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对增殖期血管瘤患儿血清miR-126、VEGF及Ang水平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尤丽吐孜·许合热提 孙倩 +3 位作者 迪力拜尔·热夏提 周胜 黄霞 于婧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对增殖期血管瘤患儿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6(miR-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紧张素(Ang)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增殖期血管瘤患儿,均采取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血清miR-126、VEGF、Ang、基... 目的分析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对增殖期血管瘤患儿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6(miR-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紧张素(Ang)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增殖期血管瘤患儿,均采取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血清miR-126、VEGF、Ang、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外周阻力、血流峰值;观察患儿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复发患儿治疗前后血清miR-126、VEGF、Ang水平。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患儿血清miR-126分别为(0.02±0.01)、(0.05±0.06)、(0.10±0.11)、(0.18±0.31)ng/μl,VEGF分别为(305.34±33.54)、(283.21±31.22)、(190.43±24.29)、(130.21±12.39)pg/ml,Ang分别为(195.56±23.67)、(163.28±20.10)、(102.23±14.32)、(90.38±10.11)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儿血清VEGF、Ang水平降低,miR-126水平升高。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患儿MMP-9分别为(374.66±32.13)、(356.67±25.43)、(261.34±20.09)、(172.01±11.81)ng/ml,外周阻力分别为(0.41±0.15)、(0.56±0.17)、(0.69±0.19)、(0.73±0.21),血流峰值分别为(71.22±5.28)、(58.55±4.39)、(47.67±4.33)、(35.12±3.31)c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儿MMP-9水平、血流峰值降低,外周阻力升高。80例患儿中出现6例复发情况,复发率为7.50%。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复发患儿血清miR-126、VEGF、An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包括湿疹4例、腹泻4例、哮喘发作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结论普萘洛尔口服治疗方式可对增殖期血管瘤患儿机体血清相关指标产生积极影响,帮助患儿将血清miR-126、VEGF及Ang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但是部分患儿在经治疗后存在复发风险,需要寻找相关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为患儿健康成长提供一定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口服 增殖期血管瘤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
下载PDF
反义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影响人增殖期血管瘤的体内实验(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凡伟 岑瑛 +4 位作者 许学文 于蓉 刘勇 王怀胜 李正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821-3828,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通过转染反义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因抑制增殖期血管瘤组织中MMP-2的分泌将成为增殖期血管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目的:观察反义MMP-2cDNA基因感染对人增殖期血管瘤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背景:研究表明,通过转染反义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因抑制增殖期血管瘤组织中MMP-2的分泌将成为增殖期血管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目的:观察反义MMP-2cDNA基因感染对人增殖期血管瘤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3-08/2004-09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完成。材料:BALB/c-nu/nu裸小鼠(简称为裸鼠)18只,体质量20g左右;取1名出生52d女性患儿左胸壁的海绵状血管瘤,病理诊断证实为增殖期血管瘤。方法:将手术切除的人增殖期血管瘤新鲜标本切分为5mm×4mm×3mm小块,于1h内移植于18只裸小鼠双侧腋部皮下,制备荷瘤裸小鼠血管瘤移植模型。将移植瘤块成活后(45d)15只裸鼠进行分组治疗,Ad-GFP组,Ad-aMMP-2组分别沿肿瘤长径多方向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液Ad-GFP和Ad-aMMP-2,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每组5只。隔日瘤内注射1次,共注射4次。主要观察指标:①大体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及各组裸鼠肿瘤块坏死面积的比较。②绿色荧光蛋白在各组裸鼠体内的表达。③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大体、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④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P-2cDNA基因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⑤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和凋亡。结果:①Ad-aMMP-2能抑制体内血管瘤的生长,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3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其中Ad-aMMP-2组面积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d-GFP组(P<0.01)。②组织学切片可见Ad-GFP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③大体观察对照组和Ad-GFP组瘤组织大;Ad-aMMP-2组瘤组织相对较小。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对照组和Ad-GFP组内皮细胞密集,细胞呈条索状或团块状排列;Ad-aMMP-2组肿瘤有多处出血和凝固性的片状坏死灶。透射电镜观察对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正常;Ad-GFP组瘤细胞大,核仁明显;Ad-aMMP-2组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聚积成团块状形成凋亡小体。④Ad-aMMP-2组MMP-2和微血管密度较对照组和Ad-GFP组明显下降(P<0.05)。⑤Ad-aMMP-2组G0/G1期百分率大于其他两组(P<0.05),增殖指数降低;Ad-aMMP-2组细胞凋亡率大于对照组和Ad-GFP组(P<0.05),凋亡指数明显增加。结论:通过反义MMP-2基因阻断人增殖期血管瘤的生长是可行的,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MMP-2导致局部缺血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期血管瘤 血管新生 基因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普萘洛尔对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儿血VEGF及CXCL12、CXCR4水平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立佳 吴新来 +4 位作者 郑诗华 符梅竹 黄惠敏 谢海清 张晓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62-464,472,共4页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方案对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儿血清CXCL12、CXCR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儿作为观察组,以5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普萘洛尔口服(3个月以下0.5...