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语法化视角看马来西亚华语“回”作动态助词的现象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立诗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8期4-6,共3页
本文论述"回"在马来西亚华语里可作动态助词,表示"回复"义。全文列出"回"作为动态助词的多种用例,并将其语法功能和当地高频使用方言广东话及福建话的"返"和"转"作比较。最后通过&qu...
本文论述"回"在马来西亚华语里可作动态助词,表示"回复"义。全文列出"回"作为动态助词的多种用例,并将其语法功能和当地高频使用方言广东话及福建话的"返"和"转"作比较。最后通过"相因生义"和"接触引发的语法化"(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ization)理论说明这种特殊语法现象的出现是"复制性语法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助词
回复
相因生义
接触引发的
语法
化
复制
性
语法
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源方言”与马来西亚华语的形成——以补语标记“到”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齐环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83,共11页
文章归纳了马来西亚华语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指出“源方言”(尤其是粤方言)是对其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并以马来西亚华语中最具特色的补语标记“到”为例,归纳出“到”的9种用法,绘制语义图模型,对比“到”在马来西亚华语、普通话...
文章归纳了马来西亚华语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指出“源方言”(尤其是粤方言)是对其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并以马来西亚华语中最具特色的补语标记“到”为例,归纳出“到”的9种用法,绘制语义图模型,对比“到”在马来西亚华语、普通话、汉语三大“源方言”以及现代白话中的用法分布,描写“到”在标准语和方言中的不同语法化路径,最后运用“复制语法化”理论,得出马来西亚华语补语标记“到”来源于粤方言中的“到(倒)”,从而阐明“源方言”,尤其是粤方言,对马来西亚华语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
马来西亚华语
补语
语义图
复制语法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汉、壮语方言“给予”义语素的两种特殊用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盈盈
覃东生
《百色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9-35,共7页
文章描写了广西汉、壮语方言"给予"义语素两种特殊的对象格标记用法,并对其产生的过程进行了讨论。主要观点是:(1)对象格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为"给予动词>与格标记>对象格标记1>对象格标记2";(2)汉语方言&qu...
文章描写了广西汉、壮语方言"给予"义语素两种特殊的对象格标记用法,并对其产生的过程进行了讨论。主要观点是:(1)对象格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为"给予动词>与格标记>对象格标记1>对象格标记2";(2)汉语方言"给予"义语素的对象格标记用法和"VP+Pre_给+NP"语序均源自壮语的扩散。前者是通过"复制性语法化"对"ha?~3"的对象格标记用法及其语法化路径进行复制的结果;后者是对壮语"VP+ha?~3+NP"语序进行复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予”义语素
复制
性
语法
化
语序
复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语法化视角看马来西亚华语“回”作动态助词的现象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立诗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8期4-6,共3页
文摘
本文论述"回"在马来西亚华语里可作动态助词,表示"回复"义。全文列出"回"作为动态助词的多种用例,并将其语法功能和当地高频使用方言广东话及福建话的"返"和"转"作比较。最后通过"相因生义"和"接触引发的语法化"(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ization)理论说明这种特殊语法现象的出现是"复制性语法化"的产物。
关键词
动态助词
回复
相因生义
接触引发的
语法
化
复制
性
语法
化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源方言”与马来西亚华语的形成——以补语标记“到”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齐环玉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83,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海外华语资源抢救性搜集整理与研究”(19AYY003)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海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19ZDA311)。
文摘
文章归纳了马来西亚华语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指出“源方言”(尤其是粤方言)是对其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并以马来西亚华语中最具特色的补语标记“到”为例,归纳出“到”的9种用法,绘制语义图模型,对比“到”在马来西亚华语、普通话、汉语三大“源方言”以及现代白话中的用法分布,描写“到”在标准语和方言中的不同语法化路径,最后运用“复制语法化”理论,得出马来西亚华语补语标记“到”来源于粤方言中的“到(倒)”,从而阐明“源方言”,尤其是粤方言,对马来西亚华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到”
马来西亚华语
补语
语义图
复制语法化
Keywords
Dao
Malaysian Mandarin
complement marker
semantic map
repl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0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汉、壮语方言“给予”义语素的两种特殊用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盈盈
覃东生
机构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9-3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各语言与东南亚语言共享特征的区域类型学研究"(项目编号:14CYY043)
文摘
文章描写了广西汉、壮语方言"给予"义语素两种特殊的对象格标记用法,并对其产生的过程进行了讨论。主要观点是:(1)对象格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为"给予动词>与格标记>对象格标记1>对象格标记2";(2)汉语方言"给予"义语素的对象格标记用法和"VP+Pre_给+NP"语序均源自壮语的扩散。前者是通过"复制性语法化"对"ha?~3"的对象格标记用法及其语法化路径进行复制的结果;后者是对壮语"VP+ha?~3+NP"语序进行复制的产物。
关键词
“给予”义语素
复制
性
语法
化
语序
复制
Keywords
"giving"morphemes
replicative grammaticalization
word order replication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语法化视角看马来西亚华语“回”作动态助词的现象
黄立诗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源方言”与马来西亚华语的形成——以补语标记“到”为例
齐环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西汉、壮语方言“给予”义语素的两种特殊用法
王盈盈
覃东生
《百色学院学报》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