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琴徽蕴含的中国古代声学观念研究
1
作者
车明锦
《黄河之声》
2021年第13期126-130,共5页
从音乐声学的角度来看,琴徽也是琴弦振动的节点,其不仅呈现了古代中国对琴弦分割(弦长比)的观念,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节点(谐音)的认知。琴弦上的"自然之节"(徽位)隐含的对谐音列的发现,即琴弦在全弦振动的同时产生分节振动,琴...
从音乐声学的角度来看,琴徽也是琴弦振动的节点,其不仅呈现了古代中国对琴弦分割(弦长比)的观念,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节点(谐音)的认知。琴弦上的"自然之节"(徽位)隐含的对谐音列的发现,即琴弦在全弦振动的同时产生分节振动,琴弦分节振动的部分泛音广泛使用于琴曲之中。古琴上三分损益律和纯律的应用,也是基于琴徽的计算。东西方基本是在相近的时期,各自独立发现三分损益律和毕达哥拉斯律,而毕达哥拉斯的"天体音乐"理论开启了西方探讨音程和谐的历史,虽然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没有谐音列的明确记载,但古琴上的节点其实就是中国古代音乐对谐音列的发现和应用实践,同样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追求天人和谐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徽
声学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婆罗多《乐舞论》第28章隐含的声学观念及其对协和的追求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凡
郭威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世界上最早的接近乐器声学振动特性的分类方法,见于古印度婆罗多《乐舞论》第28章,但学界针对这一论题一直未深入探讨。《乐舞论》以戏剧为核心,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叙事性的诗文特征以及诸多古代术语,使得梵英对照的解读存在一...
世界上最早的接近乐器声学振动特性的分类方法,见于古印度婆罗多《乐舞论》第28章,但学界针对这一论题一直未深入探讨。《乐舞论》以戏剧为核心,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叙事性的诗文特征以及诸多古代术语,使得梵英对照的解读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梵文诗学对《乐舞论》研究深入,以及相关中英文译本的出版,给《乐舞论》第28章的解读带来契机。根据毗诃波提注疏,解析婆罗多乐器分类法所隐含的声学观念,特别是对谐音列的感知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具六音阶的产生源于谐音列的前五个谐音,这五个音程构成了婆罗多时代对协和音程的界定,并且在实践中仍体现着对协和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罗多
乐舞论
协和
声学观念
原文传递
题名
琴徽蕴含的中国古代声学观念研究
1
作者
车明锦
机构
四川音乐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21年第13期126-130,共5页
基金
四川音乐学院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AI音乐教辅系统的探索与开发--以古筝、古琴、阮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10654005S),指导教师:四川音乐学院夏凡教授。
文摘
从音乐声学的角度来看,琴徽也是琴弦振动的节点,其不仅呈现了古代中国对琴弦分割(弦长比)的观念,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节点(谐音)的认知。琴弦上的"自然之节"(徽位)隐含的对谐音列的发现,即琴弦在全弦振动的同时产生分节振动,琴弦分节振动的部分泛音广泛使用于琴曲之中。古琴上三分损益律和纯律的应用,也是基于琴徽的计算。东西方基本是在相近的时期,各自独立发现三分损益律和毕达哥拉斯律,而毕达哥拉斯的"天体音乐"理论开启了西方探讨音程和谐的历史,虽然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没有谐音列的明确记载,但古琴上的节点其实就是中国古代音乐对谐音列的发现和应用实践,同样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追求天人和谐的印证。
关键词
琴徽
声学观念
分类号
J632.3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婆罗多《乐舞论》第28章隐含的声学观念及其对协和的追求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凡
郭威
机构
四川音乐学院乐器工程系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丝路宗教音乐文化研究-以乐器的演变与流布为例”,项目编号:19YJC760124。
文摘
世界上最早的接近乐器声学振动特性的分类方法,见于古印度婆罗多《乐舞论》第28章,但学界针对这一论题一直未深入探讨。《乐舞论》以戏剧为核心,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叙事性的诗文特征以及诸多古代术语,使得梵英对照的解读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梵文诗学对《乐舞论》研究深入,以及相关中英文译本的出版,给《乐舞论》第28章的解读带来契机。根据毗诃波提注疏,解析婆罗多乐器分类法所隐含的声学观念,特别是对谐音列的感知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具六音阶的产生源于谐音列的前五个谐音,这五个音程构成了婆罗多时代对协和音程的界定,并且在实践中仍体现着对协和的追求。
关键词
婆罗多
乐舞论
协和
声学观念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琴徽蕴含的中国古代声学观念研究
车明锦
《黄河之声》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婆罗多《乐舞论》第28章隐含的声学观念及其对协和的追求
夏凡
郭威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