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场声全息的车内噪声贡献量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江华 刘献栋 单颖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6-671,共6页
在声场的声源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对汽车车内声场进行声源识别、声场预测及声学贡献分析的方法。因为汽车车内噪声等不满足自由声场的情况,分析了存在反射情况的声场预测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反射声场中声... 在声场的声源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对汽车车内声场进行声源识别、声场预测及声学贡献分析的方法。因为汽车车内噪声等不满足自由声场的情况,分析了存在反射情况的声场预测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反射声场中声源识别、声场重建及声学贡献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研究表明,将近场声全息技术用于声贡献量分析相对于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近场全息 源识别 场预测 声贡献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振动测量的电容器装置噪声贡献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祝令瑜 沈琪 +1 位作者 汲胜昌 刘源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7,共5页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滤波电容器装置是主要的噪声源之一。对装置中各部分噪声贡献量的分析对装置的整体降噪有重要意义。基于电容器外壳振动数据计算噪声预测公式推导了电容器装置噪声贡献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某换流站的实测数据对电...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滤波电容器装置是主要的噪声源之一。对装置中各部分噪声贡献量的分析对装置的整体降噪有重要意义。基于电容器外壳振动数据计算噪声预测公式推导了电容器装置噪声贡献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某换流站的实测数据对电容器装置中电容器外壳及钢架的噪声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容器外壳振动是电容器装置噪声的主要来源,装置整体的降噪应从降低单台噪声入手;另一方面电容器固定钢架的噪声贡献也不可忽视,可以从减少振动传递的角度提出降噪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电容器装置 声贡献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结构-声耦合法的汽车镁质仪表板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磊 郝志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76-181,共6页
利用结构-声耦合法对仪表板进行声传递损失分析,与隔声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方便性。与钢制仪表板进行隔声性能对比,证明镁质仪表板具有很好的隔声性能。建立仪表板声辐射模型,利用镁质仪表板对入射声场的响应,计算得到仪表... 利用结构-声耦合法对仪表板进行声传递损失分析,与隔声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方便性。与钢制仪表板进行隔声性能对比,证明镁质仪表板具有很好的隔声性能。建立仪表板声辐射模型,利用镁质仪表板对入射声场的响应,计算得到仪表板在驾驶室侧的辐射声场,找出辐射声压和声功率峰值频率。通过对声功率和透射声场声压最大处的声贡献度分析,确定了对隔声低谷影响最大的区域。针对该区域进行结构更改从而改变模态值,对其进行计算隔声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仪表板隔声低谷比改进前提升5 dB,仪表板整体隔声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耦合法 声贡献 低谷
下载PDF
轨道交通混凝土箱梁低频噪声贡献源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天琦 周力 +1 位作者 罗雁云 吴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2-339,共8页
以轨道交通双线混凝土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辆-轨道-箱梁有限元模型和箱梁振动-辐射噪声有限元-无限元模型。结合现场试验,计算了箱梁整体和各板件的声场分布及各板件的声压贡献。结果表明,有限元-无限元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箱梁的结... 以轨道交通双线混凝土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辆-轨道-箱梁有限元模型和箱梁振动-辐射噪声有限元-无限元模型。结合现场试验,计算了箱梁整体和各板件的声场分布及各板件的声压贡献。结果表明,有限元-无限元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箱梁的结构噪声;腹板对梁侧声压贡献较小;近场声压主要受底板的影响,其次是翼板;远场声压主要受底板和顶板的影响;在底板以下空间,底板对声场起控制作用;箱梁同一高度,顶板声压贡献略大于翼板,两者起主要作用;顶板以上区域,顶板声压贡献远大于其他板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箱梁结构噪 有限元-无限元 板件贡献 场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车外噪声特性及声源贡献测试分析
5
