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格列汀壳聚糖-磷脂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1
作者 沈英 黄雅菲 +3 位作者 宋帆帆 房树华 韩磊 黄刚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2,共8页
目的制备利格列汀(LGP)壳聚糖-磷脂自组装纳米粒(LGP-CS/LC-NPs),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以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采用溶剂滴入法制备LGP-CS/LC-NPs,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LGP-CS/LC-NPs处方中LGP与磷脂(LC)的质量比... 目的制备利格列汀(LGP)壳聚糖-磷脂自组装纳米粒(LGP-CS/LC-NPs),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以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采用溶剂滴入法制备LGP-CS/LC-NPs,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LGP-CS/LC-NPs处方中LGP与磷脂(LC)的质量比,CS与LC的质量比,以及醋酸溶液pH值;考察LGP-CS/LC-NPs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微观形态,以及体外药物溶出速率;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评价LGP-CS/LC-NPs的细胞跨膜转运;考察LGP原料药混悬液和LGP-CS/LC-NPs经大鼠ig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以及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优化得到LGP-CS/LC-NPs的最优处方:LGP与LC的质量比为1∶3,CS与LC的质量比为1∶20,醋酸溶液pH值为4~5;制备的LGP-CS/LC-NPs的粒径为(195.5±7.8)nm,Zeta电位为(35.6±0.8)mV,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LGP-CS/LC-NPs为球形“核-壳”结构;LGP-CS/LC-NPs的体外溶出速率显著高于LGP混悬液;LGP-CS/LC-NPs能有效提高LGP的跨膜转运能力;与LGP混悬液相比,大鼠ig LGP-CS/LC-NPs后可显著提高LGP生物利用度,且可较好地控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水平。结论以CS和LC作为载体材料,将LGP制备成LGP-CS/LC-NPs,能够显著提高LGP口服生物利用度,达到良好的控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格列汀 壳聚糖-磷脂自组装纳米粒 溶剂滴入法 跨膜转运 生物利用度 降糖作用
原文传递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磷脂自组装纳米粒在药物递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邱素萍 陈云 +1 位作者 罗能平 胡高波 《科技视界》 2024年第17期7-11,共5页
从亲水性和疏水性修饰两个方面对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梳理,站在微观层面的角度阐明了纳米微粒的结构和自组装的原理,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一磷脂自组装纳米粒在递送抗肿瘤药物、蛋白多肽类药物、抗炎药物、抗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 从亲水性和疏水性修饰两个方面对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梳理,站在微观层面的角度阐明了纳米微粒的结构和自组装的原理,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一磷脂自组装纳米粒在递送抗肿瘤药物、蛋白多肽类药物、抗炎药物、抗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一磷脂自组装纳米粒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壳聚糖衍生物 磷脂 纳米 自组装 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PDF
壳聚糖-磷脂自组装纳米粒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庆明 金玉琼 +2 位作者 曹洁 奚连 孙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9-627,共9页
本文综述了壳聚糖-磷脂自组装纳米粒作为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阐述其自组装过程的关键机制,揭示了所得纳米粒独特的核-壳结构及该结构与包载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总结了相关制备方法,并对经典的溶剂滴入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在... 本文综述了壳聚糖-磷脂自组装纳米粒作为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阐述其自组装过程的关键机制,揭示了所得纳米粒独特的核-壳结构及该结构与包载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总结了相关制备方法,并对经典的溶剂滴入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全面归纳了壳聚糖-磷脂自组装纳米粒在递送抗肿瘤药、抗炎药、多肽类药物、降脂药、抗菌药及基因治疗药物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探讨并展望了壳聚糖-磷脂自组装纳米粒作为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壳聚糖 磷脂 自组装 药物递送
原文传递
