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有效患者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白宾 秦双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 研究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有效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132例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维持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 目的 研究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有效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132例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维持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化疗,维持组在化疗有效后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和肿瘤转移浸润相关因子,并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维持组患者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维持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维持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有所上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转移浸润相关因子水平均有所降低,但维持组低于对照组(P<0.05);维持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以及手足综合征,均为Ⅲ级及以下,可耐受或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卡培他滨作为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有效患者的维持治疗药物,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抑制癌细胞生长,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毒性低、安全耐受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复发转移 阴性乳腺癌 化疗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杨文杰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武进人民医院于2014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含有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武进人民医院于2014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含有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使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为研究组;另一组则采用含有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在病情稳定后,不进行维持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95%(30例),与对照组的55.26%(21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至病情进展时间为(4.6±1.2)个月,研究组患者至病情进展时间为(6.7±0.8)个月,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32%(29例),高于对照组的52.63%(20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含有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给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抑制病情进展,但不良反应十分多,临床中应多加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有效患者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雷香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0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有效患者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为阴性,病灶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已转移的乳腺癌女性患者82例,采用... 目的:观察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有效患者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为阴性,病灶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已转移的乳腺癌女性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联合方案化疗后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联合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毒性反应(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反应经合理处置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采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化疗有效的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效果理想,可提高疗效,延缓肿瘤进展,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复发转移 化疗 卡培他滨 维持治疗
下载PDF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在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芳媛 王茜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在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6月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紫杉醇的化疗方案,观察组...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在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6月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紫杉醇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卡培他滨。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后C-myc蛋白阳性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统计两组实体瘤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myc蛋白阳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c-myc蛋白阳性比例分别为21例(52.5%)和15例(37.5%)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同期治疗后对照组的30例(75.0%)和27例(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7.218,P=0.036、0.007<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0.5±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6.8±1.6)分和干预前观察组(35.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71、82.182,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骨髓抑制、皮疹、消化道不适及脱发的例数分别为1例,2例,1例,3例和1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10例,11例,13例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6.275、9.804、7.813、7.314、P<0.05),观察组整体有效率达到35.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8,P=0.00<0.05)。结论针对三阴性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有效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维持治疗 复发 转移 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预测可视化模型构建及效能验证
5
