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刘振川 王大明 +2 位作者 翟乐乐 付廷利 刘家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500-502,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疗效。 方法对187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在CT引导下,依据壳核血肿的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的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 结果 187例患者出... 目的研究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疗效。 方法对187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在CT引导下,依据壳核血肿的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的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 结果 187例患者出院161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13.9%;对125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7年,以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ADL 1 52例(41.6%),ADL2 36例(28.8%),ADL320例(16.0%),ADL411例(8.8%),ADL56例(4.8%)。 结论 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壳核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L 壳核出血 患者 高血压性 治疗 微创 血肿 依据 优越性 限度
下载PDF
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2
作者 刘洪香 《工企医刊》 2007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 微创介入治疗 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壳核出血 颅内出血 出血患者 清除技术
下载PDF
方体定向血肿吸引术治疗高血压患者壳核出血 被引量:21
3
作者 孙树杰 崔明 +2 位作者 隋韶光 喻栋平 尚冰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方体定向软管血肿吸引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22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方体定向吸引术组(微创组)113例及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114例,比较2组...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方体定向软管血肿吸引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22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方体定向吸引术组(微创组)113例及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114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内科组明显缩短(14 d vs 26 d),近期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升高(50.0%vs 20.0%),病死率明显下降(6.2%vs 16.7%),并发症(肺内感染、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不全、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微创组出血量<50 ml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内科组(57.8%vs 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体定向软管血肿吸引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壳核出血可明显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壳核出血 血肿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穿刺术 抽吸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早期微侵袭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 被引量:13
4
作者 梁玉敏 赵明珠 +2 位作者 刘卫东 赵鸿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18例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导航治疗组平均住院...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18例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导航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6)d,出院时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死亡1例;常规开颅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8±31)d,出院时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7例,无变化1例,死亡7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壳核出血 神经导航 微创治疗
下载PDF
焦虑抑郁状态对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冰 肖峰 +3 位作者 陈爱年 薛刘军 夏磊 程冠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状态对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200例,入院12 h内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其中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123例(焦虑抑郁组),无焦虑和(或)抑郁状...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状态对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200例,入院12 h内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其中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123例(焦虑抑郁组),无焦虑和(或)抑郁状态77例(无焦虑抑郁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脑细胞保护等治疗。两组均于入院时、入院24 h及入院第4天时分别进行头部CT检查并取静脉血,计算相对水肿体积指数(REI)、水肿变化指数(AEI),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焦虑抑郁组入院第4天REI、AEI及血清CRP水平均高于无焦虑抑郁组(P均<0.05);焦虑抑郁组入院第4天REI高于入院时及入院24 h(P均<0.05),AEI高于入院24 h(P均<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促进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增强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 脑水肿 焦虑抑郁状态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简易立体定向穿刺术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向华 王光弟 +2 位作者 马骥超 艾泉山 夏吉勇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10期38-40,共3页
目的高血压性壳核区出血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目前,对该区体积在20~30ml的出血(Ⅰ、Ⅱ、Ⅲa及Ⅳa型),在CT引导下的简易立体定向穿刺术与保守治疗效果的优劣,仍有争议.本研究针对该区上述体积出血的两种治疗方式效果作一比较,为临... 目的高血压性壳核区出血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目前,对该区体积在20~30ml的出血(Ⅰ、Ⅱ、Ⅲa及Ⅳa型),在CT引导下的简易立体定向穿刺术与保守治疗效果的优劣,仍有争议.本研究针对该区上述体积出血的两种治疗方式效果作一比较,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65例病人随机地分为两组,39例行CT引导下的简易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术,26例保守治疗,以病人入院时Glascow Coma Scale(GCS),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术后1个月时、6个月时MRS评定作为比较指标.结果穿刺组在术后1个月时, MRS评定好于保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在上述指标的恢复上,仍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差异性减小.结论对于20~30ml的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病人(Ⅰ、Ⅱ、Ⅲa及Ⅳa型),CT引导下简易立体定向穿刺术,对加速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出血 立体定向穿刺术 MRS
