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正片联合坦洛新片治疗输尿管壁内段结石的效果
1
作者 宋群 杨海蛟 +1 位作者 蒋颖 李卓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八正片联合坦洛新片治疗输尿管壁内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输尿管壁内段结石的患者93例,其中9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2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对照组患者口服坦洛新片... 目的探讨八正片联合坦洛新片治疗输尿管壁内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输尿管壁内段结石的患者93例,其中9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2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对照组患者口服坦洛新片,观察组口服八正片联合坦洛新片,均持续治疗15 d。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结石排净率;统计2组肾绞痛发作率、抗生素使用率、止痛药使用率、结石排净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及尿生化指标(尿酸、尿草酸和尿钙)水平。记录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各时间点结石排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绞痛发作率、抗生素使用率、止痛药使用率、结石排净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用药3、5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尿管壁内段结石患者肌酐、尿素氮及尿酸、尿草酸和尿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56%,高于对照组的11.11%(P>0.05)。结论八正片联合坦洛新片治疗输尿管壁内段结石疗效显著,可缓解症状,提高结石排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正片 坦洛新片 输尿管壁内段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现状
2
作者 齐祥涛 刘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224-227,共4页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根据Stanford分型IMH可以分为A型和B型,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主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和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急性发作的胸痛通常为首发或唯一症状。可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CT...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根据Stanford分型IMH可以分为A型和B型,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主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和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急性发作的胸痛通常为首发或唯一症状。可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CT和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诊断,其中以CT为首选检查。Stanford A型IMH目前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也有进行药物治疗的研究和报道;Stanford B型IMH一般以药物治疗为首选。目前Stanford A型IMH并发症和死亡率均高于B型。本文主要对IMH的病理学特点、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影像学动态变化及预后
3
作者 刘艳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81-0185,共5页
观察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筛选2013年8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赤峰市医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心外科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57例入选本研究,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57例主... 观察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筛选2013年8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赤峰市医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心外科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57例入选本研究,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57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其中Stanford A型患者14例,Stanford B型患者43例。平均随访1个月,随访期间,17例(32.1%)患者出现主动脉不良事件,其中1例演变为主动脉夹层,16例出现穿透性主动脉溃疡。结论 对于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主动脉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发病30天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影像学 预后
下载PDF
多排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4
作者 许妍 刘家祎 +1 位作者 刘东婷 温兆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970-973,共4页
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是一种血管壁完整性受损且临床表现危急的疾病,约占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5%~20%,在亚洲人群中则高达30%~40%[1]。与主动脉夹层一样,按照Stanford标准将IMH分为A型(30%~40%)和B型(60%~70%)。
关键词 壁内血肿 多排CT 高风险影像特征 影像组学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54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10年生存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马金辉 朱亚东 +3 位作者 陈江波 崔明哲 梁凯 翟水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3-57,62,共6页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方式治疗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临床效果和风险。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4例B型IMH行TEV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方式治疗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临床效果和风险。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4例B型IMH行TEV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EVAR治疗54例B型IMH,技术成功率100%。其中单纯行TEVAR36例,左锁骨下动脉(LSA)开口部分覆盖6例,LSA开口全部覆盖2例,LSA重建10例。围术期1例逆撕A型主动脉夹层行外科手术,1例出现脑梗死给予保守治疗,1例因出现新发破口再次干预行TEVAR,所有患者全部存活出院。随访13~112个月,平均随访(63±10.5)个月,失访3例,有效随访率94%。随访患者共6例死亡,2例患者再干预手术,K-M生存曲线显示10年总存活率79.8%。结论:B型IMH行TEVAR技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远期预后好。然而,围术期有逆撕A型主动脉夹层及脑梗死等风险。对于血肿累及LSA开口导致近端锚定区不足的患者,尽可能选择个体化方案重建LSA,部分覆盖或者完全覆盖LSA开口一定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
下载PDF
小儿输尿管镜联合电切镜治疗输尿管开口狭窄的膀胱壁内段结石临床应用