作者 李静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构建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预测可视化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9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73例)和验证... 目的构建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预测可视化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9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73例)和验证集(117例)。统计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应用R 3.5.3构建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并以一致性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验证模型的效能。结果390例三阴性乳腺癌术后随访42~78个月,复发转移率为23.85%。T_(3)期(OR=2.291,95%CI:1.344~3.904,P=0.002)、N_(1~3)期(OR=3.053,95%CI:1.380~6.753,P=0.006)、有脉管癌栓(OR=2.147,95%CI:1.165~3.957,P=0.01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较高(OR=1.189,95%CI:1.057~1.337,P=0.004)、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阳性表达(OR=1.716,95%CI:1.128~2.610,P=0.011)均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5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61(95%CI:0.819~0.903)、0.807(95%CI:0.746~0.87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95%CI:0.804~0.892)、0.796(95%CI:0.732~0.858);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中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校准曲线均与理想曲线走向一致且贴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在0.00%~90.20%阈概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净获益。结论基于T分期、N分期、脉管癌栓、NLR、Ki-67表达构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该模型经验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复发 转移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复发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申鹏 刘正义 +2 位作者 闫园 于博凡 于洋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在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1例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性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试验研究方法...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在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1例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性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试验研究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1)。A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B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联合注射用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生活质量情况[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EORTC QLQ-C30)]、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2年内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治疗总有效率(82.93%)高于A组(60.00%,P<0.05)。两组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均降低(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在疲劳、失眠方面均降低(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在总体健康方面均升高(P<0.05),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在恶心呕吐、食欲丧失、便秘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14.63%)低于A组(40.00%,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65±1.45)个月]长于A组[(4.26±1.23)个月,P<0.05],稳定病例数(58.54%)高于A组(30.00%,P<0.05)。结论: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相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方案在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性TNBC患者中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顺铂 蒽环 紫杉类药物 阴性乳腺癌 复发
下载PDF
(+)-丁香树脂酚通过NF-κB信号调节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甲林 吴敏 +1 位作者 王丽 郑安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分析其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根据(+)-丁香树脂酚处理浓度将MDA-MB-231细胞分为0μM组、2μM组、4μM组、8μM组、16μM组、32... 目的:探讨(+)-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分析其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根据(+)-丁香树脂酚处理浓度将MDA-MB-231细胞分为0μM组、2μM组、4μM组、8μM组、16μM组、32μM组、64μM组和128μM组。使用相应浓度的(+)-丁香树脂酚孵育各组MDA-MB-231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丁香树脂酚半抑制浓度(IC50)值。Annexin V-FITC/PI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qRT-PCR检测Bax、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结果:与0μM组相比,2~128μM组的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升高(P<0.05)。(+)-丁香树脂酚对MDA-MB-231细胞的IC50值为25.24μmol/L。与0μM组相比,2~128μM组的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升高,Bax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迁移和侵袭数量降低,MMP-2和MMP-9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丁香树脂酚抑制了TNBC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呈浓度依赖性,(+)-丁香树脂酚的抗TNBC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丁香树脂酚 生长 转移 核因子-ΚB
下载PDF
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核转运蛋白基因2与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关系
8
作者 郇金亮 高庆佳 +3 位作者 唐小龙 易宜 吴凯铠 黄雄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43-1347,共5页
