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基因N-myc、Fas、MTA1、nm23-H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守国 秦杰 +4 位作者 陈瑾 程虹 蒙秋 张静 王海燕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N-myc、抑癌基因Fas、转移促进基因MTA1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腺癌未转移患者及转移患者标本各30例中N-myc、Fas、MTA1、nm...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N-myc、抑癌基因Fas、转移促进基因MTA1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腺癌未转移患者及转移患者标本各30例中N-myc、Fas、MTA1、nm23-H1的基因表达情况,并行比较分析。结果 (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myc、MTA1基因扩增水平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as、nm23-H1基因扩增水平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转移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TA1基因扩增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nm23-H1基因扩增水平均低于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子宫内膜癌组织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中N-myc、Fas基因扩增水平均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myc、MTA1基因能促进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增殖,Fas、nm23-H1基因能抑制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增殖;MTA1基因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的细胞转移,nm23-H1基因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的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 子宫内膜癌 细胞增殖转移
下载PDF
熟地黄多糖靶向TNF-α/STAT3通路抑制鼻咽癌增殖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哲 刘树佳 +2 位作者 陈进杰 陈加家 翁玉玲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3305-3309,共5页
目的探讨熟地黄多糖耙向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抑制鼻咽癌增殖转移的机制。方法以鼻咽癌CEN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以50μg/m L(A组)、100μ... 目的探讨熟地黄多糖耙向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抑制鼻咽癌增殖转移的机制。方法以鼻咽癌CEN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以50μg/m L(A组)、100μg/m L(B组)、400μg/m L(C组)和800μg/m L(D组)浓度的熟地黄多糖溶液处理,MTT实验绘制处理前、处理24、48和72 h的CEN1细胞增殖曲线,同期采用RT-PCR测定各组TNF-α、STAT3和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JAK)的mRNA转录水平,并采用Transwell小室体外迁移实验观察处理前和处理72 h CEN1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熟地黄多糖处理,对鼻咽癌CEN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的熟地黄多糖处理,对鼻咽癌CEN1细胞的转移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的熟地黄多糖处理鼻咽癌CEN1细胞,B组、C组和D组TNF-α、STAT3和JAK的mRNA相对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其对TNF-α、STAT3和JAK的mRNA转录水平调控效果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熟地黄多糖抑制鼻咽癌增殖转移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下调TNF-α、STAT3和JAK可能为其抑制鼻咽癌增殖转移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 抑制 鼻咽癌 增殖转移 机制
下载PDF
Beclin1在CO2气腹促进人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金智 谢贤聪 +2 位作者 张玲莉 谭晓瑜 张颖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在细胞水平探讨Beclin1在CO2气腹促进人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法转染,分成Beclin1过表达组、对应的GV362空质粒组、Beclin1干扰表达组、对应的pGPH1空质粒组、单纯脂质体组(空白对照组... 目的在细胞水平探讨Beclin1在CO2气腹促进人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法转染,分成Beclin1过表达组、对应的GV362空质粒组、Beclin1干扰表达组、对应的pGPH1空质粒组、单纯脂质体组(空白对照组),CO2压力相同,作用相同时间。采用qRT-PCR(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eclin1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法(WST-1)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Beclin1过表达组的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干扰质粒组细胞增值率明显降低(P<0.05)。Beclin1过表达组穿透进入下室的SKOV3细胞明显增多,而Beclin1干扰表达质粒组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Beclin1在CO2气腹中能促进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BECLIN1 二氧化碳气腹 增殖转移 SKOV3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地塞米松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接平 盛珺 +2 位作者 洪艳艳 万艳娜 盛璟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4期4755-4759,共5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地塞米松对于各种前列腺癌细胞系增殖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前列腺细胞系LNCa P、22Rv1、C4-2以及PC3在去雄激素血清中培养24 h后用地塞米松处理,采用MTT实验及迁移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将AR转染PC3细胞...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地塞米松对于各种前列腺癌细胞系增殖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前列腺细胞系LNCa P、22Rv1、C4-2以及PC3在去雄激素血清中培养24 h后用地塞米松处理,采用MTT实验及迁移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将AR转染PC3细胞系建立PC3-AR9细胞,再用地塞米松处理细胞观察增殖转移能力。蛋白电泳检测地塞米松处理后细胞p-Akt表达变化。结果地塞米松对于AR阳性表达的LNCa P、C4-2以及22Rv1细胞增殖无作用;抑制AR阴性的细胞系PC3的增殖,细胞p-Akt减少;地塞米松对于PC3-AR9细胞增殖转移无作用。结论地塞米松对于各种前列腺癌细胞系的作用与雄激素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有关,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细胞系 增殖/转移 地塞米松 雄激素受体