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方案对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儿血清CXCL12、CXCR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儿作为观察组,以5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普萘洛尔口服(3个月以下0.5 mg/kg,3~6个月1 mg/kg,6个月以上2 mg/kg,2次/d,以4~6个月为1个疗程)。记录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静脉血CXCL12、CXCR4与VEGF水平,以超声测量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肿瘤体积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血管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疗效优良率为62.0%。观察组治疗前的VEGF及CXCL12、CXCR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4周与12周后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血管瘤患儿效果较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上皮细胞增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婴幼儿 增殖期血管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XCL12 CXCR4
下载PDF
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血管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凌彬 陈曼丽 +3 位作者 刘洁 尹小朋 林兆全 龚忠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对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血清及尿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选择30例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普萘洛尔治疗4-8个... 目的对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血清及尿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选择30例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普萘洛尔治疗4-8个月,口服剂量为每天0.5-2 mg·kg^-1。采用B超测量治疗前后瘤体的半径,采用Achauer疗效评定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血清及尿液中VEGF-A和EGFL7水平。结果治疗效果评价:2例优,11例好,14例中等,3例差。治疗前血清VEGF-A水平最高(335.692 pg·mL^-1±136.146 pg·mL^-1),治疗后4周(264.853 pg·mL^-1±122.120 pg·mL^-1)和治疗后12周(211.345 pg·mL^-1±104.035 pg·mL^-1)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4、12周血清VEGF-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尿液VEGF-A水平最高(76.234 pg·mL^-1±24.169 pg·mL^-1),治疗后4周(56.454 pg·mL^-1±16.111 pg·mL^-1)和治疗后12周(34.728 pg·mL^-1±12.656 pg·mL^-1)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4、12周尿液VEGF-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和尿液中EGFL7的表达趋势与VEGF-A一致。结论普萘洛尔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普萘洛尔能降低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外周血清和尿液中VEGF-A和EGFL7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增殖婴幼儿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
下载PDF
阿糖胞苷对增殖期血管瘤中VEGF和PCNA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高永志 徐静 +1 位作者 菜里 庞建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对增殖期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7例增殖期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于瘤体注射药后21天手术切除瘤体,对照组直接手术切除瘤体。染色后,显微镜...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对增殖期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7例增殖期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于瘤体注射药后21天手术切除瘤体,对照组直接手术切除瘤体。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瘤体组织中VEGF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PCNA阳性表达率13.33%,VEGF阳性表达率20%;对照组PCNA阳性表达率83.33%,VEGF阳性表达率100%;两组之间的VEGF及PCNA表达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瘤体内注射阿糖胞苷后明显抑制增殖期血管瘤体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促进血管瘤体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期血管瘤 阿糖胞苷 VEGF PCNA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谭海松 王绪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75-76,共2页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其来源主要是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1]。血管瘤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血管良性病变,占全身血管瘤病变60%以上,常在出生后不久发生,生长迅速。血管瘤不仅是婴幼儿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非...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其来源主要是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1]。血管瘤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血管良性病变,占全身血管瘤病变60%以上,常在出生后不久发生,生长迅速。血管瘤不仅是婴幼儿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疾病,据相关文献报道,在7岁前约有70%的血管瘤可自然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脉管性疾病 脉管畸形 前约 出生后 增殖期血管瘤 消退 小儿血管 电化学治疗仪 孙沫逸
下载PDF
先天性血管病变的新分类法——178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重新诊断与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晖 赵福运 +1 位作者 曾祥辉 孙开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1-5,63,共6页
