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3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吏隐”与宋代士大夫文人的隐逸文化精神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玉璞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3,共6页
宋代的隐逸文化丰富多彩,各种隐逸文化类型至此而趋于完备。但宋代士大夫文人最崇尚的隐逸形态是居官而犹如隐的“吏隐”,并因此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隐逸文化精神。他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将传统的仕隐观念及运行机制加以重新整合、定位,... 宋代的隐逸文化丰富多彩,各种隐逸文化类型至此而趋于完备。但宋代士大夫文人最崇尚的隐逸形态是居官而犹如隐的“吏隐”,并因此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隐逸文化精神。他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将传统的仕隐观念及运行机制加以重新整合、定位,形成了一种颇为圆通的处世心态与行为方式:既与现实政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又努力摆脱“政统”的羁縻、控制,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既不放弃世俗的享乐,又能在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人生中努力守护、经营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为外物所役,求取个体人格的独立与自由,成就自己的闲适生活和诗意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士大夫文人 仕宦心态 吏隐 居士
下载PDF
宋代士大夫文人的反“俗”心结 被引量:10
2
作者 连心达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91,共10页
科举制度在宋代的最终确立与完善,使中下层人士向上流动成为常态,但这并未导致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界限的消失。寒庶俊造一旦晋身,对自身的新地位新特权的意识立即形成。维持其既有地位,便成为士大夫文人的要务。宋代文人画之崇尚神理意趣... 科举制度在宋代的最终确立与完善,使中下层人士向上流动成为常态,但这并未导致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界限的消失。寒庶俊造一旦晋身,对自身的新地位新特权的意识立即形成。维持其既有地位,便成为士大夫文人的要务。宋代文人画之崇尚神理意趣及词在宋代的雅化,实质上都体现了宋人对士大夫文人的情趣与品味的提倡以及对"匠技"与"工俗"的排斥。宋人在文化艺术活动中极力强调自己的高雅品味,自觉地以其人格理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极力与"俗"拉开距离的努力,生动地反映了士大夫文人这一享有特殊地位的新社会群体对自身价值的敏感的体认,也表现了其作为文化精英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学 忌俗尚雅 士大夫文人 精英阶层
下载PDF
臣妾意识与女性人格——古代士大夫文人心态研究之一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隽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95-104,共10页
一、导言在中国文化史上,似乎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一个最古老、最本原的命题:“一阴一阳之谓道。”基于这个命题,万事万物有了秩序,产生了阴柔与阳刚两大审美类型,同时也就规定了两性之间的人格标准——男子之美是阳而刚的,女子之美则需阴... 一、导言在中国文化史上,似乎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一个最古老、最本原的命题:“一阴一阳之谓道。”基于这个命题,万事万物有了秩序,产生了阴柔与阳刚两大审美类型,同时也就规定了两性之间的人格标准——男子之美是阳而刚的,女子之美则需阴且柔。那么,按照这种社会标准化的两性人格划分,中国文化应当是十足雄性的文化,中国文学则应当是最富有阳刚之美的文学。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以男性为本位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文人 阳刚之美 中国文学 女性人格 屈原作品 一阴一阳之谓道 士人心态 中国文化史 盛唐气象 夫妇之道
下载PDF
士大夫情调与文人风度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经建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8-103,共6页
名号并不等于现象的本质,对于一种文学创作现象的称谓,内在的倾向要比外部格局、表层形态更具有实际意义。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用“当代文人写意小说”来为一种创作现象正名。之所以说“正名”,是因为对同一创作现象(其中涉及的作家和... 名号并不等于现象的本质,对于一种文学创作现象的称谓,内在的倾向要比外部格局、表层形态更具有实际意义。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用“当代文人写意小说”来为一种创作现象正名。之所以说“正名”,是因为对同一创作现象(其中涉及的作家和作品主要有汪曾祺、何立伟的大部分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小说 士大夫文人 作家 代文 汪曾祺 何立伟 作品 创作思维 艺术审美 水墨画
下载PDF
文人士大夫对山水城市格局的影响——以范仲淹在延安的营建活动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来嘉隆 王树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7-41,共5页
中国传统城市以其独特的营建传统,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古代文人参与城市建设活动的梳理,并以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延安期间的营建活动作为实例,对"谁是传统山水城市格局的创造主体"进行研究,认为文人士... 中国传统城市以其独特的营建传统,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古代文人参与城市建设活动的梳理,并以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延安期间的营建活动作为实例,对"谁是传统山水城市格局的创造主体"进行研究,认为文人士大夫对传统山水城市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规划设计师的综合素养进行了反思。提出当代规划设计师应具备古代文人士大夫那样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乡土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范仲淹 文人士大夫 综合创造
下载PDF
宋代美学思潮勃兴阶段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结 被引量:4
6
作者 霍然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43-47,共5页
宋代美学思潮勃兴阶段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结霍然宋代美学思潮的勃兴,当自真正摆脱前朝美学模式束缚之时算起。随着宋初仿唐之风的消歇,宋代社会审美主体,首先是其中的文人士大夫开始着手寻觅适合自我审美趣味的美的内容与形式。也就... 宋代美学思潮勃兴阶段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结霍然宋代美学思潮的勃兴,当自真正摆脱前朝美学模式束缚之时算起。随着宋初仿唐之风的消歇,宋代社会审美主体,首先是其中的文人士大夫开始着手寻觅适合自我审美趣味的美的内容与形式。也就是在这个寻找美的过程中,他们日渐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士大夫 士大夫阶层 社会理性 美学思潮 自然天性 审美主体 审美情结 审美心理 里比多 封建社会