6
作者 于杰 邓争鸣 +7 位作者 董永 李友念 李响 黄明杰 丁云涛 赵小东 刘杰 欧明白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0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输尿管开口狭窄的膀胱壁内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泌尿外科于2018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需要采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485例。输尿管壁内段结石126例,其中21例...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输尿管开口狭窄的膀胱壁内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泌尿外科于2018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需要采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485例。输尿管壁内段结石126例,其中21例因常规输尿管镜碎石失败,改行等离子电切镜切开输尿管开口后再联合小儿输尿管镜碎石。结果21例手术均成功,无结石上移,无输尿管穿孔损伤,无严重血尿,碎石取石率100%。门诊定期随访3~24个月,未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狭窄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小儿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输尿管开口狭窄的膀胱壁内段结石,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输尿管镜 电切镜 膀胱壁内段结石 输尿管口切开术
下载PDF
阑尾黏液腺癌、壁内转移伴多原发癌1例
7
作者 邓润钧 王燕平 +5 位作者 张晓华 吴军 曹艳敏 杨洪超 孙方利 常方芝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7期926-928,共3页
阑尾黏液腺癌是发生于阑尾的恶性肿瘤之一,第五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定义其病理学特点是超过50%的病灶包含异型细胞和细胞外粘蛋白。其发病率低,源于美国的数据显示,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0.4%~1%[1],近年呈升高趋势[2],而我国尚... 阑尾黏液腺癌是发生于阑尾的恶性肿瘤之一,第五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定义其病理学特点是超过50%的病灶包含异型细胞和细胞外粘蛋白。其发病率低,源于美国的数据显示,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0.4%~1%[1],近年呈升高趋势[2],而我国尚无确切数据报道。壁内转移是原发肿瘤通过壁内淋巴系统进行消化道内的扩散方式,在结直肠癌罕见。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往往隐匿性发作,临床症状不典型,且有异时癌表现,可与原发癌转移相混淆,临床上易被忽略。现报道1例我院近期收治的阑尾黏液腺癌、壁内转移并多原发癌(乳腺癌)病例,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诊疗方案,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黏液腺癌 壁内转移 多原发癌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影像学表现
8
作者 罗世雯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5期149-152,161,共5页
目的探究对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其影像学具体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8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通过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 目的探究对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其影像学具体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8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通过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以及曲面重建,继而观察并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受累解剖部位、分型、影像学特征以及厚度对受累主动脉管径造成的影响。结果多平面重建(MPR)、横断位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组(CPR)均可以直接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病变特征,平扫环形、新月形高密度影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急性期确定诊断有价值。环形、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分别有44、38例,平均CT值(42.86±14.56)HU。主动脉弓、升主动脉以及胸段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是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主要受累部位,本研究8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受累主动脉共82例,其中胸降主动脉37例(占比41.57%)、腹主动脉25例(占比28.08%)、升主动脉18例(占比20.22%),主动脉弓9例(占比10.11%)。8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Stanford A型共有19例(占比23.17%),其余63例均为Stanford B型(占比76.82%)。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并发症以合并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主动脉夹层为主,本研究中合并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有9例(占比10.97%),以“主动脉管壁不光滑”为主要表现,且局限性龛影形成。结论对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具有显著价值,可直接反映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影像学特点,继而帮助临床尽早并准确开展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人食管壁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小勇 李艳 +3 位作者 邓义波 黄建 朱磊 陈道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247,共6页
目的探讨人食管壁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幼年尸体标本14例和成人标本4例,共计18例,采用硅胶血管灌注和再改良Sihler神经染色法相结合来显示人食管壁内血管及神经。结果人食管壁内血管整体分布以胸下段及腹段较密... 目的探讨人食管壁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幼年尸体标本14例和成人标本4例,共计18例,采用硅胶血管灌注和再改良Sihler神经染色法相结合来显示人食管壁内血管及神经。结果人食管壁内血管整体分布以胸下段及腹段较密集,而颈段和胸上段相对较稀疏,整体前壁内血管较后壁内稀疏,壁内血管的细小分支间形成广泛的网状吻合。人食管壁内神经整体分布以腹段分布最稀疏,胸段壁内神经分布最多密集,但颈胸段壁内神经均衡分布,颈段上部可与来自于咽丛的神经分支形成吻合,食管壁内神经形成网状环路吻合。食管壁内血管与神经之间无明显的伴行关系。结论人食管壁内血管和神经分布均呈现网状吻合,但两者之间无明显伴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内血管 壁内神经 食管 再改良Sihler染色 硅胶血管灌注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分析及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15
10
