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壳聚寡糖的黄芩苷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翟文婷 史红军 《药学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将壳聚寡糖应用于黄芩苷的制备,以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壳聚寡糖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黄芩苷固体分散体,对药物与载体不同比例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物相分析。结果黄芩苷和壳聚寡糖按1∶6... 目的将壳聚寡糖应用于黄芩苷的制备,以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壳聚寡糖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黄芩苷固体分散体,对药物与载体不同比例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物相分析。结果黄芩苷和壳聚寡糖按1∶6比例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在30 min时药物的体外累积溶出度为94.25%;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法(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分析,固体分散体中黄芩苷以非晶形态高度分散;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IR)结果表明壳聚寡糖与黄芩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以壳聚寡糖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黄芩苷的溶出度;壳聚寡糖作为一种新型固体分散体载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壳聚寡糖 固体分散体 物相表征 溶出度
下载PDF
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丹参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元 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316-19318,共3页
[目的]研究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ae Bge.)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拌种加叶喷等方法施用不同浓度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观察丹参生长情况及对次生代谢产物丹参酮IIA含量的累积变化情况。... [目的]研究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ae Bge.)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拌种加叶喷等方法施用不同浓度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观察丹参生长情况及对次生代谢产物丹参酮IIA含量的累积变化情况。[结果]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较显著地促进了丹参酮IIA含量的提高。适宜浓度的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丹参植株及根系的生长。[结论]该研究对揭示低聚壳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丹参活性成分的累积效应形成和积累机制,以完善中药材质量调控与药用植物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建立优质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同时对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的优良种植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糖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种植 丹参 丹参酮IIA
下载PDF
三相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同时产酶同时降解壳聚糖的研究
3
作者 吕民主 吴绵斌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采用多孔聚酯泡沫块固定里氏木霉,在三相流化床固定化反应器中同时产酶同时降解壳聚糖。结果表 明,通过控制降解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平均聚合度的降解物。在28℃,pH4.8,通气量 2.5vvm条件下,重复利用 菌丝降解2%(W... 采用多孔聚酯泡沫块固定里氏木霉,在三相流化床固定化反应器中同时产酶同时降解壳聚糖。结果表 明,通过控制降解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平均聚合度的降解物。在28℃,pH4.8,通气量 2.5vvm条件下,重复利用 菌丝降解2%(W/V)浓度壳聚糖。每批产生的壳聚糖酶活力平均达到150mU·mL^(-1)以上,壳聚糖平均降解率 为72%以上。利用此固定化反应器,在45天内连续进行15批同时产酶降解试验,结果发现壳聚糖酶活和壳 聚糖降解率能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三相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产酶降解耦合过程 壳聚寡糖
下载PDF
酶法制备壳低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郝英红 朱蓓薇 张彧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用酶降解法对壳聚糖进行降解,制备壳低聚寡糖,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的最佳温度和pH值分别为45℃和5.0,最佳底物浓度为4mg/mL。采用溶剂分离法对降解产物进行分离,分别得到了聚合度为1~8、8~1... 用酶降解法对壳聚糖进行降解,制备壳低聚寡糖,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的最佳温度和pH值分别为45℃和5.0,最佳底物浓度为4mg/mL。采用溶剂分离法对降解产物进行分离,分别得到了聚合度为1~8、8~16的壳聚寡糖和聚合度16以上的壳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制备 寡糖 Β-葡糖酶 酶降解
下载PDF
离子色谱分离保留因子计算定性分析低聚壳寡糖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梅兰 林智威 +1 位作者 卢珩俊 邵波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建立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并用保留因子计算法定性分析低聚壳寡糖。方法:首先利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IPAD)对5种壳寡糖(聚合度DP=2~6)标准样品进行分离;分离条件:采用DIONEX CarboPac·PA10(4.0 mm&#... 目的:建立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并用保留因子计算法定性分析低聚壳寡糖。方法:首先利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IPAD)对5种壳寡糖(聚合度DP=2~6)标准样品进行分离;分离条件:采用DIONEX CarboPac·PA10(4.0 mm×50 mm)保护柱和DIONEX CarboPac·PA10(4.0 mm×250mm)分析柱,淋洗液采用氢氧化钠溶液,积分脉冲安培法检测。然后用建立的分离方法对壳寡糖样品进行分离并定性。再根据所得样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分别计算保留因子,建立壳寡糖聚合度(DP)与其保留因子(k')的相关关系,根据建立的相关关系对未知的壳寡糖进行定性,并用质谱方法对未知壳寡糖样品进行验证。结果:壳寡糖聚合度的对数值与其保留因子的对数值具有线性关系,回归系数R^2≥0.998 7,利用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对样品中的4种未知壳寡糖样品的定性结果为壳七糖、壳八糖、壳九糖和壳十糖,误差≤5.66%。质谱方法对未知壳寡糖样品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为样品中存在壳二糖、壳三糖、壳四糖、壳五糖、壳六糖、壳七糖和壳八糖。结论:对于壳寡糖样品用离子色谱分离,保留因子计算来定性壳寡糖聚合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糖 二糖 三糖 四糖 五糖 六糖 合度 保留因子 离子色谱(IC) 积分脉冲安培
