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逍遥散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腹壁肌电活动紊乱调节作用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石君杰 王海云 +1 位作者 戴玉英 徐发莹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腹壁肌电活动紊乱的调节作用,同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慢性束缚十夹尾刺激作为心理...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腹壁肌电活动紊乱的调节作用,同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慢性束缚十夹尾刺激作为心理应激原诱导IBS大鼠模型,通过电生理记录仪记录并分析各组大鼠腹壁肌电活动,同时对各组大鼠血清NO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BS模型大鼠腹壁肌电活动、血清NO含量明显增高(P〈0.01),应用逍遥散治疗后,不同扩张容量下腹壁肌电活动明显下降(P〈0.05~0.01),血清NO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逍遥散对IBS大鼠腹壁肌电活动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神经递质NO的分布、释放减少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 壁肌电活动 一氧化氮 大鼠 逍遥散
下载PDF
带蒂膀胱前壁肌瓣管代尿道治疗男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5例
2
作者 廖志武 陈凤坤 +2 位作者 吴天俊 万良 郑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282-282,共1页
关键词 带蒂膀胱前壁肌瓣管代尿道 男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 男性复杂性后尿道闭锁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静推芬太尼引起胸腹壁肌僵直1例
3
作者 邱英娜 邱顶宣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871-871,共1页
关键词 芬太尼 药物不良反应 胸腹壁肌僵直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以旋髂深血管及其腹壁肌支为蒂髂骨瓣和肌瓣的应用解剖学
4
作者 刘亚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35-236,共2页
<正> 在41侧成人尸体上观察测量了旋髂深血管。旋髂深动脉起于髂外动脉者占39%。
关键词 旋髂深血管 髂骨瓣 壁肌 应用解剖学 旋髂深动脉 上棘 髂外动脉 股骨颈骨折 腹股沟韧带
下载PDF
B超诊断节育环嵌顿子宫壁肌层1例
5
作者 张彦春 牛红梅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1年第8期57-58,共2页
患者,女性,25岁.2年前宫内放置节育环避孕(产后2个月放置).3个月前因第二次妊娠行人流刮宫术,术中未见节育环.近1周觉下腹部轻度坠胀感来我院就诊(放置节育环2年来首次B超探测).膀胱充盈后探查:子宫形态、大小均正常,呈前位,内膜线清晰... 患者,女性,25岁.2年前宫内放置节育环避孕(产后2个月放置).3个月前因第二次妊娠行人流刮宫术,术中未见节育环.近1周觉下腹部轻度坠胀感来我院就诊(放置节育环2年来首次B超探测).膀胱充盈后探查:子宫形态、大小均正常,呈前位,内膜线清晰,子宫前壁肌层内可见节育环强回声(图1).B超诊断:节育环异位(节育环位于子宫前壁肌层内).1周后经手术取出节育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育环异位 子宫壁肌 B超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空肠壁肌层内胰腺异位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惠东 刘浩 《罕少疾病杂志》 2002年第6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异位胰腺 空肠壁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正常儿及腹膜炎病儿腹壁肌肌电图的变化
7
作者 曹洪涛 金国安 +4 位作者 陈玉强 金明哲 王毅 刘立先 王萍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5-36,共2页
采用日本 MEB—3202K 诱发电位测定仪,对正常儿、非腹膜炎性暖痛病儿及腹膜炎病儿进行了腹壁肌肌电图的测定。结果表明腹膜炎病儿腹壁肌有动作电位发生,而正常儿及非腹膜炎性腹痛病儿无动作电位产生。提出腹壁肌肌电图可做为诊断腹膜炎... 采用日本 MEB—3202K 诱发电位测定仪,对正常儿、非腹膜炎性暖痛病儿及腹膜炎病儿进行了腹壁肌肌电图的测定。结果表明腹膜炎病儿腹壁肌有动作电位发生,而正常儿及非腹膜炎性腹痛病儿无动作电位产生。提出腹壁肌肌电图可做为诊断腹膜炎病儿的客观指标,同时为正常儿腹壁肌肌电图变化提供了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肌电图 正常儿 腹膜炎病儿
下载PDF
腹壁肌肌电图在小儿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曹洪涛 金国安 +1 位作者 陈玉强 金明哲 《黑龙江医学》 1994年第1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壁肌 肠蛔虫症 电位测定仪 菌痢 动作电位 急性肠炎 中男 局限性腹膜炎 小儿外科 预备实验
下载PDF
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后引起腹壁肌层血肿的护理
9
作者 王建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11期155-155,共1页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是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阑尾切除术是腹部外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手术,阑尾切除术虽然较简单,但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其发生率与患者全身情况、阑尾炎症程度、有无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及手术操作等...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是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阑尾切除术是腹部外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手术,阑尾切除术虽然较简单,但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其发生率与患者全身情况、阑尾炎症程度、有无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及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1].本科于2010年10月15日收治1例急性阑尾炎术后引起腹壁肌层血肿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手术 壁肌层血肿 护理
下载PDF
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与早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慧 韩笑 贾赛玉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8期64-65,6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与早产发生的关联。方法于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产检的孕20~28周产妇行三维彩色超声仪测量孕20~28周孕妇的子宫前壁肌层厚度,分析其与早产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最终纳入855例孕妇,其中早产组118例,足... 目的探讨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与早产发生的关联。方法于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产检的孕20~28周产妇行三维彩色超声仪测量孕20~28周孕妇的子宫前壁肌层厚度,分析其与早产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最终纳入855例孕妇,其中早产组118例,足月组737例。早产组孕中期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为(5.57±0.78)mm,足月组为(5.36±2.12)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05)。在有胎膜早破中,早产组的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为(5.77±0.81)mm,较足月(5.20±1.15)mm显著增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期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与自发性早产和胎膜早破早产均存在关联,但子宫前壁肌层厚度可能不是早产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前壁肌层厚度 早产 超声检测