作者 赵新利 贾尚帅 +1 位作者 彭垒 潘德阔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89,共4页
通过现场测试,对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进行了测量。对比分析了磁浮列车外部噪声与地铁列车车外噪声的特性差异。基于声线追踪法,建立了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仿真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基于该仿真模型分析了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 通过现场测试,对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进行了测量。对比分析了磁浮列车外部噪声与地铁列车车外噪声的特性差异。基于声线追踪法,建立了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仿真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基于该仿真模型分析了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当列车运行速度为60 km/h时,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比地铁列车低5 dB(A)左右,其车外噪声贡献主要来自于受电靴/供电轨系统,显著贡献分布在200~5000 Hz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列车 车外噪 贡献
下载PDF
高速铁路噪声源区划及各区域声源贡献量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胡文林 胡叙洪 +1 位作者 齐春雨 王少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研究高速铁路噪声源区划方法并分析各区域声源贡献量,对高速铁路噪声治理有重要意义。基于高速铁路噪声源辨识现场测试,分析得到噪声源的位置和幅值。将噪声源按高度划分为轮轨区、车体下部、车体上部、集电系统和桥梁结构等5个区域,进... 研究高速铁路噪声源区划方法并分析各区域声源贡献量,对高速铁路噪声治理有重要意义。基于高速铁路噪声源辨识现场测试,分析得到噪声源的位置和幅值。将噪声源按高度划分为轮轨区、车体下部、车体上部、集电系统和桥梁结构等5个区域,进一步将车体上部沿线路方向划分为车头区和非车头区,将集电系统区域沿线路方向划分为受电弓区和接触网区。根据声波能量叠加原理计算每个区域噪声源辐射功率,研究各个区域声源贡献量。分析结果表明,列车以300 km/h运行时,轮轨区噪声占48%,车体下部噪声占25%,合计占总噪声的73%,对高速铁路辐射噪声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源辨识 源区划 贡献
下载PDF
基于声品质贡献因子的发动机悬置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曾发林 胡枫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8-635,643,共9页
本文中建立了GA-BP声品质预测模型,引入声品质贡献因子,以期通过传递路径分析更加直观地反映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对烦躁度的贡献情况和掩蔽效应对声品质的影响。采用两级优化方案,通过遗传算法确定与目标烦躁度值对应的目标传递函数,并进... 本文中建立了GA-BP声品质预测模型,引入声品质贡献因子,以期通过传递路径分析更加直观地反映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对烦躁度的贡献情况和掩蔽效应对声品质的影响。采用两级优化方案,通过遗传算法确定与目标烦躁度值对应的目标传递函数,并进一步匹配悬置参数。结果表明,基于声品质贡献因子的发动机悬置优化方案可有效地改善车内声品质,降低结构路径对烦躁度的贡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悬置 品质预测 传递路径分析 品质贡献因子 遗传算法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车外噪声预测建模与声源贡献量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德威 李帅 +2 位作者 张捷 韩健 肖新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113-3120,共8页
为研究高速列车车身表面各区域声源对列车车外噪声的贡献量,基于车外声源识别和几何声学理论,建立高速列车车外噪声仿真预测模型,并通过ISO标准测点处现场测试结果对其进行校核。利用车外声源识别结果对车身表面处各区域声源声功率贡献... 为研究高速列车车身表面各区域声源对列车车外噪声的贡献量,基于车外声源识别和几何声学理论,建立高速列车车外噪声仿真预测模型,并通过ISO标准测点处现场测试结果对其进行校核。利用车外声源识别结果对车身表面处各区域声源声功率贡献量进行量化排序,再借助车外噪声预测模型计算分析各区域声源对车外通过噪声的贡献量及车外通过噪声对关键区域声源强度变化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当高速列车以300 km/h速度运行时,不同区域声源声功率贡献量及其对车外通过噪声贡献量差异较大,其中轮轨区域声源对总声功率贡献量和对车外通过噪声的贡献量分别为39.1%和37.6%,对列车车外噪声起到主导作用;其次为车体下部区域声源,贡献量分别为25.7%和34.1%。高速列车车外通过噪声对轮轨区域声源和车体下部区域声源变化的灵敏度分别为0.39和0.35,即每降低轮轨区域噪声1 dB,可以有效降低车外通过噪声0.3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外噪 几何 贡献
下载PDF
混凝土箱梁相似模型面板声学贡献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欧开宽 雷晓燕 +3 位作者 罗锟 汪振国 曾少辉 叶云飞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1-1018,共8页