下载PDF
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转移及CD44^+EpCAM^+干细胞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云霞 徐叶峰 +4 位作者 姚勇伟 王翌庆 蒋沈君 王娜 贾祯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05-1810,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转移能力及CD44^+EpCAM^+干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低、中、高不同浓度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干预人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MTT法检测24,48,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转移能力及CD44^+EpCAM^+干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低、中、高不同浓度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干预人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MTT法检测24,48,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检测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5-氟尿嘧啶(5-Fu)共培养富集胃癌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干预后CD44^+EpCAM^+干细胞比例。结果干预48,72h后,益气补肾方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时期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益气补肾方各组透膜细胞数显著降低,迁移能力受明显抑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终浓度为20μg·mL^(-1)的5-Fu共培养24 h后,胃癌干细胞比例显著提升,益气补肾方干预后各组细胞中CD44^+EpCAM^+干细胞比例均下调,中、高浓度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并呈时间、剂量相关性,其抗转移作用可能与下调胃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EpCAM表达,降低CD44^+EpCAM^+干细胞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补肾方 胃癌 增殖转移 干细胞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基因N—myc、Fas、MTA1、nm23-H1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守国 秦杰 +4 位作者 陈瑾 程虹 蒙秋 张静 王海燕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2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N—myc、抑癌基因Fas、肿瘤转移促进基因MTA1、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正常子宫颈组织30例,子宫颈浸润癌(均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未转移组及转移组标本...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N—myc、抑癌基因Fas、肿瘤转移促进基因MTA1、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正常子宫颈组织30例,子宫颈浸润癌(均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未转移组及转移组标本组织各30例中N—myc、Fas、MTA1、nm23-H1基因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颈浸润癌组织中N—myc、MTA1基因扩增水平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浸润癌组织中Fas、nm23-H1基因扩增水平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浸润癌组织转移组中MTA1基因扩增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nm23-H1基因扩增水平均低于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浸润癌组织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中N-myc、Fas基因扩增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yc、MTA1基因促进子宫颈癌细胞增殖,Fas、nm23-H1基因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MTA1基因促进子宫颈癌细胞转移,nm23-H1基因抑制子宫颈癌细胞转移,且N—myc、Fas基因表达与子宫颈癌细胞转移亦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基因表达 增殖转移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肿瘤相关基因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秦杰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7期55-57,共3页
肿瘤的恶变是一系列过程,其中癌基因激活、抑制癌基因失活是相应的分子机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恶性肿瘤导致患者死亡主要是因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1]。大量试验数据表明癌症的发生是因为一些控制细... 肿瘤的恶变是一系列过程,其中癌基因激活、抑制癌基因失活是相应的分子机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恶性肿瘤导致患者死亡主要是因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1]。大量试验数据表明癌症的发生是因为一些控制细胞增殖转移基因的表达失调和细胞周期的调控失调。腹腔镜手术中电能及超声刀等手术器械的使用及人工气腹状态的建立,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因为机体环境的改变产生和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引起细胞酶活性的改变,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诱导和抑制平衡的移动,细胞内离子水平的变化,使细胞的功能状态和凋亡发生改变[2]。本研究对不同手术患者术后的子宫颈标本进行检测,在基因水平上探讨子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的本质,同时从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方面对宫颈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转移 子宫颈癌
原文传递
人微 RNA-181a-5p 对胃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酒梦娜 辛瑞娟 +2 位作者 刘小刚 冯雅宁 白飞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7-402,共6页
