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颈动力抗旋交叉钉与空心螺钉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的影响对比
1
作者 牛海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0期3443-3446,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抗旋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螺钉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FNS组和空心螺钉固定组,各39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抗旋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螺钉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FNS组和空心螺钉固定组,各39例。比较两组股骨近端应力分布及峰值、不同载荷下的综合位移指数(Pauwels角30°、50°、70°)、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Garden指数差异。结果:(1)Pauwels角30°、50°、70°时,FNS组股骨近端应力峰值低于空心螺钉固定组,内固定装置应力峰值高于空心螺钉固定组,股骨近端最大位移峰值显著低于空心螺钉固定组,内固定最大位移峰值低于空心螺钉固定组(P<0.05)。(2)Pauwels角30°、50°、70°时,FNS组300、600、900、1200N载荷值均低于空心螺钉固定组(P<0.05)。(3)FNS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空心螺钉固定组(P<0.05)。(4)FNS组Ⅱ级复位率较空心螺钉固定组更高,Ⅲ、Ⅳ级复位率较空心螺钉固定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而言,采用FNS治疗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较空心螺钉更好,内固定失效率较空心螺钉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动力抗旋交叉钉系统 空心螺钉固定 股骨颈骨折 骨折复位质量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术后不同复位质量的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颖 马剑雄 +9 位作者 柏豪豪 卢斌 孙磊 王岩 田爱现 董本超 秦国宁 靳洪震 李岩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术后不同复位质量的力学特性。方法选用Sawbones人工合成股骨模型3例,将2例造模成为PauwelⅢ型股骨颈骨折,并在骨折模型上以倒三角方式置入3颗空心螺钉,用以固定骨折,并保持不同复位质量(定义为模型1、2);另外1例模...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术后不同复位质量的力学特性。方法选用Sawbones人工合成股骨模型3例,将2例造模成为PauwelⅢ型股骨颈骨折,并在骨折模型上以倒三角方式置入3颗空心螺钉,用以固定骨折,并保持不同复位质量(定义为模型1、2);另外1例模型为无骨折模型,即不进行任何造模操作(定义为完整模型);在力学试验机上对股骨模型进行垂直载荷加载。结果当股骨头位移达到4 mm时,完整模型和模型1、2承受的平均载荷分别为(236.30±5.35)、(196.57±3.56)、(69.50±2.95)N,3组载荷具有显著性差异。当股骨头位移达到5 mm时,完整模型和模型1、2承受的平均载荷分别为(276.7±3.40)、(232.93±2.64)、(80.83±4.54)N,3组载荷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越差,股骨承受应力的能力越弱,术后康复过程中并发骨不愈合、再骨折、股骨头坏死的机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复位质量 空心螺钉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三维手段定量评估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立朋 张国玲 +2 位作者 徐葳 王丹 王文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287-3293,共7页
背景:骨折复位质量对骨折愈合与肢体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传统X射线片与断层CT对量化与直观观察骨折移位效果不佳。Mimics具有快速构建骨骼模型和空间测量的功能,为定量三维空间量化复位质量提供了可能。目的:利用三维测量方法对X射线评估... 背景:骨折复位质量对骨折愈合与肢体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传统X射线片与断层CT对量化与直观观察骨折移位效果不佳。Mimics具有快速构建骨骼模型和空间测量的功能,为定量三维空间量化复位质量提供了可能。目的:利用三维测量方法对X射线评估为复位满意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残留移位再测量,并探究残留移位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关节三科接受治疗的14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骨折移位程度分组,无移位组44例(Garden1&2),移位组97例(Garden3&4)。利用CT的DICOM数据建立每个患者的三维模型,测量修复术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残留移位参数:股骨头中心距离、股骨头小凹距离及空间偏转距离。对患者股骨头坏死情况进行随访,探究残留移位程度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患者随访时间为25-43个月,无移位组和移位组中分别有7例和21例患者罹患股骨头坏死;2无移位组中股骨头中心距离、股骨头小凹距离、空间偏转角度分别为(7.44±2.84)mm,(11.75±4.12)mm,(17.68±8.99)°;移位组分别为(6.51±3.75)mm,(9.34±5.27)mm,(14.67±7.43)°,两组中除股骨头中心距离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提示复位质量欠佳是引起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X射线在描述空间立体移位和角度中存在不足,在评估股骨颈骨折的复位质量时具有局限性;而利用三维测量手段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股骨头坏死 内固定器 随访研究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股骨颈骨折 复位质量 三维测量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质量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邓强 张彦军 +3 位作者 张海清 赵继荣 赵宁 朱宝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质量与腕关节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Colles骨折患者120例通过Frykman分型制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案并进行干预后,随访4~20月,通过影像学方法记录治疗前后患者桡骨短缩距离、关节内骨折移位及掌倾角...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质量与腕关节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Colles骨折患者120例通过Frykman分型制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案并进行干预后,随访4~20月,通过影像学方法记录治疗前后患者桡骨短缩距离、关节内骨折移位及掌倾角、尺偏角;应用Lidstrom评分系统进行解剖评分,采用Garland and 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2种评价标准的优良率。结果:干预后患者桡骨短缩距离为(1.62±0.34)mm,关节内骨折移位为(0.72±0.05)mm,掌倾角丢失为(0.69±3.45)°,尺偏角丢失为(6.32±2.87)°时腕关节功能恢复最佳,低于桡骨短缩距离5mm,关节内骨折移位2mm,尺偏角丢失3°,掌倾角丢失9°的传统评价标准;Garland and Werley评价显示优良率为92.5%,与Lidstrom评价的优良率94.17%相当(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质量越高,则腕关节功能恢复越佳;但治疗过程中不强求绝对的解剖复位,要尽量达到关节面平整、桡骨短缩小于(2.89±0.87)mm、关节内骨折移位小于(1.72±0.56)mm、掌倾角丢失小于(8.78±3.63)°、尺偏角丢失小于(10.66±3.13)°的复位标准,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良,较传统评价标准的适用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复位质量 相关性