以京沪高铁32 m混凝土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制作了1∶10的缩尺模型,通过自由模态测试验证了缩尺箱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对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验证,建立了箱梁原型与缩尺模型两种计算模型。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简单加载,将各自振动响应... 以京沪高铁32 m混凝土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制作了1∶10的缩尺模型,通过自由模态测试验证了缩尺箱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对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验证,建立了箱梁原型与缩尺模型两种计算模型。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简单加载,将各自振动响应作为声学边界条件,求得两种模型的结构噪声。同时,基于面板声学贡献分析理论,分别对两种模型的声压贡献与声功率贡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种模型的声功率辐射曲线幅值相同、变化趋势一致,对应面板在对应频率处的声功率贡献分布和对应面板在对应频率处的贡献系数高度吻合,对应面板在对应频率与对应场点处的声压贡献分布也高度吻合。文中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对箱梁相似模型声学贡献分析和桥梁结构振动与声辐射实验研究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 缩尺模型 结构噪 面板贡献分析 面板功率贡献分析
下载PDF
轮胎振动噪声结构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45
10
作者 王万英 靳晓雄 +2 位作者 彭为 郭辉 尹燕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1,95,共5页
简要介绍结构传递路径分析的基本理论,在分析车轮激励力及其传递的基础上,建立了轮胎噪声的结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进行了轮胎噪声的结构传递路径试验,得到车内目标点由结构传递的合成声,在300 Hz以下,合成结果与实测声压在主要峰值附近... 简要介绍结构传递路径分析的基本理论,在分析车轮激励力及其传递的基础上,建立了轮胎噪声的结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进行了轮胎噪声的结构传递路径试验,得到车内目标点由结构传递的合成声,在300 Hz以下,合成结果与实测声压在主要峰值附近吻合很好。利用频谱贡献云图和矢量叠加图分析了各结构传递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并采用矢量叠加及数据对比的方式详细分析了25 Hz时各传递路径对目标点的声贡献,从传递路径的角度找出了对车内噪声起主导作用的环节,通过控制这些环节,可以降低由轮胎引起的车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噪 传递路径分析 激励力 声贡献
下载PDF
双层圆柱壳体水下振动噪声结构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磊 曹跃云 +1 位作者 杨自春 何元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2-16,共5页
为了实现水下双层圆柱壳体噪声源及传递路径的识别、量化,建立了水下结构振-声传递路径分析(TPA)模型,借助互谱技术、平均技术及加窗进行频响函数估计,并结合正则化方法改善频响函数矩阵求逆的病态问题。进行了双层圆柱壳体水下振动-声... 为了实现水下双层圆柱壳体噪声源及传递路径的识别、量化,建立了水下结构振-声传递路径分析(TPA)模型,借助互谱技术、平均技术及加窗进行频响函数估计,并结合正则化方法改善频响函数矩阵求逆的病态问题。进行了双层圆柱壳体水下振动-声辐射试验,实现噪声与结构振动数据的同时基采集。编制TPA程序计算得到合成噪声响应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利用频谱贡献云图及数据对比的方式分析了传递路径对壳外目标点噪声的贡献,结果与分布运转法所得一致,进而从传递路径的角度找出了对壳外噪声起主导作用的环节。可见,建立的水下双层圆柱壳体结构振-声TPA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量化主要噪声源和噪声的传递路径,并且能够指导水下噪声实时预报和采取针对性的减振降噪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路径分析 振- 声贡献 双层圆柱壳体
下载PDF
混合FE-SEA模型预测箱梁低频噪声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迅 张健强 李小珍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7-245,共9页
为了分析铁路混凝土箱梁的低频噪声,建立包含钢轨、无砟轨道结构和箱梁结构的混合FE-SEA预测模型,并采用现场试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箱梁各板件的声贡献量和振动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混合FE-SEA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箱梁... 为了分析铁路混凝土箱梁的低频噪声,建立包含钢轨、无砟轨道结构和箱梁结构的混合FE-SEA预测模型,并采用现场试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箱梁各板件的声贡献量和振动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混合FE-SEA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箱梁的振动及声辐射,并且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箱梁底板、翼板和腹板的振动与噪声优势频段为40~63Hz,并在轮轨相互作用力最大的中心频率50 Hz处达到最大值;顶板、翼板和底板对远场噪声起主要作用,且前两者的声贡献量可达75%以上,应作为主要降噪对象;振动功率传递过程中,频谱特性保持不变,且峰值中心频率始终为50Hz,应作为减振降噪的主要频段;箱梁各板件振动能量的大小规律与其对远场声贡献量的大小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 结构噪 FE-SEA模型 试验验证 声贡献