我们回顾了1990年以来的178例以前被诊断为“血管瘤”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病变,根据病史、体验、照片以及部分病理切片,按Mulliken和Glowacki提出的新的血管病变生物学分类给以重新诊断。结果表明:在这178例中,只有38例(21.35%)为血管瘤,... 我们回顾了1990年以来的178例以前被诊断为“血管瘤”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病变,根据病史、体验、照片以及部分病理切片,按Mulliken和Glowacki提出的新的血管病变生物学分类给以重新诊断。结果表明:在这178例中,只有38例(21.35%)为血管瘤,而其它的140例(78.65%)为血管畸形。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在组织病理,临床表现上完全不同。前者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的,大多数是在患儿出生后1~4月出现,临床表现为迅速的生长及非常缓慢的退化;后者则是先天的血管形态发育障碍,无内皮细胞增殖现象,一般在患儿出生时就存在,并随患儿的生长而逐渐增大,不能退化。所以血管瘤和血管畸形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血管畸形 血管 口腔颌面部血管 内皮细胞增殖 增殖期血管瘤 毛细血管 血管形态 腮腺区 口腔领面部
下载PDF
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Cynergy双波长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洛芸 韦妮波 +1 位作者 马瑗 王建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54-59,共6页
目的:分析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用联合Cynergy双波长激光治疗体表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体表增殖期IH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n=40)、噻吗洛尔组... 目的:分析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用联合Cynergy双波长激光治疗体表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体表增殖期IH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n=40)、噻吗洛尔组(n=40)和联合组(n=40)。激光组予以Cynergy双波长激光治疗,噻吗洛尔组予以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联合组予以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用联合Cynergy双波长激光治疗。对比三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2(CXCL12)水平、监护人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显效率为85.00%,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激光组(47.50%、85.00%)与噻吗洛尔组(20.00%、82.50%)(P<0.05);联合组治疗后VEGF、bFGF、MMP-9及CXCL1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激光组及噻吗洛尔组(P<0.05);联合组监护人满意度高于激光组与噻吗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噻吗洛尔组、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5.00%、2.5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外用联合Cynergy双波长激光治疗婴幼儿体表增殖期血管瘤,可促进瘤体消除,抑制血管形成,疗效显著,且能提高监护人满意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Cynergy双波长激光 增殖期血管瘤 噻吗洛尔滴眼液 疗效 VEGF MMP-9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凌彬 刘洁 +7 位作者 张静 尹小朋 克热木.阿巴斯 扈梅 刘慧 胡露露 林兆全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59-662,共4页
目的:对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血清及尿液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方法:口服普萘洛尔治疗30例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口服剂量为0.5~2mg/kg/... 目的:对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血清及尿液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方法:口服普萘洛尔治疗30例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口服剂量为0.5~2mg/kg/d。测量瘤体半径,采用四级评估法及患者父母反馈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血清及尿液中HIF-1α水平。结果:治疗效果:2例效果显著,11例好,14例较好,3例效果不佳。治疗前血清HIF-1α水平最高(31.462±7.458)μg/L,而服药后4周(21.454±5.489)μg/L和服药后12周(12.052±3.623)μg/L HIF-1α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4、12周HIF-1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尿液HIF-1α水平最高(11.273±3.545)μg/L,而服药后4周(7.968±6.015)μg/L和服药后12周(2.369±1.563)μg/L HIF-1α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12周HIF-1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普萘洛尔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普萘洛尔能降低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外周血清和尿液中HIF-1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增殖婴幼儿血管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前后EGFL7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洁 凌彬 +7 位作者 张静 尹小朋 克热木.阿巴斯 扈梅 刘慧 胡露露 龚忠诚 林兆全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研究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ike domain 7,EGFL7)在血清、尿液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患者服药前以及服药后4、12周血清及尿液中EGFL7的水平,分析... 目的:研究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ike domain 7,EGFL7)在血清、尿液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患者服药前以及服药后4、12周血清及尿液中EGFL7的水平,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Ridit检验和F检验。结果:2例效果为优(17%),11例为好(46%),14例为良(29%),3例效果差(9%)。治疗前血清EGFL7水平最高(20.62±12.011)μg/mL,服药后4周(13.488±9.826)μg/mL和服药后12周(3.811±2.154)μg/mL,EGFL7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前尿液EGFL7水平最高(13.373±0.621)μg/mL,服药后4周(9.584±0.659)μg/mL和服药后12周(2.358±0.597)μg/mL,EGFL7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中EGFL7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与12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尿液中EGFL7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有效,可能是与降低患者血清及尿液EGFL7分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婴幼儿血管 普萘洛尔 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
下载PDF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
11
作者 沈涤华 王捍平 +4 位作者 龚一鸣 周莹 施佳 邬文杰 施诚仁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283-285,共3页
血管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皮肤及皮下组织占大多数。有些部位如头面部、四肢等如行手术切除常影响美观或者功能。目前皮质类固醇激素是体表血管瘤的常规用药。但是对部分血管瘤病例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血管 半导体激光治疗 局部注射 毛细血管 增殖期血管瘤 常规用药 显效率 海绵状血管 同位素治疗 婴幼儿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