原文传递
化学组成对聚乙二醇化硬脂酰壳寡糖纳米胶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江东波 张炜华 +2 位作者 刘建文 沈熊 翁伟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4-640,共7页
合成了硬脂酰壳寡糖(COS-SA)和聚乙二醇化硬脂酰壳寡糖(PEG-COS-SA),两者在水中均可自组装成纳米胶束。考察了空白胶束和载盐酸多柔比星胶束的性质。结果表明,COS-SA中硬脂酸取代度主要影响临界胶束浓度,与硬脂酸/壳寡糖的投料比呈线性... 合成了硬脂酰壳寡糖(COS-SA)和聚乙二醇化硬脂酰壳寡糖(PEG-COS-SA),两者在水中均可自组装成纳米胶束。考察了空白胶束和载盐酸多柔比星胶束的性质。结果表明,COS-SA中硬脂酸取代度主要影响临界胶束浓度,与硬脂酸/壳寡糖的投料比呈线性关系;载药胶束的粒径显著大于空白胶束;PEG修饰可进一步使胶束的粒径和临界胶束浓度增大、ζ电位减小。两种载药胶束的释药行为相似,均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与COS-SA载药胶束相比,PEG化载药胶束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较低,但血清稳定性良好,静脉注射后的长循环效果显著。提示化学组成对以壳寡糖衍生物为载体的纳米胶束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酰寡糖 乙二醇化硬脂酰寡糖 胶束性质 细胞生长抑制 药动学
原文传递
荧光染料探针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费学宁 谷迎春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09-1615,共7页
介绍荧光染料生物标记技术研究及应用发展状况,并对菁染料的特点、修饰及应用现状进行描述.阐明了增强荧光染料的水溶性,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和变异细胞识别标记的靶向性,以及提高灵敏度和降低毒性是荧光染料探针修饰研究的热点问题.着... 介绍荧光染料生物标记技术研究及应用发展状况,并对菁染料的特点、修饰及应用现状进行描述.阐明了增强荧光染料的水溶性,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和变异细胞识别标记的靶向性,以及提高灵敏度和降低毒性是荧光染料探针修饰研究的热点问题.着重对荧光染料探针修饰方式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利用胺衍生物或叠氮将荧光染料定向引入细胞表面,增强染料表达细胞变异信息的改性方法.采用壳聚寡糖对荧光染料进行修饰,在增强探针分子生物组织相容性、靶向性及降低毒性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探针 菁染料 壳聚寡糖 修饰
下载PDF
Oligonucleotide delivery by chitosan-functionalized porous silicon nanoparticles 被引量:2
8
作者 Morteza Hasanzadeh Kafshgari Bahman Delalat +4 位作者 Wing Yin Tong Frances J. Harding Martti Kaasalainen Jarno Salonen Nicolas H. Voelcker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033-2046,共14页
Porous silicon nanoparficles (pSiNPs) are a promising nanocarrier system for drug delivery owing to their biocompatibility, biodegradability, and non-inflammatory nature.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fabrication and cha... Porous silicon nanoparficles (pSiNPs) are a promising nanocarrier system for drug delivery owing to their biocompatibility, biodegradability, and non-inflammatory nature.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ally hydrocarbonized pSiNPs (THCpSiNPs) and chitosan-coated THCpSiNPs for therapeutic oligonucleotide delivery. Chitosan coating after oligonucleotide load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s sustained oligonucleotide release and suppresses burst release effects. Moreover, cellular uptake, endocytosis, and cytotoxicity of oligonucleotide-loaded THCpSiNPs have been evaluated in vitro. Standard cell viability assays demonstrate that cells incubated with the NPs at a concentration of 0.1 mg/mL are 95% viable. In addition, chitosan coating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uptake of oligonucleotide-loaded THCpSiNPs across the cell membrane. Moreover,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liver, kidney, spleen, and skin tissue collected from mice receiving NPs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biocompatible and non-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the NPs as a gene delivery vehicle for intravenous and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in vivo.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CpSiNPs provide a versatile platform that could be used as efficient vehicles for the 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oligonucleotides for gen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PARTICLES porous silicon CHITOSAN gene delive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