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古时代壮族先民到达美洲考略
1
作者 梁庭望 李浦江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3-55,共13页
一 笔者撰写此文,力图从各个方面来论证壮族先民早在远古时代就远渡重洋,到达美洲。希望这篇文章有如砖石,引得专家学者的悉心指教。 壮族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的中部和西部,云南东部和广东西北部的一些地方,是一个古老... 一 笔者撰写此文,力图从各个方面来论证壮族先民早在远古时代就远渡重洋,到达美洲。希望这篇文章有如砖石,引得专家学者的悉心指教。 壮族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的中部和西部,云南东部和广东西北部的一些地方,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她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中西瓯越和骆越两大部族。西瓯和骆越是岭南地区的土著部族,关于这一点,不论是从考古学、地名学,遗传学方面,还是从语言学或文献等方面来分析论证,都可作出确凿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布伯 雷王 石锚 远古时代 印第安人 考略 太阳 二次葬 壮语
下载PDF
壮族石狗考略——兼谈壮族先民的图腾及其演变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文领博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0-76,共7页
狗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作为原始人类主要的狩猎工具而在全世界各民族中普遍得到尊重和爱护。壮族及其先民世代居住的岭南地区,气候温热,水源丰富,植被繁茂,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原始社会时期,该地区的采集和渔猎经济非常发达... 狗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作为原始人类主要的狩猎工具而在全世界各民族中普遍得到尊重和爱护。壮族及其先民世代居住的岭南地区,气候温热,水源丰富,植被繁茂,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原始社会时期,该地区的采集和渔猎经济非常发达。所以,狗在当时人们生产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左江流域崖壁画中狗的形象之多,地位之突出,使之成为仅次于人的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先民 石敢当 图腾 壮族 崖壁画 壮族地区 狗肉 考略 左江流域
下载PDF
壮族先民的祭祖圣地——花山崖壁画主题探索 被引量:11
3
作者 姜永兴 《广西民族研究》 1985年第2期61-67,共7页
广西宁明花山崖画的主题研究,是崖画研究的核心;不同的理解,必然会使崖画的一系列研究,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对崖画的评价,曾提出了下述数种看法:一说是反映原始社会时期的狩猎图;二说是反映祭水神的原始祭祀图;三... 广西宁明花山崖画的主题研究,是崖画研究的核心;不同的理解,必然会使崖画的一系列研究,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对崖画的评价,曾提出了下述数种看法:一说是反映原始社会时期的狩猎图;二说是反映祭水神的原始祭祀图;三说是反映古代壮族先民反抗斗争的誓师图;四说是反映古代战争胜利的凯旋图;五说是从绘画向象形文字过渡的语言符号(即原始文字)。五种观点,虽各持有故,一时难得统一,但也揭示了数十年来对崖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花山崖画 花山崖壁画 五十年代 祖先崇拜 原始信仰 原始祭祀 原始宗教 左江流域 古代民族
下载PDF
壮族先民的雷神崇拜——左江流域崖壁画性质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成贤 《广西民族研究》 1988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崖壁画群,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画群之一,它以雄壮的气势、古朴粗犷的艺术造型和可以意会而不触摸及的神秘性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瞩目。笔者何幸,竟有机会对左江流域崖壁画作了实地考察!在秀丽多... 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崖壁画群,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画群之一,它以雄壮的气势、古朴粗犷的艺术造型和可以意会而不触摸及的神秘性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瞩目。笔者何幸,竟有机会对左江流域崖壁画作了实地考察!在秀丽多姿、奇峰挺拔的左江两岸,赭红色的画面在魏峨峻峭的悬崖上若隐若现,更增添了这青山幽谷的神秘气氛。纵观这些崖画,每个画面都以几乎雷同的手法勾勒出人物的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壁画 左江流域 雷神 壮族先民 铜鼓 崇拜 画面 自然界 原始社会 实地考察
下载PDF
左江崖壁画中壮族先民审美意识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振南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93-95,77,共4页
左江流域崖壁画,是壮族祖先瓯骆人于战国——东汉年问创作的再现当时祭祀祖先集体歌舞的艺术记录,画面图像大部分是氏族集体狂热的祭典舞蹈中某个关键性动作的浓缩和凝固。左江崖壁画,是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的融合体,它不仅是原始宗教意... 左江流域崖壁画,是壮族祖先瓯骆人于战国——东汉年问创作的再现当时祭祀祖先集体歌舞的艺术记录,画面图像大部分是氏族集体狂热的祭典舞蹈中某个关键性动作的浓缩和凝固。左江崖壁画,是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的融合体,它不仅是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物,而且还是古代壮族先民艺术和美学原则的缩影。它全面地反映了壮族原始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全面地体现了一种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中的审美情趣、审美意向、审美原则,因而从美学的角度探索壁画所体现的壮族先民的审美意识,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壁画 审美意识 壮族先民 祖先 审美意向 左江流域 宗教意识 审美精神 关键性动作 祭祀
