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用药规律
1
作者 姚子昂 赵鑫 +2 位作者 吕文良 张丽丽 强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5期4-11,共8页
目的通过整理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案,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调取吕文良教授于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的门诊病历信息,筛选其... 目的通过整理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案,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调取吕文良教授于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的门诊病历信息,筛选其中西医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提取中西医诊断、处方用药等信息,利用Excel 2016将处方信息规范化整理成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和R语言(R 4.2.1)对处方进行药物使用频数、功效、四气、五味及归经的分布规律统计,再进行组方规律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纳排标准筛选整理出658首方剂,158味中药;分析用药规律可知所用中药的四气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五味以苦味、甘味、辛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肺经、胃经四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类、清热类、消食类为主。在药物使用频数上,最高频使用5味药物是黄芪、白芍、山楂、黄芩、黄连。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使用频数最高的对药为黄芪-白芍;使用频数最高的角药为黄芪-白芍-山楂。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可将处方分为4个聚类,并得出核心处方药物。结论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处方具有鲜明的用药规律,治疗上以“益气活血、柔肝健脾、清热祛湿”为原则,用药上注重气血同调、寒温相配、气机升降、消补兼施;为现今中医临床诊治自身免疫性肝病提供了辨治思路和遣方用药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吕文良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 R语言 处方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姜红江教授治疗膝痹病的用药规律
2
作者 石威 侯燕 +5 位作者 李磊 余昕 邹德宝 王志洲 王杰 姜红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7期14-17,54,共5页
目的 基于处方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姜红江教授治疗膝痹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特色,以期薪火传承。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姜红江教授诊治的膝痹病医案,由专人对处方数据进行信息统计,在古今医案云平台建立“... 目的 基于处方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姜红江教授治疗膝痹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特色,以期薪火传承。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姜红江教授诊治的膝痹病医案,由专人对处方数据进行信息统计,在古今医案云平台建立“姜红江教授治膝经验”医案库,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对医案的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分别得出中药配伍规律、核心组合和核心聚类群。结果 共收集到82首医案,包括中药68味。中药频次前3位为牛膝、焦栀子、川芎;药性以平、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肺、肾、心、脾经为主,功效以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止痛为主;从中药配伍和关联规则得出中药组合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湿止痛为主;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方药组合为牛膝、焦栀子、当归、盐杜仲、黄芪、续断片、川芎、丝瓜络、炒没药、连翘;通过聚类分析得到4个核心聚类群。结论 姜红江教授治疗膝痹病以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对临床用药和经验传承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数据挖掘 姜红江 膝痹病 用药规律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医案类聚》中明清医案治疗癥瘕积聚的用药规律研究
3
作者 姚子昂 吕文良 +1 位作者 王苹 翟兴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3期92-98,共7页
目的通过整理明清时期医案治疗癥瘕积聚的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究明清时期医家治疗癥瘕积聚的用药、组方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依据《医案类聚》中所载明清时期医家治疗癥瘕积聚的医案,提取其中处方信息,利用Excel 2016将... 目的通过整理明清时期医案治疗癥瘕积聚的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究明清时期医家治疗癥瘕积聚的用药、组方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依据《医案类聚》中所载明清时期医家治疗癥瘕积聚的医案,提取其中处方信息,利用Excel 2016将处方信息规范化整理成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纳排标准筛选整理出203首方剂,284味中药;分析用药规律可知所用中药的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脾、肝、胃三经为主;药物功效以理气类、补虚类、活血化瘀类为主;在药物使用频次上,最高频使用5味药物是茯苓、当归、陈皮、半夏、香附。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使用频次最高的对药为茯苓-半夏;使用频次最高的角药为茯苓-陈皮-半夏。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可将处方分为3个聚类,并得出核心处方药物。结论明清医家治疗癥瘕积聚的处方具有鲜明的用药规律,用药围绕着“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清热解毒”为原则,用药上注重气血同调、寒温相配、气机升降、攻补兼施;为现今中医临床诊治癥瘕积聚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遣方用药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类聚 癥瘕积聚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处方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宋代官修方书中治疗虚劳方剂的用药规律挖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雪丹 苏铭琬 姚子昂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5期42-48,共7页
目的:通过整理宋代三部官修方书中主治虚劳的处方及虚劳疾病的症状表现,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究宋代医家治疗虚劳的用药、组方规律,并由此管窥宋代医家治疗虚劳的学术思想。方法:依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及《圣济... 目的:通过整理宋代三部官修方书中主治虚劳的处方及虚劳疾病的症状表现,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究宋代医家治疗虚劳的用药、组方规律,并由此管窥宋代医家治疗虚劳的学术思想。方法:依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三部宋代官修方书中所载治疗虚劳的文献条目,提取其中处方信息和主治症状等信息,利用Excel 2016将处方信息规范化整理成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纳排标准筛选整理出97首方剂,201味中药;分析用药规律可知所用中药的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肺、肾三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类、温里类、化痰止咳平喘类为主;在药物使用频次上,最高频使用的5味药物是肉桂、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使用频次最高的对药为人参-炙甘草;使用频次最高的角药为茯苓-人参-炙甘草。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可将处方分为3个聚类,并得出核心处方药物。结论:宋代医家治疗虚劳的处方具有鲜明的用药规律,治疗上以“温肾助阳、健脾益气、理气化痰、滋阴清热”为原则,用药上注重脾肾同调、寒温相配、气机升降、攻补兼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宋代官修方书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处方挖掘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整合研究及药靶虚拟探讨陈国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方规律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秦百君 陈月桥 +4 位作者 宫文浩 杨昕 黄梦遥 陈小霞 陈国忠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1-210,共10页
目的基于数据整合研究(处方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探讨陈国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组方规律、作用靶点和潜在机制。方法基于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用药"... 目的基于数据整合研究(处方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探讨陈国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组方规律、作用靶点和潜在机制。方法基于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用药"数据库,以频数统计、关联分析、系统聚类探讨处方核心药团和聚类新方;网络药理学分析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对核心基因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验证核心药靶结合的稳定性。结果纳入129张处方,162味中药,用药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多入肺脾胃经;核心药团为黄芩、半夏、甘草,聚类为类小柴胡汤等5种新方。核心药团共98个活性成分,作用的54个主要靶点富集到脂多糖反应、PI3K-Akt等1 904个生物过程与319条信号通路。核心药团主要成分槲皮素、黄芩素、豆甾醇与关键靶点PTGS2经分子对接及动力学分析显示均稳定结合。结论陈国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辛苦、寒温并举,善用黄芩、半夏、甘草与柴胡等组成类小柴胡汤,治疗少阳阳明不利证;并拟三白汤诸方健脾温阳降逆、行气利湿除痞。核心药团主要成分与PTGS2等关键靶点稳定结合,多途径协同调控胃黏膜增殖、凋亡等相关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药靶模拟 分子对接 慢性萎缩性胃炎 陈国忠 名医经验 类小柴胡汤 三白汤 PTGS2 胃黏膜增殖 凋亡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