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隗嚣政权中的扶风士人集团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爽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5-37,共3页
两汉之际及东汉建武初期的隗嚣政权具有鲜明的士族化性质,扶风士人集团在其政权中处于重要地位,由于两者在政权正统性、政权归属等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扶风士人集团投向光武政权,成为隗嚣政权兴起和覆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东汉 隗嚣政权 政权归属 扶风士人集团 士族性质
下载PDF
汉晋时期的颍川士人集团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大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X期25-29,共5页
汉晋时期的颍川士人集团王大胜在东汉后期的党人事件中,颍川士人声誉鹊起。荀或归曹和献帝迁许后,曹操大规模擢用颍川士人,颍川土人成为曹操政权最主要的文官来源,在曹魏和西晋政权的建立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晋室南迁之后,颍川土... 汉晋时期的颍川士人集团王大胜在东汉后期的党人事件中,颍川士人声誉鹊起。荀或归曹和献帝迁许后,曹操大规模擢用颍川士人,颍川土人成为曹操政权最主要的文官来源,在曹魏和西晋政权的建立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晋室南迁之后,颍川土人集团渐趋衰落。本文试图对这个仕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时期 士人集团 颍川 司马氏 九品中正制 曹操 汉书 四川 集团内部 永嘉之乱
下载PDF
论袁绍集团中士人的地域分野及其斗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永平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5-51,共7页
东汉末年,袁绍辖有河北四州之地,一度最有希望统一北中国,但官渡一役,终至败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幕中不同地域间士人群体的激烈冲突。袁绍幕中士人主要来自两大区域:一是以汝、颖为中心的河南地区,一是以冀州为中心的河北地... 东汉末年,袁绍辖有河北四州之地,一度最有希望统一北中国,但官渡一役,终至败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幕中不同地域间士人群体的激烈冲突。袁绍幕中士人主要来自两大区域:一是以汝、颖为中心的河南地区,一是以冀州为中心的河北地区,他们都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从而形成了相互对立的两大利益集团,不断进行着政治、经济权力的争夺与倾轧。他们斗争的焦点有三:一是关于是否迎奉汉献帝;二是关于南进战略与战术;三是关于拥立继承人问题。在这三大问题上,他们各执一端,影响着袁绍的决策。袁绍起初尚能居中协调,以求得政治的平衡,但逐渐丧失中立的态度与理智,一味偏袒河南乡里,压制河北人物,从而酿成了日益恶化的内耗,导致袁氏政权的覆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绍 河南 河北 士人集团 斗争 东汉 地域分野 战术 继承人 中国 韩馥
下载PDF
颍川集团的法家文化特质与曹操的用人治世理念
4
作者 石振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1期151-152,共2页
汉魏之际的颍川地区具有浓郁的法家文化传统,多产奇谋之士。颍川士人虽以儒学为宗,但更加崇尚功用权谋,强调以法治国。曹操用人以才为先,且坚持"拨乱之政,以刑为先"的治世理念。颍川士人的法家文化品格和奇谋才智,正契合曹操... 汉魏之际的颍川地区具有浓郁的法家文化传统,多产奇谋之士。颍川士人虽以儒学为宗,但更加崇尚功用权谋,强调以法治国。曹操用人以才为先,且坚持"拨乱之政,以刑为先"的治世理念。颍川士人的法家文化品格和奇谋才智,正契合曹操的治世理念和用人需要。因此,颍川士人集团能够成为曹操重要的倚重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颍川士人集团 法家文化 曹操
下载PDF
荀彧之死与汉魏之际的政局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硕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
荀彧被"隐诛"事件是汉魏之际政局变化的重要关节。荀彧之死是以荀彧为代表的颍川士人集团与曹操集团的利益特别是文化观念冲突的结果,同时也是曹操为抑制曹植势力,巩固曹丕的地位进而建立新的政权的重要举措。曹操"隐诛&... 荀彧被"隐诛"事件是汉魏之际政局变化的重要关节。荀彧之死是以荀彧为代表的颍川士人集团与曹操集团的利益特别是文化观念冲突的结果,同时也是曹操为抑制曹植势力,巩固曹丕的地位进而建立新的政权的重要举措。曹操"隐诛"荀彧是除掉政权内部的拥汉派同时又让曹丕取得颍川士人集团支持的最佳方式。荀彧之死促使了曹丕集团和颍川士人集团的相互妥协,实际上是颍川士人集团政治转向的风向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彧之死 原因 颍川士人集团 政治转向
下载PDF
“竹林七贤”名称的形成
6
作者 刘静安 《金融教育研究》 2006年第S2期156-157,共2页
陈寅恪先生提出“竹林七贤”名称起源于东晋,来源于佛教。实际上,“竹林七贤”这一名称是东晋江左士人在基于自己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对魏晋之际这一士人集团与代表士人精神的竹林加以整合提出来的。
关键词 魏晋 竹林七贤 士人集团
下载PDF
东汉魏晋时期颍汝、南阳地区的私学与游学 被引量:7
7
作者 陈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5,共5页
东汉魏晋时期,颖川、汝南、南阳地区的士人在经学研究和政治活动中崭露头角。 东汉顺帝之前,三郡士人以私学教育和游学等学术活动为主,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士人集团。 至东汉后期,三郡的士人集团积极参与政治斗争,并成为社会的中坚,... 东汉魏晋时期,颖川、汝南、南阳地区的士人在经学研究和政治活动中崭露头角。 东汉顺帝之前,三郡士人以私学教育和游学等学术活动为主,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士人集团。 至东汉后期,三郡的士人集团积极参与政治斗争,并成为社会的中坚,及至魏晋时期,仍然如 此。三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游学的兴盛促成了士人集团的形成以及士人走向政治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颍汝 南阳 私学 游学 魏晋时期 士人集团
