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理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古地震复发特征
1
作者 张献兵 杨镇 +4 位作者 钟宁 于皓 郭长宝 杨桂芳 李海兵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4-2100,共17页
块体内部活动断裂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能力,其空间展布特征、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不容忽视。理塘断裂带位于川滇块体内部,是川西高原理塘地区重要的发震构造。关于理塘盆地地表破裂的形成时代、理塘断裂的古地震复发特征及运动性质... 块体内部活动断裂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能力,其空间展布特征、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不容忽视。理塘断裂带位于川滇块体内部,是川西高原理塘地区重要的发震构造。关于理塘盆地地表破裂的形成时代、理塘断裂的古地震复发特征及运动性质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无人机摄影测量、古地震探槽、^(14)C测年等手段,厘定了理塘断裂的空间几何展布、活动性及古地震历史。研究结果表明,理塘盆地地表破裂可能为1948年理塘M71/4级地震和1729年理塘地震叠加形成。理塘断裂古地震复发行为符合丛集地震特征,与毛垭坝断裂强震复发特征较为相似,指示两者可能同时发生破裂。理塘断裂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兼有正断分量,除受控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侧向挤出运动,可能还受雅江和香格里拉次级块体差异运动的影响。本研究为理解川滇块体内部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构造变形机制,以及区域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与安全运营提供了详实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四纪 古地震 复发特征 变形机制 理塘断裂
下载PDF
海南省间日疟原虫CSP基因型虫株对氯喹敏感性和复发特征的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光泽 陈瑚 +4 位作者 华德 林翠芬 王善青 林世干 黄天谊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了解海南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基因型虫株对氯喹的敏感性和复发特征。方法 通过常规剂量氯喹治疗间日疟病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 ,并用套式等位PCR技术对观察病例间日疟原虫进行CSP基因分型。结果 观察 2 2例间... 目的 了解海南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基因型虫株对氯喹的敏感性和复发特征。方法 通过常规剂量氯喹治疗间日疟病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 ,并用套式等位PCR技术对观察病例间日疟原虫进行CSP基因分型。结果 观察 2 2例间日疟病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2 5 .4± 4.3 )h ,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 (4 0 .2± 5 .5 )h ,各间日疟原虫CSP基因型虫株病例间的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间日疟原虫热带族虫株病人复发率为 77.6% ,平均首次复发时间为 (61.0± 16.4)d ;温带族虫株病人复发率为 10 0 % ,平均首次复发时间为 (2 78.6± 2 14 .5 )d ,两族虫株病例的首次复发时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海南省流行的间日疟原虫CSP基因型虫株均对氯喹敏感 ,各虫株间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环子孢子蛋白 基因型 氯喹 敏感性 复发特征
下载PDF
短程化疗后肺结核复发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三友 杜长梅 +2 位作者 马丽萍 王国杰 甄新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2-492,共1页
关键词 复发特征 化疗后 复发性肺结核 结核病控制项目 短程 全程督导化疗 公共卫生问题 流行病学特征 1993年 肺结核患者 经费支持 政府财政 控制效果 项目工作 随访调查 结核病例 项目实施 结果报告 河南省 新登记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块北缘主要活动断裂晚第四纪强震复发特征 被引量:30
4
作者 冉勇康 陈立春 +1 位作者 杨晓平 韩竹军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4期135-143,共9页
对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北边界主要活动断裂的古地震研究、强震复发特征及异常分析,得到了晚第四纪的62次古地震,其中全新世期间33次.段落、断裂和断裂带3个层次的古地震复发特征有所差别,独立段落的强震序列多数遵循长短间隔复发的特征,而... 对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北边界主要活动断裂的古地震研究、强震复发特征及异常分析,得到了晚第四纪的62次古地震,其中全新世期间33次.段落、断裂和断裂带3个层次的古地震复发特征有所差别,独立段落的强震序列多数遵循长短间隔复发的特征,而断裂和断裂带的随机或丛集特征更明显。“移动窗口测试”结果表明,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和乌拉山南缘断裂,随机偶合产生“异常接近/异常长间隔”的概率分别为64.4%和70%,各断裂的段落之间相互作用不明显;而整个断裂带,其概率为26.8%,断裂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这种复发特征可能意味着地块整体运动对强震复发的影响。另外,色尔腾山山前断裂的乌句蒙口-东风村段和大青山山前断裂的土左旗-乌素图、呼和浩特段等3个段落离逝时间已超过平均重复间隔时间,是未来强震最可能发生的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块 古地震 复发特征 北边界断裂带 晚第四纪 强震机理
原文传递
川西理塘断裂带平均滑动速率、地震破裂分段与复发特征 被引量:47
5
作者 徐锡伟 闻学泽 +3 位作者 于贵华 郑荣章 罗海原 郑斌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0-551,共12页
