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韦苏文壮族歌谣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蒋明智 农学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74-,76,共2页
韦苏文壮族歌谣研究述评●蒋明智农学冠/著在广西民间文学界的青年学人中,韦苏文是勤勉而又较早出成果的一位。这位来自有着浓郁壮乡风情的武鸣县一个小山村的“探宝者”,带着对自己民族文化丰厚的感情积累和深广的理性思考,近年来... 韦苏文壮族歌谣研究述评●蒋明智农学冠/著在广西民间文学界的青年学人中,韦苏文是勤勉而又较早出成果的一位。这位来自有着浓郁壮乡风情的武鸣县一个小山村的“探宝者”,带着对自己民族文化丰厚的感情积累和深广的理性思考,近年来相继展示了辛勤劳作的新收获——《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谣 研究述评 壮族女性 民间文学 文化内涵 民族文化研究 悲文化 研究方法 民间传统文化 制度文化
下载PDF
传统书写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歌谣习俗 被引量:7
2
作者 覃慧宁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通过分析有关壮族歌谣习俗的历史文本,认为传统书写文化观照作为口承文化的壮族歌谣习俗时表现出多重话语内涵和不平等性的特征。这种视角的根源是文化在发展规律上客观存在强势文化轻视、忽视弱势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及传统书写文化在重... 通过分析有关壮族歌谣习俗的历史文本,认为传统书写文化观照作为口承文化的壮族歌谣习俗时表现出多重话语内涵和不平等性的特征。这种视角的根源是文化在发展规律上客观存在强势文化轻视、忽视弱势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及传统书写文化在重文轻言、以文构权的思维定势下形成文化中心主义的主观局限性。由此提出应重视从口承文化的视野观照歌谣民俗,进而重新审视书写文化语境下口承文化的价值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书写文化 口承文化 壮族歌谣习俗 话语权
下载PDF
寓教于歌的壮族歌谣 被引量:1
3
作者 覃静 石红 《歌海》 2006年第3期53-53,共1页
壮族歌谣是壮族先民表情达意、叙事论世的一种方式,是壮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传承壮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具有寓乐于歌、寓教于歌的特点,它把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人们... 壮族歌谣是壮族先民表情达意、叙事论世的一种方式,是壮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传承壮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具有寓乐于歌、寓教于歌的特点,它把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去向往追求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谣 壮族 娱乐性 民族历史文化 广西壮族 趣味性 壮族先民 山歌 礼仪 生产经验
下载PDF
壮族歌谣文化价值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缉媛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79-82,共4页
运用审美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解析壮族歌谣这一审美文化,诠释了壮族歌谣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等审美关系在这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体现,挖掘壮族歌谣深刻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壮族歌谣 审美人类学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壮族多神教对壮族歌谣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革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5期107-108,共2页
广西是歌海。壮族聚居的地方,无处没有歌,无时没有歌。丰富优美的壮族歌谣与壮族人民的宗教活动是分不开的。宗教给壮族的风俗歌谣打下了烙印,对壮族歌谣起到了产生、保存、传播和丰富的作用。大家知道,劳动产生歌谣,而宗教不仅产生歌谣... 广西是歌海。壮族聚居的地方,无处没有歌,无时没有歌。丰富优美的壮族歌谣与壮族人民的宗教活动是分不开的。宗教给壮族的风俗歌谣打下了烙印,对壮族歌谣起到了产生、保存、传播和丰富的作用。大家知道,劳动产生歌谣,而宗教不仅产生歌谣,而且发展了歌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谣 壮族 多神教 宗教活动 布洛陀 莫一大王 风俗 布伯 保存 雷公
下载PDF
论当代壮族歌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晓明 《歌海》 2012年第4期80-83,共4页
