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抗体在浆膜腔积液的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陆海舟 肖水华 +1 位作者 马建荣 韩枋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细胞 增生间皮细胞 组织细胞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精索鞘膜积液伴间皮细胞增生为主的游离体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秀云 王世清 +2 位作者 苏学志 李静 胡丽沙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精索鞘膜积液 间皮细胞增生 游离体 并发症
下载PDF
全身多发淋巴结内间皮细胞弥漫性增生1例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刘霞 彭李博 +3 位作者 卓士超 党宏 周晓军 沈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内间皮细胞增生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全身多发淋巴结内间皮细胞弥漫性增生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淋巴结结构正常,弥漫增生的上皮样细胞充满... 目的探讨淋巴结内间皮细胞增生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全身多发淋巴结内间皮细胞弥漫性增生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淋巴结结构正常,弥漫增生的上皮样细胞充满扩张的淋巴窦腔,细胞黏附性差,胞界清晰,胞质丰富嗜酸,小泡状核,核仁小而明显,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Calretinin、CK5/6、D2-40、MC及CKpan均阳性,S-100、HMB-45、Melan-A、TTF-1、CDX-2、Villin、ALK、CD30、CD20、CD3、CD1a及CD68均阴性。对患者随访26个月,未见原发恶性病灶,预后良好。结论淋巴结内间皮细胞弥漫性增生十分罕见,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时需紧密结合临床特征及免疫表型,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细胞增生 淋巴结 浆膜腔积液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间皮细胞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方芳 张伟 +4 位作者 杨丽 苏希来 贺青 刘冬戈 林凤如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2,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鉴别。方法选取胸、腹水转移癌48例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30例,采用常规涂片HE染色观察两者形态学特点,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和BerEP...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鉴别。方法选取胸、腹水转移癌48例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30例,采用常规涂片HE染色观察两者形态学特点,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和BerEP4的表达。结果腺癌和间皮细胞两者形态各有特点,但是分化好的腺癌和明显增生的间皮细胞仅从常规涂片难以鉴别;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反应性间皮细胞HBME-1和calretinin阳性率为86.7%和76.7%;而腺癌细胞只有少量表达,特异性高达95.8%和100%。MOC-31、E-cadherin和BerEP4对转移性腺癌细胞阳性率为70.8%、77.1%和88.4%,间皮细胞表达很少,特异性分别为90%、93.3%、93%。两者对5种抗体的表现差异显著。结论应用常规涂片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鉴别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增生有很大的帮助,最好应用一组抗体综合分析判断,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及BerEP4是目前非常有效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细胞 转移癌 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叶见波 韦海明 周祥祯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795-1796,共2页
目的评价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对浆膜腔积液中的腺癌细胞、间皮瘤和增生间皮细胞的细胞学鉴别诊断的价值,找出用于诊断的合适抗体。方法选择48例浆膜腔积液标本首先做常规HE染色,然后分成2组:腺癌组25例,间皮组23例,同时进行薄层细胞涂片法(... 目的评价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对浆膜腔积液中的腺癌细胞、间皮瘤和增生间皮细胞的细胞学鉴别诊断的价值,找出用于诊断的合适抗体。方法选择48例浆膜腔积液标本首先做常规HE染色,然后分成2组:腺癌组25例,间皮组23例,同时进行薄层细胞涂片法(T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癌胚抗原(CEA)、广谱细胞角蛋白(CK)、钙视网膜素(Cal)、间皮细胞(MC)的表达。结果腺癌组CEA表达阳性率92%(23/25),CK96%(24/25),Cal8%(2/25),MC4%(1/25)。间皮组阳性率分别为8.69%(2/23)、86.95%(20/23)、82.61%(19/23)、91.30%(21/23)。CEA和CK在腺癌细胞中特异性分别为92%和75%。MC和Cal在间皮组中特异性分别为92.23%和92%。结论传统细胞学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标记CEA、Cal、MC能有效鉴别诊断腺癌细胞、间皮瘤和增生间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腺癌细胞 间皮瘤 增生间皮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检测在浆膜腔积液良恶性细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丽珠 肖颖 陈芬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22期1044-1045,共2页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染色(AgNoR)技术已应用于肿瘤病理的鉴别诊断。但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较少,目前国内的有关报道尚少。本文将AgNoR染色技术用于对150例胸、腹水中的良恶性细胞(即淋巴细胞、正常间皮及增生间皮细胞与癌细胞)的...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染色(AgNoR)技术已应用于肿瘤病理的鉴别诊断。但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较少,目前国内的有关报道尚少。