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历史回归法的辽宁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 被引量:18
1
作者 翟晴飞 敖雪 +3 位作者 袁健 单楠 刘继 曹剑秋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6期96-104,共9页
利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分析方法,选取1961—1990年辽宁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历史样本,以铁岭地区作为对比区对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结合探空、雷达、数值模式资料和作业参... 利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分析方法,选取1961—1990年辽宁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历史样本,以铁岭地区作为对比区对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结合探空、雷达、数值模式资料和作业参数分析可知,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符合人工增雨作业的合理性要求,绝对增雨量为20.06 mm,相对增雨率为119.43%,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与国内其他省份应用相同方法进行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个例对比发现,统计变量的选取对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较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区域历史回归法 绝对增雨 相对增雨率
下载PDF
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钟小英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年第2期91-93,I0002,共4页
采用2009年12月~2010年1月广西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数据,结合作业期间的相关气象资料,分析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结果表明,在影响广西的天气系统总体偏弱的情况下,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出现明显增强,降雨明显增加,降雨实... 采用2009年12月~2010年1月广西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数据,结合作业期间的相关气象资料,分析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结果表明,在影响广西的天气系统总体偏弱的情况下,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出现明显增强,降雨明显增加,降雨实况均比常年同期偏多,偏多程度在1成~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人工增雨 效果分析 增雨率
下载PDF
利用三维混合云模式进行黄河上游单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方法的探讨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黎俊 孙安平 郭学良 《青海科技》 2006年第4期20-23,共4页
本文根据黄河上游的云及降水特点,引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发的三维积层混合云模式,分别进行了自然云降水和催化作业云降水的数值模拟试验及催化增雨效率的计算,并结合实际作业过程进行了单次人工增雨效果评估方法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三维积层混合云模式 单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 数值模拟试验 区域平均增雨率 黄河上游
下载PDF
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方案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讨论
4
作者 王俊 《海洋气象学报》 2020年第4期33-41,共9页
基于理想化的人工增雨概念模型,分析了地面增雨作业效果检验试验区设计的基本特征,以及作业轮次、云系移动速度、催化云系对试验区中雨量点的覆盖率等因素对效果评估的影响,主要结果为:1)云系移动速度应该作为目标云选取的一个重要指标... 基于理想化的人工增雨概念模型,分析了地面增雨作业效果检验试验区设计的基本特征,以及作业轮次、云系移动速度、催化云系对试验区中雨量点的覆盖率等因素对效果评估的影响,主要结果为:1)云系移动速度应该作为目标云选取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试验区的长度和作业点的布局,对效果评估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移动速度的目标云系将人工增加的降水分散到不同的区域,增加了效果评估的难度。2)存在一段最短时间的雨量资料可以用于效果评估,它由试验区长度、作业时间和目标云移动速度共同决定。3)分别给出了作业时间与用于效果统计的雨量时间之比、催化云系对试验区雨量点的覆盖率影响相对增雨率的计算公式,据此定量分析了以色列Ⅰ随机试验资料,结果表明要评估出一定的相对增雨率,需要人工催化云系具有较大的增雨量,即较为显著地改变自然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效果检验 方案设计 试验区 相对增雨率
下载PDF
基于CA-FCM方法的飞机增雨效果检验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沙修竹 邵振平 +1 位作者 刘艳华 王山海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年第2期78-84,共7页