下载PDF
唐代壮族先民分布区的人口
6
作者 覃成号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2-56,34,共6页
壮族古代人口发展情况,目前已难以确知。因为壮族正式作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近现代的事,而史籍上有关人口的统计,是以地区计,而非以民族计(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而壮族先民分布区域内并非纯为壮族,其间杂有其他民族。其次是壮族... 壮族古代人口发展情况,目前已难以确知。因为壮族正式作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近现代的事,而史籍上有关人口的统计,是以地区计,而非以民族计(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而壮族先民分布区域内并非纯为壮族,其间杂有其他民族。其次是壮族地区开发比较晚,又地处边疆,中央王朝鞭长莫及,长期由当地土官自治其民,中央王朝只有治辖之名,并未真正深入壮族分布区域内的每一片地区。所以,在统计这些地区的人口时,错漏自难避免。更有甚者,羁縻地区的壮族先民并不向中央王朝申报户口数。唐代时期,壮族先民有诸多名称,如俚、僚、西原蛮(黄洞蛮)、乌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西原蛮 《新唐书》 分布区域 《旧唐书》 人口数 僚人 俚人 中央王朝 广西
下载PDF
试论壮族先民的原始宗教
7
作者 梁旭达 凌树东 《广西民族研究》 1986年第4期87-93,111,共8页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文献记载和考古学资料都证明,有史以来,壮族先民就已在今壮族聚居区劳动、生息。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壮族先民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不仅包括了音乐、舞蹈...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文献记载和考古学资料都证明,有史以来,壮族先民就已在今壮族聚居区劳动、生息。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壮族先民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不仅包括了音乐、舞蹈、美术等原始艺术,而且还包括了与之密切相关的,虔诚而强烈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活动。远古,原始宗教几乎成了氏族、部落重要的精神支柱,它对民族心理、民族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原始宗教信仰 图腾崇拜 壮族地区 自然崇拜 精神文化 氏族 壮族 文献记载 宗教意识
下载PDF
广西壮族先民的音乐舞蹈初探
8
作者 梁旭达 《广西民族研究》 1985年第2期83-87,60,共6页
广西壮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同时也是一个酷爱音乐舞蹈的民族。从远古时代起,壮族的祖先就在生息、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音乐舞蹈。壮族至今还盛行的“三月三”歌圩,富有民族特色的“壮戏”,闻名中外的壮族人民传... 广西壮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同时也是一个酷爱音乐舞蹈的民族。从远古时代起,壮族的祖先就在生息、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音乐舞蹈。壮族至今还盛行的“三月三”歌圩,富有民族特色的“壮戏”,闻名中外的壮族人民传说中的歌手刘三姐,都是在壮族先民古老的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研究壮族先民的音乐舞蹈的面貌,不仅可以加深对今天壮族音乐舞蹈的理解,而且对于壮族文化艺术史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音乐舞蹈 中原地区 广西壮族 铜鼓 乐器 民族特色 南方少数民族 远古时代 铜钟
下载PDF
从天琴经书窥探壮族先民的信仰民俗与精神世界
9
作者 农瑞群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4-20,24,共8页
天琴经书是一部记载壮族先民原始宗教信仰民俗的“天书”,蓄积壮族先民丰厚的信仰民俗文化精髓,内隐壮族先民多元的信仰民俗仪式,保留着壮族先民原始的生计民俗及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与生命观念,折射着壮族先民独特的精神民俗。... 天琴经书是一部记载壮族先民原始宗教信仰民俗的“天书”,蓄积壮族先民丰厚的信仰民俗文化精髓,内隐壮族先民多元的信仰民俗仪式,保留着壮族先民原始的生计民俗及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与生命观念,折射着壮族先民独特的精神民俗。研究壮族天琴经书,对走进壮族精神世界,了解壮族精神民俗,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提高壮族文化自信,凝聚壮族力量,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天琴经书 信仰民俗 生计民俗 精神世界
下载PDF
左江花山岩画与上古壮族先民信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树喆 党延伟 《桂学研究》 2017年第1期61-73,共13页
