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2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龄期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人自我管理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陈丽平 黄冬清 +4 位作者 罗颖华 蓝盈盈 黄小知 陆茜 李小珍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为RVVC病人预防控制措施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医护人员及10例病人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影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为RVVC病人预防控制措施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医护人员及10例病人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结果:提炼出行为态度(长时间治疗易致病人产生消极自我管理行为、认知偏差导致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缺乏)、主观规范(社会现状对疾病包容性不足、家庭成员对疾病控制支持有限)、知觉行为控制(疾病专业知识获取局限、自我管理实际操作能力欠缺、自我管理客观原因拘束)3种类别7个主题。结论:RVVC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维持受多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通过改变病人主观行为认知、降低外界给予的压力以及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支持3个方面促进病人行为改进,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 育龄期妇女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健康科普策略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冬清 陈丽平 +2 位作者 蓝盈盈 林经伟 罗颖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8期616-62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健康科普策略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育龄期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后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育龄期女性1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健康科普策略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育龄期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后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育龄期女性1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3例)和对照组(n=95例)。观察组采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系列健康科普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体检后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分泌物阳性情况、复发率和生殖道感染疾病知识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分泌物阳性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就诊人数和遵医行为评分、健康素养评分、生殖道感染疾病知识(除传播途经外)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的RVVC系列健康科普策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促进患者改善健康生活行为,提升健康素养及生活质量,提高对RVVC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有效防治RVVC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科普 信息化平台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 霉菌性阴道
下载PDF
毒力因子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媛 刘会玲 +1 位作者 吴丹 李宝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347-2351,共5页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由于其反复发作、治疗困难,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案各异。本文针对毒力因子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关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发病机...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由于其反复发作、治疗困难,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案各异。本文针对毒力因子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关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发病机制、治疗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 毒力因子 机制
下载PDF
从督脉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验案举隅
4
作者 王平 范伟森 +1 位作者 夏霖垚 张英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5期97-99,共3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属中医“带下病”范畴,表现为白带异常、外阴瘙痒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假丝酵母菌属于机会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诱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从督脉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属中医“带下病”范畴,表现为白带异常、外阴瘙痒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假丝酵母菌属于机会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诱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从督脉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以扶正祛邪、固摄带脉为治则,采用针刺结合督灸疗法治疗,能够达到治疗疾病、防止复发的目的。该文介绍从督脉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 带下 针刺 督灸疗法
下载PDF
雌激素和Candidalysin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夏婷婷 黄怀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82,共6页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主要由白念珠菌(CA)引起。增加外周血雌激素水平如怀孕、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和激素替代疗法等增加VVC易感性。雌激素可通过调控CA菌丝生长、宿主固有免疫细胞和阴道上皮细胞的免疫功能等多种方式影响VVC进展,但具体...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主要由白念珠菌(CA)引起。增加外周血雌激素水平如怀孕、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和激素替代疗法等增加VVC易感性。雌激素可通过调控CA菌丝生长、宿主固有免疫细胞和阴道上皮细胞的免疫功能等多种方式影响VVC进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Candidalysin(CL)是一种对黏膜感染至关重要的真菌肽毒素,在CA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CL由ECE1基因编码,雌激素调控ECE1表达。本文就雌激素和CL与VVC之间相关性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明确雌激素和CL在VV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阴道念珠菌 雌激素 Candidalysin 炎症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观察
6
作者 卢迎新 韦玮 +1 位作者 张春兰 方梓羽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RVV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加...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RVV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CO_(2)激光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并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菌群密度及菌种多样性均为Ⅱ-Ⅲ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阴道微生态正常率为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带异常、外阴瘙痒、外阴灼痛、黏膜红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_(2)激光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RVVC,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阴道菌群平衡,减轻炎性反应,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 克霉唑阴道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 阴道菌群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2018-2022年成都地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感染性特征分析
