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外-后-内踝复位固定顺序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段来宝 毕宏政 孙磊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外-后-内踝复位固定顺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文登整骨医院创伤整复二科收治的48例采用外-后-内踝复位固定顺序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采用外-后-内踝复位固定顺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文登整骨医院创伤整复二科收治的48例采用外-后-内踝复位固定顺序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骨折解剖复位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手术均在1小时内完成,术后4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O)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优30例,良6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3.7%,1例患者外踝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时,先复位与固定外踝,可初步获得躁关节的稳定,为下一步复位后踝及内踝创造条件,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是一种方便、简洁、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复位固定顺序 踝关节损伤
下载PDF
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方式、复位固定顺序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梁 孙克洪 褚琪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200-200,共1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方式、复位固定顺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应用后外侧入路手术配合健侧卧位术治疗.将外院行传统入路配合仰卧位治疗的30例患者...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方式、复位固定顺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应用后外侧入路手术配合健侧卧位术治疗.将外院行传统入路配合仰卧位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一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手术配合健侧卧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和复位顺序的有效性均较高,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手术入路 复位固定顺序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顺序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彭锦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4期2106-210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固定顺序、手术入路方式及手术疗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及实验组,各34例。分别采取传统入路及后外侧手术入路方式,比...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固定顺序、手术入路方式及手术疗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及实验组,各34例。分别采取传统入路及后外侧手术入路方式,比较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采取准确的复位固定顺序,关注外踝的解剖复位等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手术入路 复位固定顺序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顺序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继华 凌爱军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析踝关节手术患者接受不同手术入路、复位固定顺序产生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该文自该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接受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25例患者,按入路方式、复位固定顺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入路一组为对... 目的探析踝关节手术患者接受不同手术入路、复位固定顺序产生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该文自该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接受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25例患者,按入路方式、复位固定顺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入路一组为对照组(62例),行后外侧入路一组为观察组(63例)。比较两组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操作时间(49.1±5.3)min、术中出血量(143.6±9.4)mL、骨折愈合时间(12.3±4.5)周、治疗时间(14.4±2.5)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00、6.298、4.903、3.328,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30例、良28例,优良率92.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例、25例,优良率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9,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在充分重视外踝解剖复位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循序恰当的复位固定顺序,对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踝关节骨折 复位固定顺序
下载PDF
三踝骨折复位内固定顺序的选择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乔添柱 张丽丽 +2 位作者 柳铸晟 李娜 王玉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8期216-217,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复位固定顺序对于进行三踝骨折手术的影响,以期为今后三踝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顺序的选择提供合理的借鉴意义。方法:从我院2015年9月到2017年1月期间接治的三踝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根据其复位内固定顺序将其分为三组... 目的:观察不同复位固定顺序对于进行三踝骨折手术的影响,以期为今后三踝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顺序的选择提供合理的借鉴意义。方法:从我院2015年9月到2017年1月期间接治的三踝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根据其复位内固定顺序将其分为三组。实验组1的20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内踝—后踝—外踝的顺序进行复位固定;实验组2的20例患者采用后踝—外踝—内踝的顺序进行复位固定;实验组3的20例患者采用外踝—后踝—内踝的顺序进行复位固定。随后统计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从而比较3种复位内固定顺序。结果:实验组3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方面均优于其余两组,但三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外踝—后踝—内踝的复位固定顺序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减少术中的出血量以及降低手术损伤,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复位固定顺序 手术时间
下载PDF
