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仰导引下的哲学理念——简论台湾新士林哲学研究的新向度
1
作者 宋志明 孙兵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7,共6页
台湾新士林哲学背靠天主教信仰,融会了中古士林哲学、新士林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现代哲学舞台上的"有神论"学派,"信仰"与"理性"的融通问题成为台湾新士林哲学最有特色、也最具争议之所在。要打... 台湾新士林哲学背靠天主教信仰,融会了中古士林哲学、新士林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现代哲学舞台上的"有神论"学派,"信仰"与"理性"的融通问题成为台湾新士林哲学最有特色、也最具争议之所在。要打破目前台湾新士林哲学研究的"概论"现状,给予此种学术以客观评价与定位,就必须深入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体系,明确其信仰背景,确立其信仰导引下的标志性哲学概念,进而论证标志性概念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哲学 台湾新士林哲学 信仰
下载PDF
台湾新士林哲学思想评析
2
作者 樊志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0-15,共6页
台湾新士林哲学是现代汉语言哲学中发展势头强盛的哲学流派。这一流派以天主教信仰为精神取向,以中古士林哲学为其思想的架构和底蕴,力图融合中西文化传统以创造中国的天主教哲学,从而使基督信仰真正本土化,使在中国的基督宗教成为... 台湾新士林哲学是现代汉语言哲学中发展势头强盛的哲学流派。这一流派以天主教信仰为精神取向,以中古士林哲学为其思想的架构和底蕴,力图融合中西文化传统以创造中国的天主教哲学,从而使基督信仰真正本土化,使在中国的基督宗教成为中国的基督宗教,使基督信仰降生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神质素,从而提升和超拨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士林哲学 中国文化
下载PDF
近五十年来台湾地区士林哲学之研究与前瞻
3
作者 高凌霞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3-122,128,共11页
根据祁尔松(Etienne Gilson)的说法,中世纪哲学,尤其是十三世纪的思想,是基督宗教哲学。本文按其在台湾发展时所袭用的名词,称之为士林哲学。士林哲学之传入中国,虽然早在利玛窦时期(1550 -1610)已经开始,但真正成为学术思想之主流之一... 根据祁尔松(Etienne Gilson)的说法,中世纪哲学,尤其是十三世纪的思想,是基督宗教哲学。本文按其在台湾发展时所袭用的名词,称之为士林哲学。士林哲学之传入中国,虽然早在利玛窦时期(1550 -1610)已经开始,但真正成为学术思想之主流之一,是最近五十年来在台湾地区的发展。20世纪初士林哲学初传入台湾时,当时的思想环境,对基督宗教哲学并不十分友善,这种种情况,与中世纪的思想家,面对信仰与神学之挑战相似。当时的思想家,融合各种不同的思想派系,对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的观念,重新诠释与批判,批判与诠释是创新的基础。所以,中世纪可说是哲学的第二春,而中世纪哲学之精华,即全盛期的士林哲学。十四世纪唯名论之后,士林哲学逐步式微,于十九世纪末再兴。本文认为,士林哲学在台湾发展之过程,与其在中世纪之盛行,及十九世纪末之再兴,背景虽异但有不少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正是士林哲学之基本思想与立场。本文对台湾士林哲学之发展,从四方面探讨:(1)回到形上学之根以面对新的挑战;(2)形上学基本立场与概念之说明;(3)反思与批判;(4)未来发展之方向。本文所参考之资料, 一是已发表之学术文献;其二是与学者们之正式交谈——如学术演讲、座谈会等,及非正式之谈话、访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宗教哲学 士林哲学 形上学 直接实在论 超验多玛斯学派 生命哲学 专业化 哲学人学
下载PDF
“外在超越”之路的中国哲学学派——台湾新士林哲学
4
作者 耿开君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23-28,共6页
20世纪是现代汉语学术诞生与发育的世纪,在过去的百年间,现代中国哲学领域内出现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其中,本土色彩最浓的应推以熊十力、牟宗三为代表的当代新儒学——这一学派因其主张中国文化是所谓“内在超越”而可以称之为“内... 20世纪是现代汉语学术诞生与发育的世纪,在过去的百年间,现代中国哲学领域内出现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其中,本土色彩最浓的应推以熊十力、牟宗三为代表的当代新儒学——这一学派因其主张中国文化是所谓“内在超越”而可以称之为“内在超越”之路的中国哲学学派;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林哲学 现代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 基督宗教 天主教 哲学学派 台湾 生命哲学 现代汉语 西方哲学
下载PDF
论士林哲学形上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5
作者 孙兵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5,共5页
作为基督教哲学古典、现代哲学的代表,士林哲学与新士林哲学一以贯之于对形而上学的建立与回护。士林哲学形上学分为"知识论"、"本体论"、"因论"三部分,由"万物之有"的实在性,论证"绝对之... 作为基督教哲学古典、现代哲学的代表,士林哲学与新士林哲学一以贯之于对形而上学的建立与回护。士林哲学形上学分为"知识论"、"本体论"、"因论"三部分,由"万物之有"的实在性,论证"绝对之有"的实在性。新士林哲学的代表罗光哲学,则在传统形上学基础上,以"存有"为路径,进一步打通了个体与至上神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哲学 士林哲学 士林哲学 形而上学 存有
原文传递
台湾新士林哲学概念
6
作者 王其水 《台湾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68-72,共5页
