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V通过影响效应因子MpC002的表达干预桃蚜种群增长的机制
1
作者 毛立杰 梁晓 +3 位作者 刘迎 伍春玲 韩晓燕 陈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1-277,共7页
【目的】桃蚜是CMV的重要传毒媒介,效应因子MpC002在桃蚜取食寄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CMV和MpC002均存在于蚜虫唾液中,但两者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利于病毒传播知之甚少。为探讨CMV影响MpC002表达干预桃蚜种群增长的机制。【方法】利用绝对... 【目的】桃蚜是CMV的重要传毒媒介,效应因子MpC002在桃蚜取食寄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CMV和MpC002均存在于蚜虫唾液中,但两者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利于病毒传播知之甚少。为探讨CMV影响MpC002表达干预桃蚜种群增长的机制。【方法】利用绝对定量的qPCR法建立CMV拷贝数检测的标准曲线方程y=-3.1631x+39.763。【结果】桃蚜取食CMV感染辣椒10 s体内CMV含量最高,然后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CMV含量不断降低,其获毒过程符合非持久性传毒特征。取食CMV感染辣椒5 min-24 h的桃蚜MpC002表达量显著降低至取食前的37%-58%;取食CMV感染辣椒的3龄、4龄若蚜和1-4龄若蚜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58 d、2.07 d和6.47 d,显著长于取食未处理辣椒的1.25 d、1.47 d和5.33 d,但1龄和2龄若蚜发育历期在CMV感染辣椒和未处理辣椒间无显著差异;平均产蚜期、总产蚜量和单日平均产蚜量分别为10.03 d、16.87头和1.67头,显著短于取食未处理辣椒桃蚜的14.27 d,39.73头和2.82头;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分别为16.87、0.21、1.24,均显著低于取食未处理辣椒桃蚜的39.73、0.31、1.36,平均世代周期(13.02 d)和种群加倍时间(3.26 d)均显著长于取食未处理辣椒桃蚜的12.00 d和2.30 d。【结论】CMV能显著抑制桃蚜MpC002的表达,从而延长其发育历期和降低其繁殖,最终抑制其种群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V 辣椒 桃蚜 效应因子MpC002 种群增长
下载PDF
“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活动的几点释疑
2
作者 叶建芳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4年第2期12-13,共2页
对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活动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补充和分析,包括果蝇的选择、培养基的制备、麻醉方法的探讨、计数对象分析和果蝇死因的分析。
关键词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教材 果蝇 种群增长方式 细节分析
下载PDF
寄生3种夜蛾卵的夜蛾黑卵蜂种群增长潜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林丹敏 李子园 +2 位作者 蒋炎炩 陆永跃 陈科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9-1408,共10页
夜蛾黑卵蜂是草地贪夜蛾卵期的一种重要寄生性天敌,适宜的寄主是实现其规模化繁育及应用的基础。本文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方法,分析、评价了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及甜菜夜蛾这3种夜蛾卵上夜蛾黑卵蜂的生长发育及种群增长潜能。结果表明,... 夜蛾黑卵蜂是草地贪夜蛾卵期的一种重要寄生性天敌,适宜的寄主是实现其规模化繁育及应用的基础。本文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方法,分析、评价了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及甜菜夜蛾这3种夜蛾卵上夜蛾黑卵蜂的生长发育及种群增长潜能。结果表明,夜蛾黑卵蜂在3种夜蛾卵上均能顺利完成幼期发育且出蜂日期较为整齐,羽化当日即为产卵高峰日,羽化后3 d内的寄生卵量占总产卵量的80%以上。子代羽化率介于77.90%~85.56%之间,雌性比率介于0.53~0.59之间。不同寄主繁育的夜蛾黑卵蜂雄蜂后足胫节长度无明显差异,但以甜菜夜蛾卵繁育的雌蜂的后足胫节最长(152.00μm),斜纹夜蛾卵繁育的次之(146.33μm),草地贪夜蛾卵繁育的最短(142.67μm)。以甜菜夜蛾卵繁育的夜蛾黑卵蜂的内禀增长率(r_(m))、净生殖力(R_(0))及周限增长率(λ)均最高,分别为0.3486、57.94和1.4171,以斜纹夜蛾卵繁育的次之(r_(m),0.3091;R_(0),49.60;λ,1.3623),而以草地贪夜蛾卵繁育的最小(r_(m),0.2842;R_(0),31.29;λ,1.3286)。建议以甜菜夜蛾或斜纹夜蛾卵作为室内规模化繁育夜蛾黑卵蜂的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蛾黑卵蜂 夜蛾卵 寄主适合性 种群增长潜能
下载PDF
4种寄生蜂在草地贪夜蛾卵上的种群增长潜能及优势蜂种间竞争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丹敏 吴颜洲 +3 位作者 黄乐婷 李子园 陆永跃 陈科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33-1644,共12页