理塘断裂带是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的一条活动断裂带.野外调查获得其晚第四纪断错、近代地震破裂、破裂分段的新证据,估算出断裂的滑动速率、特征地震震级与复发间隔.结果表明,理塘断裂带由毛垭坝盆地北缘、理塘和康嘎-德巫等三条次级断... 理塘断裂带是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的一条活动断裂带.野外调查获得其晚第四纪断错、近代地震破裂、破裂分段的新证据,估算出断裂的滑动速率、特征地震震级与复发间隔.结果表明,理塘断裂带由毛垭坝盆地北缘、理塘和康嘎-德巫等三条次级断裂组成,以左旋走滑为主,不同部位伴有不等的逆倾滑分量.由7个地点的断错地貌及相关沉积物年龄估算断裂带距今约14ka以来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为4.0±1.0mm/a,垂直(逆)滑动速率0.1-1.8mm/a;三条次级断裂均为独立的地震破裂段,相应特征地震最大矩震级估值为7.0-7.3,平均复发问隔为500-1000年,北西段最晚地震破裂发生在距今119±2a之前,中段发生在公元1890年前后,南东段则发生在公元1948年,显示出与段落之间应力触发作用有关的地震破裂事件沿断裂带单向迁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分段 平均滑动速率 理塘 复发特征 地震破裂 平均复发间隔 活动断裂带 晚第四纪 野外调查 地震震级 左旋走滑 不同部位 断错地貌 特征地震 触发作用 川西北 沉积物 矩震级 90年 估算 盆地 估值
原文传递
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素水 孙志刚 +2 位作者 宋丽华 李培英 赵瑞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本文综述了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临床特征和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 复发特征 生物学机制
原文传递
佛山市三水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锡坚 杨思为 +1 位作者 罗国亮 杨乃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究佛山市三水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1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复发的特征。结果患者年龄≥65岁、男性、有既往脑卒中或短... 目的探究佛山市三水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1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复发的特征。结果患者年龄≥65岁、男性、有既往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冠心病、喝酒、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42.44%、37.32%、40.59%、39.65%、39.26%、40.06%、38.53%、68.81%,均高于年龄<65岁、女性、无既往脑卒中或TIA史、无高血压、无糖尿病、无冠心病、不喝酒、服药依从性好患者的19.90%、23.93%、18.44%、18.88%、21.71%、19.96%、23.61%、1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5岁、男性、既往脑卒中或TIA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喝酒、服药依从性差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大、男性患者、有既往脑卒中或TIA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喝酒以及服药依从性低的患者要及时进行脑卒中复发的筛查,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锡坚 杨思为 +3 位作者 沈碧华 罗国亮 杨乃坤 娄蕾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5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究佛山市三水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0例,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复发特征。结果:1200例患者中,复... 目的:探究佛山市三水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0例,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复发特征。结果:1200例患者中,复发379例,其中年龄≥65岁、男性、颈部动脉有斑块、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5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5 mmol/L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年龄≥65岁、男性、颈部动脉有斑块、ESRS≥5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5 mmol/L的患者,需要加强筛查及2级预防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云南地区强震原地复发的基本特征与预测
9
作者 杨继登 范杨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0-138,共9页
云南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接触带上, 不仅强震活动频繁, 强震重复的特点也较多, 其中M≥6 34 级强震原地复发尤为突出, 从1500 年云南有记载的M≥6 34 级地震38次, 其中仅4 次强震未原地复发, 这就成为云南强... 云南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接触带上, 不仅强震活动频繁, 强震重复的特点也较多, 其中M≥6 34 级强震原地复发尤为突出, 从1500 年云南有记载的M≥6 34 级地震38次, 其中仅4 次强震未原地复发, 这就成为云南强震活动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原地复发 复发特征 强震预测 地震活动
下载PDF
富蕴断裂:低应变速率条件下断层滑动习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锡伟 孙鑫喆 +6 位作者 谭锡斌 李康 于贵华 Marie Etchebes Yann Klinger Paul Tapponnier J.Van Der Woerd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617,共12页
富蕴断裂是阿尔泰地区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典型右旋走滑断层之一。野外考察和3个观测点的3D陆地LiDAR扫描DEM影像断错地貌恢复、重建,结合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等进一步证实,1931年富蕴地震同震右旋走滑位移平均值为(6.3±1.2)m,且... 富蕴断裂是阿尔泰地区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典型右旋走滑断层之一。野外考察和3个观测点的3D陆地LiDAR扫描DEM影像断错地貌恢复、重建,结合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等进一步证实,1931年富蕴地震同震右旋走滑位移平均值为(6.3±1.2)m,且沿富蕴断裂向南北两端缓慢、平稳衰减,中部同震位移最大值为(6.7±0.5)m,而不是前人给出的10~14m;包含2~5次地震的同震累积位移值为1931年富蕴地震相同地点同震位移的整数倍,表明富蕴断裂大地震复发服从特征地震模型。2个观测点多级地貌面宇宙成因核素(10Be)系统测年数据,进一步限定富蕴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右旋走滑速率为(0.76±0.24)mm/a,大地震复发间隔(9700±3300)a。低滑动速率和长周期特征地震复发模型可能为板块间相互作用产生的远程应变效应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蕴断裂 同震右旋走滑位移 特征地震复发模型 阿尔泰地区