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武军 王玮珏 +1 位作者 周君卓 刘玉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了解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研究进展,为新型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以"壳聚糖""磷脂""纳米粒""自组装""Chitosan""Lecithin""Phospholipi... 目的:了解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研究进展,为新型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以"壳聚糖""磷脂""纳米粒""自组装""Chitosan""Lecithin""Phospholipid""Nanoparticles""Self-assembled"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lsevier、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2年-2018年1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形成机制和微观结构、制备方法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应用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99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带正电荷的壳聚糖与磷脂中负电荷基团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脂溶性致密内核、壳聚糖包裹带正电荷水化外壳的核壳结构纳米粒;采用常规的溶剂注入法制得的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促进药物渗透吸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等,在口服、经皮、眼部及鼻腔黏膜等给药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今后可考虑对壳聚糖或纳米粒表面进行结构修饰和功能性设计,并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如何精准调控自组装纳米粒的微观结构、尺寸大小、药物分布以及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壳聚糖 自组装纳米 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PDF
自组装法制备茶多酚-明胶-壳聚糖纳米粒及其性质表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茵 孟晨 +3 位作者 常俊 沙莎 陈昊 卢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将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明胶(gelatin,Gel)和壳聚糖(chitosan,Cs)自组装成茶多酚纳米粒,其中,明胶与壳聚糖通过静电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茶多酚与糖基化修饰的明胶通过非共价键组装,最后形成茶多酚-明胶-壳聚糖(TP-Gel-Cs)纳米... 将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明胶(gelatin,Gel)和壳聚糖(chitosan,Cs)自组装成茶多酚纳米粒,其中,明胶与壳聚糖通过静电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茶多酚与糖基化修饰的明胶通过非共价键组装,最后形成茶多酚-明胶-壳聚糖(TP-Gel-Cs)纳米粒。经工艺筛选,3种成分的最佳质量比为1.5∶3∶1。对TP-Gel-Cs纳米粒进行理化性质、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评价。结果表明,TP-Gel-Cs纳米粒内存在非共价键,该体系能够有效包载茶多酚,载药量为26.82%,包封率为90.42%,平均粒径为971.50 nm,分散指数为0.22,在中性条件下荷负电,在pH 5.4条件下荷正电;在室温下,茶多酚的稳定性显著提高;TP-Gel-Cs纳米粒呈现pH敏感且缓慢的体外释放特性。该制备工艺绿色、温和、简便,可以发展为多酚类物质的纳米载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明胶 壳聚糖 纳米 自组装
下载PDF
N-辛基-O,N-羧甲基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理化性质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霍美蓉 周建平 +3 位作者 张勇 吕霖 刘欢 刘芳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制备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N-辛基-O,N-羧甲基壳聚糖(OCC)自组装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透析法制备OCC自组装纳米粒;利用动态光散射(DLS)、Zeta电位仪、透射电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体外... 目的:制备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N-辛基-O,N-羧甲基壳聚糖(OCC)自组装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透析法制备OCC自组装纳米粒;利用动态光散射(DLS)、Zeta电位仪、透射电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体外溶血实验及小鼠尾静脉注射急性毒性实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OCC自组装纳米粒粒径为165.6nm,多分散指数为0.191。由于纳米粒表面羧甲基基团的存在,纳米粒表面带负电荷,其表面电势为-30.2m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该自组装聚合体为规则球形结构,粒径分布均匀。溶血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OCC溶血性远远小于Tween 80,与Cremophor EL相当;OCC小鼠尾静脉注射的LD50及95%可信限为560.2(523.0~600.0)mg/kg。结论:OCC自组装纳米粒可初步推断为安全可靠的静脉注射用纳米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两亲性 自组装纳米 形态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5-氟脲嘧啶载O-羧甲基壳聚糖自组装pH敏感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被引量:3
