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HAT循环的填料塔加压增湿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白鹏 张卫江 +1 位作者 李静 何志敏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HAT循环是极具发展前途的先进热力循环 ,其中的增湿饱和器是系统的关键部件 .本文研究了针对 HAT循环的填料塔加压增湿过程 .为避免使用 L ewis关系造成误差 ,采用传热传质系数直接关联法建立了过程的数学模型 .在规整填料塔加压增湿... :HAT循环是极具发展前途的先进热力循环 ,其中的增湿饱和器是系统的关键部件 .本文研究了针对 HAT循环的填料塔加压增湿过程 .为避免使用 L ewis关系造成误差 ,采用传热传质系数直接关联法建立了过程的数学模型 .在规整填料塔加压增湿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常压和加压空气增湿的对照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T循环 填料塔 加压增湿过程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增湿过程中结构性黄土强度对抗滑桩间距的影响
2
作者 陶虎 谢晨 +1 位作者 任建民 王军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5-220,227,共7页
【目的】探讨增湿、扰动作用下结构性参数降低对土性参数和抗滑桩间距的影响。【方法】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初始结构性参数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以及构度指标变化对结构性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在抗滑桩拱端的土拱效应中,通过静力... 【目的】探讨增湿、扰动作用下结构性参数降低对土性参数和抗滑桩间距的影响。【方法】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初始结构性参数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以及构度指标变化对结构性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在抗滑桩拱端的土拱效应中,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建立拱间距与黏聚力的关系,并将构度指标对黏聚力的影响引入公式,从而分析构度指标变化对土拱间距的影响。【结果】构度指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构度指标减弱导致黏聚力明显降低而内摩擦角变化较小,在增湿过程中将构度指标引入抗滑桩间距计算公式,其变化直接影响到抗滑桩间距的大小。【结论】构度指标是影响抗滑桩间距大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抗滑桩设计中引入结构性参数这一指标,为合理确定抗滑桩间距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增湿过程 构度指标 抗滑桩 黏聚力 抗滑桩间距
下载PDF
花岗岩残积土在增湿与干燥过程中的抗拉强度演变规律研究
3
作者 石卉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11期30-33,共4页
为了研究花岗岩残积土在水库水位波动条件下其抗拉强度演变特征,以某水库场区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试验方法,分析不同目标含水量、增湿与干燥过程中花岗岩残积土的抗拉强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目标含水量条件下花岗岩残... 为了研究花岗岩残积土在水库水位波动条件下其抗拉强度演变特征,以某水库场区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试验方法,分析不同目标含水量、增湿与干燥过程中花岗岩残积土的抗拉强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目标含水量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的抗拉强度,整体上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增加阶段抗拉强度与含水量具有幂指数关系,下降阶段具有二次函数关系。在增湿过程中,花岗岩残积土的抗拉强度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增加阶段抗拉强度与含水量具有指数关系,下降阶段具有线性关系;在干燥过程中,花岗岩残积土的抗拉强度表现为先增加后稳定再降低的规律,在高含水量阶段具有幂指数关系,在低含水量阶段具有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增湿过程 干燥过程 抗拉强度 室内试验 演变规律
下载PDF
渗透作用下黄土地区公路隧道病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育军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8-190,共3页
随着甘肃省高速公路运营时间的增加,黄土地区隧道出现地表变形、衬砌变形破坏、隧道路面开裂等病害,洞顶的大面积灌溉和降雨是诱发隧道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学者探讨了水在非饱和黄土中的渗透规律,并对黄土饱和或非饱和状态变形和... 随着甘肃省高速公路运营时间的增加,黄土地区隧道出现地表变形、衬砌变形破坏、隧道路面开裂等病害,洞顶的大面积灌溉和降雨是诱发隧道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学者探讨了水在非饱和黄土中的渗透规律,并对黄土饱和或非饱和状态变形和强度规律进行了研究,但并未考虑在灌溉或降雨条件下水土的共同作用,无法描述黄土湿陷和增湿过程变形特性。本文在黄土结构性参数的基础上,总结了黄土结构性参数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的规律,解释了渗透作用对黄土结构性破坏的机理。同时,结合黄土的二元地质结构,对长期灌溉和降雨过程隧道渗流场进行模拟,探讨了地表灌溉引发黄土隧道病害的渗流分布,探讨了灌溉引发黄土隧道病害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病害 非饱和黄土 渗透 黄土结构性 增湿过程 湿陷机理 渗流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