为明确入侵性重大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卵期优势寄生蜂种类,采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夜蛾黑卵蜂、短管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这4种寄生蜂在草地贪夜蛾卵上的种群增长潜力,并观察比较了短管赤眼蜂和夜蛾黑卵蜂这两种优势蜂种在草... 为明确入侵性重大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卵期优势寄生蜂种类,采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夜蛾黑卵蜂、短管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这4种寄生蜂在草地贪夜蛾卵上的种群增长潜力,并观察比较了短管赤眼蜂和夜蛾黑卵蜂这两种优势蜂种在草地贪夜蛾卵上的竞争行为。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寄生蜂对草地贪夜蛾卵均表现出良好的寄生适应性,内禀增长率(r_(m))与周限增长率(λ)从大到小依次为短管赤眼蜂(r_(m), 0.3449;λ, 1.4118)、夜蛾黑卵蜂(r_(m), 0.2842;λ, 1.3286)、螟黄赤眼蜂(r_(m), 0.1960;λ, 1.2165)和松毛虫赤眼蜂(r_(m), 0.1751;λ, 1.1913)。当夜蛾黑卵蜂与短管赤眼蜂竞争寄生同一草地贪夜蛾卵块时,两种蜂的子代羽化率均显著低于各自单独寄生时。草地贪夜蛾卵在被夜蛾黑卵蜂寄生后1 h、24 h及48 h均可被短管赤眼蜂寄生,夜蛾黑卵蜂的子代羽化率分别为21.15%(1 h)、36.68%(24 h)和25.52%(48 h),均高于短管赤眼蜂的子代羽化率10.94%(1 h)、23.13%(24 h)和5.23%(48 h);而当短管赤眼蜂先寄生时,虽然寄生后1 h、24 h和48 h的卵粒也能被夜蛾黑卵蜂寄生,但所羽化的子代均为短管赤眼蜂,羽化率分别为42.62%(1 h)、46.93%(24 h)和38.66%(48 h)。本研究表明,与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相比,短管赤眼蜂和夜蛾黑卵蜂在草地贪夜蛾卵上表现出更强的种群增长潜能;夜蛾黑卵蜂与短管赤眼蜂竞争寄生同一寄主卵块时,两者寄生能力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短管赤眼蜂的竞争力明显强于夜蛾黑卵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蛾黑卵蜂 赤眼蜂 草地贪夜蛾 种群增长潜能 种间竞争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棉花上棉蚜种群增长影响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晨 刘金萍 +1 位作者 杨益众 陆宴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3-199,共7页
为建立干旱胁迫对棉花害虫种群增长影响的评价方法,本研究设置1%、3%和5%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处理4叶期棉花苗,分别模拟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系统测定并比较分析了棉花植株生理特性及棉蚜种群密度。结果显示:随着PEG-6000... 为建立干旱胁迫对棉花害虫种群增长影响的评价方法,本研究设置1%、3%和5%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处理4叶期棉花苗,分别模拟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系统测定并比较分析了棉花植株生理特性及棉蚜种群密度。结果显示:随着PEG-6000浓度增加,棉花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而棉花植株上的棉蚜种群增长能力和平均密度明显下降。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不利于棉花植株生长,进而对棉蚜种群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后续系统研究干旱胁迫对棉花-害虫-天敌互作关系的长期影响及其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棉花 棉蚜 叶片生理代谢 害虫种群增长
下载PDF
2个转基因品种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瑾 丁蝶 +2 位作者 白诗羽 景田兴 杨益众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1,共7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于2018年年底开始侵入我国,对玉米等农作物的潜在危害巨大,而我国对转基因玉米研发与商业化正在有序推进。鉴此,以2组转基因品种玉米双抗12-5(含Cry1Ab+Cry2Aj+G10evoepsps)及其对照品种宏硕89...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于2018年年底开始侵入我国,对玉米等农作物的潜在危害巨大,而我国对转基因玉米研发与商业化正在有序推进。鉴此,以2组转基因品种玉米双抗12-5(含Cry1Ab+Cry2Aj+G10evoepsps)及其对照品种宏硕899,DBN9936(含Cry1Ab+epsps)及其对照品种Nonghua 816(含epsps)为材料,研究其对草地贪夜蛾存活率、发育速率、繁殖率等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转基因玉米品种双抗12-5和DBN9936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累计致死率分别为19.07%和80.27%,而对照品种分别为5.46%和54.17%,其中转基因玉米品种DBN9936与对照品种Nonghua 816间差异显著。从1龄幼虫开始喂养转基因玉米DBN9936,2龄幼虫存活率仅为31.11%(对照为75.56%),而喂饲双抗12-5存活率达87.78%(对照为96.67%);若从4龄幼虫开始喂养,其5龄幼虫的存活率达93.33%(对照为100%),而双抗12-5为94.44%(对照为100%)。取食2转基因玉米品种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蛹发育历期明显长于对照组,种群趋势指数I由大到小依次为宏硕899(235.24)、双抗12-5(81.64)、Nonghua 816(80.47)和DBN9936(15.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草地贪夜蛾 生长发育 种群增长 致死率