下载PDF
复发性宫颈癌44例临床特征分析探析
11
作者 邹雅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73-75,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特征进行课题研究。方法: 病例样本来源于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录的44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的资料数据,总结疾病的临床特征。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复发性宫颈癌以≥40岁的女性群体为... 本文主要针对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特征进行课题研究。方法: 病例样本来源于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录的44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的资料数据,总结疾病的临床特征。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复发性宫颈癌以≥40岁的女性群体为主,且临床多处于Ia-IIa期,组织学方面多为中分化,病理类型超过70%属于鳞癌,存在宫颈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复发部位以盆腔、阴道最为常见。结论: 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特征具有多样性,且以盆腔、阴道最易复发,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需要秉承着“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在早期精准掌握患者的病灶,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复发特征 特征分析
下载PDF
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Report of Two Cases
12
作者 冯光兴 景吉林 兰风贺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ADULT Female Follow-Up Studies Heart Neoplasms Humans LEIOMYOMA LEIOMYOMATOSIS Pelvic Neoplasms Pulmonary Artery REOPERATION Uterine Neoplasms Vascular Neoplasms Vena Cava Inferior
下载PDF
Predictive biomarker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for recurrence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13
作者 Jiyuan Yang Zhiqiang Cai +3 位作者 Wei Du Junchuan Li Tingxuan Chen Yunhua X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1年第7期394-398,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currence in early gastric cancer (EGC), what's more, we attempt to look for a predictive bioma...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currence in early gastric cancer (EGC), what's more, we attempt to look for a predictive biomarker to predict and treat for re-currence of EGC. Methods: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78 early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had the complete post-operative and follow-up medical record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China) between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2005. All of them were followed-up to December 2009 regularly. Computer tomography (CT), endoscopy, and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T-CT) were used to diagnose for recurrence of EGC.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an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wer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cerbB2. Chi-square test was applied to this study for statistics analysis. Results: Fourteen patients had recurrence. Eighteen patients were cerbB2-positive, including twelve recurrence patients and six norecurrence patients. Sex, tumor depth,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related to the recurrence of EGC. Also, cerbB2-positive patients had the higher recurrence rate compared to the cerbB2-negative patients. Conclusion: Recurrence of EGC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can be predicted by using som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erbB2 can be used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recurrence of E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gastric cancer (EGC) RECURRENCE gene CERBB2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下载PDF
安徽省2006~2011年麻风病复发患者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强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83-184,187,共3页
