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音诗、语言诗、概念诗与乌力波——玛乔丽·帕洛夫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
作者 玛乔丽·帕洛夫 冯溢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作为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和当代诗歌批评家之一,玛乔丽·帕洛夫教授撰写了14本学术著作,其中最近出版的是《反讽的边缘:哈布斯堡帝国阴影下的现代主义》(2016),和近400篇论文。我非常荣幸地在2019年的CAAP会议上遇到... 作为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和当代诗歌批评家之一,玛乔丽·帕洛夫教授撰写了14本学术著作,其中最近出版的是《反讽的边缘:哈布斯堡帝国阴影下的现代主义》(2016),和近400篇论文。我非常荣幸地在2019年的CAAP会议上遇到了帕洛夫教授,当时她作了题目为《向后阅读诗歌:埃兹拉庞德《诗章》中的视觉和声音设计》的大会主旨发言。这次采访主要围绕诗歌的声音及其在诗歌中如何传达意义的重要性。从庞德在《诗章》中使用无声的中国表意汉字谈起,帕洛夫教授谈到了她对各种主题的独特理解,从声音诗、谐音翻译、乌力波到语言诗、概念诗和当代最新趋势美国诗歌。她认为,庞德使用中国的表意文字会使《诗章》中的意思丰富并增值,因为"一个表意文字可以传达正常书写中许多单词所能表达的内容"。作为长期研究语言诗歌的重要评论家,帕洛夫教授展示了她对语言诗歌与其后继者概念诗歌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她对数字化和多媒体时代的诗歌未来表达了自己的信心。同时,她还提供了对声诗的定义,举例说明了声音模式如何创造意义,并阐明了乌力波这一重要的诗歌运动。在采访的最后,帕洛夫教授回顾了她70年的诗歌评论家的经历,并谈到了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理解当代诗歌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诗 语言 概念 乌力波 当代美国 玛乔丽·帕洛夫
下载PDF
从观念先锋到媒介先锋:二十世纪以来的声音诗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洪亮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23-130,共8页
达达主义艺术家雨果·巴尔提出"声音诗"的概念时,旨在强调声音自身的物性,抛却意义的枷锁。声音诗创作的定位和诉求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最初表达文艺革命观的武器,到以新技术为风向标的创作,再到强调多维感官沉浸及交互界... 达达主义艺术家雨果·巴尔提出"声音诗"的概念时,旨在强调声音自身的物性,抛却意义的枷锁。声音诗创作的定位和诉求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最初表达文艺革命观的武器,到以新技术为风向标的创作,再到强调多维感官沉浸及交互界面的搭建。信息时代的声音诗仍在自发对抗着商业和精英文化,但这种对抗是零散、随机、温和的,技术将声音革命逐渐弱化为对抗性的实验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诗 先锋派 媒介技术 交互 临场体验
原文传递
感觉的乡土——评冯杰乡土诗近作
3
作者 张俊山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11-16,共6页
当今诗坛有个重要动向:乡土诗人正在集结队伍,其宗旨无疑在于与现代诗为主流的新诗潮抗衡。这将是一场新诗艺术的较量。无论怎样,互相交融会是不可避免的结局。现代诗将从乡土诗受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消弭与读者严重阻隔的启发;乡土诗也... 当今诗坛有个重要动向:乡土诗人正在集结队伍,其宗旨无疑在于与现代诗为主流的新诗潮抗衡。这将是一场新诗艺术的较量。无论怎样,互相交融会是不可避免的结局。现代诗将从乡土诗受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消弭与读者严重阻隔的启发;乡土诗也将会以开放态度吸纳现代诗艺术上的成功经验。“现代乡土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现代派 乡村生活 散文化 姚学礼 造语 通感 声音诗 创作实绩
下载PDF
柳沄自选新世纪以来短诗十首
4
作者 柳沄 《诗探索》 2012年第6期55-68,共14页