下载PDF
添加营养物对椭圆食粉螨的种群增殖及体内营养物质的影响
7
作者 韩银彪 薛丁榕 +3 位作者 王士博 郑丹 吕建华 伍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椭圆食粉螨是仓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螨之一,也是储粮害虫天敌马六甲肉食螨规模扩繁的优势猎物,椭圆食粉螨高质量和规模化饲养是推动储粮害虫捕食螨防生防技术应用的保障。为了提高椭圆食粉螨扩繁效率,研究对椭圆食粉螨饲料进行优化... 椭圆食粉螨是仓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螨之一,也是储粮害虫天敌马六甲肉食螨规模扩繁的优势猎物,椭圆食粉螨高质量和规模化饲养是推动储粮害虫捕食螨防生防技术应用的保障。为了提高椭圆食粉螨扩繁效率,研究对椭圆食粉螨饲料进行优化,采用在麦麸中添加酵母粉、糖和氨基酸物质的方式,筛选出3种添加物组合的最优比例,在此条件下测定椭圆食粉螨体内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初步分析添加物对体内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酵母粉、绵白糖、L-缬氨酸3种添加物在饲料中分别作为单一因素,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15%、20%、1%时,椭圆食粉螨种群密度最大值增长倍数较大,分别为5.84、2.02和1.74倍。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筛选出3种添加物混合添加的最优组合,当添加质量分数为啤酒酵母粉15%、绵白糖17%、L-缬氨酸1%时,椭圆食粉螨种群增长最大。最优组合饲养条件下椭圆食粉螨体内营养成分含量显著提升,游离脂肪酸、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增长幅度分别为652%、96%和71%。研究为提高椭圆食粉螨的饲养效率提供参考,服务于马六甲肉食螨规模化饲养,推动储粮害虫捕食螨天敌防控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食粉螨 种群增长曲线 添加比例 体内营养含量 马六甲肉食螨
下载PDF
果蝇种群增长实验的一些改进
8
作者 胡景瑞 王君 赵沛荣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11期44-45,共2页
本文通过实验装置、麻醉方法等的创新设计,解决了在探究果蝇种群增长实验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可提高该实验的成功率,降低了实验的难度。
关键词 果蝇 种群增长 实验 创新与改进
下载PDF
乳酸菌联合小球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9
作者 马青彬 刘芳 +2 位作者 梁芳 邢冬飞 孙娜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2期81-86,共6页
为研究乳酸菌联合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种群增长的影响,以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轮虫池冬卵孵化的轮虫为试验对象,以小球藻为轮虫基础饵料并添加不同浓度的微生态制剂乳酸菌(Lactic acid bac... 为研究乳酸菌联合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种群增长的影响,以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轮虫池冬卵孵化的轮虫为试验对象,以小球藻为轮虫基础饵料并添加不同浓度的微生态制剂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设置乳酸菌的浓度梯度为0(对照组)、1×10^(8) cells/mL、2×10^(8) cells/mL、5×10^(8) cells/mL、10×10^(8) cells/mL,连续观察4d,对轮虫种群密度、抱卵率和平均增长率等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轮虫种群密度起始相同的情况下,添加适宜浓度的乳酸菌处理组轮虫最大种群密度、抱卵率和平均增长率是同时期对照组的3倍、3倍和5倍(P<0.05),且能有效降低培养水体pH使其在轮虫生长适宜范围内。结果表明以小球藻为轮虫基础饵料,添加一定浓度的乳酸菌有利于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繁殖,可以提高轮虫的种群数量,促进种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种群密度 种群增长
下载PDF
海南南湾猕猴种群增长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江海声 练健生 +2 位作者 冯敏 王骏 李艳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对海南南湾猕猴1965~1994年间的种群动态和雌性猴生命表的研究表明,该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1987年后种群增长率和繁殖率有所下降,猴群中非成年猴比例已不足50%。半驯化雌性猴的逐年存活率到17岁仍达0.58... 对海南南湾猕猴1965~1994年间的种群动态和雌性猴生命表的研究表明,该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1987年后种群增长率和繁殖率有所下降,猴群中非成年猴比例已不足50%。半驯化雌性猴的逐年存活率到17岁仍达0.58,通过对存活曲线和寿命期望曲线的分析,南湾雌猴寿命可达33~38岁。婴猴死亡率较低、成年猴死亡率较高,存活曲线属Ⅰ形即凸形。研究表明静态生命表编制方法不适于灵长类,在建立标准化存活曲线时应考虑种群综合死亡系数。猕猴通过存活率、繁殖率、群体结构变化等社群调节机制达到种群平衡。对南湾猕猴近年内每年可捕捉利用100~150只左右,10岁以上的猴应占50%以上,在不影响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可适当多捕一些成年雄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增长 调节 群体结构 生命表