本文将AgNoR染色技术用于对150例胸、腹水中的良恶性细胞(即淋巴细胞、正常间皮及增生间皮细胞与癌细胞)的鉴别诊断,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增生间皮细胞 肿瘤细胞 诊断 AGNOR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勤 叶廷军 樊绮诗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特异性标记非肿瘤性增生的间皮细胞、转移性腺癌及恶性间皮瘤细胞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浆膜腔积液标本170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检细胞学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标记一系列单克隆抗体:癌胚抗原(CEA)...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特异性标记非肿瘤性增生的间皮细胞、转移性腺癌及恶性间皮瘤细胞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浆膜腔积液标本170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检细胞学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标记一系列单克隆抗体:癌胚抗原(CEA)、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上皮相关抗原(MOC-31)、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波形蛋白(VIM)和结蛋白。酶染色采用生物素化酶二步法。采用双盲法阅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上述几种抗体在反应性增生的间皮细胞、癌和恶性间皮瘤3组标本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癌症组的CEA、EMA、MOC-31、钙粘蛋白E和C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7%、89%、92%和94%,而VIM和结蛋白呈现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和11%。良性间皮细胞标本组中,VIM和结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1%,而CEA、EMA、MOC-31、钙粘蛋白E显示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16%、9%和6%。恶性间皮瘤标本组中,CK、VIM、结蛋白呈现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而CEA、EMA、MOC-31、钙粘蛋白E表达呈阴性。结论选择一组特异性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可帮助传统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 浆膜腔积液 腺癌 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 恶性间皮瘤
下载PDF
IMP3,一个新的区分恶性间皮瘤与反应性间皮增生的诊断标记物 被引量:9
8
作者 田智丹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4-1164,共1页
对于外科病理医师来说,区分恶性间皮瘤与反应性间皮增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一些组织学特征包括细胞密度高、核分裂象多和细胞学非典型性等非常与恶性间皮瘤相似。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多种免疫标记物用于恶性... 对于外科病理医师来说,区分恶性间皮瘤与反应性间皮增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一些组织学特征包括细胞密度高、核分裂象多和细胞学非典型性等非常与恶性间皮瘤相似。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多种免疫标记物用于恶性间皮瘤与反应性问皮增生的鉴别诊断中,但因敏感性和特异性低而很少用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间皮瘤 间皮增生 反应性 诊断标记物 间皮细胞增生 组织学特征 免疫标记物 病理医师
下载PDF
腹膜转移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伴旺炽性间皮细胞增生类似于恶性间皮瘤一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明 于丽丽 +1 位作者 汤琪乐 何向蕾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93-794,共2页
患者女,70岁.5年前体检发现肝脏占位,外院MRI检查提示血管瘤,未予治疗.1年前出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感.2017年3月我院B超提示左肝不规则偏低回声团,建议进一步检查.入院后肝胆增强 MRI 示肝左外叶见约5.8 cm×3.0 cm混杂信号肿块,边... 患者女,70岁.5年前体检发现肝脏占位,外院MRI检查提示血管瘤,未予治疗.1年前出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感.2017年3月我院B超提示左肝不规则偏低回声团,建议进一步检查.入院后肝胆增强 MRI 示肝左外叶见约5.8 cm×3.0 cm混杂信号肿块,边界不清,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肝胃间隙见约8.6 cm×5.6 cm混杂信号肿块,表现与肝左外叶病灶类似;另肝右叶、肝脏膈顶部、腹膜、腹腔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弥散受限,增强后呈结节状、环状强化.影像学考虑为肝脏恶性血管源性肿瘤伴腹膜、腹腔多发转移.术中探查肝胃间隙见团块状质硬肿瘤,血供丰富,累及胃壁小弯侧至贲门;盆腔、网膜、腹膜、肝镰状韧带等见多发质韧、红润结节.临床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取两处腹膜结节予以活检,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提示恶性间皮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间皮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 间皮细胞增生 转移性 腹膜 血管源性肿瘤 MRI检查 根治性手术切除
原文传递
间皮瘤与间皮细胞增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龙芸 罗慰慈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8-331,共4页
关键词 间皮瘤 间皮细胞增生 结核 胸膜
原文传递