目的探究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BIN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A1)、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关系及联合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NBC病人80例,根据术后2年... 目的探究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BIN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A1)、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关系及联合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NBC病人80例,根据术后2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与复发时间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比较不同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病人无复发生存期(RFS)。结果复发组T分期、N分期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组织BIN1mRNA表达为0.24±0.07,低于未复发组的0.35±0.10(P<0.05),复发组组织COL1A1mRNA、KPNA2mRNA表达分别为2.07±0.62、2.91±0.84,高于未复发组的1.48±0.43、1.85±0.60(P<0.05);T分期、N分期、COL1A1 mRNA、KPNA2 mRNA均是复发相关独立危险因素,BIN1 mRNA是复发相关独立保护因素(P<0.05);BIN1 mRNA、COL1A1 mRNA、KPNA2 mRNA的AUC分别为0.76、0.80、0.78,三者联合的AUC为0.94;BIN1mRNA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0.79,P<0.001),COL1A1mRNA、KPNA2mRNA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r=0.77、0.78,均P<0.001);BIN1mRNA高水平病人RFS长于低水平病人,COL1A1mRNA、KPNA2mRNA高水平病人RFS短于低水平病人(P<0.05)。结论BIN1mRNA、COL1A1mRNA、KPNA2mRNA与TNBC术后复发风险、复发时间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预测术后复发的一个可靠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 Ⅰ型胶原蛋白基因 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 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9
作者 周飞 王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9-0082,共4页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在我院就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并结合所有患者的超声征象判断其腋窝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肿瘤直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在我院就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并结合所有患者的超声征象判断其腋窝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肿瘤直径>5cm时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高于非转移组;在超声征象方面,患者肿瘤直径大小、肿瘤形状和边缘、钙化与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息息相关(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息息相关,且患者的超声征象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疾病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超声征象 腋窝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与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桂英 芦明月 孙红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94-97,共4页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与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佳木斯市肿瘤结核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0例,依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组(GP组)与...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与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佳木斯市肿瘤结核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0例,依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组(GP组)与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组(GT组),各40例。2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依据患者情况化疗2~6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肿瘤直径、实验室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基因)、p53基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结果GP组疾病控制率为77.50%,高于GT组的55.00%(χ^(2)=4.528,P=0.033)。化疗结束后,2组肿瘤直径小于化疗前,CEA、CA125、p53基因、HIF-1α水平低于化疗前,PTEN基因水平高于化疗前,且GP组改善幅度大于GT组(P<0.05或P<0.01);2组VAS评分低于化疗前,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化疗前,且GP组低/高于GT组(P<0.01)。GP组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GT组,便秘/乏力/脱发发生率低于GT组(P<0.05或P<0.01)。GP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长于GT组(P<0.01)。结论相较于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更佳,可更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阴性乳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紫杉醇 肿瘤直径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PDHA1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11
作者 李佳琪 孙勇 +5 位作者 李乐 李媛 范骏 孔之华 毛晓韵 戴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4,共11页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发生发展重要特征之一是细胞代谢异常。本研究旨在探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的关键酶组分丙酮酸脱氢酶E1亚基α1(pyruvate dehydrogenase E1 subunit alpha 1,PDHA1)影响TNBC...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发生发展重要特征之一是细胞代谢异常。本研究旨在探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的关键酶组分丙酮酸脱氢酶E1亚基α1(pyruvate dehydrogenase E1 subunit alpha 1,PDHA1)影响TNBC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1)运用UALCAN数据库、KM-plotter数据库、String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分析PDHA1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根据肿瘤病理分期、亚型分型和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比较PDHA1的表达情况,并且富集PDHA1在TNBC中的相关信号通路。(2)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PDHA1在人TNBC癌旁和肿瘤组织样本的表达情况。(3)构建稳定敲除PDHA1和回补PDHA1的TNBC细胞系MDA-MB-231。运用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实验检测PDHA1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方法检测PDHA1对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调节作用。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研究PDHA1缺失对MDA-MB-231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在数据库分析显示,乳腺癌高表达PDHA1组的生存期较短,预后较差。在临床样本中,肿瘤组织的PDHA1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敲除PDHA1会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转移与侵袭,抑制MDA-MB-231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结论:PDHA1在TNBC中过表达,促进TNBC细胞系MDA-MB-231的增殖、转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丙酮酸脱氢酶E1亚基α1 细胞增殖 肿瘤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RAD51AP1基因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中的生物信息分析
12