下载PDF
旅游对南湾猕猴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江海声 王骏 刘振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6-171,共6页
1984-1989年到海南省南湾旅游观猴人数年均增长69.8%,现每年接待游人逾10万人次。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开发旅游后猕猴繁殖率下降,新生猴死亡率提高,人工投喂半驯化猴群延长了猴群分群时间,导致猕猴种群增长减慢。在... 1984-1989年到海南省南湾旅游观猴人数年均增长69.8%,现每年接待游人逾10万人次。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开发旅游后猕猴繁殖率下降,新生猴死亡率提高,人工投喂半驯化猴群延长了猴群分群时间,导致猕猴种群增长减慢。在热带地区人工投食对猕猴的繁殖季节无明显影响。在开展旅游时,应针对上述问题加强旅游管理措施,以利于猕猴种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猕猴 种群增长 南湾 海南
下载PDF
pH值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金秋 李德尚 +1 位作者 罗一兵 王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35-438,共4页
采用种群积累培养法,实验观察了 pH在3.5~11.5之间(间隔 1)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的增长及繁殖.结果表明,该轮虫种群在PH6.5~8.5之间增 长较快, 8. 5时增... 采用种群积累培养法,实验观察了 pH在3.5~11.5之间(间隔 1)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的增长及繁殖.结果表明,该轮虫种群在PH6.5~8.5之间增 长较快, 8. 5时增长最快,即瞬时增长率 r和种群密度较大和最大; pH在 3. 5~4. 5和 9. 5 ~10. 5之间,种群为负增长,即 r为负值; pH在 5. 5~9. 5之间种群为正增长,即正为正 值.该轮虫存活的pH上限为11.5,下限为3.5.在种群增长最适pH(8.5)条件下,该轮虫 的繁殖最快,即绝对带卵量最高(132个·ml-1);pH在9.5时,其相对带卵量最高.为其它 pH值条件下的2~4倍.本研究结果可为淡水轮虫的大批量培养提供可靠的pH值技术指 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花臂尾轮虫 种群增长 繁殖 PH值
下载PDF
4种生化物质对棉蚜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陆宴辉 李晓慧 +5 位作者 薛文杰 杨海燕 刘洋 王峰 余月书 杨益众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7,共5页
在棉蚜人工营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单宁酸、棉酚、脯氨酸和酪氨酸4种生化物质,反馈饲养棉蚜,以检测其对棉蚜种群的增长效应。结果表明:4种生化物质,当浓度在200 m g.k-g 1以上时,棉蚜在短时间内全部死亡,且不产仔;当浓度为100或50 m... 在棉蚜人工营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单宁酸、棉酚、脯氨酸和酪氨酸4种生化物质,反馈饲养棉蚜,以检测其对棉蚜种群的增长效应。结果表明:4种生化物质,当浓度在200 m g.k-g 1以上时,棉蚜在短时间内全部死亡,且不产仔;当浓度为100或50 m g.kg-1时,棉酚和单宁酸对棉蚜的存活率、繁殖力及种群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100、50及25 m g.k-g 1时,脯氨酸和酪氨酸对棉蚜种群的增长均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完全去除这两种物质后棉蚜种群的增长速度也低于对照,说明脯氨酸和酪氨酸对棉蚜种群的增长具有营养和抗虫的“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生化物质 反馈饲养 种群增长
下载PDF
温度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治军 张友军 +2 位作者 徐宝云 朱国仁 吴青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8-1177,共10页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温度是决定蓟马能否建立稳定种群的最基本因素。为明确温度对西花蓟马种群增长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西花蓟马在15℃,20℃,25℃,30℃和35℃温度条件下的生...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温度是决定蓟马能否建立稳定种群的最基本因素。为明确温度对西花蓟马种群增长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西花蓟马在15℃,20℃,25℃,30℃和35℃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存活与繁殖能力,并计算各温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参数。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西花蓟马不能完成发育,其他温度条件下西花蓟马从卵孵化至蛹羽化成成虫,以20℃条件下的存活率最高,为62.8%。