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举危机与晚明士人社会的分化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晓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明代科举的“解额日广”从根本上说是一种 被动式的非理性增长,它是明代科举危机深化的外在表现。科举流通机制的壅塞导致了晚明 士人社会出路的沉滞与士人社会的分化。一部分士人开始脱离传统以“仕”为核心的“非仕 则隐”的经典化... 明代科举的“解额日广”从根本上说是一种 被动式的非理性增长,它是明代科举危机深化的外在表现。科举流通机制的壅塞导致了晚明 士人社会出路的沉滞与士人社会的分化。一部分士人开始脱离传统以“仕”为核心的“非仕 则隐”的经典化生存模式,走上了世俗化的生存与发展道路,并促动了“儒商”边缘群体与 “市民文人”准职业群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危机 晚明 士人社会 分化
下载PDF
因文化而地位:南宋“士人社会”的成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燕鹏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5年第1期259-292,共34页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文化普及所带来的民众识字率的提高,北宋开始在地方上逐渐积累起一定数量的士人,并且在南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南宋时士人在身份的自我认同和形成方式上逐渐趋同,并且因有文化而在社会上具备地位优势。...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文化普及所带来的民众识字率的提高,北宋开始在地方上逐渐积累起一定数量的士人,并且在南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南宋时士人在身份的自我认同和形成方式上逐渐趋同,并且因有文化而在社会上具备地位优势。南北朝以来的"士族社会"在唐末五代最终崩溃之后,经历了北宋时期士人的积淀,在南宋重新建立起以具有文化而自我认同的士人阶层为中心的"士人社会",成为明清"士绅社会"的前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文化 士人社会 成立 历史意义
下载PDF
从分散走向整体:宋代湖南士人社会形成述论
3
作者 廖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2-67,共6页
宋代湖南士人社会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发展到一体化的过程。北宋时期,湖南士人社会处在以县域或州域为单元的分散发展过程之中,尚未形成湖南全域性的士人社会。南宋时期,随着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一流名士移居湖南,以胡安国、胡宏、张栻等... 宋代湖南士人社会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发展到一体化的过程。北宋时期,湖南士人社会处在以县域或州域为单元的分散发展过程之中,尚未形成湖南全域性的士人社会。南宋时期,随着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一流名士移居湖南,以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人为中心逐渐形成了涵盖湖南大部的士人圈,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人的理学思想也随着其众多湖湘弟子深入湖南社会,逐渐形成了湖湘学派,湖南士人也第一次有了共同的学术旨趣和价值取向。因此,南宋是湖南士人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湖南 士人社会 一体化
下载PDF
宋代两湖地区士人的居、葬地及社交空间研究
4
作者 李含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本文以宋代两湖士人的社会空间变迁为主线,定居点为线索,讨论了宋代两湖地区士人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做了较多的湖北与湖南士人社会各方面的差异比较,得出了两宋时湖北湖南的士人在全国范围内是一种比较尴尬的依附地位:两地的科举成... 本文以宋代两湖士人的社会空间变迁为主线,定居点为线索,讨论了宋代两湖地区士人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做了较多的湖北与湖南士人社会各方面的差异比较,得出了两宋时湖北湖南的士人在全国范围内是一种比较尴尬的依附地位:两地的科举成绩明显不如其他发达地区,成功的士人大多来自发达地区,或者迁居于发达地区。二者相比湖北对北方的社会依附性较强,自身的教育建设也较差;而湖南则是对南方的社会依附性较强,但是本土社会的建设相对也有一定的稳步兴起,又有许多的外来士人的本土化,使得南宋湖南的士人社会发展呈现出比较繁荣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湖南 湖北 士人社会
下载PDF
宋代笔记、历史记忆与士人社会的历史意识 被引量:5
5
作者 江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6-155,共10页
纪实性的历史笔记于中唐从"小说家者流"中兴起,在两宋获得长足发展而蔚为大观。历史笔记主要记述有历史价值的个人见闻,从理论上说,属于"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其繁荣发展与科举士大夫阶层的兴起密不可分,反映了士... 纪实性的历史笔记于中唐从"小说家者流"中兴起,在两宋获得长足发展而蔚为大观。历史笔记主要记述有历史价值的个人见闻,从理论上说,属于"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其繁荣发展与科举士大夫阶层的兴起密不可分,反映了士人社会自觉参与本朝历史记忆的建构,积极争取历史书写的权力。宋代历史笔记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其时代特点和主要趋势是呈现宋代史学发展、士人社会历史意识深化的一大线索。两宋学者对历史笔记在内容、旨趣、形式、写法上的特点及其史学价值,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这是历史笔记获得自觉意识并形成撰述传统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笔记 历史记忆 士人社会 历史意识
原文传递
内丹术与明代士人社会
6
作者 张方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0年第1期213-226,共14页
明中期的思想文化变革冲破了理学的"天理"禁锢,为士人阶层习炼内丹扫除了思想障碍。士人中习炼内丹者众多,成为内丹学说发展的重要力量。内丹术在士人社会流传的过程中,与医学养生紧密结合,在推动社会养生发展的同时,对中医... 明中期的思想文化变革冲破了理学的"天理"禁锢,为士人阶层习炼内丹扫除了思想障碍。士人中习炼内丹者众多,成为内丹学说发展的重要力量。内丹术在士人社会流传的过程中,与医学养生紧密结合,在推动社会养生发展的同时,对中医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肯定私欲与追求自由的人文思潮过度发展,狂禅之风盛行,整个社会因失去了必要的约束而极度地放纵个体欲望。许多士人放弃了传统价值,放情恣意,导致内丹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乱象,这是文化从专制高压下解放出来,但没有找到正常发展渠道而产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内丹 士人社会 王阳明
原文传递
明代的“鸟兽虫鱼”之学与士人社会 被引量:1
7
作者 葛小寒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随着知识的分化与书籍的增多,明人关于"鸟兽虫鱼"的认识逐渐从"鸟兽草木"之学中脱离出来,形成"鸟兽虫鱼"之学。梳理明人的"鸟兽虫鱼"专书,至少可以得到35种关于这一领域的论著。以这些专书为... 随着知识的分化与书籍的增多,明人关于"鸟兽虫鱼"的认识逐渐从"鸟兽草木"之学中脱离出来,形成"鸟兽虫鱼"之学。梳理明人的"鸟兽虫鱼"专书,至少可以得到35种关于这一领域的论著。以这些专书为例分析明人对于"鸟兽虫鱼"的认识,可以发现他们在认识的各个阶段都受到撰者自身的士人身份与所处士人社会的影响。因此,讨论"鸟兽虫鱼"之学与士人社会的联系,可以挖掘自然知识的社会史价值,并能从中发现士人社会在促进"鸟兽虫鱼"之学发展的同时也在制约着这一领域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鸟兽虫鱼”之学 士人社会
