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器乐声乐化倾向 被引量:5
1
作者 徐锦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 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无词歌》集,在浪漫派抒情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作品的旋律、曲... 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 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无词歌》集,在浪漫派抒情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作品的旋律、曲式结构、和声及织体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探究门德尔松《无词歌》的浪漫主义器乐声乐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德尔松 无词歌 器乐声乐
下载PDF
我最亲爱的人,我的目光只为你守望——演唱姜万通两部交响声乐作品引发的思考
2
作者 郝苗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3,共5页
本文所观察的这两部交响声乐作品是《我最亲爱的人》和《我的目光只为你守望》.对于声乐作品的交响化、民族化等探索由来已久,这在以往的一些歌剧和艺术歌曲中都有很好的表现,而作曲家姜万通的这两部交响声乐作品却能以不同以往的叙述方... 本文所观察的这两部交响声乐作品是《我最亲爱的人》和《我的目光只为你守望》.对于声乐作品的交响化、民族化等探索由来已久,这在以往的一些歌剧和艺术歌曲中都有很好的表现,而作曲家姜万通的这两部交响声乐作品却能以不同以往的叙述方式,让音乐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风格印象.其中,在声乐的表现上,既有突破声种界限的跨界表达,也有追求声乐器乐化的声线光泽,特别是在注重人声的微观风格以及对音高概念的扩大使用方面,都是这两部交响声乐作品的总体表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声乐 散点结构 声种界限 声乐器乐化 微观风格
下载PDF
中国当代声乐艺术中的器乐化现象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赵珂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5-252,共8页
在中国当代音乐中出现的"声乐艺术的器乐化",指的是在声乐艺术和器乐艺术都已高度发展和相对完善后,在声乐艺术表现手段中,根据不同作品艺术表现的不同需要,不同程度地借鉴器乐艺术表现的某些体裁形式、表现手法,创作声乐作... 在中国当代音乐中出现的"声乐艺术的器乐化",指的是在声乐艺术和器乐艺术都已高度发展和相对完善后,在声乐艺术表现手段中,根据不同作品艺术表现的不同需要,不同程度地借鉴器乐艺术表现的某些体裁形式、表现手法,创作声乐作品和诠释声乐作品。运用这类手法创作的作品,笔者认为是"声乐艺术器乐化(不同程度地具有)的作品,这类作品的演唱也应该是"声乐艺术器乐化的演唱(不同程度地)"。这类声乐作品往往在借鉴、运用器乐艺术表现特点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淡化了声乐艺术表现中原来歌词所起的作用(不同程度地突破了歌词的意义限定,全部或部分去掉了具有明确意义指向的歌词)。突出了不受歌词意义限定的纯音乐的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声乐艺术 声乐艺术器乐 现象 探析
原文传递
门德尔松与他的《无词歌》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喜梅 《广播歌选》 2009年第5期66-67,共2页
本文对门德尔松与他的《无词歌》进行了历史回顾,对他的艺术风格的形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无词歌》的音乐特点。总结出作曲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成因,以期对今天的创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门德尔松《无词歌》 声乐器乐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萧友梅大提琴作品《秋思》的时代风格与艺术成就
5
作者 张宝君 《美育学刊》 2022年第3期75-81,共7页
《秋思》(作品第28号)是萧友梅的重要器乐代表作之一,也是近代西方音乐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成果。作为迄今为止有史料考证的最早的中国大提琴独奏作品,它以悠扬如歌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眷恋之情。作品满载时代文化气息... 《秋思》(作品第28号)是萧友梅的重要器乐代表作之一,也是近代西方音乐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成果。作为迄今为止有史料考证的最早的中国大提琴独奏作品,它以悠扬如歌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眷恋之情。作品满载时代文化气息,以西方“夜曲”题材为依托,将西方创作理念融合于中国器乐作品当中。对作品结构、调式与调性、和声与器乐声乐化风格等多方面的解读有助于更深层地理解作品的创作特征与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秋思》 大提琴作品 民族风格 器乐声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