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欲望书写与历史循环叙事的展开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中华 《长沙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92-96,共5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被进步论驱逐出叙事场域的循环论开始重新回归历史写作的视野。历史循环叙事在叙述层面得以展开,主要源于写作者采取了欲望书写策略:情欲、复仇欲、权力欲等被设定为推动历史进程的原初动力,欲望的非理性破坏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被进步论驱逐出叙事场域的循环论开始重新回归历史写作的视野。历史循环叙事在叙述层面得以展开,主要源于写作者采取了欲望书写策略:情欲、复仇欲、权力欲等被设定为推动历史进程的原初动力,欲望的非理性破坏作用被过于放大,历史的时间价值被意义空缺的空间图景抹平。历史循环叙事的回归不能简单地视为文化的倒退,它有特殊的审美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叙事 历史循环 复仇欲 权力
下载PDF
人性:遮蔽中绽放与迷惘中希求——东北作家群与台湾东北作家抗日小说比较
2
作者 董慧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6,169,共10页
东北作家群与台湾东北作家1在描写抗日题材小说时都关注了人性。前者是在"家国叙事"、"民族大义"的夹缝中悄然绽放;后者则在"家国沦丧"、"怀乡迷惘"中苦苦希求。二者之间呈现了四个方面的不同... 东北作家群与台湾东北作家1在描写抗日题材小说时都关注了人性。前者是在"家国叙事"、"民族大义"的夹缝中悄然绽放;后者则在"家国沦丧"、"怀乡迷惘"中苦苦希求。二者之间呈现了四个方面的不同:对于本能的求生原欲,是忍受中坚定和流亡中升华;面对刻骨的仇恨,是血色绝杀和悲悯同情;面对感恩情怀,是慨然赴死和施与尊严;手捧珍贵的爱情,是压抑中凋零和怒放中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东北作家群 台湾东北作家 抗日小说 求生 复仇欲 感恩情怀 爱情
下载PDF
论康德的宽恕概念
3
作者 赵晴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23年第2期220-233,共14页
康德将宽恕看作个人对待他人伤害行为的回应,即“放弃复仇欲”,这属于对他人爱的义务。在深层次上,康德将宽恕当作德性义务,这需要立足于爱的义务的对宽恕义务的正当性进行阐释。与此同时,康德式的宽恕义务并不仅仅是放弃复仇欲,它要求... 康德将宽恕看作个人对待他人伤害行为的回应,即“放弃复仇欲”,这属于对他人爱的义务。在深层次上,康德将宽恕当作德性义务,这需要立足于爱的义务的对宽恕义务的正当性进行阐释。与此同时,康德式的宽恕义务并不仅仅是放弃复仇欲,它要求人们把放弃复仇欲的倾向纳入行动准则中,培养宽恕的准则,这种相融论的立场不仅能解决康德宽恕义务究竟是以情感还是行为为核心的争论,还能使宽恕义务不和惩罚发生冲突。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不完全义务的宽恕,它的不完全性并不意味着宽恕义务是可以选择的,而是说宽恕义务是有条件的,即它会被尊严所限。因此,人们仅仅有宽恕忏悔者的义务,面对毫不忏悔的施害者,受害者有正当的理由拒绝宽恕。所以,在根本的价值取向上,宽恕义务和尊严是相关联的,宽恕道德忏悔的施害者能够使宽恕中的爱和个人的自尊得到完美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 复仇欲 同情 爱的义务 不完全义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