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间增量步的边坡稳定性计算精度分析
1
作者 胡勇军 郑智雄 曹志伟 《公路与汽运》 2014年第5期112-114,共3页
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基础上,利用ABAQUS中提供的时间增量步,提出一种计算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基于时间增量步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该方法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利用ABAQUS对时间增量步控制的优势,对不同坡角下边坡... 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基础上,利用ABAQUS中提供的时间增量步,提出一种计算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基于时间增量步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该方法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利用ABAQUS对时间增量步控制的优势,对不同坡角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的可靠性及不同网格划分形式对其计算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求得的安全系数有效、可靠,采用坡面局部加密网格计算安全系数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并能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时间增量步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边坡稳定性分析 安全系数 临界滑移面
下载PDF
特大增量步算法在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贾红学 龙丹冰 刘西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基于特大增量步算法(LIM)建立了以力为变量的Mindlin-Reissner型矩形板单元,将LIM应用于中厚板问题上,同时给出算例进行分析.通过与精确解和传统的位移法有限元法的结果比较,表明LIM在求解中厚板和薄板问题时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准确性,而... 基于特大增量步算法(LIM)建立了以力为变量的Mindlin-Reissner型矩形板单元,将LIM应用于中厚板问题上,同时给出算例进行分析.通过与精确解和传统的位移法有限元法的结果比较,表明LIM在求解中厚板和薄板问题时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准确性,而且在求解薄板问题时不会存在剪切闭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增量步算法 板单元 中厚板 位移法有限元法 剪切闭锁
下载PDF
针对基于广义逆的特大增量步算法的二维拓展
3
作者 龙丹冰 刘西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86-1692,共7页
为将特大增量步算法推广应用到二维实体分析上,提出了一种能适应特大增量步算法求解的二维4节点四边形单元.应用新单元的数值算例的结果表明,该单元在算法上收敛,对单元畸变不敏感,能用于特大增量步算法并可以利用在杆件结构系统类似的... 为将特大增量步算法推广应用到二维实体分析上,提出了一种能适应特大增量步算法求解的二维4节点四边形单元.应用新单元的数值算例的结果表明,该单元在算法上收敛,对单元畸变不敏感,能用于特大增量步算法并可以利用在杆件结构系统类似的方法发挥并行计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逆力法 特大增量步算法 有限元 四边形单元
下载PDF
基于增量反步的复合翼无人机全包线姿态控制
4
作者 谭济芸 王寅 《兵工自动化》 2023年第1期76-81,共6页
针对某型复合翼无人机强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多模态的问题,从不确定性补偿非线性控制方法、跟踪微分器加速度测量和直接切换方法等角度开展全包线飞行控制研究。针对气动参数不确定问题,基于角加速度补偿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微分跟踪... 针对某型复合翼无人机强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多模态的问题,从不确定性补偿非线性控制方法、跟踪微分器加速度测量和直接切换方法等角度开展全包线飞行控制研究。针对气动参数不确定问题,基于角加速度补偿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微分跟踪器的增量反步方法(incrementalbacksteppingcontrol,IBKS);为解决多模态特性问题,设计基于策略的直接切换方法,利用控制器参数切换实现复合翼无人机全包线姿态控制;通过不同模态下的仿真选取不同模式下的控制器参数,并联合选取的参数对起飞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姿态控制方法在样例复合翼无人机参数摄动30%的情况下,相较于反步法提高了66.8%的俯仰角控制精度,能消除攻角抖振,提升飞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翼无人机 姿态控制 增量方法 跟踪微分器
下载PDF
特大增量步算法分析变截面梁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红学 龙丹冰 刘西拉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89-191,280,共4页
针对工程结构中广泛应用的变截面梁,利用基于广义逆矩阵理论的特大增量步算法对变截面梁进行求解。该算法是一种新的迭代算法。在给定变截面梁截面参数后,利用能量原理推导出梁单元的柔度矩阵。通过迭代计算,结果将很快收敛到精确解。... 针对工程结构中广泛应用的变截面梁,利用基于广义逆矩阵理论的特大增量步算法对变截面梁进行求解。该算法是一种新的迭代算法。在给定变截面梁截面参数后,利用能量原理推导出梁单元的柔度矩阵。通过迭代计算,结果将很快收敛到精确解。给出了两端固支变截面梁算例。计算表明,如果把变截面梁划分成分段等截面的梁单元进行计算,这就要求单元数必须足够多才能保证结果趋于精确解。然而,该算法相比位移法仅需要很少的单元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计算效率和精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梁 广义逆矩阵 特大增量步算法 柔度矩阵
原文传递
椭圆双步增量生成算法及其硬件实现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凯 侯伯亨 吴成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3-396,共4页
提出的椭圆双步增量生成算法判别式构造简单 ,具有递归性 ,而且仅有整数加减和移位运算 ,比已有算法简单易懂 采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算法的CPLD/FPGA原型 ,处理性能优于软件生成方法 该算法可应用于绘图仪等输出设备的矢量光栅变换器中 。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椭圆双增量生成算法 硬件描述语言 曲线扫描
下载PDF
对称扫描四步增量画线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柳士俊 邓北胜 徐怀刚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54-1057,共4页