目的了解麻风病复发情况和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安徽省麻风复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6~2011年全省报告麻风复发病例16例,男性14例,女性2例。复发年龄为41~71岁,平均50岁。其中氨苯砜(DDS)单疗治愈复... 目的了解麻风病复发情况和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安徽省麻风复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6~2011年全省报告麻风复发病例16例,男性14例,女性2例。复发年龄为41~71岁,平均50岁。其中氨苯砜(DDS)单疗治愈复发者9例(PB4例,MB 5例),占56.25%;联合化疗(MDT)治愈复发者7例(PB 4例,MB 3例),占43.75%。治愈至复发的时间为9~402个月,平均200个月。DDS复发时间较晚为124~370个月,MDT为9~184个月。发现方式主要以自报为主,其次是门诊、随访发现。结论麻风病愈后长时间内都有复发的危险,要加强麻风愈后的随访工作。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控制复发和及时发现复发病例是麻风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化疗 麻风病 复发特征
原文传递
克隆氏病回肠复发形式
15
作者 朱华生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74-374,共1页
早在1932年 Crohn 就注意到克隆病作远端回肠和近端结肠切除术后,其复发特征性地累及吻合口近侧的小肠。为探讨其发病机制,Hopkins 医院自1983年4月至1991年2月间收治86例克隆病,切除末端回肠和近端结肠后随机行回、结肠端端吻合或侧端... 早在1932年 Crohn 就注意到克隆病作远端回肠和近端结肠切除术后,其复发特征性地累及吻合口近侧的小肠。为探讨其发病机制,Hopkins 医院自1983年4月至1991年2月间收治86例克隆病,切除末端回肠和近端结肠后随机行回、结肠端端吻合或侧端吻合,比较该两组的复发形式。临床资料:男39例、女47例,平均31岁(12~28岁)。病程平均6.4年(0.2~25年)。常见的手术指征是:部份小肠梗阻、腹绞痛、腹泻、瘘管形成或腹腔脓肿,术前均予以药物治疗以改善症状和控制肠道感染。切除末端回肠和近端结肠47例作端端吻合、内层连续缝合,外层间断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病 回肠 结肠切除术 复发特征 药物治疗 发病机制 吻合口 肠端端吻合 小肠梗阻 连续缝合
原文传递
A predictive model for early recurrence of colorectal-cancer liver metastases based on clinical parameters 被引量:1
16
作者 Siqi Dai Yao Ye +2 位作者 Xiangxing Kong Jun Li Kefeng Ding 《Gastroenterology Report》 SCIE EI 2021年第3期241-251,I0002,共12页
Background:Th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after curative surgery remains poor and shows great heterogeneity.Early recurrence,defined as tumor recurrence within 6 months of cura... Background:Th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after curative surgery remains poor and shows great heterogeneity.Early recurrence,defined as tumor recurrence within 6 months of curative surgery,is associated with poor survival,requiring earlier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a bedside model based on clinical parameters to predict early recurrence in CRLM patients and provide insight into post-operative surveillance strategies.Material and methods:A total of 202 consecutive CRLM patients undergoing curative surgeries between 2012 and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training(n=150)and validation(n=52)sets.Baseline information and radiological,pathological,and laboratory findings were extracted from medical records.Predictive factors for early recurrence were identified via a multivariate logistic-regression model to develop a predictive nomogram,which was validated for discrimination,calibration,and clinical application.Results:Liver-metastases number,lymph-node suspicion,neurovascular invasion,colon/rectum location,albumin and post-operativ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levels(CA19–9)wer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s and we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nomogramfor early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surgery.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was 0.866 and 0.792 f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validation,respectively.The model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ed the clinical risk score and Beppu’s model in our data set.In the lift curve,the nomogram boosted the detection rate in post-operative surveillance by two-fold in the top 30%high-risk patients.Conclusion:Our model for early recurrence in CRLM patients after curative surgeries showed superior performance and could aid in the decision-making for selective follow-up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 early recurrence prediction model post-operative surveilla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