目的:探讨人 miRNA-181a-5p 对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 检测 miRNA-181a-5p 在胃癌细胞系 GC9811及其腹膜高转移细胞系 GC9811-P 中的表达。将 miRNA-181a-5p 的内源性人工合成模拟物 mimic... 目的:探讨人 miRNA-181a-5p 对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 检测 miRNA-181a-5p 在胃癌细胞系 GC9811及其腹膜高转移细胞系 GC9811-P 中的表达。将 miRNA-181a-5p 的内源性人工合成模拟物 mimic 和无关阴性对照转染胃癌细胞系 GC9811分别作为上调组和上调对照组;将 miRNA-181a-5p 的 miRNA 抑制子和无关阴性对照转染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系 GC9811-P 分别作为下调组和下调对照组。采用 MTT 比色试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Transwell 体外迁移实验、划痕体外迁移实验和细胞凋亡实验以验证上调和下调 miRNA-181a-5p 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凋亡能力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验证上调及下调 miRNA-181a-5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两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qRT-PCR 结果显示,miRNA-181a-5p 在 GC9811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00±0.02126),在 GC9811-P 中为(3.17561±0.10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4.620,P <0.01)。MTT比色法显示,上调组细胞增殖速率高于上调对照组,而下调组低于下调对照组。平板克隆实验显示上调组的克隆形成数和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34.00±10.12和46.8%,上调对照组为93.00±9.61和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00,χ2=12.27,P 均<0.01);下调组为51.00±7.96和10.2%,下调对照组为99.00±8.05和19.8%,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7.344,χ2=9.51,P 均<0.01);Transwell 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上调组迁移出微孔膜的细胞数为(164.00±19.31)个,高于上调对照组[(87.00±23.04)个,t=4.436,P <0.05];下调组为(157.00±11.50)个,低于下调对照组[(234.00±12.12)个,t=7.982, P <0.05]。划痕实验显示,上调组的迁移距离比为2.09±0.18,上调对照组为1.27±0.23;下调组为1.15±0.15,下调对照组为1.67±0.12,上调组和下调组分别与其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63、4.689,P 均<0.01)。凋亡试验结果显示上调组的凋亡率为(6.10±1.02)%,上调对照组为(9.10±2.13)%,下调组为(12.70±1.23)%,下调对照组为(8.70±2.54)%,上调组和下调组分别与其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上调组的灰度值为561.881±35.740,高于上调对照组的275.784±23.520;下调组为579.565±37.950,低于下调对照组的1312.760±51.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1.580、19.910,P 均<0.01)。结论 miRNA-181a-5p 在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系 GC9811-P 中高表达;它可促进胃癌细胞 GC9811、GC9811-P 增殖与迁移的能力,有抑制凋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增殖转移 miRNA-181a-5p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原文传递
锌指蛋白ZNF139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易 李彬彬 龚泰芳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688-1692,共5页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ZNF139在骨肉瘤细胞和组织中表达,及对骨肉瘤细胞143B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q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实验分析ZNF139在骨肉瘤细胞系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转染pcDNA3.1(+)-ZNF139质粒(实验组)和p...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ZNF139在骨肉瘤细胞和组织中表达,及对骨肉瘤细胞143B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q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实验分析ZNF139在骨肉瘤细胞系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转染pcDNA3.1(+)-ZNF139质粒(实验组)和pcDNA3.1(+)-Vector质粒(对照组)至143B细胞系中,免疫蛋白印迹实验验证ZNF139的过表达;通过CCK-8实验和细胞克隆实验分析ZNF139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分析ZNF139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周期和凋亡实验验证ZNF139过表达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免疫蛋白印迹实验验证ZNF139基因对p5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正常成骨细胞和组织相比,ZNF139在骨肉瘤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100%),转染后24、48、72 h细胞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明显受到抑制(43.44%±5.55%)(P<0.05);过表达ZNF139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01);流式细胞实验发现,实验组细胞明显阻滞于G1期(P<0.001),同时实验组中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过表达ZNF139后通过促进p53的表达及下游信号转导。结论 ZNF139在人骨肉瘤瘤组织中表达下调,通过促进p53信号通路参与骨肉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ZNF139 抑癌基因 增殖转移 P53
下载PDF
GOLPH3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智 王忠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6-12,63,共8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中新型高尔基相关蛋白GOLPH3的表达特性,并探索其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功能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GOLPH3表达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GOLPH3的表达情况。采...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中新型高尔基相关蛋白GOLPH3的表达特性,并探索其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功能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GOLPH3表达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GOLPH3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方法检测敲减GOLPH3后PC-3细胞增殖生长情况;使用Transwell方法检测敲减GOLPH3后PC-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敲减GOLPH3后PC-3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RSrc和EGFR-Akt-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及其磷酸化在GOLPH3 RNAi及其阴性对照组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GOLPH3在前列腺癌细胞和组织不同程度表达。