直线的生成方法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基本问题 ,为此提出一种四步增量算法 ,该算法中只用到了整数加法运算和左移位运算 ,大大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 ,同时有效地提高了速度 ,易于硬件实现 .由于每次可同时画出 4个像素 ,故其效率大... 直线的生成方法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基本问题 ,为此提出一种四步增量算法 ,该算法中只用到了整数加法运算和左移位运算 ,大大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 ,同时有效地提高了速度 ,易于硬件实现 .由于每次可同时画出 4个像素 ,故其效率大约是 Bresenham算法的 3~ 4倍 .另外 ,还可根据直线的对称性进行对称扫描变换 ,以进一步提高效率 .在算法中 ,根据直线的几何特征而采用的二叉树搜索法 ,使其平均每点判断次数几乎与 Bresen-ham算法相同 ,而其平均每点迭代次数却远小于 Bresenham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SENHAM算法 增量算法 对称扫描 计算机图形学 直线 生成方法
下载PDF
一步增量过程的Haar小波与Morlet小波变换的统计特性比较
8
作者 戴婷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2-35,共4页
一步增量过程是一类重要的随机过程,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一步增量过程在Haar小波和Morlet小波变换下的统计特性,平稳性与稠度.
关键词 增量过程 HAAR小波 MORLET小波 小波变换
下载PDF
二次规划的混合能方法及杆系结构弹塑性分析
9
作者 钟万勰 张洪武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32,共8页
基于混合能理论构造了二次规划问题求解的新算法 ,并在杆系弹塑性增量分析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 .所提出的算法一改传统的对单一规划变量 (如位移或应力等 )的求解策略 ,将问题演变成混合变量的形式 ,在混合空间下对问题进行算法构造 ,使... 基于混合能理论构造了二次规划问题求解的新算法 ,并在杆系弹塑性增量分析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 .所提出的算法一改传统的对单一规划变量 (如位移或应力等 )的求解策略 ,将问题演变成混合变量的形式 ,在混合空间下对问题进行算法构造 ,使问题的下一个增量步的求解可以充分利用增量步前的信息 ,由此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求解效率 ,对杆系弹塑性问题的数值分析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系结构 弹塑性分析 二次规划 混合能 对偶变量 增量步
下载PDF
适用于饱和砂土循环动力分析边界面塑性模型的显式积分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源 刘海笑 李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951-3958,共8页
基于适用于饱和砂土循环动力分析的边界面模型,利用修正广义Mises方法将其推广至三维应力空间中,引入与状态相关的剪胀函数,采用历史最大加载面硬化准则,以反映饱和砂土排水条件下刚度变化、剪胀剪缩等特性。结合子增量步显式积分算法... 基于适用于饱和砂土循环动力分析的边界面模型,利用修正广义Mises方法将其推广至三维应力空间中,引入与状态相关的剪胀函数,采用历史最大加载面硬化准则,以反映饱和砂土排水条件下刚度变化、剪胀剪缩等特性。结合子增量步显式积分算法的思想,建立了适用于饱和砂土循环动力分析边界面模型的显式积分算法流程。借助有限元软件子程序接口,将该算法流程开发到有限元软件中,通过建立土体单元数值模型,对Toyoura砂在单调荷载和循环荷载下的三轴试验工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子增量步显式积分算法对模型进行积分,能够准确有效地模拟砂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砂土在单调和循环荷载作用下均展现的剪胀剪缩现象,验证了显式积分算法的有效性。通过设置不同的增量步长,验证了子增量步显式积分算法对于较小应变增量步的高度稳定性和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步 显式积分算法 边界面模型 循环加载 饱和砂土 排水条件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Procedures to Evaluate the Cyclic Stress-Strain Curve from Incremental Step Test
11
作者 Giovanni Zonfrillo Duccio Nappini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5年第6期362-369,共8页
The design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in low-cycle fatigue field often requires the knowledge of the cyclic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which are commonly described by the classical relation of Ramberg-Osgood. In order ... The design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in low-cycle fatigue field often requires the knowledge of the cyclic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which are commonly described by the classical relation of Ramberg-Osgoo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yclic curve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from incremental step tests, four methodologies are described and critically discussed. Three methods differ in the procedure of evaluation of the elastic modulus, while in the last one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interpolated with a single non-linear regression. The various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to data obtained from tests carried out on stainless steel specimens, and the resulting differences were analysed and quantified. An average behaviour was evaluated considering the total set of data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al tests. The choice of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 is related to both the strain range of interest and the goal for which the results are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c curve incremental step test Ramberg-Osgood stainless steel.