本文拟就左江花山岩画与壮族上古先民信仰习俗之间的关系问题浅谈陋见。首先,壮族上古先民对岩画点的选择与他们的宇宙三分模式观念有直接关联,在他们看来,载有岩画的左江两岸的山体是宇宙的中心(即“世界中心”),是三界交合之处,也是... 本文拟就左江花山岩画与壮族上古先民信仰习俗之间的关系问题浅谈陋见。首先,壮族上古先民对岩画点的选择与他们的宇宙三分模式观念有直接关联,在他们看来,载有岩画的左江两岸的山体是宇宙的中心(即“世界中心”),是三界交合之处,也是三界最易沟通的地方,因而被视为死者、生者以及诸神世界联系的地方。其次,左江花山岩画点既然是壮族上古先民的世界中心,自然这个地点也就成了类似于云南佤族的“灵屋”,是祖先灵魂回归安息的地方(即“祖灵归宿”),祖先灵魂可以在这个地方获得永生的力量。第三,基于上述两点,左江花山岩画点与承载它的山川、相伴的河流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观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神圣的空间,它们一起又形成了有着岩画群的左江流域这个大的神圣空间,就像中国古代的“社”一样,是一祭祀神鬼的社群之所在,凡天神、地祇及人鬼无所不祭,因而也就成了壮族远古先民的“祭祀圣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江花山岩画 壮族上古先民 世界中心 祖灵归宿 祭祀圣地
下载PDF
左江花山岩画:壮族先民生命意识与力量的文化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新宇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7,共6页
"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岩画是春秋至汉代壮族先民将群落、族群对世界、对人自身的生命意识以及力量的一种认知,并将其朴素的文化表征再现于崖壁上。从现存岩画来分析其创作动机,以及从岩画画面内容、形态、手法及形式的表现来看,乃是... "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岩画是春秋至汉代壮族先民将群落、族群对世界、对人自身的生命意识以及力量的一种认知,并将其朴素的文化表征再现于崖壁上。从现存岩画来分析其创作动机,以及从岩画画面内容、形态、手法及形式的表现来看,乃是壮族先民对部落、族群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及文化表征。花山岩画作为中国与东南亚相邻各国壮傣族群共同的文化发祥地以及根祖文化所在地之一,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岩画 壮族先民 生命意识
原文传递
从左江崖画看壮族先民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远璋 《民族艺术》 1986年第2期45-58,共14页
广西左江崖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南方巫术文化的遗迹,是壮族先民——古代骆越人的杰作。它作为当时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再现,明显地反映出壮族先民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索。一左江崖画作为巫术文化,其产生与发展... 广西左江崖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南方巫术文化的遗迹,是壮族先民——古代骆越人的杰作。它作为当时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再现,明显地反映出壮族先民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索。一左江崖画作为巫术文化,其产生与发展不是出于单纯的审美意识,而是为了谋求功利。但是,客观上左江崖画不仅作为精神领域中的一种巫术手段,同时也是艺术范畴内的一种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审美意识 花山崖画 表现形式 左江 舞蹈艺术 巫术文化 舞蹈造型 巫术礼仪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从原始造型艺术看壮族先民审美意识的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世昌 《民族艺术》 1996年第2期198-201,共4页
从原始造型艺术看壮族先民审美意识的起源和发展[广西]刘世昌(侗族)人类的审美观念,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从大自然中索取必要的生活资料。从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人们初始时是直接用手;当单用手还... 从原始造型艺术看壮族先民审美意识的起源和发展[广西]刘世昌(侗族)人类的审美观念,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从大自然中索取必要的生活资料。从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人们初始时是直接用手;当单用手还达不到目的时,人们就不得不想办法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壮族先民 造型艺术 审美观念 起源和发展 崖壁画 功利目的 艺术审美能力 穿孔贝壳 加工方法
原文传递
壮族饮食文化的历史探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方素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0-56,共7页
关键词 近代壮族 饮食文化 历史探析 壮族地区 《岭表录异》 饮食器具 《岭外代答》 壮族先民 饮食思想 《广西通志》
下载PDF
试论壮族早期的社会形态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恩泉 王明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7-63,共7页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的壮族约九万左右,其中有八万多人居住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笔者根据两万年前“西畴”人生息的红河水系,盘龙江上游畴阳河支流的...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的壮族约九万左右,其中有八万多人居住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笔者根据两万年前“西畴”人生息的红河水系,盘龙江上游畴阳河支流的考古发掘资料,并对这一区域百越后裔的土著壮族支系侬人的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化进行调查,试将早期壮族社会形态划分为:咪弘制(母系制)、布弘制(父系制)、布版制(土司制)三个发展阶段。不妥之处,欢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西畴 父系制 母系制 土司制 壮族地区 社会形态 百越 新石器 壮族支系