下载PDF
时速80~250 km轨道交通轮轨噪声源贡献特性研究
13
作者 叶军 郭骁 +1 位作者 王冠 成功 《铁道勘察》 2022年第2期60-64,70,共6页
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建设项目规划包含80~250 km/h多个速度等级线路,各速度级下车辆运营引发的噪声特性也不尽相同。基于有限元与边界元法,构建无限长周期轨道结构的高频相互作用预测模型和声辐射预测模型,对速度80~250 km/... 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建设项目规划包含80~250 km/h多个速度等级线路,各速度级下车辆运营引发的噪声特性也不尽相同。基于有限元与边界元法,构建无限长周期轨道结构的高频相互作用预测模型和声辐射预测模型,对速度80~250 km/h轨道交通的轮轨噪声源贡献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运行速度增加,轮轨噪声源强逐渐增大,80~120,120~160,160~250 km/h各速度级下,桥梁段轮轨噪声总值分别为90.7~95.1,91.9~95.2,95.2~99.6 dB(A);路基段轮轨噪声总值分别为92.3~97,94.6~97.6,97.6~102.5 dB(A)。对各速度级下轮轨噪声频谱特性分析可知,250 Hz以下频段内轨道板噪声占据主导,315~1 600 Hz频段内钢轨噪声占据主导,2 000 Hz以上频段内轮对噪声占据主导,总体来看,500~1 000 Hz频段内钢轨噪声对轮轨噪声有主导贡献,故首先需要控制钢轨辐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轨道交通 轮轨噪 贡献 频谱特性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单线U型梁振动与噪声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罗文俊 程龙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93,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日益严重的桥梁结构低频噪声问题,本文建立钢轨、无砟轨道、桥梁结构的梁-板振动有限元预测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单线U型梁在垂向轮轨力作用下20~200 Hz范围内频域的振动及其近场、远场的结构噪声特性,同时分析U型梁各板... 研究目的:针对日益严重的桥梁结构低频噪声问题,本文建立钢轨、无砟轨道、桥梁结构的梁-板振动有限元预测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单线U型梁在垂向轮轨力作用下20~200 Hz范围内频域的振动及其近场、远场的结构噪声特性,同时分析U型梁各板件的声贡献量。通过对U型梁进行振动噪声分析,提出截面优化建议。研究结论:(1)U型梁的振动幅值峰值出现在31.5~63 Hz左右,翼板的振动幅值最大,其次是底板和腹板;(2)由钢轨到U型梁的振动功率级损失在16.9~20 dB左右,U型梁各板件的振动功率级与其声压贡献量的规律基本一致,底板>腹板>翼板;(3)在近场点各板件的声压级峰值都在50 Hz,底板的声压级最大,其次是腹板和翼板;(4)远场噪声主要受底板的作用影响,其声压贡献量达到81%左右,因此应作为主要降噪对象,而翼板的振动峰值虽大,但对声场的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5)该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桥梁采取减振降噪措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梁 振动 结构噪 声贡献 结构优化
下载PDF
瞬态声品质时域传递路径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小平 王洪波 梁炀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3-259,共7页
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和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各汽车公司加快了NVH开发进程,汽车声音的控制逐渐进入声品质控制阶段。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域传递路径分析的瞬态声品质分析方法和流程。采用考虑奇异值截断的去卷积滤波器... 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和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各汽车公司加快了NVH开发进程,汽车声音的控制逐渐进入声品质控制阶段。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域传递路径分析的瞬态声品质分析方法和流程。采用考虑奇异值截断的去卷积滤波器方法建立时域去卷积网络。构建了车内瞬态噪声合成模型,并在时频域上分解和分析了发动机的结构声贡献和空气声贡献。通过视听比较合成噪声和测量噪声,以评审团主观评价打分的形式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对合成噪声进行主观声品质评价,将车内噪声合成模型延伸至虚拟车内声品质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找到声品质贡献较大的路径,并且通过虚拟修改各路径传递函数值,来优化车内声品质,为制定车内声品质改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 去卷积滤波器 品质分析 车内噪 合成噪 声贡献
下载PDF
客运专线钢板结合连续梁桥结构噪声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广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76,共5页