西花蓟马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明显加快,在15℃下,完成发育需要近30d;而在30℃下,西花蓟马完成发育仅需10d左右。西花蓟马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在15℃下,平均寿命为36d,最长寿命达60d;在30℃下,西花蓟马的平均寿命为10d。西花蓟马在15℃,20℃和25℃条件下的平均繁殖力差异不显著,分别为37.70,32.56,37.80头1龄若虫/雌,但显著高于30℃条件下的平均繁殖力(9.36头1龄若虫/雌)。西花蓟马的种群增长参数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在25℃时达最高值,分别为20.10和0.178d-1,而在15℃下分别仅为18.67和0.096d-1。据此得出,20~25℃是最适宜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繁殖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西花蓟马种群增长。西花蓟马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4℃,充分完成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为208.0日·度。不考虑其他阻碍生长发育因素的情况下,华南、华中、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年发生代数分别为24~26,16~18,13~14和1~4代,西南地区昆明与丽江分别为13~15和8~10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温度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种群增长 年发生代数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玉米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丽莉 王振营 +2 位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花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7-1080,共4页
在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研究了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取食表达cry1Ab杀虫蛋白Bt抗虫玉米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两种不同Bt玉米杂交种DK647BTY(MON810转化事件)和NX4777(B t11转化事件)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均... 在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研究了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取食表达cry1Ab杀虫蛋白Bt抗虫玉米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两种不同Bt玉米杂交种DK647BTY(MON810转化事件)和NX4777(B t11转化事件)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均无明显的不利影响,玉米蚜在DK647BTY和NX4777两种Bt玉米品种上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净增殖率R0与各自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玉米蚜有翅蚜比率、各龄若虫的死亡率在Bt玉米和对照以及不同品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Bt玉米对玉米蚜的寿命和繁殖历期也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玉米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玉米 CRY1AB杀虫蛋白 玉米蚜 种群增长
下载PDF
芒果花果期蓟马寄主植物间迁移对其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韩冬银 邢楚明 +4 位作者 李磊 牛黎明 陈俊谕 张方平 符悦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3-730,共8页
【目的】为弄清芒果花果期蓟马种群数量增长是否受其寄主间迁移活动的影响。【方法】用粘虫板和直接调查定期定点监测了露地开放和罩网隔离条件下地面有草和地面无草及开放条件下果园周边东、南、西、北和果园中不同方位蓟马的种群消长... 【目的】为弄清芒果花果期蓟马种群数量增长是否受其寄主间迁移活动的影响。【方法】用粘虫板和直接调查定期定点监测了露地开放和罩网隔离条件下地面有草和地面无草及开放条件下果园周边东、南、西、北和果园中不同方位蓟马的种群消长情况。【结果】在芒果花果期,随着花期的到来,开放条件下有草和无草两处理诱集到的蓟马虫量显著增加;隔离条件下有草和无草两处理诱虫量除谢花至座果期有所增加外,其他时间诱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开放条件下的诱虫量始终显著高于隔离条件下的。谢花至座果期是整个花果期蓟马发生最高峰。粘虫板诱集到的虫量与芒果植株上的蓟马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趋势。芒果园周边南侧的虫量在初抽花穗期到初花期以及谢花到小果期两个时期显著高于果园中间蓟马虫量。【结论】蓟马种群数量在芒果花期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蓟马从其他植物向芒果迁移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芒果 寄主植物 迁移 种群增长 花果期
下载PDF