作者 欧丹 蔡钢 陈佳艺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46-154,共9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分析筛选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相关差异性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并探索影响预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检索获得GSE76250(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与正...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分析筛选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相关差异性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并探索影响预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检索获得GSE76250(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和GSE125989(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病灶组织与三阴性乳腺癌原发灶组织) 2个数据集,筛选DEG。采用GO(Gene Ontology)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寻找潜在的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相关基因。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中的临床组织样本,验证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间的关系,并使用KEGG的基因集进行基因富集分析,评估DEG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在GSE125989和GSE76250数据集中共筛选出52个DEG,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分析提示RAD51AP1为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的重要相关基因。TCGA数据分析显示,相较于癌旁组织RAD51AP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不同分子分型中,基底样型中乳腺癌PAD51AP1高表达。以RAD51AP1在癌组织表达中位数[log2(TPM+1)=3.85],将乳腺癌患者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组,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差于低表达者[3 873 d比3 945 d,P<0.05,HR=1.40(1.01~1.94)]。通过GO、KEGG、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发现,RAD51AP1在细胞周期、DNA复制、错配修复等信号通路中有富集明显。基于细胞周期和DNA损伤修复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信息构建PPI,筛选与RAD51AP1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其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RAD51AP1的相关性较强(R=0.715,P<0.001)。结论:RAD51AP1在三阴性乳腺癌及其脑转移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作为潜在的诊断三阴性乳腺癌及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且其异常表达介导乳腺癌脑转移进程可能与PCNA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转移 生物信息学分析 RAD51AP1
下载PDF
槐耳颗粒通过抑制Bmi-1与CD133表达减少三阴性乳腺癌全身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竞岳 姜大庆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给药方式下槐耳颗粒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及槐耳颗粒是否可以影响Bmi-1进而调节肿瘤细胞CD133表达以发挥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方法选择40只3~4周龄雌性裸鼠随机分成四组,预防组、预防及治疗组、治疗组分别... 目的研究在不同给药方式下槐耳颗粒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及槐耳颗粒是否可以影响Bmi-1进而调节肿瘤细胞CD133表达以发挥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方法选择40只3~4周龄雌性裸鼠随机分成四组,预防组、预防及治疗组、治疗组分别于建模前3周、建模前及建模后3周、建模后3周口服给予槐耳清膏溶液,对照组不给予药物治疗;建模方式采用左心室注射的方法建立三阴性乳腺癌全身转移模型,建模后六周观察期后统一处死裸鼠并取标本;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裸鼠生存时间,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转移灶内CD133及Bmi-1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预防及治疗组裸鼠的生存时间最长(MST=42d),其次为治疗组(MST=39d),再次为预防组(MST=38 d),对照组裸鼠的生存时间最短(MST=32d);预防及治疗组的Bmi-1平均表达最低,对照组的Bmi-1平均表达最高,不同给药方式与Bmi-1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及治疗组的CD133平均表达最低,对照组的CD133平均表达最高,不同给药方式与CD133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槐耳颗粒对三阴性乳腺癌全身转移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槐耳颗粒可能通过激活Bmi-1凋亡基因从而减少了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CD133的比例,进而发挥了预防及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全身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槐耳颗粒 CD133 BMI-1 乳腺癌全身转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组织多肽抗原和糖类抗原的表达及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张志火 龚玲珍 冯梅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血清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与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术后复发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组织多肽抗原TPA和糖类抗...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血清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与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术后复发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组织多肽抗原TPA和糖类抗原CA15-3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TPA、CA15-3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依据TNBC患者稳定期与术后复发患者检测结果,分析TPA、CA15-3表达对短期复发事件的影响及术后短期复发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血清TPA、CA15-3表达水平及TNBC早期、中期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TPA、CA15-3表达相关系数在0.01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TNBC患者术后复发事件与稳定期组患者血清TPA、CA15-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TPA、CA15-3表达水平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效能敏感度、特异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多肽抗原TPA与糖类抗原CA15-3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靶基因,作为复发事件的生物学观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组织多肽抗原 糖类抗原CA15-3 短期复发风险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曹晓珊 杨蓓蓓 +1 位作者 丛斌斌 刘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7-784,共8页