原文传递
宋代士人群体如何参与地方治理 被引量:2
8
作者 闫爱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42-144,共3页
伴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南北朝隋唐"士族社会"瓦解,两宋之间在地方上逐渐积累起一定数量的士人,并逐渐形成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士人阶层的身份认同意识逐渐趋同,他们在文化上具有优势地位,自觉以"治天下"为己任,以蒙... 伴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南北朝隋唐"士族社会"瓦解,两宋之间在地方上逐渐积累起一定数量的士人,并逐渐形成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士人阶层的身份认同意识逐渐趋同,他们在文化上具有优势地位,自觉以"治天下"为己任,以蒙学、家训开展"训俗"教育,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和识字率;以恢复改革宗族制度,推动宗族礼制的庶民化;倡导乡约制度,参与乡村治理。宋代士人借助文化的力量融入地方社会,进而形成以士人阶层为中心的"士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士人社会 “训俗” 地方治理
下载PDF
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再探
9
作者 金野 罗丽 《经济师》 2019年第1期245-247,共3页
当今社会是平民社会,社会诸多问题也是平民文化过渡发展的结果,因此,对平民社会进行追究十分必要。从意识形态主要话语权主体的不同来考察,可将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划分为贵族社会、士人社会、平民社会。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贵族社会的... 当今社会是平民社会,社会诸多问题也是平民文化过渡发展的结果,因此,对平民社会进行追究十分必要。从意识形态主要话语权主体的不同来考察,可将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划分为贵族社会、士人社会、平民社会。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贵族社会的体制保障,制礼作乐是其行为规范。秦以后,没落贵族嬗变为"士"。"士"以"道"为标杆,博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定位,或充任于各级政府部门,或不仕为"乡绅",国家意志与乡村日常管理由他们实际操作,形成士人社会。宋朝科举制度开启平民进入管理层的通途,士大夫最终演化成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有血缘、门阀的特质,活在当下,务实、注重短期效益的平民意识更具社会合理性和适应性,整个社会呈现平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社会形态 贵族社会 士人社会 平民社会
下载PDF
Why the Partnership of OAT Italian Patients Association in Cosenza's Hospital Matters?
10
作者 Pietro Paolo Guzzo 《Sociology Study》 2014年第1期27-43,共17页
The activism of patients associations, in decision making, about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s, is an expanding phenomenon in Italy and elsewhere. But the civic roles of these patients associations, in health care settin... The activism of patients associations, in decision making, about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s, is an expanding phenomenon in Italy and elsewhere. But the civic roles of these patients associations,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remain largely unexplored,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patients assuming oral anticoagulant therapy (OAT Patients) for various chronic and severe diseases (stroke, chronic arthritis, maintenance or substitution of cardiac valves). This is a qualitative study, on a Civic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Italian Association of Anti Coagulant Patients (Associazione ltaliana Pazienti Anticolagulati, hereinafter A.I.P.A.) which promotes the rights of OAT patient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south of Italy at Cosenza's Hospital. Cosenza is a city in the north of Calabria, a poor Southern Italian region. The research, done between March 2010 and December 2012, involved focus groups, key-informant interviews with volunteers from the local A.I.P.A. unit and the hospital professionals (physicians, nurses, managers) of Cosenza's Annunziata Hospital. This essay mainly analyzes a micro-form of co-deliberative health care democracy: a stable partnership between AIPA members and the cited hospital professionals, based on a mix of advocacy, planning, and co-delivery service roles. In doing this, the paper sketches the development, aims, activitie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resources, and the role played by this specific citizen-user/patient/career organization in promoting and/or representing the interests of anti-coagulated patients within the legal arena of the Italian health policy. Finally, the paper comes to the point in which OAT patients refer their perceptions of relational ri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 sociology patients association in Hospital oral anticoagulant therapy (OAT) south of Italy relational righ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