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电法识别油气水层 被引量:7
1
作者 胡佑华 李康悌 徐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根据地层含油气对测井资料引起的变化,利用电阻率转换的声波时差与实际测量声波时差之间的差别,放大了地层的含气信息,达到识别油气层的目的,增加了识别油气的手段。
关键词 声电法 测井方 油气层识别 含气砂体区分
下载PDF
压电复合材料梯度分布声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朱从云 李保波 +1 位作者 石鹏 丁国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目前,压电复合材料在吸声降噪领域应用广泛,但其低频吸声性能并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以0-3型压电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使压电陶瓷体积含量呈梯度分布以提高其低频吸声系数的方法。首先,基于声电类比法和传递矩阵法,推导多梯度分布... 目前,压电复合材料在吸声降噪领域应用广泛,但其低频吸声性能并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以0-3型压电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使压电陶瓷体积含量呈梯度分布以提高其低频吸声系数的方法。首先,基于声电类比法和传递矩阵法,推导多梯度分布的理论公式,并通过文献构型对其进行验证;其次,将均匀分布与梯度分布的吸声系数进行比较,发现梯度分布会改变材料的声阻抗,从而改变吸声系数。最后,进行梯度分布压电复合材料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当压电陶瓷体积含量呈梯度递减,且梯度差和第一梯度的厚度增加时,可明显提高低频吸声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 传递矩阵 复合材料 梯度分布 系数
下载PDF
利用声电类比法对微穿孔板阵列吸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波波 王高沂 +1 位作者 李海霞 韩西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3-647,共5页
针对声学有限元算法计算微孔板阵列吸声系数计算复杂、难以实现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声电类比法计算具有不同吸声带宽的微孔板结构并联构成的微孔板阵列的吸声系数,利用该方法对声波垂直入射、按一定角度斜入射和从各个角度漫入射时的吸... 针对声学有限元算法计算微孔板阵列吸声系数计算复杂、难以实现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声电类比法计算具有不同吸声带宽的微孔板结构并联构成的微孔板阵列的吸声系数,利用该方法对声波垂直入射、按一定角度斜入射和从各个角度漫入射时的吸声系数进行理论计算,并利用阻抗管法进行垂直入射时吸声系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微穿孔板阵列的不同单元的深度,可以使其吸声系数在3个倍频程范围内达到0.6以上,得到较为理想的吸声结构,理论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板阵列 类比 系数
下载PDF
变压器局放在线定位的声-电预测校正法
4
作者 李灿 楼樟达 《电工技术杂志》 1999年第6期16-1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变压器局放在线定位方法 ,该方法将电 声法和声 声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兼具二者的优点 。
关键词 力变压器 在线定位 局部放 -预测
下载PDF
多层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理论分析与参数优化
5
作者 胡家佳 罗光云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4期1235-1246,共12页
论文基于微穿孔板理论对单层、双层、三层微穿孔板在声波频率为0~1500 Hz下的吸声性能进行分析,运用声电类比法和传递矩阵法分别计算双层微穿孔板、三层微穿孔板的吸声系数。首先使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对影响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各个参数做... 论文基于微穿孔板理论对单层、双层、三层微穿孔板在声波频率为0~1500 Hz下的吸声性能进行分析,运用声电类比法和传递矩阵法分别计算双层微穿孔板、三层微穿孔板的吸声系数。首先使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对影响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各个参数做定性分析,确定各个参数与吸声性能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其次使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微穿孔板的吸声系数进行仿真计算,将有限元仿真的结果与数值仿真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数值仿真的可靠性,再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微穿孔板的各个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微穿孔板各个参数对第一吸声峰值对应频率的影响程度,给实际工艺中减小第一吸声峰值的频率提供理论的指导,最后通过改进遗传算法优化多层微穿孔板结构,给微穿孔板各个参数取一个合理的值使多层微穿孔板在0~1500 Hz下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优化后的结果表明随着微穿孔板层数的增加其对低频声波的吸收能力会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板理论 类比 传递矩阵 性能 主成分分析 改进遗传算
下载PDF