乳腺癌较易发生脑转移,其发生率在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脑转移发生时间早、发生率高,且患者预后差。TNBC脑转移治疗的难点在于缺少靶向药物以及药物较难透过血脑屏障,以致全身治疗... 乳腺癌较易发生脑转移,其发生率在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脑转移发生时间早、发生率高,且患者预后差。TNBC脑转移治疗的难点在于缺少靶向药物以及药物较难透过血脑屏障,以致全身治疗效果欠佳。目前包括手术和放疗在内的局部治疗仍是脑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能快速缓解脑转移患者的神经系统压迫症状,此外,手术联合放疗较单纯手术治疗或单纯放疗可改善脑转移患者预后。在放疗方面,全脑放疗(whole-brain radiation therapy,WBRT)是颅内多发转移、脑膜转移的标准治疗,WBRT可改善多发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但会影响患者认知功能,要注意海马回的保护,因此对于有限数目脑转移的患者,脑部立体定向放疗已经取代全脑放疗。然而局部治疗难以有效地控制脑转移的进展且并发症较多,需辅以全身治疗等支持治疗。卡培他滨、顺铂等化疗药物可透过血脑屏障但其疗效有限,因此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及新靶点的探索是TNBC脑转移研究的方向。近年来研究发现,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更高的脑转移风险,脑转移患者BRCA突变比例亦较高。目前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可用于晚期胚系BRCA1/2突变的TNBC患者,且可突破血脑屏障。Ⅲ期EMBRACA临床研究显示,PARP抑制剂talazoparib可使BRCA1/2突变的脑转移亚组获益。此外,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德曲妥珠单抗也可透过血脑屏障,DEBBRAH等临床研究显示,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疗效显著,在HER2低表达患者中研究目前还未达到终点,其在TNBC脑转移治疗中的效果令人期待。戈沙妥珠单抗为靶向TROP-2的新型ADC药物,Ⅲ期ASCENT临床研究显示在总体人群(包括脑转移患者)中戈沙妥珠单抗组与化疗组相比可显著延长晚期TNB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肽-紫杉醇共轭物ANG1005已经在Ⅱ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其对TNBC脑转移患者有疗效。另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脂肪酸合酶抑制剂以及药物递迭系统等药物成为TNBC脑转移患者潜在的治疗方案。虽然Impassion 130研究结果显示,免疫治疗在TNBC脑转移无获益趋势,但基础研究显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目前有多项临床试验(NCT03483012、NCT03449238等)正在探索放疗与免疫治疗在乳腺癌脑转移中的疗效,结果令人期待。本文就TNBC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转移 局部治疗 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基于二维超声的病灶边缘区影像组学特征对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的鉴别诊断
16
作者 王海林 朱小兰 符建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375-1380,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边缘区影像组学分析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进行TNBC手术切除的139例患者资料,并依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二维超... 目的探讨术前边缘区影像组学分析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进行TNBC手术切除的139例患者资料,并依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二维超声(2DUS)检查。使用Image J基于高频灰阶声像图勾勒病灶边缘区,并提取感兴趣区(ROI)。基于Pyra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运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单因素分析及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和自相关矩阵进行特征降维。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像组学特征与Ki-67指数及复发时间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排除11例失访者,最终纳入128例患者。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90例和测试集38例。训练集边缘区影像组学特征降维后最终得到5个关键特征(X1:original_glszm_GrayLevelNonUniformity,X2:original_glcm_Contrast,X3:wavelet-HLL_gldm_LowGrayLevelEmphasis,X4:wavelet-HHH_glszm_GrayLevelNonUniformity,X5:wavelet-HHH_glrlm_GrayLevelNonUniformityNormalized)。相关性分析证实X1、X2、X4与Ki-67指数均呈正相关,与复发时间均呈负相关(均P<0.05);X3和X5与Ki-67指数均呈负相关,与复发时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X2(OR=1.126,95%CI:1.086~1.165)、X3(OR=1.100,95%CI:1.056~1.143)和X5(OR=1.142,95%CI:1.109~1.172)是TNBC是否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AUC为0.892(95%CI:0.828~0.962),验证集AUC为0.873(95%CI:0.809~0.943)。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论病灶边缘区影像组学特征分析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效能,可有效预测TNBC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边缘区 影像组学 复发 超声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三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疗效和复发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凯旋 黄兴伟 +2 位作者 孙聪玲 李荣 黎军和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期142-145,149,共5页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三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疗效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98例三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HER2表达水平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三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疗效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98例三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HER2表达水平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对三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完全缓解和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HER2低表达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淋巴结分期为N3期患者的比例均高于HER2表达为0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cT_(3~4)期、HER2低表达均是三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完全缓解率的危险因素(P﹤0.01)。新辅助化疗后非完全缓解、HER2表达较高、术后淋巴结分期较高均是三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DF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分期为cT_(3~4)期、HER2低表达均是三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且新辅助化疗后非完全缓解、HER2表达较高、术后淋巴结分期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HER2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三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及复发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早期/局部晚期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转移 复发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三阴性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玉舟 隋愿 +3 位作者 金红瑞 孟令松 林光耀 黄文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三阴性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三家医院收治并行保乳手术治疗的240例TNBC女性患者。将240例TNBC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以3:1的比例分...