7
作者 覃志忠 宋秀娟 +1 位作者 张凤宝 张国亮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7-491,共5页
为了提高抗癌药物5-氟脲嘧啶(5-FU)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及选择性,采用超声-透析法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的纳米药物载体5β-胆烷酸/O-羧甲基壳聚糖/磺胺地托辛(5β-CHA/OCMC/SDM)自组装水凝胶纳米粒,并用同样的方法将5-FU包载于纳米载体中... 为了提高抗癌药物5-氟脲嘧啶(5-FU)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及选择性,采用超声-透析法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的纳米药物载体5β-胆烷酸/O-羧甲基壳聚糖/磺胺地托辛(5β-CHA/OCMC/SDM)自组装水凝胶纳米粒,并用同样的方法将5-FU包载于纳米载体中进行体外释放研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269nm波长下检测5-FU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以及释放浓度。结果表明,对于5β-CHA/OCMC/SDM纳米粒,药载比(药物和载体的质量比)增加到0.6时,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高达51.3%和85.4%。体外释药结果表明,在pH=7.4(人体正常组织的pH值)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接枝5β-CHA的OCMC水凝胶纳米粒对5-FU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且随接枝量的增加缓释效果增强。pH<6.8(肿瘤组织的pH值)时,接枝SDM的载药纳米粒迅速聚集并强烈释放,表现出良好的pH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烷酸/O-羧甲基壳聚糖/磺胺地托辛 自组装纳米 药物载体 PH敏感性
下载PDF
pH敏感O-羧甲基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覃志忠 张凤宝 +1 位作者 张国亮 宋秀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6,共4页
用5β-胆烷酸(5β-CHA)对O-羧甲基壳聚糖(OCMC)进行疏水改性,接枝磺胺地托辛(SDM)以增强其pH敏感性,在pH=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备了对肿瘤组织具有靶向潜力的自组装纳米粒子。所得纳米粒粒径在100nm左右,且随5β-CHA接枝量的增加5β-CH... 用5β-胆烷酸(5β-CHA)对O-羧甲基壳聚糖(OCMC)进行疏水改性,接枝磺胺地托辛(SDM)以增强其pH敏感性,在pH=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备了对肿瘤组织具有靶向潜力的自组装纳米粒子。所得纳米粒粒径在100nm左右,且随5β-CHA接枝量的增加5β-CHA/OCMC纳米粒的粒径减小。自组装纳米粒有较低的临界聚集浓度(10-2mg/mL),在pH=7.4(人体正常pH)的水溶液中表现出高度稳定性。而当溶液的pH<6.8(肿瘤组织pH)时,接枝SDM的纳米粒子会迅速聚集,粒径剧增,且随SDM接枝量的增加pH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纳米 O-羧甲基壳聚糖 PH敏感性 -胆烷酸 磺胺地托辛
下载PDF
α-生育酚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缓释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文彬 严文静 +1 位作者 徐幸莲 章建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16-223,共8页
α-生育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营养强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但由于其对氧气、光照、金属离子等环境敏感,易快速失活,且不溶于水,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研究采用乳化-离子凝胶两步法制备α-生育酚壳聚糖纳米粒,将α-生育酚进行... α-生育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营养强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但由于其对氧气、光照、金属离子等环境敏感,易快速失活,且不溶于水,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研究采用乳化-离子凝胶两步法制备α-生育酚壳聚糖纳米粒,将α-生育酚进行包埋。以颗粒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表面电位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壳聚糖(chitosan,CS)质量浓度、α-生育酚质量浓度、CS与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TPP)质量比、p H值、搅拌速率等因素对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制备工艺。采用动态光散射仪、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纳米颗粒进一步表征,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和抗氧化效果,以期为α-生育酚在腌腊肉制品后期贮藏过中的脂质抗氧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α-生育酚壳聚糖纳米粒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CS质量浓度1 mg/mL、α-生育酚质量浓度1 mg/mL、CS与TPP质量比7∶1、CS初始p H值为4.5、搅拌速率900 r/min。所得纳米颗粒平均粒径214 nm,包封率51.65%。红外光谱表明CS与三聚磷酸钠静电吸附,生育酚被包封。扫描电镜下形态学结构大小均匀,呈规则球形。体外释放实验和抗氧化实验表明α-生育酚壳聚糖纳米粒具有缓释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生育酚 壳聚糖纳米 表征 缓释 抗氧化
下载PDF