GOLPH3敲减后,PC-3细胞增殖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作用(P<0.05),PC-3细胞穿过滤膜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GOLPH3基因沉默后PC-3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明显下降。GOLPH3敲减后,PC-3细胞在G2/M期出现了非常显著的阻滞,提示GOLPH3基因在G2/M期参与了PC-3细胞增殖周期过程;PC-3细胞中p21的表达明显上调,CDK1/2、cyclin B1表达明显下调,Akt和mTOR表达上调,p-Akt、p-mTOR、p-p70S6K则下调;pEGFR、p-Src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而EGFR、Akt、mTOR、Src、FAK、p-FAK、p70S6K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揭示阻断GOLPH3能抑制EGFR-Src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 GOLPH3在前列腺癌细胞和组织中过量表达。GOLPH3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GOLPH3通过抑制p21,激活CDK1/2、cyclin B1等细胞周期蛋白和Akt-mTOR-p70S6K磷酸化来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GOLPH3能调控EGFR蛋白磷酸化及其下游Src蛋白磷酸化的表达。GOLPH3可能通过调控EGFR-Src信号通路及其底物MMP9影响前列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PH3 前列腺癌 增殖转移 MTOR EGFR MMP9
下载PDF
神经新生角度探讨肿瘤增殖与转移
11
作者 宋梦瑶 宋莉 +3 位作者 周银银 贾琦 李晓曼 陆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5-668,共4页
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相互浸润,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众多证据表明,神经新生对肿瘤微环境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该文通过回顾神经新生与肿瘤及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梳理了包括神经生长因子等影响神经新生介导肿... 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相互浸润,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众多证据表明,神经新生对肿瘤微环境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该文通过回顾神经新生与肿瘤及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梳理了包括神经生长因子等影响神经新生介导肿瘤增殖、转移的因素,及通过调控神经信号对肿瘤的检测及治疗意义。旨在从神经新生角度辅助临床解决肿瘤增殖与转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新生 轴突新生 肿瘤增殖转移 肿瘤微环境 NGF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红花多糖对人卵巢上皮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俐娟 杨晨露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SPS)对人卵巢上皮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上皮癌细胞A2780,加入含不同质量浓度SPS(0,0.04,0.08,0.16,0.32,0.64,1.28g/L)的培养液,分别培养24h和48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SPS对细...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SPS)对人卵巢上皮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上皮癌细胞A2780,加入含不同质量浓度SPS(0,0.04,0.08,0.16,0.32,0.64,1.28g/L)的培养液,分别培养24h和48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SPS对细胞转移的影响;用划痕实验法和Transwell法检测0.16,0.32,0.64g/L浓度的SPS作用48h后对卵巢上皮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β-catein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癌细胞的生存率随SPS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SPS作用48h后卵巢上皮癌细胞的转移能力随SPS浓度的增加而减弱,β-catein蛋白表达降低,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SPS可能通过抑制β-catein蛋白的表达,抑制卵巢上皮细胞癌的转移能力,进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多糖 卵巢上皮癌细胞 增殖转移
下载PDF
异氟醚下调MYC表达抑制高级别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转移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利伟 苗润宏 常书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究异氟醚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细胞MYC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含2%异氟醚的气体环境及常规气体环境(5%CO2)培养对数生长期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 6 h,作为异氟醚组及对照组;CCK-8实验检测两组细胞气体暴... 目的探究异氟醚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细胞MYC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含2%异氟醚的气体环境及常规气体环境(5%CO2)培养对数生长期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 6 h,作为异氟醚组及对照组;CCK-8实验检测两组细胞气体暴露完成后0、24、48、72 h相对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细胞C-Myc及N-Myc的蛋白表达。结果异氟醚组细胞于暴露完成后48、72 h时增殖能力较对照组细胞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氟醚组穿透基质胶的侵袭细胞数、穿过微孔的迁移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异氟醚组C-Myc及N-Myc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氟醚可通过下调C-Myc及N-Myc基因的表达,抑制人高级别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高级别脑胶质瘤 MYC基因 细胞增殖转移 SHG-44
原文传递
