ENDIF)理论与技术,通过增强介质埋层电场来提高击穿电压。给出增强介质埋层电场的3项技术,即在埋层上界面引入电荷、降低埋层介电系数、采用超薄顶层硅。基于ENDIF,提出了一系列SOI高压器件结构,即电荷型SOI高压器件、低k和变k埋层SOI高压器件、薄硅层阶梯漂移区SOI高压器件,建立了相应的耐压模型,并研制出大于700V的双面电荷槽SOI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aterally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LDM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绝缘/介质场增强 高压器件
下载PDF
基于超低频介损老化电缆绝缘修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巍巍 杨琳 +5 位作者 朱轲 杨舟 刘毅 李欢 李天华 周凯 《青海电力》 2018年第2期1-4,17,共5页
采用超低频介损测试对一批在运和退运电缆进行状态评估,注入修复液修复后测试,老化电缆tanδ平均值明显偏大,tanδ变化率和时间稳定性有所升高。老化电缆修复后,其tanδ平均值降低为修复前的5%~67%,同时电缆老化状态测试结果不会恶化。
关键词 XLPE电缆 运行老化 超低频介损 状态评估 修复技术 绝缘增强
下载PDF
钛酸铜钙改性硅橡胶对500kV直流电缆接头优化设计关键控制参数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宗喜 欧阳本红 +1 位作者 陈铮铮 赵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3-161,共9页
采用硅橡胶作为超高压直流电缆接头的增强绝缘,在接头结构设计中需要解决硅橡胶与电缆绝缘的电导率配合和界面问题。文中利用钛酸铜钙纳米纤维(CCTO NFs)对硅橡胶进行非线性电导率的改性,对改性硅橡胶和交联聚乙烯(XLPE)组成的双层介质... 采用硅橡胶作为超高压直流电缆接头的增强绝缘,在接头结构设计中需要解决硅橡胶与电缆绝缘的电导率配合和界面问题。文中利用钛酸铜钙纳米纤维(CCTO NFs)对硅橡胶进行非线性电导率的改性,对改性硅橡胶和交联聚乙烯(XLPE)组成的双层介质界面进行了直流击穿特性试验,以改性硅橡胶以及界面的特性参数为控制条件对改性硅橡胶500 kV直流电缆接头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研究表明,CCTO NFs大大提高了硅橡胶的电导率非线性系数,CCTO改性硅橡胶的直流击穿强度随CCTO NFs体积分数的增加而下降,增大界面压力和涂覆硅脂可提高双层介质界面的直流击穿性能;这种改性硅橡胶对500 k V直流电缆接头增强绝缘中的过高的电场强度和应力锥根部的界面切向电场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进一步缩小500 kV直流电缆接头的几何结构。研究结果为500 kV直流电缆接头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铜钙 改性硅橡胶 直流电缆接头 关键控制参数 增强绝缘材料 界面切向场强
下载PDF
高阈值电压低界面态增强型Al_2O_3/GaN MIS-HEMT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茂林 陈万军 +6 位作者 王方洲 施宜军 崔兴涛 信亚杰 刘超 李肇基 张波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5-269,290,共6页
采用高温热氧化栅极凹槽刻蚀工艺并结合高温氮气氛围退火技术,制备出了高阈值电压的硅基GaN增强型Al_2O_3/GaN金属-绝缘体-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MIS-HEMT)。采用高温热氧化栅极凹槽刻蚀工艺刻蚀AlGaN层,并在AlGaN/GaN界面处自动终... 采用高温热氧化栅极凹槽刻蚀工艺并结合高温氮气氛围退火技术,制备出了高阈值电压的硅基GaN增强型Al_2O_3/GaN金属-绝缘体-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MIS-HEMT)。采用高温热氧化栅极凹槽刻蚀工艺刻蚀AlGaN层,并在AlGaN/GaN界面处自动终止刻蚀,可有效控制刻蚀的精度并降低栅槽表面的粗糙度。同时,利用高温氮气退火技术能够修复Al_2O_3/GaN界面的界面陷阱,并降低Al_2O_3栅介质体缺陷,因此能够减少Al_2O_3/GaN界面的界面态密度并提升栅极击穿电压。采用这两项技术制备的硅基GaN增强型Al_2O_3/GaN MIS-HEMT具有较低的栅槽表面平均粗糙度(0.24 nm)、较高的阈值电压(4.9 V)和栅极击穿电压(14.5 V)以及较低的界面态密度(8.49×10^(11)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Al2O3/GaN金属-绝缘体-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MIS-HEMT) 阈值电压 界面态 热氧化 退火
下载PDF
新型FRP绝缘电杆结构优化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峰 刘婧 梅端 《流体测量与控制》 2022年第4期22-25,共4页
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发展,110 kV电杆采用电绝缘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设计和优化。针对结构自身刚度不足、变形量较大,本文提出了不同的截面形式,并进行了比较,选择了一种性能更好、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的新三角筋圆截面。采用有... 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发展,110 kV电杆采用电绝缘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设计和优化。针对结构自身刚度不足、变形量较大,本文提出了不同的截面形式,并进行了比较,选择了一种性能更好、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的新三角筋圆截面。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电杆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参照典型的输电线路的设计原理和钢管的设计条件,运用同结构变尺寸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加载。参照传输设计规范,对其进行了优化,得出了最佳的结构形式和大小,电杆高27 m,底径930 mm,壁厚20 mm。为了保证杆件的工作可靠,对杆件在各种载荷情况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和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最大工作应力进行了109 MPa和8.06 cm的检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证明了所设计的电杆是安全可靠的,可为今后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绝缘电杆 结构优化
下载PDF
有机硅注入技术延长运行电缆使用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陶文彪 周凯 +2 位作者 赵威 陶霰韬 万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6-80,共5页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运行数年后其绝缘层内部普遍会出现水树缺陷,电缆修复是提升运行电缆绝缘水平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工业运行电缆进行了绝缘修复,修复时使用压力注入系统从电缆样本缆芯注入硅氧烷修复液,修...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运行数年后其绝缘层内部普遍会出现水树缺陷,电缆修复是提升运行电缆绝缘水平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工业运行电缆进行了绝缘修复,修复时使用压力注入系统从电缆样本缆芯注入硅氧烷修复液,修复液渗透到绝缘层中与水树缺陷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有机硅树脂对水树空洞进行有效填充,达到水树修复的目的。之后对工业运行电缆样本进行了电镜能谱分析、通大电流实验以及工频击穿实验,并使用仿真软件对水树区域进行了电场仿真。结果表明,修复液能迅速渗透到绝缘层内部并有效地修复水树缺陷,改善水树区域电场分布,抑制水树进一步生长,提升其击穿电压,且对运行电缆散热及通流能力没有影响。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硅氧烷修复液能安全、迅速、有效地提升工业运行电缆的绝缘水平,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树 修复 硅氧烷 电场仿真 绝缘增强
