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念园林好,俯仰终宇宙——陶渊明士子精神之内涵
1
作者 刘芳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6-69,共4页
陶渊明的个人思想虽儒道兼有,但儒家之社会理想、道德修养、文艺风范却更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和人生选择。陶渊明用他辞官不就归隐田园的生活实践,将士子精神融入躬耕田园与守望家国中,呈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安贫乐道的人格修养... 陶渊明的个人思想虽儒道兼有,但儒家之社会理想、道德修养、文艺风范却更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和人生选择。陶渊明用他辞官不就归隐田园的生活实践,将士子精神融入躬耕田园与守望家国中,呈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安贫乐道的人格修养、自然超脱的个性追求,并对后世文人的审美心理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士子精神 家国情怀 安贫乐道 自然超脱
下载PDF
“优孟衣冠”与士子精神--略论陈彦小说创作兼及现代化视阈下的“载道”传统 被引量:3
2
作者 钟媛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112,共6页
作为剧作家的陈彦在戏曲圈内早已为人所知,而作为小说家的陈彦却是从小说《装台》面世后才开始较为广泛地进入批评者视野的。陈彦的小说作品虽不多,主要代表作有《西京故事》《装台》和获得2018年度茅盾文学奖的《主角》与新近出版的《... 作为剧作家的陈彦在戏曲圈内早已为人所知,而作为小说家的陈彦却是从小说《装台》面世后才开始较为广泛地进入批评者视野的。陈彦的小说作品虽不多,主要代表作有《西京故事》《装台》和获得2018年度茅盾文学奖的《主角》与新近出版的《喜剧》,但其作品文实胜朴,微言大义,显示出明确的是非判断与较强的民间情怀,对“如何认识我们的经验性日常生活和‘中国经验’‘中国故事’之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装台》 小说作品 民间情怀 陈彦 士子精神 优孟衣冠 微言大义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士子精神的最后守望者——柳子谷
3
作者 周延木 《艺术评鉴》 2018年第18期54-55,共2页
柳子谷(1901-1986)出生于儒家文化浑厚的江西玉山,自幼饱读诗书,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又在上海美专接受了中西艺术观念的熏陶。他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的文化对象。其一生充满家国情怀,重名节,讲骨气,植根于时代,... 柳子谷(1901-1986)出生于儒家文化浑厚的江西玉山,自幼饱读诗书,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又在上海美专接受了中西艺术观念的熏陶。他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的文化对象。其一生充满家国情怀,重名节,讲骨气,植根于时代,坚守文化故土,是中国传统士子精神的最后守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子精神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诵文言名篇,咏士子风骨——《陋室铭》《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整体教学设计
4
作者 陈相燕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6期79-80,共2页
教学设计选择了《陋室铭》《桃花源记》《岳阳楼记》三篇文章,以任务群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夯实字词、句子翻译及内容主旨基础;把握文言文的内在逻辑,初探文人心境;鉴赏士子故事,领悟士子风骨,传承士子精神。
关键词 教学设计 任务群 士子精神
下载PDF
论沈从文作品的乡愁情结与士子精神
5
作者 子央 魏建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119,共5页
沈从文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皆源于他的出身、学养以及生活环境所形成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价值选择。这种文化积淀与价值选择在他的创作中无限弥漫,其中浓郁的乡愁情结和深沉的士子精神成为贯穿他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自诩... 沈从文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皆源于他的出身、学养以及生活环境所形成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价值选择。这种文化积淀与价值选择在他的创作中无限弥漫,其中浓郁的乡愁情结和深沉的士子精神成为贯穿他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自诩都市里的边缘人和乡土世界永远的歌者,沈从文以他魂牵梦萦的、诗化的湘西世界作为抚慰喧嚣都市里孤独灵魂的精神家园,为我们考量乡愁书写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士阶层的精神承传,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情结 士子精神 生命观照 救赎
原文传递
《儒林外史》的商业文化解读
6
作者 刘晓林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儒林外史》是一部专写儒林生活的古典小说,但它既是中国社会封建晚期文人士子的百象图,又是中国十八世纪前后江南士绅生活的风俗画卷。小说描写的对象是知识分子,但其中都有着丰富的商业文化内容,究其原因,一则商品经济是人们日常生... 《儒林外史》是一部专写儒林生活的古典小说,但它既是中国社会封建晚期文人士子的百象图,又是中国十八世纪前后江南士绅生活的风俗画卷。小说描写的对象是知识分子,但其中都有着丰富的商业文化内容,究其原因,一则商品经济是人们日常生活之必需,次则到了清代,"君子不言利"的古训早已是荡然无存,知识分子纷纷投入商业活动,以之牟取巨利。透过商业文化的视角,探究《儒林外史》所反映的封建社会晚清的士子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风貌,足以见到"那早已消逝的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风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商业文化 士子精神 社会风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