下载PDF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壳核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尹恝 周亮 +6 位作者 吕田明 潘速跃 姬仲 刘晓加 郑伟 朱佳佳 黄安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对照分析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出血量16.0~107.9 ml的壳核出血患者39例,分为立体定向组(20例)和微创组(19例)。立体定向组行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常规微创血肿穿刺术。2组患者手... 目的对照分析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出血量16.0~107.9 ml的壳核出血患者39例,分为立体定向组(20例)和微创组(19例)。立体定向组行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常规微创血肿穿刺术。2组患者手术12 h后反复给予尿激酶1万~2万U注入血肿腔内,保留2~4 h后冲洗引流以彻底清除血肿。并分别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30 d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治疗后30 d的扩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E)。结果立体定向组患者治疗后14、30 d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微创组,治疗后30 d的GOS-E评分明显高于微创组(P<0.01)。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微创血肿穿刺术,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出血 血肿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立体定位技术 穿刺术
下载PDF
超早期微创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 被引量:9
8
作者 袁军辉 卢国奇 +4 位作者 马国峡 卢榜良 石东付 吕岩松 孙翔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12期751-752,共2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早期微创显微外科治疗的76例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CT示血肿清除率在90%以上。病人预后按GOS分级,恢复良好24例,占38.1%;中残30例,占47.6%...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早期微创显微外科治疗的76例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CT示血肿清除率在90%以上。病人预后按GOS分级,恢复良好24例,占38.1%;中残30例,占47.6%;重残7例,占11.1%;死亡13例,死亡率17.1%。结论超早期微创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是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壳核出血 超早期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锁孔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壳核出血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袁淼 翟安林 +1 位作者 王帆 苟志勇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锁孔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壳核出血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月四川省绵阳市404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0岁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112例作为研... 目的观察锁孔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壳核出血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月四川省绵阳市404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0岁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观察组62例采用锁孔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3 d、14 d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检测炎性因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颅内水肿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瘫痪肢体恢复早、意识恢复快、ICU留置时间短(t=5.117、3.953、4.294、5.872,P=0.001、0.003、0.002、0.000)。术后2组患者CRP、TNF-α、IL-6表达均较术前降低(对照组F=61.030、75.686、39.125,P均=0.000;观察组F=64.684、51.150、126.189,P均=0.000),但观察组术后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及颅内、肺部、尿路感染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GOSⅣ级明显优于对照组(χ~2=3.972,P=0.036)。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锁孔入路血肿清除术临床疗效及预后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入路 开颅血肿清除术 立体定向 血肿穿刺引流术 壳核出血 C反应蛋白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早期左侧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伟强 彭国毅 +3 位作者 杨金华 肖哲 张子衡 罗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62-64,7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9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早期急诊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的69例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9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早期急诊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的69例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术后失语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大部分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69.6%(48/69)比44.8%(26/58)],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2%(7/69)比31.0%(18/58)],观察组患者未见完全失语者,无失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0%(49/69)比3.5%(2/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预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8%(44/69)比32.8%(1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效果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其具有血肿清除效果好、止血方便、对脑组织损伤小、对语言功能的影响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出血 高血压 侧裂-岛叶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伟 张东 杨利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H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H患者63例,出血量39~120 ml、平均66 ml。所有患者就诊时未出现脑疝征象。行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40例,行微骨窗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23例。... 目的探讨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H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H患者63例,出血量39~120 ml、平均66 ml。所有患者就诊时未出现脑疝征象。行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40例,行微骨窗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23例。结果行微骨窗侧裂—岛叶入路的40例患者在72 h内清醒34例,14 d内清醒1例,持续昏迷3例,21 d内死亡2例。行微骨窗皮质造瘘的23例患者术后72 h内清醒13例,14 d内清醒4例,持续昏迷5例,23 d内死亡1例。左侧优势半球血肿患者经侧裂入路手术语言功能好于经皮质造瘘者。结论对于适当的病例选择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有利于更好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壳核出血 出血 经侧裂—岛叶入路
下载PDF
改良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重症壳核出血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新庆 张锟 +2 位作者 张智敏 尹小亮 许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壳核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外侧裂入路