下载PDF
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跟下脂肪垫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远辉 陈滨 +5 位作者 唐三元 孙锦平 杨辉 向阳 曾浪清 唐天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跟下脂肪垫厚度变化及术后发生跟痛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单侧闭合性跟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8例,采用CT、X线测量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质量(根据关节面、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长、宽、高情况判断复位效果...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跟下脂肪垫厚度变化及术后发生跟痛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单侧闭合性跟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8例,采用CT、X线测量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质量(根据关节面、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长、宽、高情况判断复位效果),采用超声测量手术前后及取内固定前跟下脂肪垫厚度,并采用AOFAS评分进行功能评分。分析术后关节面、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长、宽、高的恢复对患者术后跟下脂肪垫厚度变化及功能的影响。结果 38例患者均获得9~25个月的随访。入院后第2天患侧跟下脂肪垫厚度与健侧比较明显增厚(P〈0.001)。跟骨长度或宽度恢复者术后跟垫恢复、AOFA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优于未恢复者,前者取内固定前跟垫厚度均与健侧跟垫厚度接近,且均明显薄于后者(P〈0.05)。而关节面、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恢复者与未恢复者间术后跟垫厚度恢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中长、宽的恢复的好坏决定了跟下脂肪垫厚度增加的幅度,术后关节面、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的恢复对跟下脂肪垫的恢复影响不大,而跟下脂肪垫厚度增加又可导致术后跟痛症的发生。因此术中尽可能地恢复跟骨长度、高度,对术后跟垫厚度恢复及减少术后跟痛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复位质量 跟下脂肪垫厚度 跟痛症
下载PDF
不同置钉方式修复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及股骨头坏死率对比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福尧 刘承伟 吴声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4983-4988,共6页
背景: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是否切开关节囊,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抱有不同的意见,目前尚无统一结论。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置钉内固定修复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复位质量及股骨头坏死率。方法:分析... 背景: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是否切开关节囊,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抱有不同的意见,目前尚无统一结论。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置钉内固定修复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复位质量及股骨头坏死率。方法: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贵州省骨科医院创伤科就诊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02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复位方式分为两组,切开复位组39例,闭合复位组6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股骨头坏死率及复位质量。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差值、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不愈合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的股骨头坏死率低于闭合复位组,复位质量高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切开复位置钉内固定修复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头坏死率较低,复位质量好。尽管表明切开复位有一定优势,但病例数量以及病例研究仍有一定限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复位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疗效对比 股骨头坏死 骨折愈合 复位质量
下载PDF
术前跟骨牵引固定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及复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傅中来 陈振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7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究术前跟骨牵引固定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及复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兴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行经皮锁定钢... 目的:探究术前跟骨牵引固定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及复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兴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行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石膏外固定,观察组术前给予跟骨牵引固定,并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复位质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复位质量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跟骨牵引固定能够减少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并提高其复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骨牵引固定 胫腓骨骨折 手术时间 复位质量
下载PDF
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质量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于清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2期3664-3666,共3页
目的:探究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 目的:探究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及骨折复位质量。结果:术后,观察组Harri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骨折复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质量
