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公园声景管理研究进展、启示及展望
1
作者 沈佳慧 侯晓丽 +1 位作者 徐文静 李梦洁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旅游带给游客的感受是全方位的,既有视觉体验,也有心理体验,更有听觉体验。声景是景观的声学属性,是用耳朵捕捉的景观,既包括自然声景,也包括人文声景。基于CiteSpace对国内外国家公园声景管理的发文量、研究热点等进行梳理,结果表明:... 旅游带给游客的感受是全方位的,既有视觉体验,也有心理体验,更有听觉体验。声景是景观的声学属性,是用耳朵捕捉的景观,既包括自然声景,也包括人文声景。基于CiteSpace对国内外国家公园声景管理的发文量、研究热点等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做好国家公园声景管理既有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又可为公众提供高品质体验。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应尽快确立相关法律与国家标准,以提升科技支撑力,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公众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管理 自然宁静 国家公园
下载PDF
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人为噪声分布预测及其对黑颈鹤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晓青 冯婧婕 孔德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1-46,共6页
人为噪声对生物多样性及动物行为已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成为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不可忽视且更加隐蔽的因素,中国相关研究较为缺乏。保护地作为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首要空间,也日益受到人为噪声的影响,而国内此类研究更是鲜有报道。以... 人为噪声对生物多样性及动物行为已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成为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不可忽视且更加隐蔽的因素,中国相关研究较为缺乏。保护地作为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首要空间,也日益受到人为噪声的影响,而国内此类研究更是鲜有报道。以云南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调查了保护区内的人为噪声类型、声级和分布;研究所指的人为噪声包括交通噪声和游客噪声。通过CandaA和GIS模拟了保护区内交通噪声的影响范围,并基于欧盟寂静地标准模拟了游客噪声的影响范围。进而基于上述结果,分析了人为噪声对于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栖息地濒危物种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潜在影响。研究揭示,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鹤全部夜栖地和重要日间觅食地皆处于交通噪声的影响之下,尤其以大海子所受影响最大。交通和游客噪声形成的明显叠加效应,扩大了噪声影响范围。游客噪声与黑颈鹤鸣叫在480~2 000Hz范围产生了较大重叠,以1 000Hz重叠度最高;游客噪声对黑颈鹤影响明显,30名游客可产生75d BA噪声,影响范围可达480m。人为噪声可直接影响黑颈鹤的夜栖和觅食行为,进而影响其生境选择与空间分布,因此建议保护区加强对游客流量及行为的限制、提升观测设施隐蔽度及消声效果、控制重点区域车流量,以达到更好的黑颈鹤保护目的。基于此,也对类似的自然保护地的声景保护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模拟 黑颈鹤 自然保护地 声景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