歌谣是壮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处于渐渐式微的状态。针对歌谣的自身生存特点和壮族文化发展趋向,壮族歌谣的保护可以采取静态的记录与动态保护文化空间和传承人的保护方式。除了自然传承、风俗传承、歌手传承等口传身授的传统方... 歌谣是壮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处于渐渐式微的状态。针对歌谣的自身生存特点和壮族文化发展趋向,壮族歌谣的保护可以采取静态的记录与动态保护文化空间和传承人的保护方式。除了自然传承、风俗传承、歌手传承等口传身授的传统方式,官方、社会、学校、家庭、学者应共同参与到壮族歌谣的传承工作中,并容许适度的创新发展,壮族年轻人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壮族歌谣传承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谣 “非遗”保护 “非遗” 传承 壮语新歌运动
下载PDF
广西壮族歌谣“欢娅圭”传承之忧思
7
作者 翟旭明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51-252,共2页
歌谣"欢娅圭"是壮族先秦时代的遗音,是广西壮族发展史上代表性的歌谣文化。"欢娅圭"与壮族的蛙神话传说、铜鼓文化、花山崖壁画艺术形成了独具广西壮族特色的蛙崇拜文化圈,并以其独特古朴的原生态艺术特色在壮族民... 歌谣"欢娅圭"是壮族先秦时代的遗音,是广西壮族发展史上代表性的歌谣文化。"欢娅圭"与壮族的蛙神话传说、铜鼓文化、花山崖壁画艺术形成了独具广西壮族特色的蛙崇拜文化圈,并以其独特古朴的原生态艺术特色在壮族民歌中独树一帜。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欢娅圭"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加强对"欢娅圭"的研究及传承保护工作显得十分的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谣 欢娅圭 传承 忧思
原文传递
黄勇刹与壮族歌谣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汉田 《民族文学研究》 1985年第3期91-97,共7页
黄勇刹同志是才华横溢的壮族诗人,是热情奔放的壮族歌手,是卓有成就的民族民间文艺学家。然而,正当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亟需大批事业心强、学识丰富的骨干力量的关键时刻,黄勇刹同志却因过度势累和极度兴奋,在北京... 黄勇刹同志是才华横溢的壮族诗人,是热情奔放的壮族歌手,是卓有成就的民族民间文艺学家。然而,正当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亟需大批事业心强、学识丰富的骨干力量的关键时刻,黄勇刹同志却因过度势累和极度兴奋,在北京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时,猝发心肌梗塞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千古文章才未尽”,黄勇刹同志的去世,不仅是广西文学艺术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学艺术界不可弥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谣 新民歌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歌手 翻译实践 主题思想 民族文学 形象 心肌梗塞 民间文艺学
原文传递
武鸣桥北村歌圩的文化圈 被引量:3
9
作者 手冢惠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30-35,共6页
前言有关歌圩的问题一般分四个部分来研究。a、有关歌圩的起源的问题,b、有关举行歌圩的地点和时间的问题,c、有关在歌圩上唱的歌谣的问题,d、有关参加歌圩的人的问题。比如 a 类的研究有。
关键词 北村 文化圈 壮族歌谣 武鸣县 农历 东部 歌圩 交流 田间管理 墟市
下载PDF
略论《壮族风俗歌谣集》的内容、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凌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壮族风俗歌谣集》以古壮字形式记录保存了往昔的壮族风俗歌谣,其内容涉及红水河流域壮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婚姻、教育、村寨组织等各个方面,再现了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从多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产经验、生活智慧、俗尚风情、伦... 《壮族风俗歌谣集》以古壮字形式记录保存了往昔的壮族风俗歌谣,其内容涉及红水河流域壮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婚姻、教育、村寨组织等各个方面,再现了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从多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产经验、生活智慧、俗尚风情、伦理观念等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风俗歌谣 壮族民歌 历史价值 文化意义