台湾新士林哲学概念王其水新士林哲学是我国台湾地区实力相当雄厚的哲学流派,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哲学领域,而渗透到教育、文化乃至政治生活之中。研究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或学术方向,是深入了解台湾哲学及文化、思想... 台湾新士林哲学概念王其水新士林哲学是我国台湾地区实力相当雄厚的哲学流派,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哲学领域,而渗透到教育、文化乃至政治生活之中。研究台湾新士林哲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或学术方向,是深入了解台湾哲学及文化、思想发展动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士林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林哲学 哲学体系 中国哲学 天主教 中国文化 中世纪哲学 台湾 进化论 托马斯 学术研究
原文传递
一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巨著──《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简评
7
作者 光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学术价值 二十世纪 人物志 学术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展状况 中国现代哲学 重要学术成果 士林哲学
下载PDF
常与变: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台湾传统儒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0-57,共8页
儒学研究在台湾大体上可以分为传统儒学与新儒家哲学两大分支。传统儒学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虽然也出现过十分明显的起伏变化,但总体而言,基本上处于一个稳定而普遍的发展时期,其间两岸的政治对抗并没有影响传统儒学作为中国文... 儒学研究在台湾大体上可以分为传统儒学与新儒家哲学两大分支。传统儒学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虽然也出现过十分明显的起伏变化,但总体而言,基本上处于一个稳定而普遍的发展时期,其间两岸的政治对抗并没有影响传统儒学作为中国文化在台湾的存在以及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甚至在一个阶段里,由于蒋介石个人的喜好和国民党当局从重塑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对传统儒学思想大加推崇,而将儒学思想与三民主义相比较而研究。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在现代社会里传统儒学只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体系而存在。在变化了的学术与社会环境里,其自身的存在形态与学术理路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而它与士林哲学的比较与融合过程,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思想相互交汇在台湾学术界的一个集中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儒学 台湾社会 三民主义哲学 士林哲学
下载PDF
关于李震对西方传统无神主义的思考
9
作者 吴星辰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6-99,共4页
李震(李振英)是当代台湾新士林哲学家中较有特色的一位。本文介绍的台湾新士林哲学家李震先生所编撰的《人与上帝》及其宗教思想,凝聚了李震先生对中西无神主义的思考。
关键词 李震 无神主义 人文主义 台湾新士林哲学
下载PDF
生命美学的现代重构与汉语古典美学的复兴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俊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0-155,178,共7页
构建中国学派,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困境,中国美学必须建立在华夏自身文化传统根基上,这要求复兴汉语古典美学。融通统会的生命美学,高度概括并呈现中华古典文化中美与艺术的根本精神,其兼具形上与形下两个维度,上可通天道,下可达人心... 构建中国学派,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困境,中国美学必须建立在华夏自身文化传统根基上,这要求复兴汉语古典美学。融通统会的生命美学,高度概括并呈现中华古典文化中美与艺术的根本精神,其兼具形上与形下两个维度,上可通天道,下可达人心,纵论天地之美与生命情韵,揭示气韵生动的宇宙机趣与酣畅饱满的自由精神,直透宇宙、人生与艺术之美的本质。因此,复兴汉语古典美学,生命美学是关键。重构汉语生命美学,应主动接续民国哲学界诸贤开创的生命哲学与生命美学之统绪。方东美的新儒家生命美学与罗光的新士林生命美学,即为此传统中的典范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生命哲学 新儒家 士林哲学 汉语古典美学
下载PDF
中西会通的生命哲学建构:方东美与罗光两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122,160,共14页
方东美新儒家生命哲学与罗光新士林生命哲学是20世纪中国生命哲学体系建构的两种代表性学说。此两派学说皆建基于《周易》所奠基的生命哲学传统,主张生命为宇宙与价值的本体;然而,因其会通的西方思想不同,其生命本体论基础存在重大差异... 方东美新儒家生命哲学与罗光新士林生命哲学是20世纪中国生命哲学体系建构的两种代表性学说。此两派学说皆建基于《周易》所奠基的生命哲学传统,主张生命为宇宙与价值的本体;然而,因其会通的西方思想不同,其生命本体论基础存在重大差异,由之形成两种生命哲学模式。同是会通中西,方东美有效地以儒家人文精神消化西方现代主体生命哲学,而罗光却无法消溶士林哲学的神学内核。不过,罗光新士林生命哲学对士林哲学概念体系的继承,以及对现代哲学的开放,也使其生命哲学体系更加清晰、严谨而全面。这两种以生命为本体的汉语哲学模式,各有千秋,难分轩轾,皆可为汉语生命哲学现代重构之借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方东美 罗光 新儒家 士林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