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辅舒良鼻喷雾剂以及西替利嗪等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有效性,并对背廊拔罐法的作用机制开展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序列的生成方法,将200例AR患者按1∶1∶1∶1比例,随机分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组(...【目的】比较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辅舒良鼻喷雾剂以及西替利嗪等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有效性,并对背廊拔罐法的作用机制开展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序列的生成方法,将200例AR患者按1∶1∶1∶1比例,随机分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组(试验组)、辅舒良组(对照A组)、西替利嗪组(对照B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壮医莲花针叩刺背廊拔罐法治疗,对照A组给予辅舒良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对照B组给予口服西替利嗪片治疗,空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各组疗程均为10 d,停1周后继续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及对特异性Ig E(S-Ig E)、白三烯(LT)、白细胞介素-4(IL-4)、IL-9 m RNA、干扰素-γ(IFN-γ)、Thl/Th2细胞、Th17细胞因子(IL-17)等的影响。【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各对照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疗效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而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各治疗组的S-Ig E、LT、IL-9 m RNA、IL-4、IL-17水平降低,IFN-γ、Th1/Th2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对S-Ig E、LT、IFN-γ、Th1/Th2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P<0.05)。(3)在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AR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为抑制S-Ig E、LT、IL-9 m RNA、IL-17的表达,并通过降低Th2、提高Th1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调节Th1/Th2失衡而发挥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辅舒良鼻喷雾剂以及西替利嗪等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有效性,并对背廊拔罐法的作用机制开展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序列的生成方法,将200例AR患者按1∶1∶1∶1比例,随机分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组(试验组)、辅舒良组(对照A组)、西替利嗪组(对照B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壮医莲花针叩刺背廊拔罐法治疗,对照A组给予辅舒良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对照B组给予口服西替利嗪片治疗,空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各组疗程均为10 d,停1周后继续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及对特异性Ig E(S-Ig E)、白三烯(LT)、白细胞介素-4(IL-4)、IL-9 m RNA、干扰素-γ(IFN-γ)、Thl/Th2细胞、Th17细胞因子(IL-17)等的影响。【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各对照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疗效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而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各治疗组的S-Ig E、LT、IL-9 m RNA、IL-4、IL-17水平降低,IFN-γ、Th1/Th2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对S-Ig E、LT、IFN-γ、Th1/Th2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P<0.05)。(3)在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AR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为抑制S-Ig E、LT、IL-9 m RNA、IL-17的表达,并通过降低Th2、提高Th1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调节Th1/Th2失衡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