作者 魏以桢 吕滨 +3 位作者 支爱华 高鑫 蒙延海 常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来院确诊的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07-08到2009-06连续58例经64排螺旋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确诊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58例主动脉壁内血... 目的:分析急诊来院确诊的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07-08到2009-06连续58例经64排螺旋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确诊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58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男4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62±10.48)岁,47例(81.0%)有高血压病史,56例(96.6%)有急性胸背部疼痛,64排螺旋增强CT均可见异常征象,其中Stanford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6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52例。均给予降压和负性肌力药物治疗。54例内科药物治疗,4例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术。随访48例,平均随访时间(10.16±6.14)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存活,在2周至3个月期间30例(62.5%)患者血肿部分或完全吸收。1例患者CT复查形成Stanford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仍保守治疗,2例患者仍有心慌、气短,偶有胸背痛的症状,其余患者恢复满意。4例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术的患者均恢复满意。结论:64排螺旋增强CT有助于提高主动脉壁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改善预后。对大多数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药物治疗效果满意。介入覆膜支架对有破裂风险的高危患者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内血肿 诊断 治疗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随访 预后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面螺旋CT诊断 被引量:26
11
作者 赵绍宏 蔡祖龙 +2 位作者 刘新 赵红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面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3例怀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多层面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两名有经验的心血管放射医师按照CT标准做出诊断。使用16排多层面螺旋CT获得1.25mm层厚(1mm重建... 目的:评价多层面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3例怀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多层面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两名有经验的心血管放射医师按照CT标准做出诊断。使用16排多层面螺旋CT获得1.25mm层厚(1mm重建间隔)图像,应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重建等方法显示壁内血肿及穿透溃疡。结果:23例主动脉壁内血肿中,1例A型,22例B型;B型壁内血肿中,仅累及降主动脉的8例,胸腹主动脉受累11例,局限于腹主动脉3例;11例壁内血肿伴主动脉穿透溃疡,其中2例行带膜内支架治疗。结论:多层面螺旋CT能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壁内血肿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子川 黄连军 +2 位作者 杨剑 蒋世良 戴汝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分析总结主动脉壁内血肿 (AIH)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 8例影像学资料完整的AIH病例 ,分析其胸部X线平片、CT、MRI及血管造影特点。结果  8例AIH ,1例累及升主动脉根部至腹主动脉远端 ,1例累及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 ,6例... 目的 分析总结主动脉壁内血肿 (AIH)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 8例影像学资料完整的AIH病例 ,分析其胸部X线平片、CT、MRI及血管造影特点。结果  8例AIH ,1例累及升主动脉根部至腹主动脉远端 ,1例累及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 ,6例累及降主动脉和 /或腹主动脉 ,其中 2例为降主动脉近中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穿通溃疡 (PAU)形成局部AIH。胸部X线平片、增强CT、MRI及血管造影均可见阳性征象 ,CT、MRI直接观察到病变程度及累及的范围。结论 CT和MRI是确诊AIH的最主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胸部X线检查 CT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 降主动脉造影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健 蒋华东 +3 位作者 吕传国 薛春华 范晔辉 张亚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表现。结果按Stanford分型,A型2例,B型5例。平扫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稍高密度增厚,内壁光滑,血管成像表现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表现。结果按Stanford分型,A型2例,B型5例。平扫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稍高密度增厚,内壁光滑,血管成像表现为增厚的主动脉壁无强化,钙化内移2例,伴主动脉粥样硬化4例,胸腔积液1例,主动脉夹层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下载PDF
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术后MDCT随访 被引量:7
14
作者 常宗平 蒋世良 +2 位作者 吕滨 胡海波 禹纪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通过MDCT定期随访,评估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ESGT)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SGT治疗的17例B型IMH患者的资料。术后随访中,对所有患者行2次以上主动脉MDCT检查。结果 17例经ESGT治疗的B型IM... 目的通过MDCT定期随访,评估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ESGT)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SGT治疗的17例B型IMH患者的资料。术后随访中,对所有患者行2次以上主动脉MDCT检查。结果 17例经ESGT治疗的B型IMH患者中,6例血肿完全吸收,9例明显吸收,2例血肿部分吸收。随访过程中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ESGT治疗B型IMH安全有效;MDCT可以作为重要的影像学随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内血肿 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其舟 兰永树 +2 位作者 唐光才 斯光晏 刘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AI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12例AIH患者的MSCT表现,通过CT轴位与后处理图像相结合,观察、分析病变部位、血肿的厚度、形态及增强后血肿壁有无强化及并发症等。...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AI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12例AIH患者的MSCT表现,通过CT轴位与后处理图像相结合,观察、分析病变部位、血肿的厚度、形态及增强后血肿壁有无强化及并发症等。结果 12例AIH患者中,A型2例,B型10例;主动脉壁呈环状或新月形增厚,厚度大于或等于5mm,其中最厚约10mm,平均8mm;平扫呈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影6例,等密度4例,混杂密度2例;其中显示钙化斑块内移征象9例,穿透性溃疡8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0例,血肿边缘强化12例。并发胸腔积液8例,心包积液2例,主动脉瘤3例。结论 MSCT是诊断AIH的一种较敏感的检查方法,可作为AIH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壁内血肿 血管成像
下载PDF