7
作者 许玲 林小能 +1 位作者 胡正强 舒思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发现四川省成都地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感染性特征,为RVVC的临床诊治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RVV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生活史、临床症状、合并妇科疾病、年龄、病原菌分布及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分... 目的发现四川省成都地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感染性特征,为RVVC的临床诊治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RVV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生活史、临床症状、合并妇科疾病、年龄、病原菌分布及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分析。结果500例RVVC中有性生活史486例(97.20%),临床症状以外阴瘙痒394例(78.80%)和分泌物异常为主232例(46.40%)。合并妇科疾病常见的是宫颈炎156例(31.20%)、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130例(26.00%)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127例(25.40%)。将其按<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划分成5个年龄段后统计分析发现,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31~40岁的年龄段,其次是20~30岁、41~50岁,<20岁和>50岁几乎不发生RVVC,且随着年限增长发病人数在逐步增长。真菌培养以白念珠菌(69.80%)为主,其次是光滑念珠菌(28.40%)、酿酒念珠菌(0.60%),且随年限增长白念珠菌的检出率相对降低,光滑念珠菌的检出率相对升高。体外药敏试验对特比萘芬耐药率最高(96.40%),其次是伏立康唑(32.00%)、氟康唑(26.40%)、伊曲康唑(17.40%),5-氟胞嘧啶、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米卡芬净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80%、0.60%、0.40%、0.00%,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随年限逐渐升高。结论RVVC发生与性生活史密切相关,好发人群为20~50岁育龄期女性,病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对常见的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率日益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念珠菌 复发性 感染性特征
下载PDF
干扰素α2b和抗真菌药物联合乳杆菌胶囊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流 麦美云 周恒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6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唑类抗真菌药物联合乳杆菌胶囊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且真菌培养结果为白假丝酵母菌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1和联合用药...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唑类抗真菌药物联合乳杆菌胶囊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且真菌培养结果为白假丝酵母菌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1和联合用药组2,每组50例。联合用药组1使用氟康唑冲击疗法,同时阴道使用克霉唑阴道片,连续用药6个月。联合用药组2在联合用药组1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乳杆菌胶囊和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连续治疗6个月。每个月患者到院进行妇检及阴道分泌物微生态检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联合用药组1相比,联合用药组2的白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率、临床症状评分、革兰阳性球菌、动弯杆菌和假丝酵母菌菌丝检出和菌群密集度下降,白带清洁度和乳杆菌比例、菌群多样性、H_(2)O_(2)含量、Nugent评分和AV评分正常者上升,白细胞酯酶和唾液酸苷酶阴性及阴道微生态平衡者比例上升,治疗期间或3个月内联合用药组1复发率高于联合用药组2(P<0.05)。两组停药3~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和停药6个月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唑类抗真菌药物联合乳杆菌胶囊可促进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环境恢复,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 干扰素 乳杆菌胶囊 阴道微生态
下载PDF
某院妇产科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9
作者 刘彩霞 柯建秀 张红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RVVC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武宁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 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RVVC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武宁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12例RV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512例R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假丝酵母512株,其中主要为白假丝酵母(381株,占74.41%),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75株,占14.65%);药敏结果显示,白假丝酵母对氟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的耐药率较低(<25.00%),而对伊曲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相对较高(>45.00%);光滑假丝酵母对制霉菌素、咪康唑的耐药率较低(<30.00%),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85.00%);此外,克柔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和热带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也均较高(>60.00%)。结论:医院妇产科RVVC患者的致病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不同真菌普通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在进行抗真菌治疗时应尽量针对性选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以确保抗真菌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 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与2型炎症的关系
10
作者 潘周娴 郑清月 +1 位作者 梁择 关凯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62-568,共7页
目前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该病可能与2型炎症反应相关。部分该病患者具有2型炎症反应的特征性表现,阴道局部IL-4、前列腺素E2、念珠菌特异性IgE、TGF-β等细胞因子及嗜酸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的浓度升... 目前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该病可能与2型炎症反应相关。部分该病患者具有2型炎症反应的特征性表现,阴道局部IL-4、前列腺素E2、念珠菌特异性IgE、TGF-β等细胞因子及嗜酸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的浓度升高。对抗真菌药物疗效不佳、同时合并念珠菌过敏的患者进行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念珠菌脱敏治疗,疗效较为满意。此外,相当一部分患者具有特应性。上述证据表明2型炎症反应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机制的重要一环,针对2型炎症反应的治疗方案是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潜在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 2型炎症 过敏 特应性 脱敏治疗