卵巢纤维瘤合并腹膜恶性间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勤 王国庆 张丽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纤维瘤合并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临床追踪随访并复习文献对卵巢纤维瘤合并腹膜恶性间皮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女性,60岁。盆腔占位伴大量腹水。组织学上... 目的探讨卵巢纤维瘤合并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临床追踪随访并复习文献对卵巢纤维瘤合并腹膜恶性间皮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女性,60岁。盆腔占位伴大量腹水。组织学上卵巢为巨大纤维瘤,合并腹腔弥漫性上皮样细胞增生,细胞呈乳头状或巢片状分布,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少见,部分区域肿瘤向脂肪小叶内浸润生长。免疫组化:上皮样细胞MC、CR、D2-40和CK5/6(+),p16和上皮性标记物(-)。结论卵巢纤维瘤合并腹膜恶性间皮瘤罕见,发生机制不清。形态学上容易误诊为卵巢纤维瘤伴弥漫性间皮细胞增生、腹膜或卵巢原发性浆液性肿瘤,免疫标记及临床特征有助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纤维瘤 腹膜恶性间皮瘤 间皮细胞增生
下载PDF
Glut1在腹膜恶性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志斌 王兆平 +1 位作者 徐瑛 傅家欣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5期140-142,16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腹膜恶性间皮瘤、卵巢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的表达,探讨Glut1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t1在各30例PMM、卵巢癌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 目的通过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腹膜恶性间皮瘤、卵巢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的表达,探讨Glut1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t1在各30例PMM、卵巢癌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的表达情况,分析Glut1在PMM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Glut1在PMM、卵巢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93.3%和0。Glut1在PMM在与卵巢癌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MM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表达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MM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鉴别诊断时,Glut1免疫标记有确切的鉴别诊断价值。在与卵巢癌进行鉴别诊断时,虽然两者阳性表达率均较高,但阳性表达强度明显不同,卵巢癌为强阳性表达。此时一同运用其他PMM阳性及阴性免疫标记物才更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膜间皮瘤 卵巢癌 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GLUT1
下载PDF
原发性胸膜鳞癌误诊为胸膜间皮瘤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冠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511-4511,共1页
患者男,75岁.退休工人,2009年因体检时发现右侧胸膜结节,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腔镜下行右侧胸膜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及间皮细胞增生.胸膜间皮瘤首先考虑。术后2年未诉不适。1周前患者因右侧胸... 患者男,75岁.退休工人,2009年因体检时发现右侧胸膜结节,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腔镜下行右侧胸膜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及间皮细胞增生.胸膜间皮瘤首先考虑。术后2年未诉不适。1周前患者因右侧胸痛,伴乏力、咳嗽,咳少量浓痰,于2011年4月14日再次入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间皮瘤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原发性 误诊 鳞癌 间皮细胞增生 纤维组织增生 右侧胸痛
下载PDF
p16基因与BAP1蛋白表达缺失在腹膜恶性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14
作者 高志斌 王兆平 +1 位作者 徐瑛 傅家欣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7期131-134,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p16基因及BRCA相关蛋白1(BAP1)表达缺失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确诊为PMM的40例以及各30例卵巢浆液性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原位杂... 目的探讨p16基因及BRCA相关蛋白1(BAP1)表达缺失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确诊为PMM的40例以及各30例卵巢浆液性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p16基因在PMM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表达缺失,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P1在PMM、卵巢浆液性癌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的表达缺失,分析两者在PMM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PMM标本中p16基因表达缺失率为45%,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标本中缺失率为0.PMM标本中p16基因表达缺失率高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P1在PMM、卵巢浆液性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标本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65%、0和0,BAP1在PMM与卵巢浆液性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表达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p16基因表达缺失在诊断和鉴别诊断PMM时有明确的诊断价值.BAP1在PMM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和卵巢浆液性癌进行鉴别诊断时,也有确切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又一项重要的免疫组化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恶性间皮瘤 卵巢浆液性癌 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P16 BAP1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95例腹膜活检与CAPD疗效分析