多层微穿孔板吸声特性研究
6
作者 解龙翔 陈广智 张玲玲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本文研究了在大背腔情况下多层微穿孔板结构的设计与吸声特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力-声类比法,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可以等效为电阻-电容串联的电路系统.但随着背部空腔深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电-力-声类比法在分析多层微穿孔板结构吸... 本文研究了在大背腔情况下多层微穿孔板结构的设计与吸声特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力-声类比法,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可以等效为电阻-电容串联的电路系统.但随着背部空腔深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电-力-声类比法在分析多层微穿孔板结构吸声特性时变得十分复杂,且计算精度较低.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传递矩阵的计算方法,用于分析多层微穿孔板结构的吸声特性.并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结构 -力-类比 传递矩阵 特性
下载PDF
阶梯式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钱佳林 李广军 +1 位作者 王瑞乾 王汝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2-267,294,共7页
针对传统微穿孔板吸声频带较窄的问题,基于背腔分割机制和串并联并存的耦合机制,设计出不同阶数的阶梯式复合微穿孔板结构。首先,根据马氏理论和声电类比法推导出各阶复合微穿孔板的数学模型;随后,初步设定结构参数并通过comsol有限元... 针对传统微穿孔板吸声频带较窄的问题,基于背腔分割机制和串并联并存的耦合机制,设计出不同阶数的阶梯式复合微穿孔板结构。首先,根据马氏理论和声电类比法推导出各阶复合微穿孔板的数学模型;随后,初步设定结构参数并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探究该复合穿孔板结构的吸声特性;在研究的频率范围内采用遗传算法对各阶复合微穿孔板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结构的吸声特性与优化前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三者优化后的最大吸声系数分别为0.99、0.97、0.99。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阶梯式复合微穿孔板在0~3 000 Hz范围内吸声性能要优于传统的单层及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其中综合吸声性能和制造成本的考量,三阶复合微穿孔板平均吸声系数可达到0.88,吸声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复合微穿孔板 类比 有限元 遗传算
下载PDF
阻抗管内非标准尺寸样品的正入射吸声系数测量
8
作者 楼华鼎 闵鹤群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2-1020,共9页
针对尺寸显著小于阻抗管横截面的非标准尺寸样品,提出了一种阻抗管内非标准尺寸样品的正入射吸声系数测量方法,分析了其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与标准尺寸样品(与阻抗管横截面相同)比较。首先在其旁布置一种具有特定声阻抗的同厚度的... 针对尺寸显著小于阻抗管横截面的非标准尺寸样品,提出了一种阻抗管内非标准尺寸样品的正入射吸声系数测量方法,分析了其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与标准尺寸样品(与阻抗管横截面相同)比较。首先在其旁布置一种具有特定声阻抗的同厚度的声学材料(PAM),形成与阻抗管横截面相同的表面平整的非连续阻抗试件(IAIS),然后根据GB/T 18696.2—2002测得IAIS表面声阻抗,并基于声电类比法计算得到非标准尺寸样品的表面声阻抗及其正入射吸声系数。结果表明,非标准尺寸样品的面积率越大或声扩散边界长度越小,该方法精度越高;当非标准尺寸样品为多孔材料时,选择非刚性的、声阻抗与之接近的PAM也可提高测量精度;而非标准尺寸样品为共振吸声结构时,选择刚性PAM时,本文方法仍具有一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数 阻抗管 类比 阻抗
下载PDF
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特性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志恩 袁金呈 +1 位作者 陈弯 沈健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520,共6页
针对传统微穿孔板吸声结构(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MPPA)吸声带宽较窄的问题,基于微穿孔板串并联耦合机制,提出了三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复合MPPA结构。首先,依据声电类比法推导出了复合MPPA法向入射吸声系数的解析计算模型;然后... 针对传统微穿孔板吸声结构(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MPPA)吸声带宽较窄的问题,基于微穿孔板串并联耦合机制,提出了三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复合MPPA结构。首先,依据声电类比法推导出了复合MPPA法向入射吸声系数的解析计算模型;然后,通过初步设计结构尺寸参数,探究了该类吸声结构的宽带吸声特性;针对500~3600 Hz的目标吸声频段,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对复合MPPA以及传统简单MPPA、串联MPPA、并联MPPA分别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了其最优吸声带宽;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对优化后吸声性能最佳的复合MPPA进行了吸声系数仿真测试以及对应的阻抗管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MPPA的宽带吸声性能优于传统简单MPPA、串联MPPA和并联MPPA的吸声性能;在500~3600 Hz频段内,优化后吸声性能最佳的复合MPPA能够实现优异的宽带吸声,平均吸声系数高达0.92。该类吸声结构为宽带噪声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穿孔板吸结构 宽带吸 类比 多种群遗传算
