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族文化根系与壮族文化生态美——壮族文化生态美研究之一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秉生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6,103,共7页
壮族有自己的文化根系 ,有典型的文化生态美的范式 ,与其他民族文化种群一起构成岭南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群落。而在壮族文化根系中 ,首先是其重生文化根系 ,它表现为对生命之根、生命本源的独特看法和理解 ,从而形成了壮族色彩斑斓的古... 壮族有自己的文化根系 ,有典型的文化生态美的范式 ,与其他民族文化种群一起构成岭南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群落。而在壮族文化根系中 ,首先是其重生文化根系 ,它表现为对生命之根、生命本源的独特看法和理解 ,从而形成了壮族色彩斑斓的古代文化事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壮族文化根系 壮族文化生态
下载PDF
建设龙脊壮族文化生态村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树喆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2年第3期79-86,共8页
文化生态村是对民族 ,尤其是对少数民族的自然、社会、文化进行整体保护、研究和开发的一种最新型的模式 ,是一个国家多种文化的一种“新保护神”。文章在论述民族文化生态村对民族文化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的... 文化生态村是对民族 ,尤其是对少数民族的自然、社会、文化进行整体保护、研究和开发的一种最新型的模式 ,是一个国家多种文化的一种“新保护神”。文章在论述民族文化生态村对民族文化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的基础上 ,阐述了在龙脊建设壮族文化生态村的有利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脊旅游 壮族文化生态 可持续旅游模式
下载PDF
壮族文化生态从依生美到竞生美的过渡——壮族文化生态美研究系列论文之五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秉生 《百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壮族文化生态有一个从依生美向竞生美过渡的阶段 ,主要表现在壮族的神话传说和铜鼓艺术。壮族关于人与自然斗争的神话传说 ,充分表达了人与自然竞生的愿望 ,但它们只是一种幻想 ,在现实中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生 ,体现的只能是一种悲壮之... 壮族文化生态有一个从依生美向竞生美过渡的阶段 ,主要表现在壮族的神话传说和铜鼓艺术。壮族关于人与自然斗争的神话传说 ,充分表达了人与自然竞生的愿望 ,但它们只是一种幻想 ,在现实中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生 ,体现的只能是一种悲壮之美。壮族的铜鼓 ,开始体现的是依生与竞生并存 ,神性与人性交织 ,形成了高大厚重而繁缛瑰丽之美。到后来铜鼓的神性因素逐渐消褪 ,人性因素逐渐加强 ,形成一种精巧平实的审美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文化生态 神话 铜鼓 依生 竞生 过渡
下载PDF
城镇化过程中的广西壮族生态文化地方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桂秋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7,共3页
壮族从历史沿袭而来的水文化、米文化和干栏文化,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心理等文化现象,体现于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形成为壮族社会共有的生态文化地方感。当前,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广西壮族的生态文化地方感的维持受到了影响,... 壮族从历史沿袭而来的水文化、米文化和干栏文化,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心理等文化现象,体现于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形成为壮族社会共有的生态文化地方感。当前,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广西壮族的生态文化地方感的维持受到了影响,体现为壮族生态文化地方感弱化、壮族文化传承中的活态化活动逐渐丧失。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壮族生态文化地方感,可从加快壮族生态和谐伦理思想相关成果的转化、通过活动的方式恢复壮族民间传统节日、创新壮族地区学校教育机制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广西 壮族生态文化 地方感
下载PDF
龙脊壮族旅游景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考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树喆 吴建冰 +3 位作者 杨艺 韦杨波 黄卫湘 彭静 《百色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6-85,共10页
本调研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 :(1)简要交代龙脊地区概况和开展龙脊景区调研的缘起 ;(2 )对龙脊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3)龙脊旅游开发现状及龙脊旅游景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4 )提出建设龙脊壮族文化生态村以实... 本调研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 :(1)简要交代龙脊地区概况和开展龙脊景区调研的缘起 ;(2 )对龙脊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3)龙脊旅游开发现状及龙脊旅游景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4 )提出建设龙脊壮族文化生态村以实现龙脊可持续旅游的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脊旅游 持续发展 壮族文化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