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三阴性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三家医院收治并行保乳手术治疗的240例TNBC女性患者。将240例TNBC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80例)和验证集(60例)。分析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一般影像学特征。根据训练集中TNBC患者保乳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28例)和未复发组(152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由2位高年资医师提取动态增强扫描早期时相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利用训练集数据分别构建影像组学、临床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每个患者的影像组学得分(Radiomics score,Rad-score)和临床得分(Clinic-score)。利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筛选变量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并计算联合得分(Combine-score)。结果临床得分(Clinic-score)=-0.816×年龄+1.406×(CD19+)+2.013×自然杀伤细胞+1.777×(K i-67)+1.300×淋巴结转移-1.790。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1.356×original_ngtdm_Busyness+0.926×wavelet.LHL_firstorder_Median+2.815×wavelet.LHH_ngtdm_Busyness-0.719×log.sigma.3.0.mm.3D_gldm_Dependence Variance-1.528。联合得分(Combine-score)=1.047×Rad-score-0.457×年龄+1.662×(CD19+)+2.093×自然杀伤细胞+0.918×(Ki-67)+1.289×淋巴结转移。Rad-score、Clinic-score及Combine-score在复发和未复发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中临床预测模型分别与影像组学模型、联合预测模型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各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拟合均较好(P>0.05)。结论联合预测模型的鉴别能力优于单纯临床预测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提示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因素用于无创预测TNBC保乳术后肿瘤复发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影像组学 阴性乳腺癌 保乳术 肿瘤复发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免疫炎症指标对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负荷的预测价值分析
19
作者 宫文晔 郑一琼 李席如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31-337,共7页
背景腋窝淋巴结负荷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腋窝高淋巴结负荷(axillary high nodal burden,AHNB)提示预后较差,通常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和辅助治疗。免疫炎症指标被证明与多种肿瘤预后相关,但其与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负... 背景腋窝淋巴结负荷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腋窝高淋巴结负荷(axillary high nodal burden,AHNB)提示预后较差,通常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和辅助治疗。免疫炎症指标被证明与多种肿瘤预后相关,但其与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负荷有无关联尚不确定。目的分析免疫炎症指标对三阴性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和AHNB的预测价值,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高负荷的关联因素。方法收集本中心乳腺外科201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可手术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和泛免疫炎症指数(pan immune-inflammation value,PIV)等免疫炎症指标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和AHNB的关联性。结果纳入40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其中包括255例(62.5%)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153例淋巴结阳性患者,后者包括78例(19.12%)腋窝低淋巴结负荷(axillary low nodal burden,ALNB)患者和75例(18.38%)AHNB患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脉管侵犯、NLR与三阴性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脉管侵犯与发生AHNB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三阴性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关联因素是组织学分级G3(OR=2.081,95%CI:1.334~3.245)、肿瘤≥2 cm(OR=1.658,95%CI:1.083~2.539)、有脉管侵犯(OR=2.884,95%CI:1.562~5.324)。AHNB的独立关联因素是组织学G3(OR=2.391,95%CI:1.310~4.366)、肿瘤≥2 cm(OR=1.968,95%CI:1.130~3.427)、有脉管侵犯(OR=4.592,95%CI:2.433~8.665)。结论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脉管侵犯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和负荷水平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而免疫炎症指标对腋窝淋巴结负荷的预测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腺癌 免疫炎症指标 腋窝淋巴结转移 脉管侵犯 组织学分级
下载PDF
miR-383-5p调控MAL2表达影响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广章 刘海英 +1 位作者 张开通 熊斌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383-5p(miR-383-5p)是否可靶向T细胞分化蛋白2(MAL2)调控三阴性乳腺癌(TNBC)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方法 RT-qPCR技术检测TNBC细胞系(MDA-MB-468、MDA-MB-453、BT-549)和人永生化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中miR-383-5p表... 目的 探讨微小RNA-383-5p(miR-383-5p)是否可靶向T细胞分化蛋白2(MAL2)调控三阴性乳腺癌(TNBC)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方法 RT-qPCR技术检测TNBC细胞系(MDA-MB-468、MDA-MB-453、BT-549)和人永生化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中miR-383-5p表达水平;MDA-MB-45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383-5p NC组、miR-383-5p mimics组,转染48 h后,划痕愈合实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83-5p与MAL2的靶向关系;RT-qPCR技术检测细胞中miR-383-5p和MAL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A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MCF-10A细胞比较,MDA-MB-468、BT-549和MDA-MB-453细胞中miR-383-5p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 <0.05),其中MDA-MB-453细胞中miR-383-5p相对表达水平最低(P<0.05);对照组与miR-383-5p 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iR-383-5p mimics组细胞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MA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miR-383-5p相对表达水平及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经生物信息学分析,MAL2被预测为miR-383-5p的潜在靶基因。结论 miR-383-5p可靶向下调MAL2表达进而抑制TNBC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83-5p T细胞分化蛋白2 阴性乳腺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