β-环糊精/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对光敏性药物的联合保护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慧 季金苟 +2 位作者 刘月华 覃艳玲 徐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提高疏水性光敏药物硝苯地平(NF)的光稳定性,用共沉法制得了NF/β-环糊精(NF/β-CD)包合物,再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得了NF/β-环糊精/O-羧甲基壳聚糖(NF/β-CD/O-CMC)纳米粒。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NF/β-CD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为提高疏水性光敏药物硝苯地平(NF)的光稳定性,用共沉法制得了NF/β-环糊精(NF/β-CD)包合物,再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得了NF/β-环糊精/O-羧甲基壳聚糖(NF/β-CD/O-CMC)纳米粒。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NF/β-CD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NF/β-CD/O-CMC纳米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2.38%和18.41%,纳米粒呈多面体形,分散均匀,平均粒径273.80 nm,Zeta电位-37.6 m V,多分散指数(PDI)0.086。紫外光降解实验显示,β-CD包合物对NF有一定的光降解保护作用,β-CD/O-CMC纳米粒中的NF初始1 h降解较快,随后较慢,4 h降解率达到42.43%,此后基本不变,其光降解保护作用明显优于β-CD包合物,具有更好的光降解联合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O-羧甲基壳聚糖 纳米 光降解 硝苯地平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载自组装水凝胶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静荣 吕刚 刘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5-780,共6页
本实验以乙酰化普鲁兰(PA)为基质材料,采用透析法制备新型自组装水凝胶纳米粒,用以增强5-氟尿嘧啶的药物靶向性及药物选择活性,从而达到降低其毒副作用的目的。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动态光散射仪(DLS)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本实验以乙酰化普鲁兰(PA)为基质材料,采用透析法制备新型自组装水凝胶纳米粒,用以增强5-氟尿嘧啶的药物靶向性及药物选择活性,从而达到降低其毒副作用的目的。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动态光散射仪(DLS)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其进行表征。分别测量不同浓度、温度以及储存时间下,PA纳米粒的粒径的变化情况,以研究环境因素的改变对PA纳米粒的粒径及其粒径分布的稳定性影响。使用透析方将5-氟尿嘧啶(5-FU)物理包封于自组装纳米粒中,并模拟人体环境进行了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PA纳米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粒径基本保持恒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A纳米粒的粒径在100nm左右,具有良好的表面球形度且分布均匀;不同环境条件变化下,粒径基本保持恒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18h内,5-FU释放量达70%左右,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乙酰化程度越低,5-FU的缓释效果越好,但载药量略有下降。PA纳米粒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5-FU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 5-氟尿嘧啶 自组装 纳米 抗肿瘤药物载体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两亲聚合物与疏水纳米粒子自组装核-壳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向文军 朱朝菊 +1 位作者 刘丹 周绿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5-354,共10页
基于Martini力场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Pluronic嵌段共聚合物在疏水纳米表面自组装膜结构,考察了Pluronic嵌段共聚合物结构对自组装单分子膜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Pluronic聚合物在疏水纳米表面自组装形成了以纳米材料为核... 基于Martini力场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Pluronic嵌段共聚合物在疏水纳米表面自组装膜结构,考察了Pluronic嵌段共聚合物结构对自组装单分子膜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Pluronic聚合物在疏水纳米表面自组装形成了以纳米材料为核,聚合物为壳的特殊核-壳结构。聚合物的浓度和结构都会影响该壳层结构,在浓度较低时,聚合物EO嵌段卷曲地附着在疏水纳米颗粒表面,类似形成层状的壳层结构;随着浓度的提高,EO嵌段伸向溶剂相,形成星形自组装膜结构。增加Pluronic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吸附在纳米材料的聚合物壳层厚度也逐渐增加。随着聚合物PO摩尔的增加,吸附在纳米材料表面的PO嵌段由"S"形或"W"形吸附逐渐变成"U"形吸附。这可能因为随着聚合物浓度的提高,有限的纳米颗粒表面不足以提供足够多的吸附位点导致聚合物吸附构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结构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分子模拟 自组装
下载PDF