下载PDF
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取向对宋瓷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晓鲁 徐方 +1 位作者 李敬玉 卢瑞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宋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以宋瓷为研究对象,先介绍宋代文人士大夫受道家、佛家的思想影响的时代背景,然后从造型、釉色、纹饰多个方面分别阐释了崇尚道家...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宋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以宋瓷为研究对象,先介绍宋代文人士大夫受道家、佛家的思想影响的时代背景,然后从造型、釉色、纹饰多个方面分别阐释了崇尚道家和禅学的文人审美取向对宋瓷的影响,将这一时期中国哲学思想和陶瓷工艺完美结合的审美意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瓷 文人士大夫 审美取向
下载PDF
明清徽州文人士大夫旅游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海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19-125,共7页
基于相关文集、游记、方志等文献资料,对明清时期徽州文人士大夫旅游活动的类型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论显示,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发生的重大变化,是旅游风气逐渐盛行的时代背景。文人士大夫是徽州旅... 基于相关文集、游记、方志等文献资料,对明清时期徽州文人士大夫旅游活动的类型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论显示,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发生的重大变化,是旅游风气逐渐盛行的时代背景。文人士大夫是徽州旅游者群体的重要组成。文人士大夫的出游目的各异,主要有官宦宦游、文人漫游、探亲扫墓、礼圣朝山等类型。交游逸乐、逃离官场、探险涉幽、亲近故园等旅游心理,造就文人士大夫群体较为复杂的旅游心态和行为特征。文人士大夫的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文化也影响广泛,这些旅游行为体现了与徽州社会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徽州 文人士大夫 旅游
下载PDF
宋代文人士大夫占卜活动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友亮 《社科纵横》 2008年第3期119-120,118,共3页
宋代文人士大夫们在仕途、科举等活动中频繁利用占卜,一时占卜之风盛行。文人士大夫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影响了占卜的发展和流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朝当时社会的文化心理、文化观和特定的政治社会背景。
关键词 占卜 文人士大夫 政治生活 社会生活
下载PDF
立象尽意 各抒其趣——中国民间美术和文人士大夫美术之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维艳 张莹丽 孙文想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人士大夫美术与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美术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互渗互融的关系。同时,又因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二者呈现出既共通而又不同的艺术面貌。
关键词 民间美术 文人士大夫美术 造型特征 色彩表现 审美情趣
下载PDF
晚明文人士大夫崇尚什么样的出游活动
11
作者 敖红艳 张久和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43-144,共2页
晚明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重大变化,使得文人士大夫对旅游持一种肯定的态度,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成为晚明旅游热潮的引领者。他们所推崇的旅游思想、观念对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均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晚明 文人士大夫 旅游活动
下载PDF
唐宋文人士大夫与《周易参同契》
12
作者 张振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51-157,共7页
《周易参同契》(下称《参同契》)是一部在唐宋文人士大夫中广泛流传的道教经典。自唐玄宗开元年间,《参同契》始被社会各界重视,为之作注、讲解的道士与文人士大夫明显增多,文人士大夫阅读《参同契》遂成一时风气。中唐以前,文人士大夫... 《周易参同契》(下称《参同契》)是一部在唐宋文人士大夫中广泛流传的道教经典。自唐玄宗开元年间,《参同契》始被社会各界重视,为之作注、讲解的道士与文人士大夫明显增多,文人士大夫阅读《参同契》遂成一时风气。中唐以前,文人士大夫多汲取其中的外丹服食理论和方法。此后,文人士大夫则注重对其中内丹学说的学习和实践。文人在借鉴其养生思想和炼养方法,心态受其濡染的同时,采撷其中语汇、意象植入诗歌,诗歌构思和体式等方面也带有明显的《参同契》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文人士大夫 易学 《参同契》 内丹学 诗歌
下载PDF
中国文学与士大夫文人的生命意识
13
作者 李庆西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69-74,44,共7页
对生存与死亡的思考,是文明人心智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当然,这个问题留给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或群体的心理投影是不一样的,至少着眼点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活着还是死去?”哈姆雷特的命题固然深刻,却远远不能概括所有关于生命... 对生存与死亡的思考,是文明人心智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当然,这个问题留给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或群体的心理投影是不一样的,至少着眼点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活着还是死去?”哈姆雷特的命题固然深刻,却远远不能概括所有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事情也还不能简单地归诸怕不怕死的价值关系,赴汤蹈火的“敢死队”并不一概都比明哲保身的胆小鬼有益于世道人心。关于行为的价值判断,总归不能离开社会和历史的背景。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文人 生命意识 世道人心 活着 不怕死 中国诗人 民族命运 生死问题 陈多寿生死夫妻 江月
原文传递
欲望空间的营建:文人士大夫的奢侈消费与明中晚期江南园林的兴盛 被引量:2
14
作者 巩天峰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12年第1期382-397,共16页
明中晚期,江南文人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奢侈消费的盛行,使治园消费成为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争相追逐的一种"雅"生活方式,据此他们不但可以解脱传统儒家教化的羁绊,在隐逸之辞的标榜下名正言顺地享受生活;同时,还以此表达自己不同... 明中晚期,江南文人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奢侈消费的盛行,使治园消费成为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争相追逐的一种"雅"生活方式,据此他们不但可以解脱传统儒家教化的羁绊,在隐逸之辞的标榜下名正言顺地享受生活;同时,还以此表达自己不同于贵族与庶人阶层的生活和艺术价值观念,并藉此区隔社会阶层,来维持当时文人岌岌可危的社会精英地位。因而,在感官享乐与精神诉求的妥协和呼应下,文人士大夫对治园"癖嗜"般的奢侈消费行为,无疑成为明代中晚期园林造物艺术发达的最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晚期 江南园林 文人士大夫 奢侈消费