下载PDF
阿是穴碳酸氢钠注射治疗腹壁肌劳损16例观察
11
作者 廖志山 《针灸临床杂志》 1997年第4期84-85,共2页
阿是穴碳酸氢钠注射治疗腹壁肌劳损16例观察528200广东省南海市中医院廖志山腹壁肌劳损表现为腹部疼痛,位置多见于上、中腹,性质多为胀痛、撕裂痛,呈持续痛或间隙发作,多因弯腰或转侧加重,病程数月或长达二十年。病因多为... 阿是穴碳酸氢钠注射治疗腹壁肌劳损16例观察528200广东省南海市中医院廖志山腹壁肌劳损表现为腹部疼痛,位置多见于上、中腹,性质多为胀痛、撕裂痛,呈持续痛或间隙发作,多因弯腰或转侧加重,病程数月或长达二十年。病因多为持重劳伤。一般资料:从94年5月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肌劳损 阿是穴 碳酸氢钠
下载PDF
腹壁肌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附33例报告)
12
作者 焦道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1期66-67,共2页
我们将临床碰到的"腹白线炎、腹直肌炎、腹股沟韧带炎"暂归纳命名为"腹壁肌综合症",过去未见有报道,在此做以介绍.
关键词 壁肌综合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壁肌间隧道全肌层胃食管吻合重建消化道
13
作者 步光龙 韦坚灵 +1 位作者 徐新华 于仁义 《实用医药杂志》 1999年第1期40-40,共1页
食管及贲门癌胃食管重建手术方法颇多,主要分为手法吻合和器械吻合,但迄今为止,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仍然是食管、贲门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胃壁肌间隧道全肌层胃壁食管重建术治疗食管... 食管及贲门癌胃食管重建手术方法颇多,主要分为手法吻合和器械吻合,但迄今为止,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仍然是食管、贲门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胃壁肌间隧道全肌层胃壁食管重建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46例。临床资料:本组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吻合 吻合口狭窄 食管及贲门癌 壁肌 抗返流 小切口 手术方法 间断缝合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嫒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 目的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2月—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用经腹部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观察组患者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对比两组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量表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留置导尿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经腹部子宫肌瘤切除,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还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降低后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瘤切除术 间子宫
下载PDF
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IVF/ICSI生殖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张丽霞 孙萍 +2 位作者 张萍 于倩 颜磊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究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ET/ICSI)生殖结局的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接受IVF/ICSI治疗的单发肌壁间肌瘤不孕症患者1348例,根据患... 目的:探究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ET/ICSI)生殖结局的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接受IVF/ICSI治疗的单发肌壁间肌瘤不孕症患者1348例,根据患者妊娠结局分为活产组(403例)与未活产组(945例)、妊娠组(634例)与未妊娠组(714例)。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PSM)对活产组与未活产组患者进行1∶1条件匹配控制混杂因素,共386对患者匹配成功。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协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肌壁间肌瘤与生殖结局的关系,并评价其预测价值。通过计算约登指数找到截断值。结果:PSM匹配后,未获得活产组的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压迫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活产组,肌壁间肌瘤大小明显大于活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妊娠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直径显著大于妊娠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受压及单发肌壁间肌瘤的直径对患者活产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单发肌壁间肌瘤直径大小对患者妊娠存在显著影响(P=0.004)。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单发肌壁间肌瘤直径在预测活产率方面的截断值为2.35cm。结论:在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中,成功活产与未活产患者相比,在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受压以及子宫肌瘤直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三者均为导致活产率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当肌瘤直径≥2.35cm对活产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 体外受精 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子宫肌壁间妊娠6例围术期护理
16
作者 周满 蔡巧妹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总结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ectopic pregnancy,IMP)患者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IMP患者临床资料,患者主要接受介入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做好围术期护理。结果经规范治疗与护理后,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生... 目的总结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ectopic pregnancy,IMP)患者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IMP患者临床资料,患者主要接受介入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做好围术期护理。结果经规范治疗与护理后,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生命体征稳定,阴道出血缓解,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水平降低,住院时间为6~11 d。出院后随访显示,患者子宫解剖结构恢复正常,月经规律,未见异常阴道出血。结论在IMP患者围术期需做好护理工作,完善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并发症预防、导管护理、引流管护理及出院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间妊娠 围术期护理 介入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肌壁大部分切除-子宫重建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
17