温度对玉米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永宏 苏丽 仵均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研究了温度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Fitch种群存活率、生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蚜种群的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倍增时间及稳定年龄组配等种群参数。在 1 0℃和 3 5℃条件下 ,玉米蚜若蚜的死亡... 研究了温度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Fitch种群存活率、生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蚜种群的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倍增时间及稳定年龄组配等种群参数。在 1 0℃和 3 5℃条件下 ,玉米蚜若蚜的死亡率较高 ,特别是 4龄若蚜 ;2 5℃最适宜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玉米蚜 种群增长
下载PDF
温度对水螅种群增长和个体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海龙 胡好远 +2 位作者 郝家胜 丁延胜 毛得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以枝角类为食物,在10℃、20℃和30℃三种温度下,研究了温度对水螅(Hydrasp.)种群密度、种群增长率和个体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水螅种群密度和个体体积由极显著影响。在培养初期,30℃下的水螅种群密度最大;而...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以枝角类为食物,在10℃、20℃和30℃三种温度下,研究了温度对水螅(Hydrasp.)种群密度、种群增长率和个体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水螅种群密度和个体体积由极显著影响。在培养初期,30℃下的水螅种群密度最大;而在培养后期,20℃下的水螅种群密度则显著大于30℃下的值;10℃下的值则始终最小。在同一温度下,种群增长率均与时间呈曲线相关,10℃、20℃、30℃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433X2-0.00262X+0.00332、Y=-0.003367X2+0.068335X-0.066489、Y=-0.018469X2+0.188952X-0.030933。在研究范围内,30℃的水螅个体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螅 温度 种群增长 个体大小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种群增长模型及参数估计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新运 赵善伦 +1 位作者 尤作亮 余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1-316,共6页
通过对种群增长的非线性制约机制的数学形态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种群增长数学模型其解析解为:该模型当非线性密度制约指数s<1,s=1,s>1及s→∞时分别对应于Smith,Logistic,崔-Lawson及指数增长模型,具有自适应性。本文还提出了... 通过对种群增长的非线性制约机制的数学形态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种群增长数学模型其解析解为:该模型当非线性密度制约指数s<1,s=1,s>1及s→∞时分别对应于Smith,Logistic,崔-Lawson及指数增长模型,具有自适应性。本文还提出了一种种群增长模型参数估计的搜索寻化方法,只要给出参数的一组启动值,通过逐步搜索可以任意精度近近参数的真优值。利用本文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对Gause的草履虫实验数据和济南市灵岩山侧柏生长资料分别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自适应模型的拟会精度明显优于Logistic模型,也优于崔-Lawson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生态学 自适应 种群增长模型 参数估计
下载PDF
棕榈蓟马在茄子上的种群增长、分布和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顾秀慧 贝亚维 +1 位作者 高春先 陈华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66-868,共3页
棕榈蓟马在茄子上的种群增长 ,用种群增长模型来分析 ,露地栽培的成虫、若虫种群增长率r分别为0 .0 6 30和 0 .0 80 1,设施栽培分别为 0 .0 983和 0 .10 36 .设施栽培的逻辑斯蒂曲线的K值为 33 .90 ,明显大于露地栽培的K值 2 3 .5 0 .... 棕榈蓟马在茄子上的种群增长 ,用种群增长模型来分析 ,露地栽培的成虫、若虫种群增长率r分别为0 .0 6 30和 0 .0 80 1,设施栽培分别为 0 .0 983和 0 .10 36 .设施栽培的逻辑斯蒂曲线的K值为 33 .90 ,明显大于露地栽培的K值 2 3 .5 0 .棕榈蓟马种群在茄子上空间分布调查结果 ,成、若虫的M M回归式分别为M =0 .6 0 11+1.46 8M和M =7.2 5 15 + 2 .0 6 40M .成虫 +若虫的M M回归式为M =7.5 138+ 1.9119M .在每抽样单元平均密度在 10~ 10 0头时 ,所需样本数量为 78~ 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蓟马 种群增长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茄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