采用河南省2013—2017年飞机增雨作业资料,利用CA-FCM方法进行增雨效果检验,以探究CA-FCM方法在河南区域飞机增雨效果检验中的合理性及适用性,并分析相对增雨率与季节、检验物理量、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A-FCM方法... 采用河南省2013—2017年飞机增雨作业资料,利用CA-FCM方法进行增雨效果检验,以探究CA-FCM方法在河南区域飞机增雨效果检验中的合理性及适用性,并分析相对增雨率与季节、检验物理量、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A-FCM方法应用于河南省飞机增雨效果检验,能够获得定量而合理的增雨效果。多数作业相对增雨率0%—40%,少数作业存在减雨效果。研究中春季、夏季、秋季相对增雨率分别为20.8%、22.4%、-22.6%。春季、夏季飞机增雨效果明显优于秋季,一半的秋季增雨作业呈减雨效果,这可能与作业云层可播性条件有较大关系,春季、夏季云层可播性条件优于秋季。显著性检验表明,65%的作业增雨效果显著。增雨作业区域的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越大,相对增雨率显著增加。具有“作业前回波30—50 dBz”、“作业云层尺度较大”条件的作业,易产生一定增雨效果;作业云层回波20—30 dBz,易产生减雨效果;回波强度及面积的维持或增强对增雨效果有明显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相对增雨率 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
下载PDF
武汉一次对流云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综合观测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德俊 唐仁茂 +3 位作者 江鸿 袁正腾 陈英英 熊洁 《干旱气象》 2016年第2期362-369,共8页
为了收集整理对流云人工增雨效果的相关证据,利用雨滴谱、GPS/MET水汽、多普勒雷达和地面分钟雨量观测资料,对2014年9月28~29日武汉一次对流云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效果分析检验。结果表明:(1)对流层中低层上干下湿结构有利于对... 为了收集整理对流云人工增雨效果的相关证据,利用雨滴谱、GPS/MET水汽、多普勒雷达和地面分钟雨量观测资料,对2014年9月28~29日武汉一次对流云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效果分析检验。结果表明:(1)对流层中低层上干下湿结构有利于对流发生,作业前水汽向武汉附近集中,雷达回波顶高为10 km左右,且作业目标云处于新生或发展阶段,具有较好的作业条件;(2)通过催化目标云与对比云的对比分析发现,催化后对流单体的最大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液态水含量和强回波面积等物理参量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整个生命史延长30 min以上,其中F1对流单体经催化后在00:33~00:51经过武汉观测站,形成的降水粒子在1.85 mm粒径处出现峰值,且粒径和数浓度快速增长至最大;(3)3个目标云此次催化后的增雨率均超过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谱 对流单体 催化目标云 对比云 增雨率
下载PDF
基于区域多参量动态对比法的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技术优化研究
7
作者 李德俊 王飞 +4 位作者 柳草 祝传栋 叶建元 易柯欣 汪天怡 《暴雨灾害》 2022年第5期588-597,共10页
为了优化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提出了区域多参量动态对比法(以下简称K值法),并使用该方法对2015-2017年选取的26次地面增雨作业,从不同参量、不同作业工具、不同作业剂量和不同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效果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地面催化作业... 为了优化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提出了区域多参量动态对比法(以下简称K值法),并使用该方法对2015-2017年选取的26次地面增雨作业,从不同参量、不同作业工具、不同作业剂量和不同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效果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地面催化作业有较好的增雨效果,作业后3 h内的增雨率为14.4%,2 h时增雨效果最好;不同作业工具比较,火箭增雨速度快且增雨率大,增雨效果比高炮好;不同作业剂量比较,单次高炮作业剂量N≤35发、单次火箭作业剂量21的时效延长1 h,技术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人工增雨 技术优化 作业效果评估 区域多参量动态对比法 增雨率
下载PDF
平远一次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青 曾惠娟 +2 位作者 刘导 高国靖 曾东好 《广东水利水电》 2018年第12期80-84,共5页
采用相关区域降水数据以及同期相关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统计检验和线性拟合的方法,对平远2018年5月7日16:30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和作业后的效果评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作业时,天气形势和雷达实况资料均符合作业条件。作业前,平远人... 采用相关区域降水数据以及同期相关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统计检验和线性拟合的方法,对平远2018年5月7日16:30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和作业后的效果评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作业时,天气形势和雷达实况资料均符合作业条件。作业前,平远人工增雨作业区域与选定的对比区降雨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两者实测降雨量与拟合值对比分析可知,作业后15~45 min内的平均增雨率达到41. 5%。因而,降雨云团经过人工增雨火箭的催化影响,人工增雨作业的影响区域降雨量依次出现明显增大趋势,此次作业时机选择合适,作业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平远 增雨率 作业