下载PDF
复合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爱景 魏强 张大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69,共5页
不同噪声环境中的降噪需求不同,为根据噪声频谱合理设计复合吸声材料,基于穿孔板及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提出了改进的声-电类比法,推导出复合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利用该种计算方法,通过数值仿真深入分析复合吸声材料内... 不同噪声环境中的降噪需求不同,为根据噪声频谱合理设计复合吸声材料,基于穿孔板及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提出了改进的声-电类比法,推导出复合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利用该种计算方法,通过数值仿真深入分析复合吸声材料内外层穿孔率,多孔材料厚度,空腔变化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第1层板穿孔率及多孔材料厚度影响较大。最后用声学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改进的声-电类比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吸材料 改进类比 系数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微穿孔板-聚氨酯微孔薄膜复合结构吸声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亮 沈敏 +2 位作者 何为 余联庆 王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1,共6页
当微穿孔板背后空腔的长度受到结构限制,对于低频噪声很难吸收,在微穿孔板后增加一层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形成复合结构可增加低频吸声特性。设计一种改进的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流阻测量实验装置,充分考虑材料本身质量的影响,建立微穿... 当微穿孔板背后空腔的长度受到结构限制,对于低频噪声很难吸收,在微穿孔板后增加一层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形成复合结构可增加低频吸声特性。设计一种改进的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流阻测量实验装置,充分考虑材料本身质量的影响,建立微穿孔板-可渗透薄膜复合结构声阻抗电声等效电路,该方法可普遍用于预测此类复合结构吸声特性。理论计算不同可渗透膜材料的面密度、流阻等参数对复合结构垂直入射吸声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穿孔板背后增加一层聚氨酯微孔可渗透薄膜,可以在中低频段获得较好的吸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板 可渗透薄膜 类比 无规入射 低频吸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液的共振腔周期结构吸声特性研究
12
作者 赵建斌 赵丹 +1 位作者 刘少刚 宋科杰 《应用科技》 CAS 2019年第4期87-94,共8页
以实现低频可变频噪声控制为目标,研究了声波在填充磁流变液的共振腔周期结构中的传播特性。首先利用Biot理论和声电类比法建立了声波在该结构中传播的理论模型,计算声波传播的传递损失;然后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验证了传递损失曲线的... 以实现低频可变频噪声控制为目标,研究了声波在填充磁流变液的共振腔周期结构中的传播特性。首先利用Biot理论和声电类比法建立了声波在该结构中传播的理论模型,计算声波传播的传递损失;然后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验证了传递损失曲线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数学模型求解并分析了外加磁场对改变结构参数调节吸声工作频率的影响。外加磁场强度增加时,共振腔周期结构的带隙中心频率向高频移动,变频范围为394 Hz;最小传递损失峰值为28.56 dB;腔体体积、颈部长度减小,颈部截面积增大使带隙中心频率向高频移动。该结构低频吸声效果良好,外加磁场对该结构有良好的变频调控作用,随着外加磁场强度增加,结构参数变化产生的变频效果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亥姆霍兹共振腔 BIOT理论 类比 COMSOL 传递损失 共振腔周期结构
下载PDF
基于声振耦合的曲面微穿孔板吸声特性研究及试验分析
13
作者 张永锋 李国防 +3 位作者 王刚 倪俊芳 孔德瑜 盛哲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98-306,共9页
采用了声电类比法分析曲面微穿孔板(curved micro-perforated panel,CMPP)的吸声特性,并根据瑞丽积分法求解了曲面板的自由振动特性,借助声振耦合原理获取了在考虑板的振动时微穿孔板的吸声特性,并给出了结构参数如穿孔率、孔径、板厚... 采用了声电类比法分析曲面微穿孔板(curved micro-perforated panel,CMPP)的吸声特性,并根据瑞丽积分法求解了曲面板的自由振动特性,借助声振耦合原理获取了在考虑板的振动时微穿孔板的吸声特性,并给出了结构参数如穿孔率、孔径、板厚、曲率半径、背腔深度、板的长宽比等对曲面微穿孔板吸声系数的影响。根据理论模型,该研究设计了阻抗管装置并测量了曲面微穿孔板的吸声系数,其中对不同穿孔率下的吸声系数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随着穿孔率和孔径的增大,由微孔引起的吸收峰值降低,吸声带宽变小;随着板厚的增加,由于板的共振引起的吸声峰向高频移动,由于微孔引起的吸声峰向低频移动,证明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微穿孔板(CMPP) 自由振动特性 类比 系数 阻抗管