托特罗定治疗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所致膀胱激惹症状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庆来 吕建林 +5 位作者 惠继红 周兴祝 柳发德 王义兆 贾春萍 王杜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托特罗定治疗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所致膀胱激惹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12年6月间共282例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共140例,给予观察等待;B组为治疗组,共142例,给予托特罗定2 ... 目的:探讨托特罗定治疗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所致膀胱激惹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12年6月间共282例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共140例,给予观察等待;B组为治疗组,共142例,给予托特罗定2 mg,每日2次,共2周。比较两组结石的排出率、排石时间、疼痛次数和止痛剂的应用等。患者每次排尿时应用排尿感觉量表(USS)进行记录,以表示尿急的发生率。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疼痛评分来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A组和B组的结石排出率分别为56.4%和57.0%。两组平均肾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4.7和1.7。两组在第3天和第7天USS量表平均评分分别为2.76、1.32和1.90、1.18。两组间VAS评分亦有显著差异。结论:托特罗定对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排石率并无提高,但它能减少此类患者的尿频、尿急症状,减轻疼痛的强度和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特罗定 壁内段输尿管 结石 膀胱激惹症状
下载PDF
叶酸和维生素B_(12)联合治疗对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壁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洲羿 周刚 +3 位作者 李钢 肖展翅 夏光明 陈浩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713-716,720,共5页
目的:探讨叶酸和VB1 2联合治疗对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血管壁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 目的:探讨叶酸和VB1 2联合治疗对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血管壁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叶酸和VB1 2治疗,治疗12周。观察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炎性因子(IL-6、IL-8及hs-CRP)、血管壁内皮功能(NO、ET-1)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Hcy、IL-6、IL-8及hsCRP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管壁内皮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NO水平均不同程度的升高,ET-1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两者水平差异比较显著,且治疗后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变化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及收缩压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两者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和VB1 2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可以有效降低血浆Hcy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壁内皮功能及痴呆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 叶酸 维生素B12 同型半胱氨酸 炎性因子 血管壁内皮功能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祝洪福 任千里 +1 位作者 陈龙 王立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64排螺旋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壁间血肿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后处理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并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影像学特征及继发改变。结...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64排螺旋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壁间血肿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后处理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并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影像学特征及继发改变。结果 19例中Standford A型1例,Standford B型18例,平扫呈环形和新月形高密度影分别占4例和15例。壁内钙化内移占12例,增强扫描无强化。并发主动脉溃疡15例,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改变14例,内膜渗漏3例;继发胸腔积液6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可作为IMH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壁内血肿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16层CT诊断 被引量:9
19
作者 董海波 李晖 +1 位作者 王波 史信宝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就诊;3例患者以慢性病史就诊,CT增强检查使用对比剂示踪技术,运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仿真内镜等重建方法,结合轴位图像,分析4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就诊;3例患者以慢性病史就诊,CT增强检查使用对比剂示踪技术,运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仿真内镜等重建方法,结合轴位图像,分析45例IMH的部位、形态、有无溃疡及胸腔积液等。结果:单纯性IMH9例,表现为沿主动脉壁的环状或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增强后没有强化,主动脉内壁光滑;溃疡性IMH36例,溃疡呈乳头状16例,蘑菇状8例,楔形2例,不规则型7例,花瓣状3例。24例溃疡周围有较明显粥样斑块和钙化灶,12例无粥样斑块和钙化灶。9例IMH仅1例有少量胸腔积液,30例溃疡性IMH合并中量以上胸腔积液,单纯性和溃疡性IMH胸腔积液的程度和出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反映IMH影像学特点,可作为急诊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疾病 壁内血肿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燕军 鲁强 +1 位作者 张光奎 张庆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16层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病例资料,总结16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16层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病例资料,总结16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对IMH基本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主动脉壁内血肿、内膜钙化移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可在MPR、CPR上清晰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能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壁内血肿 16层螺旋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