下载PDF
骨折类型和复位质量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莫继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7期149-150,共2页
目的分析骨折类型和复位质量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折类型将患者分为简单骨折组和复杂骨折组,比较2种骨折类型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不同复位质量的治... 目的分析骨折类型和复位质量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折类型将患者分为简单骨折组和复杂骨折组,比较2种骨折类型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不同复位质量的治疗效果。结果简单骨折组手术治疗优良率高于复杂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复位治疗优良率高于满意复位及复位不良,满意复位治疗优良率高于复位不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中医务人员应重点掌握患者骨折类型与复位质量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升手术治疗的整体效果,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类型 复位质量
下载PDF
疼痛管理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对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苏楠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4期22-23,共2页
目的探究疼痛管理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对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5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究疼痛管理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对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5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膝关节骨折复位质量和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质量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实行疼痛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复位质量,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缓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胫骨平台骨折 复位质量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CT和X线测量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质量及与术后跟痛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华安 胡盛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3期669-671,676,共4页
目的:研究CT、X线测量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质量及与术后跟痛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接诊的62例跟骨骨折行手术复位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CT和X线对患者手术的复位质量进行检查,CT检查的指标有跟骨的长度、... 目的:研究CT、X线测量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质量及与术后跟痛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接诊的62例跟骨骨折行手术复位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CT和X线对患者手术的复位质量进行检查,CT检查的指标有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及距下关节面,X线检查B9hler角、Gissane角的情况,并采用超声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跟下的脂肪垫厚度,分析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质量及与术后跟痛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CT显示跟骨长度、宽度恢复患者取内固定前患侧跟垫厚度均明显低于未恢复患者(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未恢复患者(P<0.05);CT显示跟骨高度、距下关节面恢复患者取内固定前患侧跟垫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未恢复患者(P<0.05)。X线显示B9hler角、Gissane角恢复患者的伤后1d患侧、取内固定前患侧跟垫厚度与未恢复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未恢复患者(P<0.05)。术后2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骨外露,螺钉后退出现的刺激性反应1例。结论: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中的跟骨长度和宽度决定了患者脂肪垫的厚度,跟骨高度、B9hler角及Gissane角对脂肪垫的厚度影响较小,而脂肪垫厚度与跟痛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术中对于跟骨长度和宽度的恢复可显著降低术后跟痛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复位质量 跟痛症 CT X线
下载PDF
微创锁定接骨板联合FTS护理对肱骨近端骨折患儿骨折复位质量及IL-1β、IL-4、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贵芝 丁帅 +1 位作者 丁芹 张旭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接骨板联合快速康复理念(FTS)护理对肱骨近端骨折患儿骨折复位质量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儿童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肱骨近端骨折患...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接骨板联合快速康复理念(FTS)护理对肱骨近端骨折患儿骨折复位质量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儿童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肱骨近端骨折患儿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开放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微创手术组(微创锁定接骨板),各30例,两组患儿围术期均接受FTS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术后12、24、72 h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骨折复位质量;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及术后72 h血清IL-1β、IL-4、IL-6水平。结果微创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放手术组,切口长度小于开放手术组;术后12~72 h两组患儿VAS评分逐渐降低,术后12、24、72 h微创手术组患儿VAS评分低于开放手术组;微创手术组患儿复位后残留成角<20°和复位后残余移位<0.5 cm比例高于开放手术组,复位后残留成角20°~30°比例低于开放手术组;与术前比较,术后72 h两组患儿血清IL-1β、IL-6水平降低,且微创手术组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患儿血清IL-4水平升高,且微创手术组高于开放手术组(均P<0.05)。结论微创锁定接骨板联合FTS护理能缩短肱骨近端骨折患儿康复时间,减轻疼痛,对机体炎性损伤轻微,患儿预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锁定接骨板 快速康复理念 肱骨近端骨折 骨折复位质量 白介素-1β 白介素-4 白介素-6