作者 牟萌 任晓艳 张艳丽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9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肌壁大部分切除-子宫重建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肌壁大部分切除-子宫重建术联合曼月乐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的子宫体... 目的:探讨肌壁大部分切除-子宫重建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肌壁大部分切除-子宫重建术联合曼月乐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的子宫体积、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术后,患者的子宫体积、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患者的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壁大部分切除-子宫重建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能够缩小患者的子宫体积,改善患者痛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好,且该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 大部分切除术 子宫重建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子宫肌壁间妊娠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
18
作者 王楠 汪洞宇 +4 位作者 张倩 涂倩茜 冯春 冯同富 吴莺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目的分析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IM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总结防范IMP误诊的措施。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例误诊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及2例早期宫内妊娠的IM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IM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总结防范IMP误诊的措施。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例误诊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及2例早期宫内妊娠的IM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IMP患者的误诊时间为10d~1个月。1例被误诊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行宫腹腔镜联合下IMP去除术+诊断性刮宫术。2例被误诊为早期宫内妊娠,分别行宫腔镜下子宫IMP病灶电切术和宫腹腔镜联合下IMP去除术。3例患者术后复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均良好,康复出院。结论IMP患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漏诊、误诊。当发现血hCG上升、B超检查提示宫内未见孕囊影、既往有人工流产史的患者时,应高度警惕IMP;若超声检查妊娠囊显示不明确,应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进一步分辨孕囊与子宫内膜的关系,若超声及MRI检查均无法明确诊断时应及时行手术探查明确诊断,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探查可快速明确诊断,并可予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妊娠 临床特点 诊断方法 误诊
下载PDF
室间隔肌壁间纤维化与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相关性及对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刘晓洁 李慕嶂 +5 位作者 陈佳莹 陈书芳 吴金涛 张雷明 李雪洁 孟令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335-1340,共6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肌壁间纤维化(SMF)与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相关性,并通过分析新发LBBB的危险因素,评估室间隔肌壁间纤维化对新发LBBB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住院诊疗的... 目的探讨室间隔肌壁间纤维化(SMF)与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相关性,并通过分析新发LBBB的危险因素,评估室间隔肌壁间纤维化对新发LBBB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住院诊疗的所有行心脏磁共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心电图是否存在LBBB,将患者分为LBBB组和非LBB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LBBB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无LBBB组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至出现新发LBBB或2023年10月为止,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新发LBBB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LBBB患者相比,LBBB患者的年龄更大,左心房直径、左室质量及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和容积均更大,左室射血分数更低,QRS间期持续时间更长,扩张型心肌病、SMF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3;95%CI:1.049~1.097;P<0.001)、左室质量(OR=1.010,95%CI:1.004~1.016;P=0.001)、SMF(OR=2.227,95%CI:1.232~4.028;P=0.008)是LBBB存在的独立相关因素。平均随访(43.4±11.7)月,新发LBBB患者42例,Kaplan-Meier分析显示,存在SMF的患者新发LBBB的比率显著高于无SMF的患者(18.5%vs.6.9%,P<0.001)。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年龄(HR=1.042,95%CI:1.018~1.066,P<0.001)、左室质量(HR=1.012,95%CI:1.005~1.020,P=0.001)和SMF(HR=3.320,95%CI:1.768~6.232,P<0.001)是新发LBBB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SMF与LBBB存在相关性且是新发LBBB的独立预测因素。心脏磁共振显示存在SMF的患者有较高的风险出现LBBB,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传导阻滞 室间隔间纤维化 心脏磁共振 相关性
下载PDF
子宫肌壁大部切除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20
作者 任晓艳 牟萌 曹丽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0期180-182,186,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壁大部切除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10月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腹子宫肌壁大... 目的分析子宫肌壁大部切除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10月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腹子宫肌壁大部切除及子宫重建术,观察组联合曼月乐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前两组PB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90、120 d,观察组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结论子宫肌壁大部切除联合曼月乐环与单独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相比具有更好的改善效果,有效减少月经量,获得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且术后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 曼月乐 子宫腺 月经量 复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