下载PDF
常刚度法和切线刚度法在金属材料数值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成 李贵 方学彬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对常刚度法和切线刚度法两种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通过FORTRAN语言编写UMAT子程序将两种算法嵌入至ABAQUS软件中,再结合AA7075-T6铝合金试样的单轴拉伸实验及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单元尺寸、增量步对这两种算法的计算效率... 对常刚度法和切线刚度法两种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通过FORTRAN语言编写UMAT子程序将两种算法嵌入至ABAQUS软件中,再结合AA7075-T6铝合金试样的单轴拉伸实验及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单元尺寸、增量步对这两种算法的计算效率、精度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增量步和单元尺寸下,常刚度法的计算效率更高,但若以计算的精度作为标准,则切线刚度法的计算效率更高。在相同单元尺寸下,增量步越小,算法精度越高,但常刚度法的波动更大。由于增量步影响占主导,若增量步非常小,则单元尺寸对常刚度法精度的影响甚微,反之影响较大,而切线刚度法的精度受单元尺寸的影响很小。综合分析可知,切线刚度法的计算稳定性更高,为相关UMAT子程序开发人员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刚度法 切线刚度法 UMAT子程序 FORTRAN语言 增量步
原文传递
考虑未知扰动的RLV再入鲁棒容错姿态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武 吴云燕 +2 位作者 刘玮 田明明 黄天鹏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69-176,共8页
针对复杂再入环境下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姿态控制问题,考虑大气的未知干扰、气动参数建模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执行器部分失效故障,基于增量反步法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设计了姿态角回路和角速度回路的控制器。基于神经网络良... 针对复杂再入环境下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姿态控制问题,考虑大气的未知干扰、气动参数建模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执行器部分失效故障,基于增量反步法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设计了姿态角回路和角速度回路的控制器。基于神经网络良好的未知逼近能力,采用RBF神经网络对增量反步法设计过程中的泰勒展开高阶项以及上述未知扰动和故障产生的影响进行逼近估计,并在控制律中进行补偿。经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在未知扰动影响下有效提高指令的跟踪精度,并且对飞行器的本体特性建模依赖较少,具有良好的鲁棒容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未知扰动 执行器部分失效 增量控制 神经网络逼近 鲁棒容错控制
原文传递
Distributed High-Gain Attitude Synchronization Using Rotation Vectors
14
作者 SONG Wenjun THUNBERG Johan +1 位作者 HU Xiaoming HONG Yiguang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289-304,共16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attitude synchronization problems for systems of multiple rigid-body agents with directed interconnection topologies.Two scenarios which differ in available information are considered.In the first... This paper addresses attitude synchronization problems for systems of multiple rigid-body agents with directed interconnection topologies.Two scenarios which differ in available information are considered.In the first scenario the agents can obtain their rotations and angular velocities relative to an inertial reference frame and transmit these information to their neighbors,while in the second scenario the agents can only obtain their own angular velocities and measure the relative rotations and relative angular velocities of their neighbors.By using rotation vectors and the high gain control,the authors provide torque control laws asymptotically synchronizing the rotations of the system almost globally for the first scenario and with initial rotations of the agents contained in a convex ball of SO(3)for the second scenario.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provided to show the synchronization results for both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itude synchronization directed graph distributed control multi-agent system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