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以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士绅宗族的建构历程——以贵州清水江下游地坌彭氏宗族为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斌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5-80,共6页
清代以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族,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清水江下游地坌留存的清代碑刻和多次编修的彭氏族谱均显示,彭氏家族在迁移与定居地坌的过程中,通过祠堂修建、族谱编修、族产置办和祭祀仪式逐渐开始其宗族化运动。通过对... 清代以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族,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清水江下游地坌留存的清代碑刻和多次编修的彭氏族谱均显示,彭氏家族在迁移与定居地坌的过程中,通过祠堂修建、族谱编修、族产置办和祭祀仪式逐渐开始其宗族化运动。通过对这一宗族建构过程的细节分析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发展,主要基于地方士绅阶层自身的努力,这一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水江流域宗族建构的类型,也显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建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清水江流域 士绅宗族 建构历程
下载PDF
从《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看一个明初沧州移民家族的构建与发展
2
作者 秦博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7-52,共6页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汇集明初文翰名臣真迹四十三篇,系世所罕见之艺术文化瑰宝。手卷题赞及其他相关孙氏文献故物能够深刻反映出明初河北沧州地区移民社会的形成以及地方士绅家族的发展过程。手卷本身及其所...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汇集明初文翰名臣真迹四十三篇,系世所罕见之艺术文化瑰宝。手卷题赞及其他相关孙氏文献故物能够深刻反映出明初河北沧州地区移民社会的形成以及地方士绅家族的发展过程。手卷本身及其所蕴含的宗族理念被孙氏家族六百年代代相传并恪守的历史,也是明清以来中国宗族组织蓬勃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 明初沧州移民 士绅宗族 “隐德” 孙楷第
下载PDF
清代贵州团练与地方政治
3
作者 张习琴 《贵州文史丛刊》 2016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在清代全国团练兴起的大背景下,结合贵州具体史事,分析了贵州团练兴起的原因,介绍了贵州团练的名称,规模及其经费来源,并通过地方基层制度保甲制和基层社会重要构成部分宗族与士绅在基层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着重分析在社会大动乱时期保... 在清代全国团练兴起的大背景下,结合贵州具体史事,分析了贵州团练兴起的原因,介绍了贵州团练的名称,规模及其经费来源,并通过地方基层制度保甲制和基层社会重要构成部分宗族与士绅在基层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着重分析在社会大动乱时期保甲制的困境造成团练兴起的必要性及宗族与士绅组织团练的原因。通过团练与官府的关系分析其在维护传统政治格局和社会秩序的同时侵害官府利益和权威、剥蚀离心中央政权的二重性,从而揭示清代贵州团练与地方政治关系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团练 保甲 宗族士绅 官府
下载PDF
制造领袖:近代华北乡村治理进程中的精英塑造——基于青苗会会首群体的考察
4
作者 王洪兵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4,244,245,共18页
清末民初,华北乡村社会秩序动荡,国家仅凭正式行政体制难以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控制,国家赖以维持乡村秩序的乡里组织也趋于没落,成为可有可无的政治点缀。在此背景之下,华北青苗会组织逐渐兴起,统合乡里组织以及士绅、宗族等各方势力... 清末民初,华北乡村社会秩序动荡,国家仅凭正式行政体制难以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控制,国家赖以维持乡村秩序的乡里组织也趋于没落,成为可有可无的政治点缀。在此背景之下,华北青苗会组织逐渐兴起,统合乡里组织以及士绅、宗族等各方势力,形成了以青苗会会首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体系。华北青苗会会首兼具士绅、宗族等乡村精英的多重身份,凭藉其物质财富、个人威望、社会地位维护乡村社会利益的同时,加强村庄与官府的沟通,实现乡村社会的简约治理。在推进乡村治理的进程中,青苗会会首被塑造为官民公认的村庄领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华北 青苗会 乡村治理 村庄领袖 宗族士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