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王船山对朱子“学以复其初”教育观的省察
- 1
-
-
作者
蔡家和
-
机构
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华中学术》
2013年第2期316-332,共17页
-
文摘
朱子的教育观,以孟子的人性本善为根据,而后天的学习,则是回到原初的性善。就此点而言,船山是不同意朱子的,因为他认为学是要扩充,而不在于复其初。在朱子学而言,后天之学,是回复到本有的性善,也是复其初的意思;而至于船山的重德的义理,性是日生日成,天天要日进不已,故经过后天的学习扩充后,已与先天固具之性善,不完全一样了,可谓赤子本有之良知良能,加以扩充而为大人,而大人者,不只是赤子的原貌了,此乃船山的见解。某种程度而言,此乃二人对于孟子学的性善教育观所作的不同诠释。依此,吾人本文以孟子的'尧舜性之'章,与'大人不失赤子之心'章为例,以见朱子与船山对于此说的不同诠释,亦是因着系统架构的不同所致,可谓两种不同典范的性善教育观之比较。
-
关键词
性日生日成
复其初
赤子
大人
性之
-
分类号
G40-09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庄子文化社会观论略
- 2
-
-
作者
段建海
-
出处
《唐都学刊》
1992年第3期11-16,共6页
-
文摘
庄子的文化社会观,是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构念,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深刻批判了阶级社会的罪恶和灾难,在精神境界建构了一个男耕女织,纯朴无私,人人能自由地进行创造活动的理想文化环境,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倾向,成为古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思想渊源和士人精神生活的理想故乡。另一方面,他以“复其初”的循环论历史观为依据,抽象地否定了私有制度及其文明成就。从而,他所寻找回的失落的人,只能是抽离了社会文化内涵的“自然人”,其理想的构念也只能成为理念世界中的“乌托邦”。
-
关键词
庄子
社会文化观
“殉物”文化现象
“复其初”历史观
精神创造活动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