下载PDF
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对闭合复位困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复位质量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全清 李敏 龚汉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5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对闭合复位困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复位质量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0例闭合复位困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以单双号分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传统... 目的探讨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对闭合复位困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复位质量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0例闭合复位困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以单双号分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传统复位手术)和观察组(20例,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复位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复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GF-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髋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临床治疗闭合复位困难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位质量,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进而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 闭合复位困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复位质量 炎性反应
下载PDF
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学敏 张勋梦 +4 位作者 唐三元 杨辉 尹景星 王振 唐天华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8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踝-后足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增城区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46例(55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X线平片跟骨解剖形态学参数(跟骨长度、宽度...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踝-后足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增城区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46例(55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X线平片跟骨解剖形态学参数(跟骨长度、宽度、高度、Gissane角及Bohler角)以及CT冠状面后距下关节面最大移位距离,将所得数据与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4.7个月)。随访1年时AOFAS足踝功能评分为(82.8±8.2)分,优良率7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与AOFAS评分相关的指标是后距下关节面移位距离和Bohler角,前者与AOFAS评分呈负相关(r=–0.551,P<0.05),后者与AOFAS评分呈正相关(r=0.357,P<0.05);AOFAS评分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及Gissane角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跟骨后距下关节面平整度和Bohler角对踝-后足功能恢复效果影响较大,尤其是后距下关节面平整度,可作为跟骨骨折预后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复位质量 距下关节 Bohler角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不同复位条件下股骨颈骨折最优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彪 李冀 +6 位作者 李彬 孙博 宗双乐 王宏润 李冬梅 李力更 王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0-1814,共5页
背景:股骨颈骨折的传统固定方式为3枚空心螺钉倒三角固定,对于未达到解剖复位的股骨颈骨折的最优固定方式尚无定论。目的:基于有限元分析法比较空心钉固定不同复位条件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取一名健康成年男性股... 背景:股骨颈骨折的传统固定方式为3枚空心螺钉倒三角固定,对于未达到解剖复位的股骨颈骨折的最优固定方式尚无定论。目的:基于有限元分析法比较空心钉固定不同复位条件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取一名健康成年男性股骨近端CT数据重建三维模型,进行头下型骨折造模,将骨折模型分为解剖复位组、髋内翻组、髋外翻组,各骨折模型组均分出3个亚组,用标准组、螺钉压低组、螺钉抬高组进行转配,于髋臼顶向股骨头施加垂直向下1400 N的应力,观察不同固定方式下股骨及内固定物的位移和应力分布,对比股骨和固定物的应力和位移最大值。结果与结论:①解剖复位时,标准组、螺钉压低组、螺钉抬高组固定物应力峰值分别为41.35,31.27,43.32MPa,螺钉抬高组的股骨应力峰值最大(28.58 MPa),股骨的位移峰值标准组最大;②髋内翻时,3个亚组的应力均相对分散且均匀;标准组的股骨应力峰值最小,但位移峰值最大,固定的稳定性可能不佳;螺钉压低组股骨的位移峰值最小;③在髋外翻时,螺钉压低组出现明显的螺钉应力集中,且位移峰值为3个亚组中最大,出现in-out-in现象;螺钉抬高组螺钉的应力峰值为3个亚组中最大,但位移峰值最小;④提示在头下型股骨颈骨折中,当完全解剖复位时,推荐采用标准的倒三角置钉方式固定;当出现复位标准允许范围内的髋内翻及髋外翻,置入螺钉时,推荐采用随髋内或外翻同方向转动相应的角度置入倒三角螺钉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有限元分析 复位质量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后距下关节面复位质量与跟骨骨折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唐三元 朱学敏 +2 位作者 杨辉 唐天华 朱亚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448-145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SCT扫描跟骨骨折后后距下关节面复位质量与踝-后足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按要求收集珠海市人民医院30例跟骨骨折治疗后随访9个月以上患者基本信息和影像资料,在跟骨侧位X线片上测量Bohler角、Gis... [目的]探讨基于MSCT扫描跟骨骨折后后距下关节面复位质量与踝-后足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按要求收集珠海市人民医院30例跟骨骨折治疗后随访9个月以上患者基本信息和影像资料,在跟骨侧位X线片上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在MSCT冠状切面上测量后距下关节面最大水平分离、垂直塌陷移位距离并定位骨折线分布区域,将所得数据与患者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后距下关节面水平分离与垂直塌陷移位距离与AOFAS评分呈负相关,垂直塌陷的影响作用比水平分离大(r=-0.517,-0.461);水平分离和垂直塌陷移位距离≤2 mm组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2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17)。后距下关节面骨折线分布区域与AOFAS评分无相关性,内外侧区优良率(69.27%,66.67%)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82)。[结论]跟骨后距下关节面水平分离和垂直塌陷移位距离明显影响踝-后足功能,而垂直塌陷比水平分离的影响作用更大;跟骨关节内骨折应使后距下关节面复位至2 m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后距下关节面 复位质量 疗效