研究目的:钢板结合梁桥因使用了具有较大面积的钢结构构件而向周围环境辐射较大的结构噪声,这种噪声尚无法通过传统的声屏障措施予以抑制。为了有的放矢地提出结构噪声治理措施,首要任务应掌握该类桥梁结构噪声的频率、空间分布特性... 研究目的:钢板结合梁桥因使用了具有较大面积的钢结构构件而向周围环境辐射较大的结构噪声,这种噪声尚无法通过传统的声屏障措施予以抑制。为了有的放矢地提出结构噪声治理措施,首要任务应掌握该类桥梁结构噪声的频率、空间分布特性,以及桥梁各部分的噪声贡献率。为此,本文基于统计能量原理对一座典型的钢板混凝土结合梁桥的结构噪声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其辐射噪声的各种规律。研究结论:(1)钢板结合梁桥结构噪声以125~1250Hz为主,属于中高频辐射噪声;(2)基于典型声场场点的计算结果,在各桥梁部件中,钢主梁腹板是最主要的噪声源,其辐射贡献率达50%以上;(3)该类桥梁结构噪声在地面附近处的衰减速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变缓;(4)该研究成果可为铁路钢板结合梁桥的结构噪声治理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结合梁 结构噪 统计能量法 声贡献
下载PDF
汽车内部声场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彦博 陈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7,共4页
在新车身设计阶段,由于汽车内部诸多因素的不确定,用有限元计算声腔模态时对声腔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对比了有无座椅和仪表盘挡板的车内声学模态结果,用边界元法进行了车内结构辐射声压计算和声贡献量分析,对改进车内噪声有一定参考。
关键词 边界元法 模态 声贡献
下载PDF
基于驾驶室舱内声学特性的动力吸振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晨阳 刘鹏 +1 位作者 陈宏 王坤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了降低汽车驾驶室舱内噪声,提高驾乘人员舒适度,开展了利用动力吸振器降低驾驶室舱内噪声的研究。将某型号商务车驾驶室进行简化,简化后驾驶室结构和内部声腔声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模。首先,计算得到驾驶员右耳处声压响应,将... 为了降低汽车驾驶室舱内噪声,提高驾乘人员舒适度,开展了利用动力吸振器降低驾驶室舱内噪声的研究。将某型号商务车驾驶室进行简化,简化后驾驶室结构和内部声腔声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模。首先,计算得到驾驶员右耳处声压响应,将声压最高的2个峰值频率作为动力吸振器工作频率;其次,利用声传递向量分析该点面板声贡献量,将声贡献量最高的面板作为动力吸振器控制对象;再次,利用正交多项式法识别被控面板的等效质量;最后,依据此等效质量设计动力吸振器。与将振动腹点作为动力吸振器被控对象相比,将面板声贡献量最高的面板作为动力吸振器被控对象的峰值声压降低1.46 d B;与利用质量感应法确定被控面板等效质量相比,采用正交多项式法确定等效质量的降噪率提高18.9%。计算结果表明:根据面板声贡献量确定驾驶室被控面板,利用正交多项式计算被控面板等效质量的动力吸振器设计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驾驶室舱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学特性 动力吸振器 有限元法 面板声贡献 正交多项式法
下载PDF
板厚和加肋对槽型梁结构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韩江龙 吴定俊 李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9-594,共6页
考虑车辆、轨道和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用模态叠加法分析了槽型梁的结构噪声和不同构件的声压贡献量。分析表明:槽型梁底板对远场区结构噪声的影响大于腹板,增加底板厚度的降噪效果好于增加腹板厚度;设置横肋也能有效降低远场区和梁底结构... 考虑车辆、轨道和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用模态叠加法分析了槽型梁的结构噪声和不同构件的声压贡献量。分析表明:槽型梁底板对远场区结构噪声的影响大于腹板,增加底板厚度的降噪效果好于增加腹板厚度;设置横肋也能有效降低远场区和梁底结构噪声,横肋全跨布置比仅在跨中加密布置效果好;车速高时增设横肋的降噪效果好于车速低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槽型梁 结构噪 贡献 加肋
下载PDF
球谐函数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扩展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褚志刚 杨洋 +2 位作者 贺岩松 康润程 王光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45-53,共9页
球阵列波束形成是一种有效的三维空间声源识别技术,已有的球谐函数波束形成方法虽然能够准确定位声源,但无法定量声源的声学贡献,且声源识别结果受聚焦距离影响显著。通常,各声源对阵列中心处的声压贡献是声源排序评价的有效依据,为准... 球阵列波束形成是一种有效的三维空间声源识别技术,已有的球谐函数波束形成方法虽然能够准确定位声源,但无法定量声源的声学贡献,且声源识别结果受聚焦距离影响显著。通常,各声源对阵列中心处的声压贡献是声源排序评价的有效依据,为准确计算该声压贡献,提出球谐函数波束形成扩展方法,探究聚焦距离对计算准确性的影响规律。针对已知声源的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定位声源,而且能够准确计算声源声压贡献,3 000 Hz以下频段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5 d B,3 000~6 000 Hz频段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5 d B,且准确性几乎不受聚焦距离的影响。扬声器声源试验证明了模拟计算的正确性及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识别 球阵列 波束形成 贡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