下载PDF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CT分型与短期康复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士东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00-1200,1204,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壳核出血CT分型与短期康复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68例自发性壳核出血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将其进行分型,Ⅰ型为出血局限于壳核,未侵犯内囊,Ⅱ型为出血已侵犯内囊但未破入脑室,Ⅲ型为出血经内囊破入脑室,对所用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壳核出血CT分型与短期康复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68例自发性壳核出血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将其进行分型,Ⅰ型为出血局限于壳核,未侵犯内囊,Ⅱ型为出血已侵犯内囊但未破入脑室,Ⅲ型为出血经内囊破入脑室,对所用研究对象进行内科保守治疗1月后分别应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Barthel指数对其意识水平、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估,对比观察不同类型壳核出血的康复预后。结果:经1月治疗后Ⅰ型壳核出血患者意识水平、认知功能与ADL恢复较Ⅱ、Ⅲ型更为明显(P<0.01),Ⅱ、Ⅲ型患者ADL恢复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型患者意识水平及认知功能恢复较Ⅲ型患者更为明显(P<0.05)。结论:不同CT影像学表现的自发性壳核出血患者短期内具有不同的康复结局,出血是否波及内囊和破入脑室可能是其短期康复预后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出血 CT分型 康复 预后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在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焕燕 李军 +1 位作者 勾海超 李继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3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HPH)手术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开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17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 目的对比观察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HPH)手术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开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17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血肿清除率、语言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60.00%vs.42.35%)、血肿清除率(65.88%vs.44.71%)、预后良好率(87.06%vs.57.65%)更高,再出血率(8.24%vs.27.06%)、完全性失语率(1.18%vs.16.47%)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治疗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可有效清除患者壳核血肿,降低再出血率和完全性失语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叶皮质入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水分离技术在经侧裂岛叶手术治疗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京展 秦坤明 +1 位作者 吴明伟 唐纯海 《微创医学》 2013年第3期297-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对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应用水分离侧裂入路的体会。方法麻醉下对6例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患者行右额颞瓣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术中应用水分离技术分离侧裂,吸出血肿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结果 6例患者术后24 h... 目的探讨对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应用水分离侧裂入路的体会。方法麻醉下对6例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患者行右额颞瓣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术中应用水分离技术分离侧裂,吸出血肿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结果 6例患者术后24 h内复查CT,所有血肿残留均在10 mL左右,已不构成脑压迫,术后20 d左右复查CT,血肿已基本消失。术后3个月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生活基本自理1例,中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2例,重度残疾、日常生活明显依赖2例,完全残疾、日常生活完全依赖1例。结论右利手人类大脑由于其功能分布的特点,在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时,这类患者如侧裂发育较好易于分离,较适合采用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如术中利用水分离技术解剖侧裂可以减少穿支血管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利手 右侧壳核出血 水分离技术 经侧裂岛叶入路
下载PDF
壳核出血急性期内科治疗的生命预后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祥 王耀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46-48,共3页
我院1980年7月~1985年1月,共收治经CT证实的壳核出血405例,其中内科保守治疗320例,外科手术治疗85例。
关键词 生命预后 壳核出血 内科治疗 急性期 意识障碍 病死率 高血压性脑出血 内科保守治疗 CT扫描 外科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前额穿刺治疗壳核出血20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建 刘军 +1 位作者 关文明 杜志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69-70,共2页
本文借鉴头部定位手术穿刺抽吸的治疗经验,探索了在没有定位手术条件下经前额穿刺的手术方法治疗壳脑出血20例。1例死亡,19例治愈。讨论了穿刺部位的选择和经该方法治疗的病例选择。
关键词 壳核出血 穿刺方法
下载PDF
292例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与CT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玉 王兴中 +1 位作者 汪凯 刘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51-52,共2页
292例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与CT孟玉,王兴中,汪凯,刘斌高血压壳核出血(以下简称HPH),约占脑出血的70%。本文按照金谷等[1]提出HPH的CT扫描分类标准,对292例于发病1wk内经颅脑CT证实的HPH予以分析... 292例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与CT孟玉,王兴中,汪凯,刘斌高血压壳核出血(以下简称HPH),约占脑出血的70%。本文按照金谷等[1]提出HPH的CT扫描分类标准,对292例于发病1wk内经颅脑CT证实的HPH予以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壳核出血 CT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锥颅抽吸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沛霖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评价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锥颅抽吸血肿手术的疗效 ;探讨其治疗时机及死亡原因。方法 :CT定位 ,局麻下徒手锥颅 ,应用多孔圆头导管穿刺针锥颅抽吸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 136例 ,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疗效、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 目的 :评价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锥颅抽吸血肿手术的疗效 ;探讨其治疗时机及死亡原因。方法 :CT定位 ,局麻下徒手锥颅 ,应用多孔圆头导管穿刺针锥颅抽吸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 136例 ,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疗效、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血肿初次清除率为 45 .6 % ,总清除率为 78.2 %。随访 6个月 ADL ~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开颅组显著降低 (P<0 .0 1)。结论 :该手术损伤小 ,适应症广 ,疗效确切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手术时间以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圆头导管穿刺针 锥颅 壳核出血 治疗
下载PDF
超早期显微手术经侧裂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德华 王斌 白雪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25-626,共2页
目的 在超早期显微手术经侧裂岛叶治疗 7例高血压壳核出血 ,术后随访 1~ 6个月 ,疗效明显。认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外侧裂岛叶可避免额颞叶皮质损伤 ,血肿清除彻底 ,同时超早期手术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脑组织的损害主要对手术适应症、时... 目的 在超早期显微手术经侧裂岛叶治疗 7例高血压壳核出血 ,术后随访 1~ 6个月 ,疗效明显。认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外侧裂岛叶可避免额颞叶皮质损伤 ,血肿清除彻底 ,同时超早期手术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脑组织的损害主要对手术适应症、时机、外侧裂岛叶皮层小切口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超早期显微手术 外侧裂 脑血压壳核出血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