下载PDF
禅宗对唐宋文人士大夫艺术境界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玲玲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184,共3页
关键词 禅宗 唐代 宋代 文人士大夫 艺术境界 哲学境界 艺术史
下载PDF
北宋“伶人词曲”向“士大夫词曲”的转向——以晏殊词曲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方舟 梅松 《华夏文化》 2023年第3期42-45,共4页
一、北宋时期伶人词曲的特点与影响(一)伶人词曲的兴起与发展伶人词曲的兴起与发展与北宋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密切相关。北宋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创作也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审... 一、北宋时期伶人词曲的特点与影响(一)伶人词曲的兴起与发展伶人词曲的兴起与发展与北宋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密切相关。北宋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创作也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审美追求。然而,由于文人士大夫通常被束缚于官场和礼仪规范,他们对于真实生活和情感表达的渴望未能得到充分满足。而伶人词曲作为一种直接反映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社会底层和文化边缘群体的热烈追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士大夫 伶人 晏殊词 礼仪规范 边缘群体 社会底层 特点与影响 词曲
下载PDF
中唐文人士大夫对洪州宗的接受——以白居易、权德舆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韬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96-100,113,共6页
中唐时期,僧俗两界思想上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禅宗尤其是以马祖道一创立的洪州宗禅思想,如"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不费心力作佛去"的理论,使得洪州宗在此... 中唐时期,僧俗两界思想上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禅宗尤其是以马祖道一创立的洪州宗禅思想,如"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不费心力作佛去"的理论,使得洪州宗在此期迅猛发展,为众多的文人士大夫接受。这些理论正好迎合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处世心态即既要坚守儒家治世的原则,又能保持自我独立人格。其中以白居易和权德舆最为典型,本为试对此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州宗 中唐 文人士大夫 白居易 权德舆
下载PDF
从宋代瓷器装饰看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雪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5-96,共2页
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与之相适的陶瓷也在前代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其质地与纹饰逐渐趋向艺术化,而这种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受作用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喜好,因而本文将透过宋代瓷器的艺术化装饰来一探士大夫阶层的审... 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与之相适的陶瓷也在前代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其质地与纹饰逐渐趋向艺术化,而这种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受作用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喜好,因而本文将透过宋代瓷器的艺术化装饰来一探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瓷器 文人士大夫 审美
下载PDF
宋代文人士大夫与荒政变革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振宇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1期40-41,共2页
荒政在宋代发生了思想、制度、机构的变革,完成了制度化的过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荒政构架。在这个过程中,宋代新兴的"文人士大夫"阶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文人士大夫"阶层在宋代的形成和政治地位论... 荒政在宋代发生了思想、制度、机构的变革,完成了制度化的过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荒政构架。在这个过程中,宋代新兴的"文人士大夫"阶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文人士大夫"阶层在宋代的形成和政治地位论证其参与荒政变革的可能性,并考证"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荒政思想于荒政思想史中的重要变革以及其在荒政实践中的具体创新,以期还原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宋代荒政变革中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文人士大夫 荒政变革
下载PDF
诗意地栖居——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理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斌元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9年第2期12-13,共2页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这句诗因海德格尔的阐发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对于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来说,诗意栖居的渴望是无法泯灭的。诗意栖居体现着生活的终极意义,也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精神内在要求。文人士大夫是中...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这句诗因海德格尔的阐发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对于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来说,诗意栖居的渴望是无法泯灭的。诗意栖居体现着生活的终极意义,也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精神内在要求。文人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精英群体。坚守神圣使命的压力和生之多艰的困扰常令他们在追求现实人生的同时又渴望拥有艺术化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人 生活理想 文人士大夫 诗意栖居 人生理想 终极意义 古代社会 精英群体 虚静 质朴自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