下载PDF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文杰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以女性外阴阴道红肿瘙痒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围绕宿主与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展开的研究,揭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念珠菌的毒力(包括黏附性、水解酶以及形态转化等)、耐药性、生物膜...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以女性外阴阴道红肿瘙痒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围绕宿主与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展开的研究,揭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念珠菌的毒力(包括黏附性、水解酶以及形态转化等)、耐药性、生物膜形成与宿主遗传易感性、雌孕激素水平、阴道微生态变化、中性粒细胞及上皮细胞等固有免疫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等适应性免疫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该文拟从宿主和念珠菌两个方面,就当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念珠菌 宿主免疫 念珠菌毒力 生物膜 耐药
下载PDF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分离光滑念珠菌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12
作者 许雪 张璐 +3 位作者 孙艳霞 胡丹阳 邓淑文 赵蓉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分离光滑念珠菌种群分子流行特征,为VVC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VVC患者分离的132株光滑念珠菌,6个管家基因联合的MLST方法进行序列分型(STs)...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分离光滑念珠菌种群分子流行特征,为VVC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VVC患者分离的132株光滑念珠菌,6个管家基因联合的MLST方法进行序列分型(STs),遗传分化指数(Fst)、Tajima’s D和Fu’s&Li’s Fs中性检验用于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32株光滑念珠菌经MLST鉴定37种STs,ST7为主,占47.0%(62/132株),而56.8%菌株拥有单一序列型(21/37 STs);经NCBI光滑念珠菌序列型数据库比对,67.6%(25/37 STs)序列型为首次出现,即新定义序列型,其中76%(19/25 STs)为单一序列型;ST7在不同临床类型VVC分离光滑念珠菌中均为主要序列型,VVC、复发性VVC(RVVC)和定植分离光滑念珠菌3个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STs分析遗传差异小,但管家基因UGP1在致病种群(VVC/RVVC)与定植种群间遗传差异为中度(Fst:0.05483~0.11314)。结论:苏州地区VVC患者分离光滑念珠菌种群呈高度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地域特征,提示苏州地区特殊环境的压力选择,并为临床VVC精准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阴道念珠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种群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局部应用克霉唑栓与口服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静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4期76-78,共3页
目的 探究局部应用克霉唑栓与口服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RVV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75)和实验组(n=75)。对照组局部应用克霉唑栓,实验组口服氟康唑,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 目的 探究局部应用克霉唑栓与口服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RVV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75)和实验组(n=75)。对照组局部应用克霉唑栓,实验组口服氟康唑,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并统计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在治疗期间,实验组临床表现(包括阴道瘙痒感、腰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黏膜充血性水肿等)的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33%)。两组方法治疗后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部疗程结束后,实验组在1、2及3个月内复发的百分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口服氟康唑治疗RVVC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较局部应用克霉唑栓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降低该病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 克霉唑栓 氟康唑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虞丰 周晔 何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921-2923,共3页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运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法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594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其中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14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480例。结...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运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法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594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其中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14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480例。结果114例RVVC病例经鉴定白色念珠菌104株(91.22%),光滑念珠菌6株(5.26%),热带念珠菌3株(2.63%),近光滑念珠菌1株(0.88%),与VV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VVC的念珠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率为制霉菌素(98.25%)>两性霉素(97.37%)>酮康唑(55.26%)>咪康唑和伊曲康唑(36.84%)>氟康唑(23.68%)>特比奈芬(10.53%)。RVVC与VVC组比较,药物制霉菌素、两性霉素、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P>0.1);酮康唑的敏感率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VVC组优于VVC组;咪康唑和特奈比芬的敏感率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RVVC组明显低于VVC组。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导致临床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优势菌群,其次有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光滑念珠菌等。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最高,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鉴于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建议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根据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临床治疗VVC必须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首次发作或首次就诊是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时期,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 阴道念珠菌 念珠菌 药敏分析
下载PDF
乌鸡白凤丸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葛覃 刘延 +1 位作者 滕宗荣 沈健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285-288,293,共5页