下载PDF
基于区域历史回归法的成都地区人工增雨效果检验
9
作者 张义 孙根厚 严晓强 《干旱气象》 2022年第4期640-645,共6页
为了评估成都市人工增雨作业效果,采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成都地区2011—2019年冬半年人工增雨效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成都市冬半年平均各月增雨量为0.14~3.53 mm,相对增雨率为2.14%~32.14%,其中2月和11月增雨效果最佳,平均... 为了评估成都市人工增雨作业效果,采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成都地区2011—2019年冬半年人工增雨效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成都市冬半年平均各月增雨量为0.14~3.53 mm,相对增雨率为2.14%~32.14%,其中2月和11月增雨效果最佳,平均绝对增雨量分别为2.74 mm和3.53 mm,平均相对增雨率分别为32.14%和28.06%,而1月增雨效果最差。近9 a冬半年累计人工增雨量为88.8 mm,多年平均为9.9 mm,相对增雨率为19.06%,增雨效果显著。这对科学开展成都地区飞机增雨作业、提高增雨效率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区域历史回归法 绝对增雨 相对增雨率
下载PDF
成都地区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分析
10
作者 张义 严晓强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S01期65-69,共5页
采用三种统计方法对成都地区近10a的人工增雨效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序列分析法、区域对比分析法以及区域历史回归分析法分别计算成都地区平均增雨效率为13.81%,20.42%和19.06%,平均增雨量为1.7mm、1.57mm和1.97mm,增雨效果显著。... 采用三种统计方法对成都地区近10a的人工增雨效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序列分析法、区域对比分析法以及区域历史回归分析法分别计算成都地区平均增雨效率为13.81%,20.42%和19.06%,平均增雨量为1.7mm、1.57mm和1.97mm,增雨效果显著。区域历史回归分析法相对于序列分析法、区域对比分析法评估结果相对客观,更适用于成都地区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评估。在人工增雨作业的影响下,成都地区生态植被近10a主要呈增长趋势,其中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附近叶面积指数增加显著,增加值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法 区域对比分析法 区域历史回归分析法 相对增雨率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密云水库蓄水型增水作业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秦长学 张蔷 +2 位作者 李书严 刘丰 赵习芳 《气象科技》 2005年第S1期74-77,共4页
为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密云水库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飞机、火箭蓄水型人工增雨作业。由于2种工具作业影响区域在时、空上互相覆盖,所以需研究对飞机、火箭增雨作业综合评估方法。此方法依据长序列历史资料和较长作业资料,分别... 为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密云水库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飞机、火箭蓄水型人工增雨作业。由于2种工具作业影响区域在时、空上互相覆盖,所以需研究对飞机、火箭增雨作业综合评估方法。此方法依据长序列历史资料和较长作业资料,分别对飞机和火箭增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其分析结果为基础,使用催化覆盖面积加权法分析综合增雨率,得出2004年密云水库流域增雨作业可增加降水量1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增水作业 综合增雨率 效果评估
下载PDF
沂南人影结构及混合云增雨技术研究
12
作者 谢璀毓 庄启华 +3 位作者 张玉红 战玉沈 孙亚峰 马小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自然科学》 2015年第8期195-196,共2页
随着沂南近地层人影组网与地面自动气象站网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人影工具的业务化运行,人工增雨作业所需的高密度资料得以大量获取。但由于缺乏对资料的系统性应用研究,以致在增雨作业的应用中仍存在局限性。本研究通过汇总近几年的沂... 随着沂南近地层人影组网与地面自动气象站网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人影工具的业务化运行,人工增雨作业所需的高密度资料得以大量获取。但由于缺乏对资料的系统性应用研究,以致在增雨作业的应用中仍存在局限性。本研究通过汇总近几年的沂南的人影作业体系、结构,用雷达回波资料结合自动站降水资料分析近几年的重要天气过程和人工增雨作业信息,总结出沂南混合云增雨的有利条件,提出增雨技术指标,并对此指标下的增雨效果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用本研究总结得到的技术指标指导人影作业可使增雨率明显增大,可利用该指标形成有效的混合云人工增雨技术指导模式,对沂南防灾减灾提供气象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影结构 混合云增雨 增雨率 效果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