下载PDF
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永平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2-54,共13页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结束了近300年的南北分裂,重新统一全国。但长期的分裂使南北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诸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此间崛起的江南世族和豪强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实力,成为统一政权中不...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结束了近300年的南北分裂,重新统一全国。但长期的分裂使南北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诸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此间崛起的江南世族和豪强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实力,成为统一政权中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这是以往统治者没有碰到的极其棘手的新问题。对此,隋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吸纳江南士人呢?江南士人在东晋南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士 关陇集团 隋文帝 江南社会 江南文化 士人集团 杨玄感起兵 江南地区 高压政策 权力中心
原文传递
关于《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的来信
9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80-183,共4页
关于《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的来信一读了《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刊载的《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一文(以下简称“隋文”),觉得其中多有不尊重历史事实,凭主观臆造的概念框架任意取舍史实之处。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妥... 关于《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的来信一读了《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刊载的《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一文(以下简称“隋文”),觉得其中多有不尊重历史事实,凭主观臆造的概念框架任意取舍史实之处。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还请隋文作者和有识之士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文帝 隋炀帝 南士 《资治通鉴》 士人集团 江南 《隋书》 关中本位 悲惨遭遇 王世充
原文传递
北宋京东文人群体及其诗文革新实践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杰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5-56,共12页
从天圣(1023—1032)年间至庆历(1041—1048)年间是北宋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政治革新和儒学复兴思潮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史学界和文学史家们对此都作出了详细的论述。人们已经注意到,当时在范仲淹周围形成了庞大的士人集团,正... 从天圣(1023—1032)年间至庆历(1041—1048)年间是北宋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政治革新和儒学复兴思潮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史学界和文学史家们对此都作出了详细的论述。人们已经注意到,当时在范仲淹周围形成了庞大的士人集团,正是他们的群起呼应,奋发作为,造成了政治革新和儒学复兴的浩大声势,在宋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史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同时也已经注意到,在这士人队伍的历史性交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文革新 文人群体 实践 宋京 儒学复兴 政治革新 士人集团 文学史家
原文传递
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
11
作者 姚利芬 《文史天地》 2013年第4期69-71,共3页
乐天知命,故不忧。——周易,系辞上 “社”最初指的是土地神,先秦时期,由“祀社”的群体行为演变为地方行政单位,士人集团以传承道统为旨归,它的民间化直接孕育了后世的社团组织。白莲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明确以“社”命... 乐天知命,故不忧。——周易,系辞上 “社”最初指的是土地神,先秦时期,由“祀社”的群体行为演变为地方行政单位,士人集团以传承道统为旨归,它的民间化直接孕育了后世的社团组织。白莲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明确以“社”命名的组织,中国古代结社意识亦由此觉醒,不过,真正意义的文人社团出现在唐代。中唐时幕府诗人结“诗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 白居易 香山 社团组织 先秦时期 行政单位 群体行为 士人集团
原文传递
隋代诗人地位之升沉及其对诗歌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金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146,共4页
隋代诗人主要来自关陇、山东与江左的士人集团。在隋代政治变迁的背景下,诗人地位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升降过程:文帝时代实行关陇本位主义政策,山东、江左诗人受到打击和排挤;炀帝时代备受优渥的是江左诗人,关陇诗人则成了压制对象。
关键词 诗人 隋代 诗歌 士人集团 政治变迁 本位主义 山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