目的 应用乌鸡白凤丸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通过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有无降低RVVC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486名处于VVC急性发作且以往有RVVC史的非孕育龄妇女,急性期阴道给予... 目的 应用乌鸡白凤丸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通过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有无降低RVVC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486名处于VVC急性发作且以往有RVVC史的非孕育龄妇女,急性期阴道给予克霉唑栓强化治疗.达到临床及真菌治愈标准后,随机分为3组采取不同方案进行巩固治疗或临床观察.A组:每月月经净后3~7 d,继续单次阴道给予克霉唑栓500 mg,为期3个月;B组:每月月经净后口服乌鸡白凤丸每次1丸,1次/d,3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对照组:仅作随访观察.各组在巩固治疗期间及巩固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巩固治疗期间,A组和B组分别累计有17人(10.12%)和23人(13.61%)出现复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巩固治疗结束后,随访第3个月A组和B组分别累计有31人(21.83%)和37人(26.62%)出现复发;随访第6个月A组和B组分别累计有73人(51.41%)和79人(56.83%)出现复发,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A、B组间各阶段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RVVC近期治愈后采用乌鸡白凤丸巩固治疗,能够抑制念珠菌生长,增强免疫功能,控制阴道局部炎症反应,有效预防复发,效果满意且相对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rvvc) 巩固治疗 乌鸡白凤丸 克霉唑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预防性治疗初探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季 李平 +2 位作者 关艳冰 王艳芳 张锡宝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3-964,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的预防性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39例, 采用氟康唑胶囊0 15g口服, 1次/d, 连服7d, 停药观察; B组33例, 采用氟康唑胶囊0 15g口服, 1次/d, 连...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的预防性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39例, 采用氟康唑胶囊0 15g口服, 1次/d, 连服7d, 停药观察; B组33例, 采用氟康唑胶囊0 15g口服, 1次/d, 连服7d治疗后, 于每月月经来潮前1d口服氟康唑胶囊0 3g一次, 连续用药半年。结果: A、B两组治疗1周后, 治愈率分别为87. 18%和87 88%, 无显著性差异(χ2 =0 .008, P>0. 05); 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阶段复发率分别为20. 59%、0 .00%, 35 .29%、3 .45%, 47 .06%、6 .90%,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6. 72, P<0. 01; χ2 =9 .69, P<0 .001;χ2 =11. 84, P<0. 001)。结论: 氟康唑预防性治疗能够较好地阻断RVVC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 预防性治疗 氟康唑
下载PDF
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巩固治疗的初步临床探讨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杨毅 王友芳 郎景和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49-750,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采用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进行微生态巩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RVVC的患者26例,在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强化治疗后采用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 目的:初步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采用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进行微生态巩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RVVC的患者26例,在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强化治疗后采用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进行短期巩固治疗,随诊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经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巩固治疗后,26例RVVC患者在停药后1个月时总有效率为76.9%(20/26);停药3个月随访时复发率仅为5%(1/20);患者在使用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RVVC的治疗中给予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进行短期的阴道局部微生态环境调整的巩固治疗,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患者依从性好,疗效与长期抗真菌药物巩固治疗接近,复发率低,并且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念珠菌 阴道乳酸杆菌制剂 微生态治疗 复发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IL-4和IL-12的检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飞 曹萍 +2 位作者 董跃兰 杜鹏 吴颖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1-1102,共2页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物中IL-4与IL-12的表达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组阴道中IL-4,IL-12的表达水平,以正常女性白念珠菌携带者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物中IL-4与IL-12的表达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组阴道中IL-4,IL-12的表达水平,以正常女性白念珠菌携带者为对照组。结果 RVVC组的IL-4水平高于VVC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的IL-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表达差异可能与RVVC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2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
下载PDF
3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致病菌株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飞 曹萍 +3 位作者 吴颖 董跃兰 霍克克 王亚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466-1467,1470,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阴道和肛管念珠菌的异同。方法收集30例RVVC患者阴道和肛管的菌株,三色荧光分别标记保守基因CDC3、EF3和HIS3微卫星序列引物,PCR扩增,产物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GeneScan软件扫描获取片段精...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阴道和肛管念珠菌的异同。方法收集30例RVVC患者阴道和肛管的菌株,三色荧光分别标记保守基因CDC3、EF3和HIS3微卫星序列引物,PCR扩增,产物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GeneScan软件扫描获取片段精确长度,Genotype软件基因分型。结果 3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阴道和肛管的菌株为白色念珠菌,且基因型彼此相同。结论 RVVC患者阴道的菌株可能从肛管移行而来,这可能是导致该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阴道 基因型 微卫星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萍 濮德敏 +2 位作者 陈素华 刘守桂 史金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42-245,共4页
为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RVVC)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 ,采用念珠菌直接镜检和培养的方法将 15 6例患者中阳性者分为 RVVC组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VC)组 ,阴性者为对照组 ,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在三组之间的差异。并对克霉唑乳... 为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RVVC)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 ,采用念珠菌直接镜检和培养的方法将 15 6例患者中阳性者分为 RVVC组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VC)组 ,阴性者为对照组 ,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在三组之间的差异。并对克霉唑乳酸配方阴道栓和制霉菌素治疗 RVVC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使用抗生素、阴道冲洗、口服避孕药、妊娠是 RVVC的危险因素 ,克霉唑乳酸配方阴道栓可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阴道 复发 危险因素 治疗 rvv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