MMP-10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思光 杨胜壮 +3 位作者 曾建业 韦涌初 彭朝阳 王斌强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MP-10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针对MMP-10基...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MP-10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针对MMP-10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序列(siRNA),转染A54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和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干扰效果。MTT法检测干扰MMP-10的表达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干扰MMP-10的表达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MMP-10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史无关(P>0.05)。干扰组A549细胞MMP-10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未做任何处理)和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MP-10干扰组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NSCLC组织MMP-10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其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下调MMP-10的表达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0 非小细胞肺癌 病理特征 增殖转移
下载PDF
ADRM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15
作者 孙麟 李利 +4 位作者 刘宁 张枫 胡道亮 王振 吴培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黏附调节分子1(ADRM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GEPIA数据库分析胰腺癌中的ADRM1 mRNA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EdU、CCK-8、Transwell实验分析抑制或过表达ADRM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黏附调节分子1(ADRM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GEPIA数据库分析胰腺癌中的ADRM1 mRNA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EdU、CCK-8、Transwell实验分析抑制或过表达ADRM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Western blot探讨ADRM1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相关机制。结果ADRM1 mRNA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率无关,与患者无病生存率有关,ADRM1 mRNA高水平组无病生存率低于ADRM1 mRNA低水平组。抑制ADRM1可以减弱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过表达ADRM1可以增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ADRM1可以激活JAK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结论ADRM1作为促癌因子,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并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黏附调节分子1 JAK酪氨酸蛋白激酶2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细胞增殖转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马聪 朱虹 赵慧昂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6期102-104,共3页
自然杀伤细胞主要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分子来发挥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还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协同参与免疫反应。鉴于自然杀伤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过程中的巨大潜力,目前已有一些靶向自然杀伤细胞的治疗方案,但主要集中在极少的癌种中... 自然杀伤细胞主要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分子来发挥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还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协同参与免疫反应。鉴于自然杀伤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过程中的巨大潜力,目前已有一些靶向自然杀伤细胞的治疗方案,但主要集中在极少的癌种中,大多数实体瘤患者的疗效还有待提升。对自然杀伤细胞在肿瘤增殖和转移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相关机制进行概述,旨在为相关肿瘤的免疫疗法和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肿瘤增殖转移 免疫逃逸 细胞识别 细胞毒性
下载PDF
维库溴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和转移能力影响分析
17
作者 解勇 宫方岩 李兴江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能力和转移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9年2月,将该院4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分离获取全部入选患者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样本,在体外环境中实施细胞...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能力和转移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9年2月,将该院4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分离获取全部入选患者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样本,在体外环境中实施细胞培养处理,为参照组样本运用标准化杜氏高糖培养基实施培养,为研究组运用标准化杜氏高糖培养基联合20.00μg/mL维库溴铵溶液实施培养,对比两组的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指标测算值、A549细胞增殖倍数指标测算值,以及A549细胞凋亡率指标测算值。结果研究组的PI3K表达量指标测算值(0.77±0.04)μg/mL低于参照组(0.90±0.0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3,P<0.05)。研究组的p-AKT/AKT表达量指标测算值(0.72±0.10)μg/mL低于参照组(0.86±0.08)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8,P<0.05)。研究组的p-mTOR/mTOR表达量指标测算值(0.74±0.09)μg/mL低于参照组(0.80±0.12)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6,P<0.05)。研究组的HIF-1α表达量指标测算值(0.73±0.05)μg/mL低于参照组(0.84±0.08)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9,P<0.05)。研究组的A549细胞增殖倍数指标测算值(3.31±0.37)倍低于参照组(5.50±0.4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00,P<0.05)。研究组的A549细胞凋亡率指标测算值(19.5±2.2)%高于参照组(4.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31,P<0.05)。结论维库溴铵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的增殖能力与转移能力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库溴铵 人类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 增殖能力与转移能力 影响作用
下载PDF