载阿霉素的叶酸偶联羧甲基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研制及体外释放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岩 李长鸣 +2 位作者 祁瑞艳 张梦茹 李迪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87-90,共4页
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叶酸-羧甲基壳聚糖偶联物(FCC),用于装载抗癌药物阿霉素,形成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自组装纳米粒(DOX-FCC NPs),并对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呈球形,粒径约为200nm,包封率和载药量受到药物... 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叶酸-羧甲基壳聚糖偶联物(FCC),用于装载抗癌药物阿霉素,形成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自组装纳米粒(DOX-FCC NPs),并对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呈球形,粒径约为200nm,包封率和载药量受到药物加入量的影响.该纳米粒具有良好的pH敏感释药特性,叶酸修饰可以增强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性,达到靶向递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羧甲基壳聚糖 阿霉素 纳米 自组装
下载PDF
水杨酸壳聚糖/卵磷脂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平 谢志辉 +2 位作者 张智萍 尤卓莹 何秋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2-975,984,共5页
采用溶剂注入法制备水杨酸壳聚糖/卵磷脂纳米粒。考察了粒子结构、形貌特征及表面电位等性能,并探讨了制备工艺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质量浓度20 g/L、卵磷脂与壳聚糖及水杨酸与载体的质量比分别为3∶1和1∶6... 采用溶剂注入法制备水杨酸壳聚糖/卵磷脂纳米粒。考察了粒子结构、形貌特征及表面电位等性能,并探讨了制备工艺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质量浓度20 g/L、卵磷脂与壳聚糖及水杨酸与载体的质量比分别为3∶1和1∶6、水相pH=4。所制备的水杨酸壳聚糖/卵磷脂固体纳米粒子为球形粒子、表面电位+18.7 mV、包封率及载药量可分别达到55%和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壳聚糖 磷脂 纳米 医药与日化原料
下载PDF
叶酸偶联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练芹 朱亮 杨毅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研究叶酸偶联壳聚糖载5-氟尿嘧啶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体外性质。方法根据叶酸与壳聚糖的偶联比选择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制备叶酸偶联壳聚糖,再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包合5-氟尿嘧啶,... 目的研究叶酸偶联壳聚糖载5-氟尿嘧啶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体外性质。方法根据叶酸与壳聚糖的偶联比选择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制备叶酸偶联壳聚糖,再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包合5-氟尿嘧啶,从而制成载药纳米粒。结果制备了叶酸壳聚糖偶联物,并包合5-氟尿嘧啶成纳米粒,载药量为10.4%,包封率为50.5%,8 h累积释药量达35.9%。结论优化了叶酸偶联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纳米 5-氟尿嘧啶 壳聚糖
下载PDF
α-常春藤皂苷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蓉 尹红然 +2 位作者 游本刚 唐丽华 张学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06-1911,共6页
目的制备α-常春藤皂苷壳聚糖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外特性。方法选取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α-常春藤皂苷壳聚糖纳米粒,以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和包封率为综合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纳米粒处方和制备工艺。通过红外、X射线... 目的制备α-常春藤皂苷壳聚糖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外特性。方法选取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α-常春藤皂苷壳聚糖纳米粒,以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和包封率为综合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纳米粒处方和制备工艺。通过红外、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体外释放试验等,评价纳米粒的相关性质。结果制备的α-常春藤皂苷壳聚糖纳米粒平均粒径88.9 nm,多分散指数值0.144±0.037,包封率(75.63±4.06)%。相关性质考察均表明药物被纳米粒有效包裹,其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结论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的α-常春藤皂苷壳聚糖纳米粒大小分布均匀、外观形态圆整、包封率高,有缓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常春藤皂苷 壳聚糖 纳米 释放
下载PDF
β-伴大豆球蛋白纳米粒的自组装及Vc释放行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永 陈丽梅 +1 位作者 赵建芬 刘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2-366,共5页