下载PDF
GIS局部放电检测原理及现场应用
14
作者 鲁志冲 张逸峰 《电力安全技术》 2022年第6期60-62,共3页
简要介绍特高频、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对时差法、声电联合定位法进行局部放电故障精准定位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验证了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局部放电检测在检修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局部放检测 时差 联合定位
下载PDF
冲击矿压动力危险的物理预测
15
作者 苗栋 《矿业快报》 2008年第11期46-48,共3页
冲击矿压作为煤岩动力灾害,直接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和人员及财产的安全。通过对煤岩冲击破坏机理模型的分析,并从声电法、声波法、重力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冲击矿压的五种物理预测方法。实践表明,采用各种方法均可大大提高冲击危险预测的准确... 冲击矿压作为煤岩动力灾害,直接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和人员及财产的安全。通过对煤岩冲击破坏机理模型的分析,并从声电法、声波法、重力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冲击矿压的五种物理预测方法。实践表明,采用各种方法均可大大提高冲击危险预测的准确性,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声电法 重力
下载PDF
基于Helmholtz共振腔的组合结构带隙特性研究
16
作者 唐荣江 陆滔琪 +2 位作者 潘朝远 郑伟光 庞毅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36-1844,共9页
Helmholtz共振结构的声屏障在控制道路交通噪声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有效提高特定频段的噪声控制,本文设计了一种主腔连接4个副腔的Helmholtz复合共振腔结构。首先,利用有限元法对共振腔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共振腔的禁带结构和... Helmholtz共振结构的声屏障在控制道路交通噪声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有效提高特定频段的噪声控制,本文设计了一种主腔连接4个副腔的Helmholtz复合共振腔结构。首先,利用有限元法对共振腔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共振腔的禁带结构和声传播损耗曲线;其次,利用声-电类比法建立了Helmholtz共振腔的等效电路,并对带隙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结构参数对Helmholtz共振腔带隙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参数对第一带隙下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声波在Helmholtz共振腔单元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和腔内谐振效应,能在晶格常数为60 mm的情况下获得范围为432.43~663.98 Hz的第一带隙,比单、双开口圆环带隙起始频率更低,且大部分频率范围的隔声量达到10 dB以上,最大隔声量超过90 dB,表现出良好的中频隔声特性;等效电路模型与有限元法的计算值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0%且平均误差低于5%,建立的等效模型是合理的;结构参数对于带隙有较大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共振腔内部气体的体积从而影响带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mholtz共振腔 控制 中频 -类比 有限元 带隙
下载PDF
微穿孔板结构特性理论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洁 《电子世界》 2013年第23期177-178,共2页
传统的声电类比法在单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中的计算,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在双层微穿孔板结构中存在较大误差,于是提出用传递矩阵法对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进行分析。本文对比分析声电类比法与传递矩阵法在微穿孔板结构模型中的应用,从而有效... 传统的声电类比法在单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中的计算,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在双层微穿孔板结构中存在较大误差,于是提出用传递矩阵法对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进行分析。本文对比分析声电类比法与传递矩阵法在微穿孔板结构模型中的应用,从而有效设计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参数设计的实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 传递矩阵 微穿孔板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