踝关节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顺序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维平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4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究踝关节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顺序。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接收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6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手术入路与复位固定顺序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双踝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后外侧行纵直切口,内踝前方行弧形切... 目的探究踝关节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顺序。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接收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6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手术入路与复位固定顺序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双踝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后外侧行纵直切口,内踝前方行弧形切口,在外踝复位之后再进行内踝复位;三踝骨折患者选取腓骨后外侧弧形切口,而内踝前方采取弧形切口或是内侧切口,从后踝开始,进行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韧带的顺序复位,并用Baird-Jackson评分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术后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术后随访发现,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4.64%,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症状。结论在不同类型的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要采取适当的手术入路方式,并结合外踝解剖复位原则,按照复位固定顺序进行,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手术入路 复位固定顺序 研究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顺序的研究
7
作者 康卫星 刘健 张文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3期217-217,共1页
探究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复位固定的顺序,并分析手术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52例不同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52例患者均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将不同固定顺序的患者分别分为三组,即按照外踝-后踝-内踝... 探究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复位固定的顺序,并分析手术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52例不同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52例患者均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将不同固定顺序的患者分别分为三组,即按照外踝-后踝-内踝顺序的分为A组,后踝-外踝-内踝的为B组,内踝-后踝-外踝的为C组,每组分别为17、17和18例,针对三组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治愈时间等进行对比,观察时间为12-24个月。结果 ABC三组患者治疗中,外踝-后踝-内踝顺序花费的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也最少,但是三组患者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选择外踝-后踝-内踝顺序能够降低手术难度,并且手术所需时间与其它顺序的手术时间相比更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也更少,因此该入路及顺序的手术值得在临床当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手术 复位固定顺序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及手术顺序应用于三踝骨折治疗对患者中长期疗效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孝天 《系统医学》 2021年第20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及手术顺序应用于三踝骨折治疗对患者中长期疗效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20年2月间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45例,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给予传统手术入路,观察组25例给予后外侧手术入路,对两组...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及手术顺序应用于三踝骨折治疗对患者中长期疗效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20年2月间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45例,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给予传统手术入路,观察组25例给予后外侧手术入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记录,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状况,比较分析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是(94.78±7.87)min、(156.52±7.75)mL,与对照组(93.25±8.19)min、(152.48±9.21)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7、1.598,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14.02±2.11)d、(12.08±4.24)周,优于对照组(17.87±3.25)d、(16.32±5.2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9、2.99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踝关节评分(79.48±4.09)分、(87.59±4.5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4、5.095,P<0.05)。结论科学的踝关节骨折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有助于更好地提高踝关节骨折患者远期疗效,加快机体骨折愈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在临床中应用价值高,应加大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手术入路 复位固定顺序 治疗优良率
下载PDF
顺序复位固定技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立娟 柳春明 +6 位作者 滑文美 刘卫东 王曦光 王凯 张占乐 李美芳 段海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的顺序复位固定技术及疗效。 方法2004年3月-2012年2月,收治颧骨复合体骨折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17~55岁,中位年龄2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9例,跌伤3例。新鲜骨折28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12 d,平...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的顺序复位固定技术及疗效。 方法2004年3月-2012年2月,收治颧骨复合体骨折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17~55岁,中位年龄2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9例,跌伤3例。新鲜骨折28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12 d,平均3 d;陈旧性骨折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2~60 d,平均40 d。均经临床和CT检查确诊。采用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和口内前庭沟切口入路,显露颧面部骨折,以先横向后纵向顺序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横向由后向前(即颧弓根部→颧弓→颧骨体部→眶下缘)顺序,纵向先行颧额缝和眶外壁骨折复位,后转向口内使颧牙槽嵴骨折复位并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上颌窦瘘、钛钉及钛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中位时间32个月。患者面形恢复满意,两侧基本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无眼球损伤、视力损害发生。术后2例出现额纹消失、眉下垂,6个月有一定程度自行恢复。头皮冠状切口遗留2~3 mm脱发痕迹,无瘢痕增生;下眼睑无明显瘢痕。6个月复查时,CT及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 结论顺序复位固定技术符合颧骨复杂骨折的力学特点,容易达到精确解剖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骨折 顺序复位固定技术 骨折复位
原文传递
踝关节骨折60例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兆军 杨学章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5S期26-27,共2页
踝关节骨折临床较为常见,由于踝关节承受全身重量,需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处理不当易出现踝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而致踝关节功能受限。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手术治疗各种踝关节骨折脱位60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下胫腓联合处理 微创内固定 复位固定顺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