下载PDF
基于稳态电场分析的冷缩中间接头结构优化
17
作者 陈子涵 时亨通 +3 位作者 高承华 郭然 邱方驰 姜林福 《浙江电力》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冷缩中间接头在配电网中应用广泛,其电气性能受结构设计、原材料性能、安装工艺、运行环境等因素影响;结构设计是影响中间接头电气性能的首要因素,需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及可优化性。以8.7 kV/15 kV冷缩中间接头为例,采用相同结构的应力锥... 冷缩中间接头在配电网中应用广泛,其电气性能受结构设计、原材料性能、安装工艺、运行环境等因素影响;结构设计是影响中间接头电气性能的首要因素,需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及可优化性。以8.7 kV/15 kV冷缩中间接头为例,采用相同结构的应力锥,针对不同结构屏蔽管和不同绝缘厚度,利用有限元法计算稳态电场分布,优化中间接头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中间接头内部电场分布受增强绝缘厚度、屏蔽管厚度、屏蔽管倒角等因素综合影响;屏蔽管厚度一定时,采用多段弧倒角的电场均匀效果更佳;增强绝缘厚度相同或适当增大时,采用切削反应力锥结构的电场均匀效果与采用屏蔽管结构的最优值相接近,但中间接头主体单边厚度可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缩中间接头 增强绝缘 屏蔽管 电场分布 结构优化
下载PDF
改进微机控制系统试验(摘要)
18
作者 魏青林 《粮食科技与经济》 1997年第S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微机控制 系统试验 微机测控系统 绝缘 空插座 磷化氢 信号传输 增强绝缘 电缆接头 防腐性能
下载PDF
硫化体系对硅橡胶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范在乾 咸日常 +3 位作者 边继辉 葛旺泉 邢雅雯 孙丰睿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9-1269,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硫化体系对电缆附件增强绝缘用硅橡胶热老化性能的影响,本文以35 kV电缆附件增强绝缘用硅橡胶为研究对象,利用过氧化物、硅氢加成两种硫化体系分别制作硫化硅橡胶试样并开展热老化试验,对比分析其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变化... 为了探究不同硫化体系对电缆附件增强绝缘用硅橡胶热老化性能的影响,本文以35 kV电缆附件增强绝缘用硅橡胶为研究对象,利用过氧化物、硅氢加成两种硫化体系分别制作硫化硅橡胶试样并开展热老化试验,对比分析其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变化特征。在热老化前期,两种硫化体系下硅橡胶均发生分子侧链的氧化交联反应和分子链间的再交联反应,交联度增大;热老化后期,交联体系结构和分子链被破坏,交联度变小。研究与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增加,硅橡胶试样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电导率先减小后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对介电常数逐渐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介质损耗角正切逐渐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击穿场强呈现先增后降趋势。硅氢加成硫化体系下的硅橡胶一直保持高交联度,在热老化后具备更优的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而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下的硅橡胶在硫化过程中产生强酸性副产物,在热老化后产生强极性基团,致使硅橡胶的热老化性能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绝缘用硅橡胶 热老化 过氧化物硫化 硅氢加成硫化 断裂伸长率 介电常数
原文传递
Resonant cavity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of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quantum wells on silicon-on-insulator substrate
20
作者 陈荔群 陈阳华 李成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1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The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 grown on a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 were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by ultra-hig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Room temperature direct band photolu... The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 grown on a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 were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by ultra-hig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Room temperature direct band photoluminescence from Ge quantum wells on SOI substrate is strongly modulated by Fabry-Perot cavity formed between the surface of Ge and the interface of buried SiO2. The photoluminescence peak intensity at 1.58 μm is enhanced by about 21 times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the Ge/SiGe quantum wells on Si substrate, and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multiple quantum wells are one of the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Si-based microcavity lijzht emitting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y resonator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GERMANIUM Interfaces (materials) PHOTOLUMINESCENCE Silicon Silicon on insulator technology SUBSTRAT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