下载PDF
壮族《布洛陀经诗》哲学意蕴初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赣丽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8-43,共6页
《布洛陀经诗》描述了壮族先人对天地开辟、人类产生、万物起源等问题的看法,凝聚着壮族古代社会逐渐萌发的哲学思想。其中既包含了正确的、合理的、进步的认识,又掺杂了错误的、不合理的、愚昧的思想因素;体现了原始思维直观、具象... 《布洛陀经诗》描述了壮族先人对天地开辟、人类产生、万物起源等问题的看法,凝聚着壮族古代社会逐渐萌发的哲学思想。其中既包含了正确的、合理的、进步的认识,又掺杂了错误的、不合理的、愚昧的思想因素;体现了原始思维直观、具象、粗浅的特点。诗中所蕴含的朴素的宇宙结构学说,朦胧的物质意识和辩证方法论思想,折射出壮民族祖先智慧的闪光和人类认识发展进步的历程,显示出它独特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陀经诗 哲学意蕴 壮族先民 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原始宗教 辩证法 原始思维 世界观
下载PDF
“六乌圣母”:壮族鸟神崇拜的原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覃小航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9-83,共5页
历史上,壮族未曾形成统一的宗教,其信仰还处于原初的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阶段。其中,“六乌圣母”之神位赫然高就,广为壮人所祀。据史载:“壮俗每数年延师巫,结花楼,祀圣母”。“按圣母不知何指,据邑中武平里诸壮所祀,则为六乌娘,又名... 历史上,壮族未曾形成统一的宗教,其信仰还处于原初的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阶段。其中,“六乌圣母”之神位赫然高就,广为壮人所祀。据史载:“壮俗每数年延师巫,结花楼,祀圣母”。“按圣母不知何指,据邑中武平里诸壮所祀,则为六乌娘,又名六乌婆,庙在六乌山。比人每遇瘟疫,则舁六乌娘巡游村市热闹”。 “瑶祭盘古,壮祀六乌圣母”。《粤江流域人民史》亦有“壮祀六乌圣母、白马令公等神”之说。虽然这些祭祀形式已经明显披上了汉族宗教文化的色彩,但仍掩饰不住它与自然崇拜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圣母 壮语 六甲 壮族先民 生物原型 音译词 标音 横县 自然崇拜
下载PDF
壮语地名的文化色彩——壮族语言文化系列研究之一 被引量:5
18
作者 韦达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0-94,共5页
:本文是壮族语言文化研究之第一篇 ,主要阐述了壮语地名的命名特征 ,论证了壮语地名所反映的壮族先民早期分布的地域和社会生活的特点。
关键词 壮族先民 早期分布 社会生活 文化色彩 壮语地名 命名特征 分布地域 社会生活
下载PDF
云南壮族的原始社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正廷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9-57,共9页
云南壮族源于古滇濮和句町濮人,是当地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与居住在广西等地的同一民族一样,曾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濮”中的大姓自称“濮越”或“越”,亦称“僚”。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他们就已经懂得使用各种石制生产工具,... 云南壮族源于古滇濮和句町濮人,是当地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与居住在广西等地的同一民族一样,曾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濮”中的大姓自称“濮越”或“越”,亦称“僚”。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他们就已经懂得使用各种石制生产工具,进行集体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了。这种原始时代的社会组织,是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学者们根据云南壮族民间传说及“丝摩”文《戈管》(人源经)的记述,将其中的母系氏族社会称为“咪弘”制时代,而父系氏族社会则被称为“布弘”制时代。咪弘(mε<sup>31</sup>xu(?)<sup>44</sup>),壮语“母皇”或“女帝”之意;布弘(pu<sup>11</sup>xu(?)<sup>44</sup>),壮语意即“父皇”或“男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壮语 云南省 干栏 石寨山 西畴 晋宁 原始社会 氏族 遗址
下载PDF
云南壮族族源与称谓新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正廷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Z1期77-86,共10页
云南壮族,是本省五个人口超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由自称为布侬(p′u<sup>22</sup>nwa<sup>55</sup>)、布雅衣(pu<sup>22</sup>jaai<sup>35</sup>)、布傣(p′u<sup>22</sup>... 云南壮族,是本省五个人口超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由自称为布侬(p′u<sup>22</sup>nwa<sup>55</sup>)、布雅衣(pu<sup>22</sup>jaai<sup>35</sup>)、布傣(p′u<sup>22</sup>taai<sup>31</sup>)的三种人们共同体合组而成,俗称侬人、沙人和土僚。他们主要居住在文山州(87.1万)、红河州(8.3万),曲靖地区(2.5万)、昆明市(0.8万)、昭通地区(0.5万)、丽江地区(0.4万)大理州(0.2万)、西双版纳州(0.2万)和思茅地区(0.1万)。玉溪、楚雄、东川、临泡等地也有零星分布。人口总数为100.3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先民 壮语 云南少数民族 族源 百越民族 南越 译写 傣族 文山州 中国西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