原文传递
黄勇刹的民歌理论
11
作者 邹建军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6期98-102,共5页
黄勇刹是当代著名的壮族剧作家、诗人和散文家,也是杰出的壮歌翻译家和民歌理论家。对他的剧本和诗歌,有些著作时有研究,而对他那丰富繁多的民歌理论,尚不见有专文研究。本文拟对黄勇刹的民歌理论的主要著述,其民歌理论的若干要点。
关键词 民歌研究 壮族歌谣 理论研究 勒脚歌 民间文学 诗歌创作 赋比兴 思想内容 民歌创作 系统理论
下载PDF
壮乡踏歌
12
作者 张岚 《民族音乐》 2006年第5期38-39,共2页
又是阳春三月,红土高原繁花似锦。善歌的各兄弟民族在田间地头用歌声赞颂着春天,用歌声播洒着希望的种子,用歌声表达着对田地的热爱,用歌声诉说着衷肠表达着爱慕……。
关键词 壮族歌谣 壮乡 踏歌 音乐 富宁县 麻栗坡 八角 山歌 旋律 英雄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上半叶壮族音乐研究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敏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6,共5页
20世纪壮族音乐研究的梳理、评价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壮族音乐研究的拓荒时期;20世纪中叶壮族音乐研究的初建时期;20世纪末叶壮族音乐研究的多元发展繁荣时期。本篇主要阐释了20世纪上半叶壮族音乐研究的几个特点:即学者高起点的... 20世纪壮族音乐研究的梳理、评价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壮族音乐研究的拓荒时期;20世纪中叶壮族音乐研究的初建时期;20世纪末叶壮族音乐研究的多元发展繁荣时期。本篇主要阐释了20世纪上半叶壮族音乐研究的几个特点:即学者高起点的多学科研究视野的特点、文化持有者自主创编发展的原创传承特点以及区域文化研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回顾 20世纪上半叶 非音乐学界 文化持有者的原创传承 特种部族教育 壮族歌谣 剧种 民俗
原文传递
北部壮语区歌谣的韵律篇章结构及其演变
14
作者 覃凤余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50,共12页
北部壮语的歌谣每个小节叫一爪,一爪有三句、四句、五句、六句,其韵律模式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北部壮语歌谣的篇章结构单位叫嗦,若干爪组成一瞎,若干明组成一首歌谣。一常之内,某些爪的全部或某部分还要循环往复地咏唱。爪的脚一头/腰韵... 北部壮语的歌谣每个小节叫一爪,一爪有三句、四句、五句、六句,其韵律模式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北部壮语歌谣的篇章结构单位叫嗦,若干爪组成一瞎,若干明组成一首歌谣。一常之内,某些爪的全部或某部分还要循环往复地咏唱。爪的脚一头/腰韵历史有上千年,而文献表明,明代时循环瞬已经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语 歌谣 壮族歌谣 歌谣韵律 歌谣变迁
原文传递
桂东南歌谣用语读解谈
15
作者 木子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9-80,共2页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以壮族歌谣见著。其实桂东南汉族歌谣也是相当丰富的,而且具有特殊的韵味,只不过要进入其“系统”先得“练耳”——掌握一些基本的读解要领。现就其中几个问题作些介绍,以便欣赏和研究。
关键词 桂东南 角色定位 比兴手法 方言 主题词 壮族歌谣 艺术主体 语言表达方式 南方文化 下句
原文传递
汉、壮、侗民族孟姜女故事比较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覃敏笑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7-154,共8页
孟姜女故事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封建时代里劳动人民勇敢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强烈反抗和控诉以秦始皇为代表的残酷暴政的悲剧故事。两千多年以来,孟姜女故事以其人物形象的生动鲜明,故事情节的曲折感人和深刻浓... 孟姜女故事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封建时代里劳动人民勇敢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强烈反抗和控诉以秦始皇为代表的残酷暴政的悲剧故事。两千多年以来,孟姜女故事以其人物形象的生动鲜明,故事情节的曲折感人和深刻浓郁的悲剧色彩而深受我国劳动人民所喜爱,不仅在汉族广大地区流传,同时也在少数民族人民中间引起共鸣而得到传承。分布在我国西南部的壮族、侗族,就流传着关于孟姜女的故事。作为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和相互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侗族 壮族歌谣 比较探析 民族 汉族地区 勒脚 五言 唱本 秦始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