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东段晚古生代辉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任飞
尹福光
彭智敏
潘桂棠
魏栋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2
|
青海中部昆南增生杂岩带变形分期及构造过程 |
查显锋
计文化
张海迪
李荣社
赵振明
潘术娟
陈锐明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3
|
甘孜-理塘俯冲增生杂岩带中二叠世构造演化——来自龙蟠蛇绿岩年龄、地球化学的证据 |
任飞
尹福光
孙洁
徐长昊
张璋
陈波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4
|
南秦岭增生杂岩带马道地区变泥质岩的变质作用 |
王东升
王宗起
张英利
宫江华
王涛
林健飞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高黎贡东南缘龙陵-瑞丽俯冲增生杂岩带与中特提斯洋演化 |
戚学祥
沈辉
韦诚
任玉峰
蔡志慧
吉风宝
梁凤华
刘旭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6
|
西南天山英阿特一带晚古生代增生杂岩带构造变形研究 |
柳献军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
2022 |
0 |
|
7
|
商丹俯冲增生带南缘土地沟–池沟地区侵入岩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 |
李平
陈隽璐
张越
孙少珍
郝晨羽
|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8
|
IBM型洋内弧的形成机制:以祁秦增生杂岩带为例 |
宋述光
杨立明
|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9
|
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构造格架重建:来自俯冲增生杂岩研究进展 |
杨晓平
钟辉
杨雅军
江斌
钱程
马永非
张超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10
|
如何判定俯冲增生杂岩中的高度肢解的洋底高原-海山系统 |
肖庆辉
刘勇
程杨
邱瑞照
范玉须
裴斐
杨斌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1
|
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初步厘定:证据和意义 |
周建波
韩杰
Simon A WILDE
郭晓丹
曾维顺
曹嘉麟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3
|
|
12
|
滇西龙陵-瑞丽低钠流纹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
韦诚
戚学祥
沈辉
吉风宝
任玉峰
刘旭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3
|
扬子陆块北缘大洪山地区发现晋宁期造山带 |
胡正祥
毛新武
田望学
李雄伟
|
《中国地质调查》
|
2015 |
16
|
|
14
|
特提斯中西段古生代洋陆格局与构造演化 |
耿全如
李文昌
王立全
曾祥婷
彭智敏
张向飞
张璋
丛峰
关俊雷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15
|
洋板块地质研究进展 |
刘勇
李廷栋
肖庆辉
张克信
朱小辉
丁孝忠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6
|
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确定及意义 |
周建波
曹嘉麟
曾维顺
王斌
|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7
|
洋板块地质与川藏铁路工程地质关键区带 |
潘桂棠
任飞
尹福光
王立全
王保弟
王冬兵
安显银
唐渊
刘函
王启宇
庞维华
徐波
|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9
|
|
18
|
南秦岭唐家沟英云闪长岩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王东升
王宗起
王涛
张英利
陈雷
武昱东
张玉涛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关于发展洋板块地质学的思考 |
李廷栋
肖庆辉
潘桂棠
陆松年
丁孝忠
刘勇
|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