采用去溶剂自组装制备了β-伴大豆球蛋白纳米粒。利用浊度法研究了蛋白质量浓度、乙醇与蛋白溶液体积比、戊二醛用量对纳米粒径的影响,并测定包埋在纳米粒中Vc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蛋白质量浓度为10~12g/L、乙醇与蛋白溶液体积比为... 采用去溶剂自组装制备了β-伴大豆球蛋白纳米粒。利用浊度法研究了蛋白质量浓度、乙醇与蛋白溶液体积比、戊二醛用量对纳米粒径的影响,并测定包埋在纳米粒中Vc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蛋白质量浓度为10~12g/L、乙醇与蛋白溶液体积比为4:1、戊二醛(1.5g/L)用量为0.5mL时,制备的纳米粒分散性较好,纳米粒径主要分布在350—380nm。交联纳米粒的Vc释放平稳,未交联纳米粒的Vc释放速率出现突然加速现象;Vc在pH=3.0,7.4缓冲溶液中的释放机理分别为Fickian扩散和反常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伴大豆球蛋白 自组装 纳米 Vc释放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下载PDF
乌苯美司-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谭军 董德刚 王曼莹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制备乌苯美司-壳聚糖纳米粒(Uben-CS-NP),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Uben-CS-NP,并研究其形态、粒径、电势、pH值、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Uben-CS-NP的制备方法可行,其形态圆整规... 目的制备乌苯美司-壳聚糖纳米粒(Uben-CS-NP),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Uben-CS-NP,并研究其形态、粒径、电势、pH值、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Uben-CS-NP的制备方法可行,其形态圆整规则,粒径为300∽600 nm,平均粒径为442 nm,zeta电势为+37.8 mV,pH值为6.0,包封率为69.1%,载药量为31.4%;体外释药:在1 h内突释,累积释药量达28.77%,之后缓慢释放,第12、24 h时累积释药量分别为42.56%、50.93%。结论 Uben-CS-NP的质量可控,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缓释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苯美司-壳聚糖纳米 制备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半乳糖-羧化壳聚糖-十四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肝靶向性
19
作者 寇昌华 钱海鑫 +8 位作者 韩锡林 汤仁仙 温相如 赵子明 宋远见 戚大石 刘红芝 刘雯 马向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3570-3574,共5页
目的:制备半乳糖-羧化壳聚糖-十四酸纳米粒(galactose carboxyl chitosan myristic acid nanoparticles,GCCMA),观察GCCMA纳米粒在肝癌细胞中的靶向性.方法:本实验组采用自组装法制备GCCMA纳米粒,优化制备条件,并经过本实验组鉴定稳定... 目的:制备半乳糖-羧化壳聚糖-十四酸纳米粒(galactose carboxyl chitosan myristic acid nanoparticles,GCCMA),观察GCCMA纳米粒在肝癌细胞中的靶向性.方法:本实验组采用自组装法制备GCCMA纳米粒,优化制备条件,并经过本实验组鉴定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纳米粒经荧光标记后分别取不同浓度转染肝癌细胞及HT22海马神经细胞,对照组、HT22海马神经细胞组和肝癌细胞组,以及对照组、肝癌细胞-low组、肝癌细胞-mid组和肝癌细胞-high组(置入的GCCMA纳米粒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于1、2和4h时间点测定在细胞摄取纳米粒情况.结果:相同浓度的GCCMA纳米粒,Huh7肝癌细胞摄取量显著高于HT22海马神经细胞,肝癌细胞摄取量在特定区间有剂量依赖性,较高浓度时摄取量较大,在1、2和4h时间点所测定的结果显示,4h时肝癌细胞的摄取量最大.结论:GCCMA纳米粒有肝靶向性,为肝脏肿瘤的靶向性基因治疗或化疗药物提供很好的药物载体及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羧化壳聚糖-十四酸纳米 纳米技术 肝靶向性 肝肿瘤
下载PDF
N-三甲基壳聚糖包衣PLGA纳米粒疫苗载药系统增加抗原交叉递呈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韩瑞玲 郭咸希 +1 位作者 岳源 丁虹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6期794-797,共4页
目的:探讨N-三甲基壳聚糖包衣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对诱导树突细胞交叉递呈的机制。方法:复乳法制备PLGA纳米粒并用N-三甲基壳聚糖(N-trimethyl chitosan,TMC60)进行包衣,分别包载模型抗原... 目的:探讨N-三甲基壳聚糖包衣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对诱导树突细胞交叉递呈的机制。方法:复乳法制备PLGA纳米粒并用N-三甲基壳聚糖(N-trimethyl chitosan,TMC60)进行包衣,分别包载模型抗原卵清白蛋白、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卵清白蛋白(FITC-OVA)。将TMC60包衣和未包衣的纳米粒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系树突细胞(murine 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DC对纳米粒子的吞噬动力学及BMDC表面分子CD83,MHCI和MHCII的表达;B3Z T细胞检测纳米粒被BMDC摄取后引起的交叉递呈反应。结果:TMC60包衣PLGA纳米粒可以促进BMDC吞噬作用;促进BMDC表达表面分子CD83和MHC I;增强BMDC对纳米粒包载抗原的交叉递呈作用。结论:TMC60包衣PLGA纳米粒可增强BMDC对外源性抗原的摄取及交叉递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三甲基壳聚糖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 交叉递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