新世纪以来书籍出版,发表重要长诗、组诗和获奖情况出版诗集:诗集《柳沄诗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诗集《柳沄诗歌》,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诗集《落日如锚》,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发表重要长诗、组诗:
关键词 探索 刊》 太白文艺出版社 歌作品 声音诗 《北京文学》 选刊 《人民文学》 《红岩》
原文传递
龙泉诗20首
5
作者 龙泉 《诗探索》 2012年第6期38-52,共15页
关键词 探索 声音诗 龙泉 月光下 静夜 台湾 听雨 男人与女人 我不知道 滚滚而来
原文传递
郭晓琦诗歌作品30首
6
作者 郭晓琦 《诗探索》 2010年第2期7-27,4-6,共24页
关键词 歌作品 探索 我爱 胡麻花 红棉袄 渠口 声音诗 最后一天 向上爬 翻过来
原文传递
罗羽诗选
7
作者 罗羽 《野草》 2013年第6期104-108,共5页
关键词 罗羽 声音诗 纸灯笼 就是你 土里 软籽石榴 哀悼日 活着 这个世界 水世界
原文传递
青史漫漫,何患“五十年无诗”——读余秀华,更要读赵四
8
作者 殷实 《中国诗歌》 2017年第10期142-150,共9页
中国的女性诗人很多,但真正优秀的还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读者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她们中谁是最可信赖、最值得一读的,研究者恐怕也会头痛。最近引人瞩目的一位,是以标题《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博得了眼球的余秀华。虽然在这个娱乐化、欲... 中国的女性诗人很多,但真正优秀的还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读者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她们中谁是最可信赖、最值得一读的,研究者恐怕也会头痛。最近引人瞩目的一位,是以标题《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博得了眼球的余秀华。虽然在这个娱乐化、欲望化的时代,余诗的流行并不奇怪,但还是不免让人感到尴尬:中国的诗歌跌入到如此低谷——通过对身体和床笫之间的'情色想象'和轻佻宣告,表达个体的卑微、辛酸、颓废或困窘之类,从而建立一种可在现实世界里引发'喧哗'的消费式阅读。这种'一次性'的表达或宣泄,与写'生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声音诗 歌文本 五十年
原文传递
执著的探索——宁夏回族青年诗人四人论
9
作者 李三郎 《朔方》 1990年第11期57-61,共5页
我们到底是发现了什么呢?围绕我们的一切,不都几乎象是不曾说过多半不曾见过吗?对着每个我们真实地观察的物体,我们不是第一个人吗?
关键词 青年 歌创作 里尔克 杨云才 感觉方式 人论 叙事性 歌作品 声音诗
原文传递
“影”的形象分析——测听《影的告别》中的三种声音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驰 《汉字文化》 2020年第8期46-48,共3页
《影的告别》是鲁迅创作于1924年9月24日的一小篇散文诗,被收录入《野草》中,学界对它涵义的分析也各有不同,本文借鉴T.S.艾略特“诗的三种声音”理论,从《影的告别》中不同的声音入手,探索“影”复杂的形象。
关键词 《野草》《影的告别》 的三种声音
原文传递
星海中哪一座岛屿是打开的你
11
作者 杨守铬 《当代教育家》 2015年第6期32-33,共2页
汉娜·阿伦特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一书的前言中论及"公共自由"传统的失落时说:"失落的悲剧……是从不再有心灵去继承它、质疑它、思考它和记住它的时候开始的。"恰好在这里,能够做什么?"你们做这些事情... 汉娜·阿伦特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一书的前言中论及"公共自由"传统的失落时说:"失落的悲剧……是从不再有心灵去继承它、质疑它、思考它和记住它的时候开始的。"恰好在这里,能够做什么?"你们做这些事情有什么用?"微信朋友圈里,我发布了3月26日在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举行《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海子诗歌专场朗诵会》这个消息后,有人这样问。这一天是周四,除了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报名方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朗诵会 阿伦特 艺术学校 汉娜 这一天 声音诗 以撒 圈里 告诉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