原文传递
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疗效评价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朱学敏 唐三元 杨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4-527,共4页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1]。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故治疗困难,后遗症多,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对跟骨骨折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及医疗技术...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1]。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故治疗困难,后遗症多,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对跟骨骨折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使跟骨骨折疗效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疗效评价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对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疗效评价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复位质量 疗效
原文传递
复位质量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经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蒋海涛 卢海源 +2 位作者 左文山 徐勇 蔡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6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复位质量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经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中青年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Garden对线指数分级对患者复位质量进行... 目的:研究复位质量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经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中青年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Garden对线指数分级对患者复位质量进行评价,其中I^II级59例设置为A组,III^IV级27例设置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指标水平。结果:A组患者骨折不愈合率为6.78%较B组22.22%显著较低,A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为8.47%较B组25.93%显著较低;A组患者疼痛、功能、畸形、活动范围及Harris总分较B组均显著较高;A组患者术后血清NSE、CRP、MMP-9指标水平较B组显著较低。结论:复位质量是影响股骨颈骨折经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复位质量越高,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显著降低,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位质量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疗效
原文传递
切开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对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若杨 李宁鑫 +2 位作者 杜秀鹏 古金山 杨朝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8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对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98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0,切开复位)和B组(n=48,闭合复位),... 目的:探讨切开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对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98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0,切开复位)和B组(n=48,闭合复位),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优良率为78.00%(39/50),高于B组的58.33%(28/48)(P<0.05)。两组术后负重下地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二次手术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A组Ⅰ型、Ⅱ型的例数均多于B组,Ⅲ型例数少于B组(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相比,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虽损伤较大,但其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空心钉内固定 移位股骨颈骨折 骨折复位质量 髋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手术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韩力 赵建文 +3 位作者 王晓伟 何红英 吴卓 张建政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7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44,髂腹股沟入路)和B组(n=...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44,髂腹股沟入路)和B组(n=47,改良Stoppa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复位质量、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A组(P<0.05);两组手术显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5.11%(40/47),高于A组的65.91%(29/44)(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出院时、术后6个月的改良Postel评分成逐渐升高趋势(P<0.05);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术后6个月的改良Postel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术前,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手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均可改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但经改良Stoppa入路手术者骨折复位质量更佳,创伤更小,炎症反应更轻,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 髂腹股沟入路手术 骨盆髋臼骨折 骨折复位质量 髋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