15
作者 罗光明 饶植谋 +2 位作者 杨强 王同德 陈源根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1年第2期32-33,共2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侵犯全身各组织的器官,但该病患者的腹膜是否有病变,病变性质和病理分型,以及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和预后的关系如何,国内对此报道尚少。我们从1985年至1991年7月选择该病患者95例,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告...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侵犯全身各组织的器官,但该病患者的腹膜是否有病变,病变性质和病理分型,以及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和预后的关系如何,国内对此报道尚少。我们从1985年至1991年7月选择该病患者95例,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D 腹膜活检 慢性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病理分型 透析效果 渗出型 间皮细胞增生 纤维结缔组织 增生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和钙结合蛋白在胸膜腔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丛娟 郗彦凤 +2 位作者 王晋芬 郭秀丽 王晶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1期771-772,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和钙结合蛋白(CR)免疫细胞化学标志物在胸膜腔积液转移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的问皮细胞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用胸膜腔积液标本50例,每例均制备细胞石蜡块并用细胞石蜡块切片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23例...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和钙结合蛋白(CR)免疫细胞化学标志物在胸膜腔积液转移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的问皮细胞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用胸膜腔积液标本50例,每例均制备细胞石蜡块并用细胞石蜡块切片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23例恶性积液中有21例癌细胞CK呈阳性表达,占91.3%;27例良性积液中有3例问皮细胞阳性表达,占11.1%,两种不同性质胸腔积液的CK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例良性积液中有25例间皮细胞CR呈阳性表达,占62.6%;23例恶性积液中有3例癌细胞CR呈阳性表达,占13%,两种不同性质胸腔积液的C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和CR抗体联合检测对胸膜腔积液中转移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的间皮细胞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腔积液 免疫细胞化学 转移癌细胞 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
原文传递
浆膜腔积液细胞块Calretinin Ber-EP4 CEA表达分析
17
作者 王丽华 孙翠翠 鲍健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第24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Ber-EP4、CE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块技术对42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处理,并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alretinin、Ber-EP4、CEA在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 Calretinin、...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Ber-EP4、CE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块技术对42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处理,并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alretinin、Ber-EP4、CEA在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 Calretinin、Ber-EP4、CEA在腺癌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与在间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是鉴别腺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的有效方法, Calretinin、Ber-EP4及CEA的抗体组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腺癌细胞 增生间皮细胞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p16基因检测在间皮瘤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影 陈晓玲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恶性间皮瘤是起源于胸膜、腹膜、心包膜等间皮表面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西方流行病学家认为,石棉和肉瘤病毒(SV40)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国内统计学数据显示,虽然恶性间皮瘤发病率较低,但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其恶... 恶性间皮瘤是起源于胸膜、腹膜、心包膜等间皮表面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西方流行病学家认为,石棉和肉瘤病毒(SV40)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国内统计学数据显示,虽然恶性间皮瘤发病率较低,但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其恶性程度高,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不易诊断,发现时多已是晚期。在病理学诊断上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难于鉴别,容易造成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间皮瘤 基因检测 P16 病理学诊断 间皮细胞增生 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