益气补肾方调控胃癌干细胞niche及Notch信号通路抗转移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云霞 徐叶峰 +2 位作者 蒋沈君 姚勇伟 王娜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514-522,共9页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方调控胃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niche及Notch信号通路抗胃癌增殖转移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株NCI-N87建立胃癌CSC富集裸鼠荷瘤模型。裸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方调控胃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niche及Notch信号通路抗胃癌增殖转移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株NCI-N87建立胃癌CSC富集裸鼠荷瘤模型。裸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氟尿嘧啶组(5-Fu组)、益气补肾方组(益气补肾组)及益气补肾方+氟尿嘧啶组(协同组)。每组药物干预6周,观察裸鼠体质量变化及瘤体生长情况,比较各组肿瘤增殖及远处转移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瘤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24、CD44、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结果]给药6周后,益气补肾组、协同组及阴性对照组裸鼠体质量均明显重于模型对照组、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裸鼠的瘤体均重于5-Fu组、益气补肾组及协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Fu组、益气补肾组及协同组裸鼠的肝脏、腹壁、淋巴结及肺的总转移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5-Fu组、益气补肾组及协同组瘤体内VEGFR-1、OPN、HIF-1α、CXCR4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益气补肾组与协同组CD24、CD44的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及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补肾组Ep CAM的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及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补肾组及协同组瘤体组织中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方具有显著的抗胃癌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CSC niche及Notch信号通路,进而下调胃癌CSC表面标志物CD24、CD44、Ep CAM的表达,诱导胃癌CSC良性分化,从而降低瘤体内CSC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补肾方 胃癌 CSC NICHE NOTCH信号通路 增殖转移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守国 秦杰 +4 位作者 陈瑾 程虹 蒙秋 张静 王海燕 《中国医药》 2013年第12期1758-176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颈癌细胞中原癌基因N—myc、抑癌基因Fas、肿瘤转移促进基因MTA1、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颈癌患者的标本4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各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颈癌细胞中原癌基因N—myc、抑癌基因Fas、肿瘤转移促进基因MTA1、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颈癌患者的标本4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各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20例子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术后N—myc、Fas、MTA1、nm23-H1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并与20例子宫颈癌开腹术后及2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组正常子宫颈组织相对照,分别对以上各组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术后子宫颈癌组织中N—myc、Fas、MTA1、nm23-H1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002±0.002,0.022±0.011,0.023±0.015,0.006±0.005,开腹术后子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0.006±0.002,0.008±0.003,0.070±0.029,0.002±0.002,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正常子宫颈组织中分别为0.001±0.000,0.024±0.007,0.013±0.007.0.013±O.006,以上各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上肿瘤相关基因与子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有关,腹腔镜手术刺激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而降低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及转移潜能,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腹腔镜手术 基因表达 增殖转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Gli1的表达及其对5-8F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磊 孙力军 +2 位作者 王军业 王慧礼 张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1962-1966,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鼻咽癌细胞5-8F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0例鼻咽癌组织和12例正常鼻咽组织中Gli1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针对Gli1基因的RNAi片段,将其感... 目的:研究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鼻咽癌细胞5-8F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0例鼻咽癌组织和12例正常鼻咽组织中Gli1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针对Gli1基因的RNAi片段,将其感染5-8F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li1蛋白表达;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Boyden实验分别研究Gli1基因沉默后对5-8F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Gli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鼻咽组织,将siRNA-Gli1-01和siRNA-Gli1-02转染入5-8F细胞后,5-8F细胞中Gl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结论:Gli1基因的表达异常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有望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预测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1基因 鼻咽癌 RNA干扰 5-8F细胞 增殖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